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形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环境模拟,CFD,城市空间形态,人体舒适度
建筑形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忠国,王一鸣[1](2019)在《基于风环境模拟下的建筑形体及空间布局优化策略——以鞍山市千山西路城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雾霾频发等诸多环境问题。城市风环境是城市微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营造良好的城市风环境,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把风环境模拟技术引入城市空间营造中,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应用PHOENICS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前期模拟居住建筑、商业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基本模块风环境,并分析其基本规律,后期方案进行风环境模拟对比分析,进而对建筑形体进行局部打开、切角抹弧、架构连廊、底层和立面开洞等优化方法,达到优化地块空间布局、改善其风环境,实现阻止污染空气侵袭,夏季通风、冬季防风,提升公共空间人体舒适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09期)
李靖宇,吕帅[2](2019)在《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对办公建筑形体优化结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性能模拟优化的运用逐渐增多,尤其针对建筑形体的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建筑设计初期阶段建筑的边界条件还没完全确定,比如材料参数和人员作息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形体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质疑。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选择DOE商业建筑基准模型.,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哈尔滨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城市进行了建筑形体优化,尝试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优化了建筑的形体,具体选择了建筑的长度,窗高和朝向作为优化变量、针对不同玻璃透射系数和人员作息,探讨了边界条件对形体优化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张鑫[3](2019)在《新徽派建筑形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地域主义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反思的潮流。新徽派建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目前新徽派建筑的设计方法不够系统,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应在坚持新地域主义的基础上,区别于其他地域建筑的特征,提出系统的新徽派建筑设计方法。因此,对新徽派建筑的外部空间、建筑形体和内部空间的研究就显得的尤为重要。本文着力研究新徽派建筑形体,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传统徽州聚落形态和传统徽州民居建筑为原型,将新徽派建筑形体分为布局类型、形体组合和形体单元叁个层次,并根据新徽派建筑实际案例对各层次进行归纳和分类,对每一种布局类型的形体组合和形体单元进行深入剖析,建立描述新徽派建筑形体的“元语言”;运用图示的方法,将描述新徽派建筑的“元语言”具象化。同时,本文依据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各种布局类型的新徽派建筑形体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运行规则、参数设置和构件库;通过设计插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和模拟辅助设计的操作过程来探讨新徽派建筑辅助设计插件编写的可能性。本研究面向未来、深入思考,为新徽派建筑的快速设计与建模打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为基于Sketch Up平台的辅助新徽派建筑设计插件的实现做准备。(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吕帅,李靖宇,李珺杰[4](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形体性能评价与修改辅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形体设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筑形体性能评价与修改辅助方法构想,并给出了结合参数化模型、性能模拟、机器学习的技术路线;而后以音乐厅及其音质性能为例开发了工具雏形、实现了构想的方法;最后对工具雏形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和工具雏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反馈实时性;适用于形体设计,能够帮助建筑师在不了解技术知识且没有顾问辅助下,将形体从性能不理想逐步改进至理想,有助于提高形体设计的性能及建筑师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嘉燕[5](2019)在《藤本壮介事务所作品建筑形体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藤本壮介建筑事务所的作品为例,运用建筑形体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其建筑作品进行形体学上的创作思维分析以及形体创作手法分析,理解作品背后的操作逻辑,分析其建筑形体的共性特征及其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04期)
袁朵,刘晓晖,李志红,李洪刚[6](2019)在《中关村医药科技中心建筑形体的气候适应性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的形体空间构成不仅影响着功能组织、结构选型等,同时也影响着建筑的室内物理环境性能。以中关村医药科技中心建筑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Ecotect模拟软件,结合北京市气候特点,以建筑形体中的表皮窗墙比、遮阳和内部空间的自然采光为研究出发点,总结寒冷地区建筑形体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9年01期)
姚曜,武昕[7](2018)在《基于计算机模拟风场的建筑形体自生成——以广州科学馆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广州科技馆设计竞赛的研究与实验,提出用遗传算法筛选风场模拟的结果,以期在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实现计算机算法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8年11期)
陈继锟,王竹,张元升[8](2018)在《参数化高层建筑形体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当代已建成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形体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下新的建筑设计趋势,以日益普及的参数化建筑设计工具为基础,通过分析当代高层建筑的设计手法、空间形态构成,对当代高层建筑形体生成法则做出系统性总结,为当代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提供新的借鉴,同时展望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8年31期)
林鹏鸿,庄岩[9](2018)在《基于“建构”理论的建筑形体研究——以海沧大屏阁建筑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当代建筑创作背景和建构理论研究,以海沧大屏阁的概念方案创作为案例,从建构与传统、建构与地形、建构与技术、建构与文化的隐喻、再现与本体、建构与非建构6个方面对建筑形体进行创作和研究。探索如何能更多地展现建构技术潜在的表现性和可能性,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神韵,却"和而不同"建筑形态。(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袁玥[10](2018)在《以简单建筑形体创造丰富空间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复杂的建筑形体中,外部形体简洁而内部空间丰富则更能体现建筑设计的价值。本文基于建筑空间对于人感官的意义,以长方体为基本型的建筑为案例,研究了在简单形体中创造丰富空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23期)
建筑形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目前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性能模拟优化的运用逐渐增多,尤其针对建筑形体的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建筑设计初期阶段建筑的边界条件还没完全确定,比如材料参数和人员作息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形体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质疑。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选择DOE商业建筑基准模型.,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哈尔滨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城市进行了建筑形体优化,尝试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优化了建筑的形体,具体选择了建筑的长度,窗高和朝向作为优化变量、针对不同玻璃透射系数和人员作息,探讨了边界条件对形体优化结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形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忠国,王一鸣.基于风环境模拟下的建筑形体及空间布局优化策略——以鞍山市千山西路城市设计为例[J].建筑节能.2019
[2].李靖宇,吕帅.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对办公建筑形体优化结果的影响研究[C].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张鑫.新徽派建筑形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吕帅,李靖宇,李珺杰.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形体性能评价与修改辅助方法[J].建筑学报.2019
[5].陈嘉燕.藤本壮介事务所作品建筑形体学分析[J].居舍.2019
[6].袁朵,刘晓晖,李志红,李洪刚.中关村医药科技中心建筑形体的气候适应性优化研究[J].建筑技艺.2019
[7].姚曜,武昕.基于计算机模拟风场的建筑形体自生成——以广州科学馆设计为例[J].建筑技艺.2018
[8].陈继锟,王竹,张元升.参数化高层建筑形体生成方法[J].城市建筑.2018
[9].林鹏鸿,庄岩.基于“建构”理论的建筑形体研究——以海沧大屏阁建筑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8
[10].袁玥.以简单建筑形体创造丰富空间的方法研究[J].居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