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栓通对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娟[1](2010)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MCV)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研究,观察该法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CV及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原理的通络糖泰方,每次150ml,每日3次,疗程8周;对照组在使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弥可保500μg,每日3次,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运动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并对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患者经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明显有效;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5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MCV明显增快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生活质量量表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络糖泰方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M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王金英[2](2009)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达50%80%[1]。由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DPN治疗在有效降低过高血糖的基础上,针对神经病变累及到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及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进行综合治疗,将是治疗DPN的有效措施。现就近年来药物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李敏[3](2008)在《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文中提出消渴病并发痹证,西医又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中、西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更着重于中医药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现代医学主要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高血糖所致的神经组织的代谢紊乱、神经因子的减少、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目前尚缺乏本病的特效防治办法,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这种疾病显得无能为力。以往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显着效果,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挖掘和提高,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多散在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挖掘整理中医学认识的基本规律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数据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整理,是中医药研究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领域。大量古代文献提示,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病基本机理是由于消渴病发病日久阴损耗气损阳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气血痹阻脉络,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诸多脏器发生慢性并发症,其中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则是消渴病早期神经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理。消渴病并发痹证其发病规律为:病位在血络,病性是虚实夹杂,即气阴两虚兼瘀血、痰浊。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肝、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消渴病日久导致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理,治疗与用药的整体规律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有: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温阳化痰、活血通络、通络祛风、益气健脾、滋养肝肾、益气温督、舒肝活血等多种治疗方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法,而活血化瘀法基本贯穿于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之中,亦有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效者,但中医理论认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机理。此外,尚有祛风法、温督法、舒肝法等,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纵观上述治疗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扶正与祛邪同用,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有正虚的机理存在,亦有邪实因素的存在,故在治法上要标本兼顾。根据正虚、邪实的不同程度,而在治法上有所侧重。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等。论文在回顾与总结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相关疾病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对1979年—2008年近29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关于中医药防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文献进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339篇相关文献中筛定研究文献145篇,建立数据库,共收入基本处方145首,涉及中药140种。使用Access数据处理软件作为统计工具,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药物使用频次、频率,药物归经,功效归类等规律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用药规律,进一步从用药规律探讨证治特点,从证治特点辨析病机规律。研究表明:文献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和频率占前三位者分别是黄芪、当归和生地黄,使用频率分别为64.14%、55.17%和35.86%,这三种药物恰好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滋阴清热药的典型代表药物;其它药物的使用也呈现向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高度集中的趋势,这些药物在145首处方内的使用率分别为23.57%、15%和12.14%;所统计的药物归经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肝、肾和脾三经,方内使用药物率分别为60.71%,38.57%和31.43%。从而提示,中医学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时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三类药物为用药主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治法,这一特点已成为29年来中医学在继承传统证治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基本规律。用药规律的研究结果基本揭示了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治则治法,进一步证实了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从而说明中医学论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理论是有其坚实的临床实践基础的。传统理论认为,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多与肾、脾胃等关系密切,从肝立论者并不多见。而通过对140种中药归经研究发现,归肝经的药物最多,使用率最高。这一现象是否与肝、肾两者的关联度以及消渴病并发痹证也常伴随一定程度的动风症状有关,值得引起重视。这至少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在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辨证论治实践中,应当重视对肝在其发病、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相关文献的用药规律研究基于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气阴两虚为本,痰浊瘀血痹阻脉络为标”的病机特点,辨证运用补气、滋阴、逐瘀、通络之法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如能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出本病辨证分型标准,建立辨证施治体系,并且进一步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补气、滋阴、逐瘀、通络药物作用靶位、药理机制,探讨其作用机理,寻找有效的中药复方,早期干预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理过程,对于防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提高消渴病并发痹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必将具有深远意义。
孙世博[4](2008)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微循环障碍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量变化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Ⅰ型糖尿病(DM)大鼠模型;2、实验共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又随机分为5个观察时间点(0W、2W、4W、8W、12W);3、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量;4、应用CantataTM肌电图机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通过HE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内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及坐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6、分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量变化与坐骨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体重及血糖变化:DM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血糖值持续在较高水平(>16.7mmol/L)。2、微循环血流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从2W开始出现微循环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3、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减慢(P<0.01),且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4、形态学改变:①HE染色显示糖尿病组大鼠4W时神经内膜毛细血管随病程延长管壁逐渐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变形;同时4W也开始出现坐骨神经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排列松散,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髓鞘变薄并伴有空泡形成。②电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4W时出现毛细血管内皮增厚,基膜不清楚,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同时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薄厚不一、分离或脱落,无髓神经纤维轴索内神经丝减少,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可见髓样小体,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结论:1、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动物模型。2、糖尿病大鼠2W时出现下肢微循环血流量下降,4W时出现下肢微血管改变,且均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3、糖尿病大鼠4W时出现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形态学改变,且均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4、糖尿病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改变先于微血管的改变,而微血管的改变又加重了微循环血流障碍。5、微循环障碍先于周围神经的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之一。
石梅[5](2006)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脑内ApoE、GFAP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应用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上,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EGb糖尿病海马和皮层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腹腔注射佐链霉素5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以Open filed test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以Morris water maze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RT-PCR方法检测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脑内海马和皮层ApoE、GFAP mRNA的表达。结果:①旷场分析示糖尿病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探洞次数减少。EGb(100,50mg/kg)治疗组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大鼠探洞次数显着增加。②Morris水迷宫示糖尿病大鼠在训练后第5天、第8天逃避潜伏期延长、搜寻平台策略成绩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降低。EGb(100,50 mg/kg)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搜寻平台策略成绩也明显升高。③目的基因RT-PCR示糖尿病大鼠海马的ApoE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加,而糖尿病大鼠皮层的ApoE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影响(P > 0.05),EGb(100,50mg/kg)治疗组大鼠海马的ApoE mRNA的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大鼠均明显降低,而EGb(100,50mg/kg)治疗组大鼠皮层的ApoE mRNA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大鼠均未见明显影响(P > 0.05)。EGb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的ApoE mRNA的表达水平。④目的基因RT-PCR示糖尿病大鼠海马的GFAP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加,而糖尿病大鼠皮层的GFAP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影响(P > 0.05),EGb(100,50mg/kg)治疗组大鼠海马的GFAP mRNA的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大鼠均明显降低,而EGb(100,50mg/kg)治疗组大鼠皮层的GFAP mRNA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大鼠均未见明显影响(P > 0.05)。EGb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的GFAP mRNA的表达水平。
王娟[6](2005)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肢端坏疽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尚无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药物。众多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着。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验证导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门诊和住院患者30例,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两个月以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观察患者中医症候,血糖,血脂,血流变,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等的改善情况。 结果: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2个月后,30例中临床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 结论: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确切,适宜推广应用。
徐亚文,李英南[7](2004)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已达3%-5%,我国约为1%-2%,而且以每年 0.2‰的速度递增。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最常见原因。经电生理检查,其患病率可达90%以上。一些研究表明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改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由于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尚无显着的治疗手段,因此中医治疗DPN的良好效果日益引起医疗界的重视。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显示出了一定优势,现将有关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叶琪,俸东升[8](2004)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文中指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高血糖为特征的机体代谢障碍而累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部病变及糖尿病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疾病,其中又以前两者为多见。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
马松涛[9](2004)在《消渴通痹颗粒防潮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防治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DM)大鼠模型。依据血糖值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渴通痹颗粒(高、低剂量)组,弥可保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消渴通痹颗粒(1.875g/kg、0.625g/kg)灌胃,弥可保300μg/kg灌胃,每天一次,用药2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FBG)、体重(W)、血清SOD、MDA;坐骨神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坐骨神经中cGMP、cAMP的变化;对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和大鼠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形态的改变;同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感觉潜伏期潜伏期(SL)。并进行对感觉神经检测的摇尾实验。 结果: 1、消渴通痹颗粒可调节血糖、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和降低血清MDA的含量。 2、消渴通痹颗粒能明显增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cGMP、cAMP的含量和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含量,同时降低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 3、消渴通痹颗粒能有效地增加糖尿病性大鼠坐骨神经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 4、消渴通痹颗粒可明显改善和增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缩短其潜伏期。 结论: 消渴通痹颗粒能有效调节血糖,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和降低血清MDA的含量、降低坐骨神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提高坐骨神经中cGMP、cAMP和突触素的含量。有效增加糖尿病性大鼠坐骨神经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同时还可明显改善和增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缩短其潜伏期。可明显缓解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早期病变,其综合疗效优于弥可保。
马淑惠,戴京璋[10](2003)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与概况》文中指出
二、脉栓通对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栓通对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MCV)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病例来源 |
1.2.一般情况 |
1.2.1.性别比较(见表1) |
1.2.2.平均年龄分布(见表2) |
1.2.3.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情况比较(见表3) |
2.病例诊断标准 |
2.1.糖尿病西医诊断及分型标准 |
2.2.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
2.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4.生活质量评价(表4) |
2.5.纳入标准 |
2.6.排除标准 |
2.7.剔除标准 |
2.8.病例的脱落 |
2.8.1.病例的脱落标准 |
2.8.2.脱落病例的处理 |
2.9.中止标准 |
3.临床研究 |
3.1.分组方法 |
3.2.治疗方案 |
3.2.1.糖尿病基础治疗 |
3.2.2.纳入引导期 |
3.2.3.治疗分组 |
3.2.4.治疗方法 |
3.2.5.方法及疗程 |
3.2.6.合并用药情况说明 |
3.2.7.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3.2.8.工作流程 |
4.主要观察指标 |
4.1.背景资料观察 |
4.2.安全性指标观察 |
4.3.疗效性指标观察 |
5.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标准 |
5.1.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5.2.疗效指标评价 |
5.3.SF-36量表疗效评定方法 |
5.4.安全性评价标准 |
6.统计学处理 |
7.结果 |
7.1.总体疗效评价(见表5) |
7.2.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情况:(见表6) |
7.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见表7) |
7.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见表8) |
7.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比较(见表9) |
7.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见表10) |
7.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水平比较(见表11) |
7.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反射水平比较(见表12) |
7.9.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音叉震动觉水平比较(见表13) |
7.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水平比较(见表14) |
7.11.安全性评价 |
8.讨论 |
8.1.中医对消渴认识的历史延革 |
8.2.传统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8.3.气阴两虚是DPN之本 |
8.4.瘀血阻络贯穿DPN的过程中 |
8.5.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及组方原理 |
8.6.观察指标及其意义 |
8.7.对照药物的选择 |
8.8.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对DPN早期防治作用机理的探讨 |
9.结论 |
10.中医学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 |
10.1.中医治法如下 |
10.1.1.益气养阴活络 |
10.1.2.温阳化瘀 |
10.1.3.化痰通络 |
10.1.4.化瘀通络 |
10.2.中药制剂的研究 |
10.3.中医外治法 |
10.4.针灸治疗研究 |
10.5.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西医治疗手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随机分组表 |
附件2:SF-36生活质量量表 |
附件3 临床研究受试者知情书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 |
2 钙拮抗剂 |
3 血管扩张剂 |
4 神经生长因子 (NGF) |
5 神经节苷酯 |
6 氢化麦角碱 |
7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ARI) |
8 抗坏血酸 |
9 中药治疗DPN |
1 0 其他药物 |
(3)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现代研究认识及诊治 |
1.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病机理 |
2.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表现 |
3.消渴病并发痹证的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中医历代文献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名来源 |
2.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因病机 |
3.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机制研究 |
4.名家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经验 |
第三部分 国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用药规律的研究 |
1.数据来源 |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频次、频率统计与分析 |
4.1.1 数据统计 |
4.1.2 数据分析 |
4.2 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中药归经统计与分析 |
4.2.1 数据统计 |
4.2.2 数据分析 |
4.3 治疗消渴病痹证中药功效归经统计与分析 |
4.3.1 数据统计 |
4.3.2 数据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语 |
1.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呈高度集中趋势 |
2.从肝论治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新的探索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微循环障碍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5)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脑内ApoE、GFAP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一、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言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二、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诊断标准 |
3.2 分期标准 |
3.3 中医辩证标准 |
3.4 病例入选标准 |
3.5 排除病例标准 |
3.6 疗效记录方法 |
3.7 临床研究方法 |
3.7.1 西医治疗 |
3.7.2 中医治疗 |
3.7.3 疗程 |
3.7.4 观察药物 |
3.7.5 观察指标 |
3.8 疗效评价 |
3.8.1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方法 |
3.8.2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 |
3.9 统计方法 |
3.10 安全性评价指标 |
3.11 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 |
3.11.1 中止试验的标准 |
3.11.2 病例剔除标准 |
4 结果 |
4.1 中医症候疗效 |
4.2 综合疗效 |
4.3 安全评价 |
4.4 脱落情况 |
5 讨论 |
5.1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原因 |
5.2 西医治疗现状 |
5.3 益气养阴通脉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理论来源 |
6 结论 |
7.问题与展望 |
7.1 关于对照问题 |
7.2 关于分期方法及疗效判定的选择 |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声明 |
综述 |
(9)消渴通痹颗粒防潮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实验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及器材 |
1.1.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造模方法 |
1.2.2 分组 |
1.2.3 治疗方法 |
1.3 观测指标及测试方法 |
1.3.1 一般状态观察 |
1.3.2 生化指标 |
1.3.3 病理学检测方法 |
1.3.3.1 髓鞘变化的观察 |
1.3.3.2 坐骨神经神经突触素的测定 |
1.3.3.3 检测指标的意义 |
1.3.4 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观察 |
1.3.5 神经电生理指标 |
1.3.6 神经功能测定 |
1.4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状态变化 |
2.2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表1) |
2.3 各组大鼠治疗后空腹血糖、体重的变化情况(表2) |
2.4 各组大鼠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表3) |
2.5 各组大鼠治疗后坐骨神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变化情况(表4) |
2.6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神经坐骨神cGMP、cAMP的变化(表5) |
2.7 大鼠坐骨神经内突触素SY比较(表6)及图1~5 |
2.8 大鼠坐骨神经髓鞘面积的表达变化比较(表7)及图6~10 |
2.9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髓外纤维的表达变化比较(表8)及图6~10 |
2.10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横断面积的表达变化比较(表9)及图6~10 |
2.11 各组大鼠热痛阈值(摇尾实验)的变化(表10) |
2.12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感觉潜伏期变化(表11) |
2.13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见图11~15 |
3 讨论 |
3.1 模型选择和阳性对照药选用依据 |
3.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3.2.1 代谢紊乱 |
3.2.2 神经营养因子减少 |
3.2.3 血管因素 |
3.2.3.1 神经血管微循环异常 |
3.2.3.2 血液流变学异常 |
3.2.3.3 血管活性因子因素改变 |
3.2.3.4 血管障碍 |
3.2.4 自身免疫因素 |
3.2.5 维生素缺乏因素 |
3.2.6 Laminin(昆布氨酸)学说 |
3.2.7 炎症反应 |
3.2.8 遗传因素 |
3.3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3.3.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3.3.2 中医对DPN病因病机的研究 |
3.4 消渴通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理论依据探讨 |
3.5 疗效机理的探讨 |
3.5.1 对血糖调节作用 |
3.5.2 改善神经周围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 |
3.5.3 增加坐骨神经中cAMP、cGMP含量 |
3.5.4 降低坐骨神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 |
3.5.5 增加神经组织中突触素的含量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与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中医中药研究 |
1. 单药研究 |
2. 复方制剂的研究 |
3. 古方成方研究 |
中西医治疗 |
实验研究 |
四、脉栓通对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MCV)的临床研究[D]. 王晓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J]. 王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09(05)
- [3]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D]. 李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4]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微循环障碍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D]. 孙世博. 吉林大学, 2008(10)
- [5]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脑内ApoE、GFAP表达的影响[D]. 石梅. 广西医科大学, 2006(02)
- [6]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 王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概况[J]. 徐亚文,李英南.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4(21)
- [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叶琪,俸东升.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05)
- [9]消渴通痹颗粒防潮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D]. 马松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03)
-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与概况[J]. 马淑惠,戴京璋. 中国医药学报, 2003(02)
标签:糖尿病论文; 消渴病论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 周围神经病论文; 神经传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