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留茬高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超波,吴然然,武小燕,吴广,孔寿[1](2021)在《安徽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解决秸秆翻埋还田造成的诸多问题,是推动秸秆还田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和示范研究,探索解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总结形成适宜安徽地区的麦玉、麦豆、稻油3种种植结构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李飞[2](2021)在《青海高原麦后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秸秆腐解及土壤碳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青海高原麦后休闲期长、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以及气候冷凉干旱,微生物活性低,秸秆直接还田存在腐解慢、土壤C/N失调等问题,以小麦秸秆、豆科绿肥(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为研究材料,于2019-2020年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试验园进行田间试验。2019年麦收后设置不同留茬高度(0、20、40 cm)复种绿肥;同年以收获期小麦不同留茬高度秸秆量和复种绿肥产量设置混合物料还田比例,通过田间尼龙网袋法进行333天的秸秆混合物料填埋试验;2020年小麦播种前将麦秆和绿肥翻压还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收获期绿肥生物量干重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毛叶苕子的根冠比显着高于箭筈豌豆59.2%。绿肥地上各部干重及叶面积指数均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箭筈豌豆的茎、叶干重、茎叶比和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毛叶苕子,分别高出141.1%、135.4%、6.0%和69.6%。收获期绿肥生物量干重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箭筈豌豆的生物量干重、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着高于毛叶苕子62.2%和60.0%。2.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在腐解过程中0~33 d累积释放率为27.7%~69.9%,腐解333 d后干物质腐解率达到51.5%~84.3%,小麦秸秆腐解最慢,混合绿肥有利于小麦秸秆腐解,且腐解速率随绿肥的添加量增加而升高。腐解333 d后各有机物料养分释放率为钾96.1%~99.1%、氮21.3%~72.5%、磷60.1%~70.5%。通过单指数积温方程拟合腐解过程,表明添加绿肥有利于小麦秸秆的腐解,二者联合还田有利于有机物料的腐解以及养分的释放。3.复种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的后茬小麦产量均表现为随着留茬高度的增高而降低,留茬20 cm和留茬40 cm分别比不留茬降低了1175 kg/ha、1858 kg/ha和1418 kg/ha和2552 kg/ha。不复种绿肥和复种箭筈豌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随着留茬高度的增高而增加,留茬20 cm和留茬40cm分别比不留茬增加了7.3%、15.2%,21.8%、53.6%和8.8%、19.4%,13.6%、52.7%。复种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的碳库管理指数随着留茬高度的增高而增加,留茬20 cm和留茬40 cm分别比不留茬增加了54.6%和56.4%,12.2%和64.9%。
侯守印[3](2020)在《垄作原位免耕播种机侧向多级残茬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土壤质量是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耕地长期高负荷产出,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壤侵蚀速度加剧,水土流失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产量增长出现瓶颈。保护性耕作是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农业耕作制度和技术体系,目标是保护、改善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意义上的农业可持续生产。残茬地表覆盖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抗旱、蓄水保墒能力,降低风蚀水蚀,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等优点。残茬地表覆盖还田核心是技术模式和机具装备。针对黑龙江省特有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和规模化、化集约化生产现状,研制一种适合玉米残茬全覆盖条件,配套宽幅原位免耕播种施肥装置实现残茬地表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施肥功能的残茬处理装置对于土壤保护和粮食增产至关重要。在黑龙江省垄作玉米残茬全覆盖条件下,以实现高速、宽幅、原位免耕播种,残茬垄间覆盖还田为原则,对侧向多级残茬处理关键技术及装置进行研究,包括秸秆清理技术、根茬清除技术、残茬侧向多级运移技术和残茬破碎抛撒调控技术等,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动力学仿真、离散元仿真等方法对残茬处理关键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在其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正交试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残茬处理装置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组合试验,为残茬处理装置设计奠定理论与试验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1)侧向多级残茬处理技术方案设计针对黑龙江省地区春播季玉米残茬全覆盖条件下免耕播种和残茬地表覆盖还田作业,设计一种与宽幅原位免耕播种施肥装置配套的侧向多级残茬处理技术方案,实现垄作玉米茬地的清秸、除茬、残茬侧向运移、残茬适度破碎及整幅宽垄间残茬覆盖还田等功能,为播种装置将种子播种在无残茬、湿润、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创造条件,形成“下实上虚”的种床结构,解决寒区春季玉米残茬全量地表覆盖还田阻碍地温回升,导致作物产量降低问题,并与现有宽幅播种施肥装置配套实现10.8 km/h高速复式作业。(2)定轴式种床构建装置研究设计一种在玉米残茬全覆盖条件下,能够完成清秸、除茬和残茬侧向输送功能的定轴式种床构建装置,探明清秸、除茬机理,对影响工作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为探索侧向清秸刀对机组作业过程中秸秆缠绕度、振动强度、功耗和覆秸均匀度的影响,对侧向清秸刀清秸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滑切面工作曲线数学模型,完成滑切面工作曲线设计,确定影响侧向清秸刀工作性能的关键结构与工作参数。应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选取初始半径、起始滑切角、刀辊角速度和机组作业速度为影响因素,秸秆缠绕度、振动强度、当量功耗和覆秸均匀度为评价指标,对影响侧向清秸刀作业性能的结构和工作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半径200 mm、起始滑切角30°、刀辊角速度42 rad/s、机组作业速度7.2 km/h条件下,无秸秆缠绕,振动强度为159 m/s2,当量功耗为4.9 k W,覆秸均匀度为0.075,对比现有侧向清秸刀振动强度降低46.5%,当量功耗降低29.6%,工作过程中未出现堵塞现象;针对原位免耕播种施肥作业过程中残留玉米根茬和须根导致播种施肥触土部件堵塞、播种质量降低问题,设计一种玉米根茬清除用侧向清茬刀,对侧向清茬刀清茬、输送、抛扔等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正切刃曲线数学模型,完成侧向清茬刀结构及正切刃工作曲线设计,确定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关键结构与工作参数。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清茬弯角、正切刃宽度、侧向清茬刀角速度为影响因素,根茬清除率、土壤扰动率、当量功耗为性能指标,对影响作业性能的侧向清茬刀结构和工作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7.2 km/h条件下,清茬弯角0.86 rad、正切刃宽度50 mm、侧向清茬刀角速度52 rad/s时,根茬清除率为94.3%,土壤扰动率为54.3%,当量功耗为3.4 k W。(3)残茬单级运移机理分析及整流装置研究针对玉米残茬侧向多级运移过程滞留,影响播种施肥区间清秸率,制约机具工作质量和作业效率提升的问题。探明玉米残茬单级运移机理,设计玉米残茬侧向运移整流装置,确定影响整流装置工作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在EDEM软件中构建的玉米残茬侧向运移整流装置试验平台上,以进入角、整流包角、整流半径为试验因素,清秸率、行间清秸一致性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虚拟仿真参数组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进入角60°、整流包角105°、整流半径425 mm,此时清秸率为92.4%,行间清秸一致性为93.2%。根据虚拟仿真优化参数组合进行整流装置加工和田间验证试验,清秸率为93.1%,行间清秸一致性为92.5%,与虚拟仿真试验结果基本吻合。(4)基于侧向清秸原理的残茬破碎抛撒装置研究针对玉米残茬侧向多级运移宽幅作业,提出一种玉米残茬适度破碎复合抛撒垄间地表还田方案,设计一种残茬破碎抛撒装置,能够完成玉米残茬的捡拾、破碎、抛撒等作业工序。对残茬捡拾、破碎和抛撒机理进行探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确定影响残茬捡拾率的主要因素为破碎长刀回转直径和破茬长刀旋转角速度,影响残茬破碎率的主要因素为破碎长刀长度、破碎长刀质量、破碎长刀刃角、破碎长刀刃口厚度、破碎长刀质心位置、刀座回转半径和破碎长刀旋转角速度,影响残茬抛撒的主要因素为破碎长刀回转直径、破茬长刀旋转角速度、负压叶片长度、负压叶片宽度和负压叶片倾角。针对影响残茬破碎性能的关键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以破碎长刀刃角、破碎长刀刃口厚度、破碎长刀质量、破碎长刀转速为试验因素,残茬捡拾率、残茬破碎率、功耗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试验,最优参数组合为:破碎长刀刃角15°~18°、破碎长刀刃口厚度0.51~0.62 mm、破碎长刀质量0.3 kg、破碎长刀转速1415 r/min时,残茬捡拾率大于80%、残茬破碎率大于80%,功耗小于7 k W。采用CFD-DEM耦合仿真方法,对残茬破碎抛撒装置内玉米残茬颗粒群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明晰负压叶片可提高残茬捡拾、输送和抛撒效率,能够实现玉米残茬垄间地表覆盖还田。为探究残茬破碎抛撒装置负压叶片结构参数对残茬捡拾率、垄间覆秸一致性和功耗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负压叶片长度、负压叶片宽度、负压叶片倾角为试验因素,残茬捡拾率、垄间覆秸一致性、功耗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负压叶片宽度为27.5~41.0 mm、负压叶片倾角为121°~127°、负压叶片长度为53 mm时,残茬捡拾率大于85%、残垄间覆秸一致性大于75%,功耗小于7.6 k W。(5)残茬覆盖技术对土壤物理结构和产量影响为探究残茬覆盖技术对黑龙江地区耕层土壤结构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017~2019年在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联乡新兴村(第三积温带)实施连续3年大田定位对比试验,设置垄间残茬覆盖免耕(MRNT)、秸秆离田免耕(SONT)、秸秆归行免耕(SRNT)、秸秆覆盖条耕(SCST)和翻耙整地(CK)5个处理,分析5种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对0~25 cm土层土壤容重影响,MRNT、SRNT、SCS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与SONT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对25~50 cm土层土壤容重影响,MRNT、SONT、SRN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与SCST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MRNT、SONT、SRNT、SCST与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对50~75 cm土层土壤容重影响,MRNT、SONT、SRNT、SCS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SONT、SRNT、SCST与CK之间无显着性差异,MRNT与CK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对0~25 cm土层土壤孔隙度的影响,MRNT、SRNT、SCS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与SONT、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SONT与CK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对25~75 cm土层土壤孔隙度的影响,MRNT、SONT、SRNT、SCS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与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对0~5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MRNT、SRNT、SCS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与SONT、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SONT与CK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对50~75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MRNT、SONT、SRNT、SCST、CK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各残茬地表覆盖还田耕种模式随耕种年份对0~50 cm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影响,MRNT和SRNT对改良土壤结构效果较好,MRNT、SRNT、SCST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效果较好。MRNT、SRNT耕种模式增产效果显着,2017年MRNT、SRNT与SONT、SCST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MRNT与SRNT之间无显着性差异,MRNT、SRNT比CK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2.6%、10.6%;2018年MRNT、SRNT、SCST与SONT、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MRNT、SRNT比CK大豆产量分别增加7.6%、7.2%;2019年MRNT、SRNT与SONT、CK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MRNT、SRNT比CK玉米产量分别增加9.2%、10.4%。
李飞,宋明丹,蒋福祯,韩梅,严清彪,李正鹏[4](2020)在《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青海高原地区麦后休闲期长、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2019年设置麦后不同留茬高度(0、20、40 cm)复种绿肥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2种复种绿肥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探讨青海高原春小麦与绿肥的高效复种模式。结果表明,绿肥总干物质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箭筈豌豆留茬0、20、40 cm干物质总量分别为5 756.45、4 046.09、3 534.09 kg·hm-2;毛叶苕子分别为3 462.69、2 642.75、2 011.34 kg·hm-2;根冠比则随着留茬高度的增高而增大,箭筈豌豆留茬0、20、40 cm根冠比由0.043增加至0.057和0.047,毛叶苕子由0.07增加至0.08和0.083;且毛叶苕子的根冠比显着高于箭筈豌豆59.2%。绿肥地上部各器官干重及LAI均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箭筈豌豆LAI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由1.72降至1.34和0.95,毛叶苕子由1.00降至0.77和0.59;茎叶比随留茬高度的增高而增大,箭筈豌豆留茬0、20、40 cm茎叶比分别为0.78、0.89、0.99,毛叶苕子为0.82、0.84、0.86。箭筈豌豆的茎干重、叶干重、茎叶比和LAI分别比毛叶苕子显着高141.1%、135.4%、6.0%和69.6%。两种绿肥WUE均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箭筈豌豆的干物质量和WUE分别比毛叶苕子显着高62.2%和60.0%。麦后不留茬复种箭筈豌豆处理具有最高的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能够充分利用麦后休闲期光热水资源,是本研究推荐的麦后复种绿肥模式。
夏来坤,谷利敏,黄保,穆心愿,齐建双,丁勇,唐保军,张凤启,张君,邢健伟[5](2020)在《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秸秆全量还田、贴茬免耕直播条件下,探索宜粒收夏玉米机播的最佳冬小麦留茬高度,提高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和籽粒产量,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机械化质量及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宜粒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对照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3个麦茬高度处理(0、10和30 cm),研究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麦茬高度增加而增加,1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处理高7.87%和15.26%,3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高16.60%和19.60%。随麦茬高度增加,夏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叶片SPAD值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变细,花前叶面积指数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6叶期和9叶期随麦茬高度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随生育期推进麦茬高度处理间差异变小。10 cm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叶和鞘中积累量和分配率,提高了籽粒积累量与分配率、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随麦茬高度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10 cm处理产量最高,0和30 cm处理产量无显着差异(P>0.05)。与郑单958相比,新单68的株高、穗位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和产量均增加,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较高但成熟期落黄早;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籽粒分配率新单68低于郑单958。【结论】10 cm麦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优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
薛香杰[6](2020)在《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玉米秸秆的还田率不高,玉米种植省份均存在秸秆焚烧、丢弃等问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不够成熟,推广面积不大,玉米秸秆没有充分还田,导致土地在连年种植过程中肥力持续下降。将秸秆合理利用,机具合理配套,构建合理腐解层可进行培肥并恢复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建设农场玉米秸秆的还田模式及相应模式下的关键机械组合配置,提高秸秆还田效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合理腐解层,降低机械化生产作业成本,本文通过试验对比法进行了建设农场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确定适合建设农场的最佳秸秆还田式后,进行了关键作业机械的选型及配置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根据建设农场实际生产条件,对现有的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秸秆覆盖还田、高留茬还田三种玉米秸秆还田模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玉米的生育期调查及各时期玉米的生长指标调查,选择出最适合建设农场玉米生产的秸秆还田模式为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并在该还田模式下进行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得到影响玉米秸秆腐解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土壤含水率>腐解时间>深埋程度>玉米秸秆长度,最佳的参数组合为土壤含水24.8%,深埋时间为90天,玉米秸秆长度3cm以下,深埋程度为10cm,结合前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秸秆长度为3cm以下,在10cm腐解层内降解时效果最好。通过运用多层评价模型的方法,在现有及待购买的收获机中,预选出适合建设农场玉米生产的农业机械,即翰迪尔S660谷物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9670谷物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S680谷物联合收获机,可为玉米实际生产过程中玉米收获机的安排提供参考。通过运用多层评价模型的方法,预选出打茬机械的排名为河北开原刀神双滚打茬机>金龙BY-280>库恩RM240>库恩RM450>SGTN-140型双轴灭茬机>SGTN-180型双轴灭茬机;深翻机械排名为雷肯EurOpal9(4铧)>雷肯EurOpal7(4铧)>格兰1LF550(5铧)>恒运调幅犁(4铧)>格兰LD200(4铧)>恒运343液压翻转犁(4铧),最佳秸秆还田机械的配置为河北开原刀神双滚打茬机与雷肯EurOpal7(4铧)的组合。
王伟[7](2019)在《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有效地保存天然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厘清其收获过程中的营养耗损机制,改变传统打草模式,保证牧民可以收获到营养价值高的天然牧草。本研究以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天然草地牧草为材料,对不同刈割期的牧草营养品质进行系统研究,明晰了不同收获期对牧草营养水平的影响;选择降雨量、收获时间、留茬高度和刈割次数四个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条件下牧草营养品质、消化率和返青率的变化,确定了当地最适收获条件;以建群种(针茅)和优势种(羊草)为材料,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代谢物表达差异,厘清不同收获期牧草品质差异机理;同时研究不同刈割频度对牧草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明确了牧草补偿性生长规律。研究不同收获期主要牧草挥发性物质的异质性,为今后牧草收获、调制和品质评定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试验通过样线调查、正交试验设计和代谢组学研究,结合类平均聚类法、极差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最优母序列及模糊评价等数据分析办法,得到以下结果:(1)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共有33种牧草,其中20种牧草属于高纤维含量牧草,13种牧草属于低纤维含量牧草。在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化,确定当地天然草地牧草的最适收获期为8月20日左右。(2)对适时收获时间(8月20日)与传统收获时间(9月20日)收获的针茅和羊草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分析可知,晚于适时收获期收获牧草,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苯乙酰胺、赖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嘌呤、嘧啶等相关代谢物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导致蛋白质含量下降;而异谷氨酰胺、苯丙氨酸、L-谷氨酸和糖类等物质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导致纤维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不仅揭示了牧草收获期延迟导致粗蛋白质含量下降,纤维性物质含量上升的内在机制,也进一步验证了牧草适时收获的重要性。(3)刈割频度对牧草当年、翌年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天然草地牧草刈割频度的增加,将会降低刈割后的牧草补偿性生长能力,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下降,所以一年刈割2次和两年刈割3次的刈割模式不适合在巴林左旗典型草原打草场实施。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因素,当地天然草地最适刈割频度为一年刈割1次。(4)巴林左旗典型草原主要牧草中共有挥发性物质以烯烃类、酮类、脂类、醇类和烷烃类为主;醛类、酚类、苯类、萘类和酸类物质为辅。牧草收获期推迟,导致影响牧草适口性的酚类和苯类物质含量增加,降低牧草利用率。(5)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确定巴林左旗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模式为:收获时间为8月20日左右,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刈割次数为1年刈割1次。该模式下不仅可以收获粗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含量高,纤维含量低的高品质牧草,同时对天然草地生态无负面影响。
张华英[8](2019)在《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风沙土农田土壤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农田生产力下降。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水分养分、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寻求一种适宜耕作技术是促进风沙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于2013-2017年在科尔沁风沙区比较了 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旋耕+秸秆覆盖、深松、高留茬旋耕)和传统耕作(CT)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保护性耕作对风沙土蓄水保墒保肥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4a以深松显着降低0-40 cm 土壤容重3.39%-8.78%;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0-100 cm 土层平均含水量和贮水量7.75%-47.68%和 6.01-50.91mm;0-40 cm 土层>0.25 mm 团聚体含量提高 5.52%-20.61%;0-4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64%-14.51%、0.21%-23.70%、2.67%-16.85%、0.81%-25.95%和 1.55%-14.55%,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养分含量逐年递增。试验前2a以深松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效果最佳,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效果逐渐提升。4a均以秸秆覆盖对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提升幅度最大,速效磷以深松效果最佳;20-40cm土层各化学指标均以深松改善效果最佳。2.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提高了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层土壤酶活性及酶综合指数。4种酶活性年际间均表现为2014<2015<2013<2016。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分别提升0-40 cm 土层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0.91%-28.38%、4.00%-41.89%、0.87%-26.36%和 0.60%-33.90%。在 0-20cm 以秸秆覆处理下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酶综合指数最高:在20-40cm 土层以深松表现最好。但碱性磷酸酶在0-40cm各土层均以深松处理表现最佳。3.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细菌群落a多样性,以免耕处理最高。保护性耕作通过增加全氮、含水量、大团聚体、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富营养型细菌Proteobacteria(Alpha-、Beta-、Gamma-和 Delt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昶Gemmatimonadete s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 Chloroflexi、Acidobacteria、Firmicutes、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覆盖对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增幅最大,分别提高29.14%和36.76%;以免耕对Gemmatimonadetes丰度提升最大,为30.52%。耕作措施对播种后及收获时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组分差异不显着。基于FAPROTAX功能预测,保护性耕作显着(p<0.05)影响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丰度与群落组成。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反硝化细菌Proteobacteria和Rhodoplanes的丰度,降低了起硝化作用的Crenarchaeota和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的丰度,提高了参与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Nitrospirae和Nitrospira的丰度。4.保护性耕作显着地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土壤真菌群落a多样性指数及结构(p<0.05)。风沙土农田真菌群落结构以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为主,属水平上以 Guehomyces、Alternaria、Mortierella、Cladosporium 和 Fusarium 为主,其中秸秆覆盖通过提高土壤碳氮比提升了 Basidiomycota和Guehomyces含量43.84%。FUNGuild功能预测表明,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降低了病理型真菌36.56%-61.62%。耕作措施显着地影响了植物病原真菌丰度及结构,尤以播种后土壤中病原真菌组分变化较大,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主要降低了病原真菌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和Fusarium的比例。5.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增加了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通度、模块数,使得网络结构复杂化。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网络中重要节点的个数,改变了其关键物种种类。门水平上,传统耕作中关键物种以Ascomycota为主,免耕中以Bacteroidetes为主,而秸秆覆盖和深松中则以Ascomycota和Proteobacteria为关键物种。6.保护性耕作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p<0.05),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3.25%-27.17%、3.22%-27.81%和2.77%-24.99%。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全氮、大团聚体、碱解氮关联度较高。试验前2a以深松处理玉米产量及效益较高,但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免耕产量及经济效益逐渐提升,但以免耕节省成本投入,其产投比最大。
刘振[9](2019)在《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来源与作物光合碳截获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的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地(始于2002年)上进行,采用冬小麦(济麦22)-夏玉米(郑单958)大田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区分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试验设置了常规耕作(CT)、深松(ST)、旋耕(RT)和免耕(NT)4种耕作方式,无秸秆还田(0)、玉米秸秆留茬1 m还田(1)和秸秆全部还田(a)3种秸秆还田量。系统探讨了2005–2017年长期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系统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年际变化及其机理,并采用基于13C自然丰度法的双元混合模型对2002–2017年15年间的小麦和玉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进行了评估。通过土壤固碳研究,以期找到最优的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另外,为了比较在控制土壤碳排放条件下的玉米光合作用的变化和评估土壤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的贡献,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和Keeling曲线方法分离参与光合作用的CO2,计算了土壤呼吸对光合作用的贡献比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经过15年的长期试验,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中,STa和RT0的平均土壤有机碳(SOC)浓度分别是最高(14.29 g/kg)和最低(10.49 g/kg)的,分别比CT0提高41.41%和降低0.58%。10-20 cm土层中,STa和RT0的平均SOC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比CT0提高18.41%和降低16.79%。在20-30 cm土层中,CTa和RT0处理的平均SOC浓度最高(9.79 g/kg)和最低(5.95 g/kg),分别比CT0提高14.76%和降低30.26%。0-30 cm土层中,STa处理的SOC平均浓度是最高的,为11.80 g/kg,比CT0处理增加了2.29 g/kg,而RT0处理的SOC平均浓度最低,为8.10 g/kg。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间的SOC稳定性指数存在着显着性差异。0-30 cm土层中,STa和RT0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与CT0处理相比,STa处理的固碳量和固碳速率都是最高的,分别增加了15.64 t/ha和1.05 t/ha/yr。因此,STa处理对提高SOC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最为显着。在2016和2017年0-20 cm土层中,ST1处理的SOC比CT0处理显着增加了51.33%,NT0处理是最低的。相对于CT0,ST1处理的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碳(POx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增加45.68%、34.55%、51.85%和51.02%,RT0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各个组分均最低。20-4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间SOC浓度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CT0,ST1处理的POC、POxC和LFOC含量分别增加了143.62%、17.57%和161.20%,MBC浓度范围为212.83(RT0)-315.58(STa)mg/kg。在40-100 cm土层中,2016年ST1的SOC浓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2017年NT0处理的SOC浓度最低。相对于CT0,POC增加范围为-46.94%(RTa)至75.85%(NT0),POxC在2016和2017年结果不同,ST1处理的LFOC降低了21.34%,ST1和NT0处理的土壤MBC浓度分别增加了50.25%和减少了14.28%。另外,POC和MBC比POxC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反应更加敏感,SOC和活性碳组分之间呈现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长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来源的影响STa处理的小麦和玉米碳投入量均是最高的,RT0处理碳投入最低。STa和RT0处理中来自小麦的碳投入量分别比CT0处理提高167.56%和降低2.55%,STa和RT0处理中来自玉米的碳投入量分别比CT0处理提高198.13%和降低6.81%。STa和RT0处理中玉米对SOC的贡献分别比CT0处理提高154.07%和降低48.89%。尽管小麦的碳投入量要低于玉米,即小麦转化为碳的比例小于50%,而小麦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高于50%,说明小麦转化为SOC的速度更快,能力更强,小麦对SOC的贡献要高于玉米。3.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经过长期试验,2005-2017年STa和RT0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分别是最高(8.08t/ha)和最低(6.91 t/ha)的,分别比CT0处理增加了9.60%和减少了6.33%。STa和RT0处理的玉米平均产量分别是最高(11.98 t/ha)和最低(9.54 t/ha)的,分别比CT0处理增加了14.36%和减少了8.91%。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范围为0.58(NT0)-4.93(ST0)t/ha,与CT0处理相比,STa处理的周年产量增加了2 t/ha,除对CTa和NTa处理外,STa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对于小麦产量稳定性指数,ST0和RT0处理分别为最高和最低,但是各个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对于玉米产量稳定性指数,得出了相反的结果,RT0处理显着高于ST0处理(P<0.05),周年产量稳定性指数与玉米产量稳定性指数呈现相同的结果。另外,小麦的产量稳定性指数要高于玉米。综上结果表明,STa的周年产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在2016年和2017年,STa和ST1处理的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CTa、CT1、STa和ST1处理的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P<0.05)。与CT0处理相比,ST1处理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显着增加了17.96%,RT0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总之,相比较其它处理,ST1处理在提高SOC和作物产量上是更为长期有效的土地管理措施。4.土壤碳排放对作物光合的贡献分析控制土壤碳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可以得出,不做任何调控措施的玉米植株的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内部水分利用效率(WUEi)比控制土壤碳排放措施分别提高了13.98%、12.81%、16.76%和1.51%,然而,叶片碳同位素判别值(?13C),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周围空气二氧化碳浓度(Ci/Ca),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t)分别降低了5.51%、8.57%和3.56%。CO2再循环指数范围是0.82-0.90,土壤碳排放对光合作用的贡献范围为20.37%-29.03%。在高土壤排放条件下,玉米的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因此,土壤碳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存在一定的作用。
李硕[10](2017)在《秸秆还田与减量施氮对土壤固碳、培肥和农田可持续生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持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并不断提升这些农田的肥力质量,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要着力解决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麦玉轮作)是我国北方最为重要的粮食种植制度,维持该体系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在保障整个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然而,麦玉轮作种植制度在以下三个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麦玉轮作体系中每年产生大量作物秸秆,可采取秸秆还田、饲料化和工业原料化等多种资源化利用途径,众所周知,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和肥力改善,但秸秆还田与其他利用途径客观上存在资源争夺问题,尚不明确农田本身需要归还秸秆的下限数量;其次,就秸秆还田而言,不合理还田方式会导致秸秆在腐解过程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对土壤固碳培肥的效果尚不够显着;再次,麦玉轮作体系存在过量施氮现象,易造成氮素挥发损失、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等环境问题,如何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合理减量施氮需要科学依据支撑。对于上述三方面问题,虽然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要科学筛选出最有效提升土壤有机碳固存和土壤肥力水平的还田方式,科学回答麦玉轮作体系保持土壤有机碳盈余的碳投入数量及平衡点,单季或双季秸秆还田对于土壤固碳培肥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对粮食可持续生产的影响等科学问题,仍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此,在2008–2014年期间,本研究基于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地探讨了关中平原高度集约化条件下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不同组合方式对土壤固碳、培肥和粮食持续生产的影响,并在双季作物秸秆均还田条件下探讨了减量施氮对粮田土壤碳氮变化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区选择适宜秸秆还田组合方式和施氮量来维持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可持续生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持续4年(2008–2012)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小麦和玉米残体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有机碳固存、产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残体低量还田的碳储量较试验前降低2.6%,而小麦、玉米残体单季和双季高量还田却可增加1.9%、4.8%和14.4%,且维持土壤原有有机碳水平(0–20 cm土层27.17 Mg C/hm2)所需碳投入量为4.07 Mg/hm2/yr;小麦和玉米产量及其可持续性指数随碳投入量增加而增加,且当碳投入量为10.51 Mg/hm2/yr时,可持续性指数可达0.651,而双季残体高量还田的碳投入量和平均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分别为9.76 Mg/hm2/yr和0.64,说明通过农艺措施的改进,作物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有望进一步提高。(2)以持续6年(2008–2014)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小麦秸秆3种还田方式(高留茬还田、粉碎直接还田和不还田)和玉米秸秆3种还田方式(粉碎直接还田、深松还田和不还田)所组合的9种组合方式对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双季不还田相比,小麦和/或玉米秸秆还田下0–40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有所降低,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却有所增加。与试验前相比,小麦和/或玉米秸秆还田均能显着增加土壤等深度(0–20cm)和等质量(2590和5730mg/hm2)有机碳储量,其中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增幅可达10.6%、13.5%和9.1%,而双季不还田却降低5.5%、5.3%和5.0%;然而,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仅在双季秸秆还田有所增加,而小麦或玉米秸秆单季还田和双季不还田均有所降低。因此,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中,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固存效果最佳。(3)基于持续6年(2008–2014)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9种组合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总、高、中和低活性)含量和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或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和储量较双季不还田均有所提高,且均表现为双季秸秆还田>单季还田>双季不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在0–4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总、中活性有机碳储量最高,较其双季不还田可显着增加12.4%、32.7%和80.2%;而高活性有机碳在小麦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取得最大值,较双季不还田可显着增加16.1%,但与前者无显着差异;低活性有机碳在各还田组合方式下均无显着差异。土壤总、高、中和低活性有机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活性有机碳储量一致,且小麦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土壤总和中活性有机碳库管理指数较其均不还田的增幅分别可达37.0%和86.1%。可见,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中,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特别是中活性有机碳)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效果最佳。(4)利用持续6年(2008–2014)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定位试验中对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9种组合方式下作物产量、系统物质投入和人工投入等资料,估算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投入、碳产出、碳效率和经济收益,进而探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过程中的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在轮作周期内各还田组合方式下碳投入为27653161kgc/hm2,其中双季秸秆不还田最小,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最大,且灌溉碳投入最高,其次为机械和化肥碳投入。轮作周期内碳产出总量、碳生产效率、碳经济效率、碳生态效率、纯收益、劳力成本收益率和物质成本收益率均在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取得最大值。可见,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中,采用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能够取得最高碳效率和经济收益,进而取得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5)运用可持续性指数法评价了秸秆不同还田组合方式下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农田系统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结果表明,与双季秸秆不还田相比,小麦和/或玉米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储量、微生物量含量和蔗糖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以及作物产量。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养分指数和作物指数最高,而小麦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的微生物指数最高,然而,前者系统可持续性指数显着高于后者。可见,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中,采用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组合方式最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基于持续6年(2008–2014)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在常规施氮(即玉米季施氮187.5 kg/hm2、小麦季施氮150 kg/hm2)基础上减量施氮对土壤碳氮变化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减量施氮的玉米籽粒产量较常规施氮显着降低9.4%,而15%减量施氮无显着变化。土壤有机碳储量在各施氮水平下较试验前均有所增加,而15%和30%减量施氮较常规施氮可显着降低6.5%和10.3%,活性有机碳储量显着降低15.8%和19.7%,且碳库管理指数在30%减量施氮亦显着降低20.9%。15%和30%减量施氮下小麦收获后0–200 cm土层矿质氮累积量较正常施氮显着降低12.9%和22.8%,且玉米收获后显着降低11.1%和22.9%。与正常施氮相比,30%减量施氮可显着降低作物籽粒和秸秆氮含量和吸收量。15%和30%减量施氮的土壤表观氮平衡和氮平衡率较正常施氮均有所降低,且随着施氮量的降低而降低,但仍可维持土壤氮素平衡。可见,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固存、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表观氮平衡,15%减量施氮可作为为该区最佳施氮量。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在小麦或玉米残体单季高量还田下即可得以维持,而双季高量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固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小麦和/或玉米秸秆还田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活性的提高,且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提高效应最佳,同时,该方式最利于土壤肥力质量、系统可持续性、碳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在双季秸秆还田常规施氮基础上15%减量施氮对作物籽粒产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活性、作物氮磷钾吸收和土壤氮素平衡均无显着影响。因此,在高度集约化麦玉轮作生产中,采用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组合方式利于土壤固碳、培肥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且在双季秸秆还田常规施氮基础上15%减量施氮(即玉米季施氮160 kg/hm2、小麦季施氮130 kg/hm2)为较优施氮量。
二、小麦留茬高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留茬高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麦玉连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1.1 小麦收获秸秆还田方式 |
1.2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免耕播种方式 |
1.3 保护性耕作播种玉米作业模式 |
2 麦豆连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2.1 小麦秸秆还田大豆免耕播种方式对比 |
2.2 保护性耕作播种大豆作业模式 |
3 稻油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3.1 前茬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油菜播种量对比试验 |
3.2 保护性耕作播种油菜作业模式 |
4 结束语 |
(2)青海高原麦后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秸秆腐解及土壤碳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 |
1.2.2 麦后复种绿肥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春小麦留茬复种绿肥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2.2.2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茎叶干重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3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3章 青海高原小麦秸秆与绿肥混合物料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与指标计算 |
3.1.5 模型拟合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的腐解特征 |
3.2.2 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的氮释放特征 |
3.2.3 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的磷释放特征 |
3.2.4 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的钾释放特征 |
3.2.5 小麦秸秆、绿肥及其混合物料的腐解残留率与积温的定量关系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4章 小麦留茬复种绿肥还田对后茬小麦产量及土壤碳库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采集与指标计算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小麦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2 小麦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4.2.3 小麦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土壤碳库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春小麦留茬复种绿肥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2 青海高原小麦秸秆与绿肥混合物料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
5.1.3 小麦留茬复种绿肥还田对后茬小麦产量及土壤碳库的影响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垄作原位免耕播种机侧向多级残茬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残茬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侧向多级残茬处理技术方案设计 |
2.1 设计原则 |
2.1.1 种床构建 |
2.1.2 宽幅高速作业 |
2.2 残茬处理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关键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定轴式种床构建装置研究 |
3.1 总体设计 |
3.1.1 结构组成 |
3.1.2 工作原理 |
3.2 侧向清秸刀设计与试验研究 |
3.2.1 侧向清秸工作分析与滑切曲线设计 |
3.2.2 清秸性能影响规律分析与参数优化试验 |
3.3 侧向清茬刀设计与试验研究 |
3.3.1 侧向清茬刀工作分析 |
3.3.2 侧向清茬刀正切刃设计 |
3.3.3 清茬性能影响规律分析与参数优化试验 |
3.3.4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4 基于离散元法结构参数组合优化仿真试验 |
3.4.1 秸秆覆盖土壤离散元模型建立 |
3.4.2 仿真试验方案 |
3.4.3 性能指标测定方法 |
3.4.4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5 参数组合优化与验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残茬单级运移机理分析及整流装置研究 |
4.1 整流装置的设计 |
4.1.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2 残茬单级运移机理分析与结构参数设计 |
4.2 离散元仿真试验研究 |
4.2.1 系统模型构建 |
4.2.2 接触模型与本征参数 |
4.2.3 仿真试验方案 |
4.2.4 性能评价指标测定方法 |
4.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各因素对性能评价指标影响规律分析 |
4.3.2 参数组合优化 |
4.4 田间试验 |
4.4.1 验证试验 |
4.4.2 对比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侧向清秸原理的残茬破碎抛撒装置研究 |
5.1 设计原则 |
5.2 结构及工作原理 |
5.2.1 结构组成 |
5.2.2 工作原理 |
5.3 关键部件设计 |
5.3.1 破碎抛撒刀轴设计 |
5.3.2 抛撒调控蜗壳设计 |
5.4 残茬破碎抛撒装置工作过程分析 |
5.4.1 残茬捡拾过程分析 |
5.4.2 残茬破碎过程分析 |
5.4.3 残茬抛撒过程分析 |
5.5 基于EDEM残茬颗破碎特性分析 |
5.5.1 系统模型构建 |
5.5.2 接触模型与本征参数 |
5.5.3 仿真试验方案 |
5.5.4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5 参数组合优化 |
5.6 基于CFD-DEM残茬颗粒群运动特性分析 |
5.6.1 系统模型构建 |
5.6.2 耦合仿真参数 |
5.6.3 仿真试验方案 |
5.6.4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5 参数组合优化 |
5.7 田间试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残茬覆盖技术对土壤结构和作物产量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条件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方案 |
6.2 评价指标测定 |
6.2.1 土壤容重 |
6.2.2 土壤孔隙度 |
6.2.3 土壤有机质含量 |
6.2.4 作物产量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各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分析 |
6.3.2 各处理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分析 |
6.3.3 各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
6.3.4 各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2.2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茎叶干重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 小麦留茬高度对复种绿肥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论 |
(5)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出苗率 |
1.3.2 株高整齐度 |
1.3.3 土壤体积含水量 |
1.3.4 叶面积指数 |
1.3.5 叶片SPAD值 |
1.3.6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 |
1.3.7 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茬高度对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2.2 麦茬高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
2.3 麦茬高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麦茬高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5 麦茬高度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
2.5.1 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 |
2.5.2 成熟期夏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率 |
2.5.3 夏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 |
2.6 麦茬高度对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6)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玉米秸秆还田及机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秸秆还田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
2.1 玉米秸秆还田模式的选择 |
2.1.1 玉米秸秆还田的农艺要求 |
2.1.2 玉米秸秆还田模式选择的原则 |
2.2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模式的对比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2.3 试验机具、设备及方法 |
2.2.4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2.3.2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
2.3.3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影响 |
2.3.4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影响 |
2.3.5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生理状态测定 |
2.4 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模式下合理腐解层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建设农场玉米收获机的选型研究 |
3.1 玉米收获机选型研究 |
3.1.1 农业机械的选型要求 |
3.1.2 选型的目标 |
3.1.3 选型方法 |
3.1.4 选型的程序 |
3.1.5 作业机器的机型参数 |
3.2 多层评价模型对玉米收获机械的选型 |
3.2.1 多层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
3.2.2 玉米收获机选型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配置研究 |
4.1 秸秆打茬机和深翻犁的选型研究 |
4.1.1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要求 |
4.1.2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目标 |
4.1.3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过程 |
4.1.4 还田机具机型参数 |
4.2 多层评价模型对秸秆还田机械与收获机械的选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1.3 牧草收获技术研究进展 |
1.4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5 牧草刈割频度研究进展 |
1.6 挥发性物质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分析试验 |
2.3.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条件筛选试验 |
2.3.3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代谢组分析试验 |
2.3.4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试验 |
2.3.5 不同收获期对典型草原牧草挥发性物质种类影响试验 |
2.4 测定方法 |
2.5 体外消化指标测定 |
2.6 牧草挥发性物质成分测定 |
2.7 牧草代谢组成分研究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典型草原牧草产量及品质分析 |
3.1.1 典型草原牧草产量分析 |
3.1.2 典型草原不同收获期天然牧草含水量变化分析 |
3.1.3 不同收获期羊草营养成分分析 |
3.1.4 不同收获期针茅营养成分研究 |
3.1.5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牧草营养成分研究 |
3.1.6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分析 |
3.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条件筛选研究 |
3.2.1 收获条件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 收获条件对天然牧草消化能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3.3 典型草原不同收获期天然牧草代谢组研究 |
3.3.1 不同收获期针茅样本代谢组分析 |
3.3.2 不同收获期羊草样本代谢组分析 |
3.4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研究 |
3.4.1 不同刈割频度对天然牧草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
3.4.2 不同刈割频度对当年天然牧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
3.4.3 不同刈割频度对翌年天然牧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
3.5 典型草原5种主要单种牧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1 不同收获期羊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2 不同收获期针茅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3 不同收获期达乌里胡枝子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4 不同收获期中华隐子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5 不同收获期冰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4 讨论 |
4.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研究 |
4.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期对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
4.3 典型草原牧草最佳收获工艺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 |
4.4 典型草原牧草延迟收获品质劣化的机制 |
4.5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机制 |
4.6 典型草原牧草挥发性物质及其对收获期的响应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8)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4.1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 |
2.4.2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 |
2.4.3 土壤生物学性状 |
2.4.4 作物产量测定 |
2.4.5 水分利用效率 |
2.5 气象资料收集 |
2.6 数据处理 |
2.6.1 测序数据处理与优化 |
2.6.2 功能预测分析 |
2.6.3 生物信息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生育期日降水量与日平均气温变化 |
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的影响 |
3.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措施对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3.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指标的显着性分析 |
3.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7 小结 |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综合指数的影响 |
3.4.6 小结 |
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
3.5.1 不同采样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3.5.2 高通量测序序列深度分析 |
3.5.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3.5.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3.5.5 小结 |
3.6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结构分析 |
3.6.1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性质 |
3.6.2 网络拓扑结构和可视化 |
3.6.3 小结 |
3.7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1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2 不同耕作措施对水分产出率的影响 |
3.7.3 作物产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7.4 作物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
3.7.5 经济效益分析 |
3.7.6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4.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6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8 保护性耕作对微生物生态网络的影响 |
4.1.9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10 综合讨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4.2 结论 |
4.2.1 保护性耕作改善风沙土物理性状 |
4.2.2 保护性耕作提高风沙土化学质量 |
4.2.3 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酶活性 |
4.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4.2.5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4.2.6 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 |
4.2.7 保护性耕作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
5 创新点 |
6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来源与作物光合碳截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与作物产量研究现状 |
1.2.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作物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3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农田碳截获的影响 |
1.2.4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 |
2.2.2 微区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土壤容重 |
2.3.2 土壤有机碳 |
2.3.3 土壤有机碳组分 |
2.3.4 土壤和植株样品δ~(13)C |
2.3.5 作物产量 |
2.3.6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
2.4 大田试验分析计算 |
2.4.1 碳投入 |
2.4.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2.4.3 土壤固碳储量与固碳速率 |
2.4.4 土壤有机碳组分敏感性指数 |
2.4.5 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稳定性指数 |
2.4.6 当量比分析 |
2.4.7 小麦和玉米对土壤有机碳的相对贡献 |
2.5 微区试验分析计算 |
2.5.1 碳同位素分析 |
2.5.2 Keeling曲线方法 |
2.5.3 水分利用效率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1.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土壤有机碳年际变化 |
3.1.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 |
3.1.3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土壤有机碳当量比分析 |
3.1.4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碳库管理指数 |
3.1.5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碳速率 |
3.1.6 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后的土壤有机碳 |
3.1.7 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后的土壤有机碳δ~(13)C值 |
3.1.8 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后的土壤有机碳层化率 |
3.1.9 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后的土壤有机碳组分 |
3.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来源的影响 |
3.2.1 生物量投入 |
3.2.2 碳投入 |
3.2.3 土壤有机碳与其δ~(13)C值 |
3.2.4 小麦和玉米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
3.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3.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作物产量年际变化 |
3.3.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作物产量稳定性指数 |
3.3.3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的作物产量当量比分析 |
3.3.4 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后的作物产量 |
3.4 不同土壤碳排放调控对冠层光合碳截获的影响 |
3.4.1 玉米冠层中不同高度二氧化碳浓度和δ~(13)CO_2值 |
3.4.2 玉米穗位叶的光合判别值 |
3.4.3 气体交换参数与水分利用效率 |
3.4.4 二氧化碳再循环指数与土壤排放对光合作用的贡献 |
3.4.5 玉米冠层中碳转移过程 |
3.5 相关性分析 |
3.5.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影响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3.5.3 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与其δ~(13)C值的相关性分析 |
3.5.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5 玉米冠层内二氧化碳浓度与其δ~(13)CO_2值的相关性分析 |
3.5.6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土壤固碳机理研究 |
4.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4.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4.1.3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1.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δ~(13)C的影响 |
4.1.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来源的影响 |
4.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3 控碳排放措施对农田作物碳截获机理研究 |
4.3.1 不同控碳措施对气体交换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2 土壤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的贡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秸秆还田与减量施氮对土壤固碳、培肥和农田可持续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的研究进展 |
1.3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
1.3.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作物增产的影响 |
1.3.4 秸秆还田对碳效率的影响 |
1.4 氮肥施用研究进展 |
1.5 小结 |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可持续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生物量和碳投入的估算 |
3.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源自作物残体的碳投入 |
3.3.2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
3.3.3 土壤微生物量碳 |
3.3.4 作物产量和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
3.4 讨论 |
3.4.1 源自作物残体的碳投入 |
3.4.2 土壤有机碳固存 |
3.4.3 土壤有机碳固存与产量可持续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不同组合方式对土壤等深度和等质量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生物量和碳投入的估算 |
4.2.4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
4.2.5 等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 |
4.2.6 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源自作物残体的碳投入 |
4.3.2 土壤深度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方式间的方差分析 |
4.3.3 土壤容重和土壤质量 |
4.3.4 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 |
4.3.5 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土壤容重 |
4.4.2 土壤有机碳储量 |
4.4.3 等深度和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之间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对秸秆还田不同组合方式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生物量和碳投入的估算 |
5.2.4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
5.2.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有机碳 |
5.3.2 土壤总活性有机碳 |
5.3.3 土壤高活性有机碳 |
5.3.4 土壤中活性有机碳 |
5.3.5 土壤低活性有机碳 |
5.3.6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不同组合方式对粮田土壤肥力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6.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6.2.5 可持续性指数的计算及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养分指标及养分指数 |
6.3.2 土壤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指数 |
6.3.3 作物产量指标及作物指数 |
6.3.4 可持续性指数 |
6.4 讨论 |
6.4.1 土壤肥力 |
6.4.2 可持续性评价 |
6.5 小结 |
第七章 秸秆还田不同组合方式下麦玉轮作生产的碳效率及收益评估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7.2.4 研究方法 |
7.2.4.1 轮作生产中碳投入量的计算 |
7.2.4.2 轮作生产中碳产出量的计算 |
7.2.4.3 轮作生产中碳效率的计算 |
7.2.4.4 轮作生产中经济效益的计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碳的投入量及构成 |
7.3.2 碳的产出量 |
7.3.3 碳效率 |
7.3.4 经济收益 |
7.4 讨论 |
7.4.1 碳投入 |
7.4.2 碳效率 |
7.4.3 经济收益 |
7.5 小结 |
第八章 减量施氮对土壤碳氮、养分利用和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地概况 |
8.2.3 试验设计 |
8.2.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8.2.5 土壤表观氮平衡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作物产量 |
8.3.2 土壤碳氮储量 |
8.3.3 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 |
8.3.4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矿化碳 |
8.3.5 土壤剖面矿化氮累积 |
8.3.6 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 |
8.3.7 土壤表观氮平衡 |
8.4 讨论 |
8.4.1 作物产量 |
8.4.2 土壤碳氮 |
8.4.3 作物养分吸收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留茬高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J]. 何超波,吴然然,武小燕,吴广,孔寿. 农业工程, 2021(08)
- [2]青海高原麦后留茬不同高度复种绿肥对秸秆腐解及土壤碳库的影响[D]. 李飞. 青海大学, 2021(01)
- [3]垄作原位免耕播种机侧向多级残茬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侯守印.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李飞,宋明丹,蒋福祯,韩梅,严清彪,李正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06)
- [5]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夏来坤,谷利敏,黄保,穆心愿,齐建双,丁勇,唐保军,张凤启,张君,邢健伟.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7)
- [6]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D]. 薛香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7]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D]. 王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D]. 张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9]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来源与作物光合碳截获的影响[D]. 刘振.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10]秸秆还田与减量施氮对土壤固碳、培肥和农田可持续生产的影响[D]. 李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