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块度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PM),岩体块度指数(RBI),砂岩,岩体完整性
块度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董方政,张中俭,王海,张明欣,王雪帆[1](2019)在《基于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PM)的岩体块度指数(RB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PM)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于钻机上,实时、自动地记录钻探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钻进参数,包括钻头位移、钻头转速及钻机液压油压力等。岩体块度指数(RBI)是评价工程岩体完整性的一种常用指标。本文提出利用DPM获取的参数快速、定量地评价岩芯的RBI值。在山西长治某场址进行钻探取芯,并设置DPM系统,测量了所取岩芯的RBI值,结果表明:砂岩地层中的DPM钻进速率与岩芯RBI值间存在极显着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而泥岩地层中的DPM参数与岩芯RBI值的相关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01期)
姜永丰,王盛[2](2016)在《岩体块度指数RBI在竖井围岩分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本钢花岭沟铁矿发下开采竖井勘察项目为工程依据,通过对岩石质量指标RQD指标与岩体块度指数RBI指标相对比,并对岩体围岩分类,确定岩体块度指数RBI及岩石质量指标RQD对岩体分类的指导意义。结合工程实例,指出岩体块度指数RBI现场统计的不足之处及如何在今后工程应用中加以改进。(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黄润秋,霍俊杰[3](2011)在《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基岩体块度指数量化取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于锦屏I级水电工程,以实测资料为基础,系统地运用参照对比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关系推导方法,对岩体块度指数的量化取值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整体状、块状、次块状、镶嵌、碎裂结构岩体块度指数分级临界值。它们与以往的工程相比,既具有共同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锦屏岩体块度指数的量化取值研究成果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所利用的研究方法,对岩体结构其他指标的确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徐健,王驹[4](2006)在《利用岩石质量指标和岩体块度指数进行岩体质量评价研究——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1号钻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质量的评价对于各类大型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岩石质量指标(RQD)和岩体块度指数(RBI)的理论,通过对甘肃北山1号钻孔的岩心实测资料证明,岩体块度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岩体的完整性与相应力学性质的变化特点,同时给出钻孔附近岩体质量分类,进而与岩石质量指标所获得的钻孔附近岩体质量评价分级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岩体块度指数在岩石质量评价中能更准确地反映其优越性,具有更为显着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2006年05期)
胡卸文,钟沛林,任志刚[5](2002)在《岩体块度指数及其工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对岩体结构的分类标准 ,提出了岩体块度指数的概念 ,将实测岩芯长度按 3~ 10cm、 10~ 30cm、 30~ 5 0cm、 5 0~ 10 0cm和大于 10 0cm等 5级岩芯长度 ,获得率进行加权平均 ,综合表征岩体块度特征及结构类型 .通过大量实测资料证明岩体块度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岩体的完整性与相应力学性质的变化特点 .比岩石质量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岩体块度及其结构特征 ,其工程意义更为显着 .(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蒋友清[6](1998)在《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建筑地基岩体完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一种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地基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常规岩心钻探工程,勿需增加测试设备,具有直观、筒捷易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南水利》期刊1998年06期)
袁玩[7](1994)在《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建筑地基岩体完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地基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常规岩心钻探工程中,勿需增加测试设备,具有直观,简捷易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期刊1994-06-24)
块度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本钢花岭沟铁矿发下开采竖井勘察项目为工程依据,通过对岩石质量指标RQD指标与岩体块度指数RBI指标相对比,并对岩体围岩分类,确定岩体块度指数RBI及岩石质量指标RQD对岩体分类的指导意义。结合工程实例,指出岩体块度指数RBI现场统计的不足之处及如何在今后工程应用中加以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块度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董方政,张中俭,王海,张明欣,王雪帆.基于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PM)的岩体块度指数(RBI)研究[J].工程勘察.2019
[2].姜永丰,王盛.岩体块度指数RBI在竖井围岩分类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2016
[3].黄润秋,霍俊杰.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基岩体块度指数量化取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
[4].徐健,王驹.利用岩石质量指标和岩体块度指数进行岩体质量评价研究——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1号钻孔为例[J].铀矿地质.2006
[5].胡卸文,钟沛林,任志刚.岩体块度指数及其工程意义[J].水利学报.2002
[6].蒋友清.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建筑地基岩体完整性[J].湖南水利.1998
[7].袁玩.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建筑地基岩体完整性[C].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1994
标签: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PM); 岩体块度指数(RBI); 砂岩; 岩体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