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岳庆云

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岳庆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期,文学理论,实践性,建构方式

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岳庆云[1](2019)在《新时期文学理论实践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首要品格,新时期文学理论呈现"自闭""失语"和"失效"的特质,实践性品格弱化。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是外化、非常态的,是通过"横移"和"竖延"进行的理论融合,这也是造成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弱化的根本原因。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重塑,是中国文学理论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主要从回归"文学实践—文学理论—文学实践"的理论建构模式、加强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融合、以文学批评为中介,重视文学文本的阐释,强化文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属性等方面进行。(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陶东风[2](2019)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范式演变与体系建构——一个个人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理论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中起步,通过对他律论的修正和否定,开始自主性文学理论的建构。出现于中国语境中的这个所谓"向内转"思潮,其实包含远比西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论更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它和主体性思潮一样具有非常浓厚的心理主义特征,同西方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反心理主义立场恰成悖反之势。从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回顾新时期文学理论在90年代以后的范式嬗变,便于论证为何应当以及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重建文学理论的价值维度。(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陆扬[3](2019)在《“海派”理论家与新时期文学理论四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说的文学理论是做广义理解。1982年乔纳森·卡勒堪称一代经典的《论解构》,开篇就在试图廓清文学理论的定位问题。作者说,英美批评家常常认定文学理论是仆人的仆人,即是说,批评家是文学的仆人,文学理论是批评家的仆人。所以文学理论的使命是辅佐批评家,批评家的使命则是通过阐释经典,来为文学服务。这个"仆人的仆人"的定位,很显然与解构主义一类"法国理论"天马行空,最多将作品点缀点缀、点到为止的高蹈作风完全不同。是以卡勒会说:"文学(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张慎[4](2018)在《理论方法的拓展与史学意识的强化——“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研究历程与新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经历了历史语境的转变、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嬗变历程。从发端于"同步研究"时期的现象概评、批评家论,到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再到历史意识的强化,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切实的历史意识逐渐深化了相关认识和判断。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学"成为21世纪以来研究的"热点",文学批评不仅成为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而且因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学史信息、汇聚着时代转型过程中的思想潮流与历史风云,研究其自身转型、发展、演进及与时代思潮关系的文学史意识日渐觉醒,对批评话语与复杂的历史机制关系的考察也逐渐展开,为深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话语的历史机制,探究其话语的生成、挫折、变异、迷失的过程打开了新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8年09期)

贺绍俊[5](2018)在《美学热: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准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批评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批评,需要从政治批评转向正常的、以文学性为主旨的文学批评,当时在社会上兴起的"美学热"为文学批评转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美学热是中国当代文化的特殊现象,美学因其抽象性,能够适当避开现实政治的规约,因其艺术的本质性,又能够承载文学性的内涵。朱光潜、钱钟书、李泽厚等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鹏斌[6](2017)在《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在中国高校文学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决定着中国高校文学专业教育的整体走向。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对中国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35期)

朱耀龙[7](2017)在《对当代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归纳与总结,分析了古代文论现代转型的不可能、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语境缺失、中国文学理论脱离现实生活的致命缺陷的各自原因,认为文学理论的发展应着眼和专注于我国的文学实践和文学现实。(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7年11期)

郭仁超[8](2017)在《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理论课程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文学理论教材是这个课程的重要的学习资料。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文论,而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对西方文论的吸收、批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变化过程。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梳理出教材对西方文论吸收、批评的变化过程,分析出经验教训,落实到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可以为未来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研究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的关系,主要是看文学理论教材吸收了、批评了哪些理论;吸收的理论是小范围的观点式的,还是一种包容又深入的理论式、思潮式的。不过,我们的论述重点还是放在对西方文论的吸收上。因为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对于西方文论整体态势上是包容与开放的,是以吸收、借鉴为主的;同时,作为教材,其本身就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资料,重心还是放在对西方文论的介绍上。从教材采用的标准、编写的方式、吸收西方文论的层面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可以大致归纳出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呈现出的基本关系:由单一化到多维化,并不断深入化、深度化的发展过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大多是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论文中分析出的经验与不足,可以为未来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提供参考。经验方面主要有:反本质主义思潮对教材编写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文学理论上的基本问题的定义更加多元与开放;文学理论教材中的中国文论的主体性增强;在吸收西方文论时,更加适应了中国语境,中西方文论之间呈现出衔接与解释、汇通与融合的趋势;文学理论教材对于学生本体的关注更加明显,更加回归作为教材本身的作用。不足之处主要是对理应受到重视的作家文论的吸收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樊瑞娟[9](2017)在《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批评是文学的一个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文学批评家们开始对"文革"时期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使得那个时期的文学批评话语自由性强。到了90年代,受到商品社会发展的冲击,文学批评开始面临重重困难,需要寻找自己的"根"。当前,我国的文学批评缺乏自己的理论,同时文学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关系有待加强。(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7年02期)

谭好哲[10](2017)在《新时期文学理论反思的问题、思路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在新时期文学理论3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包含着文学观念上的创新和论争,而且始终包含着对此前各个发展时期包括新时期自身不同阶段的历史总结和反思,这种总结和反思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理论进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基于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在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诸方面已经发生的新变化和取得的新成就,即有一些研究者发表了不少对此前发展阶段的总结和反思性文章,有的文章如《读书》杂志1985年2、3期上连载的《近(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理论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中起步,通过对他律论的修正和否定,开始自主性文学理论的建构。出现于中国语境中的这个所谓"向内转"思潮,其实包含远比西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论更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它和主体性思潮一样具有非常浓厚的心理主义特征,同西方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反心理主义立场恰成悖反之势。从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回顾新时期文学理论在90年代以后的范式嬗变,便于论证为何应当以及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重建文学理论的价值维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岳庆云.新时期文学理论实践性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陶东风.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范式演变与体系建构——一个个人化的视角[J].文艺研究.2019

[3].陆扬.“海派”理论家与新时期文学理论四十年[J].文艺争鸣.2019

[4].张慎.理论方法的拓展与史学意识的强化——“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研究历程与新空间[J].学术探索.2018

[5].贺绍俊.美学热: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准备[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王鹏斌.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2017

[7].朱耀龙.对当代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反思[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8].郭仁超.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9].樊瑞娟.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

[10].谭好哲.新时期文学理论反思的问题、思路与方法[J].百家评论.2017

标签:;  ;  ;  ;  

新时期文学理论论文-岳庆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