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南福龙[1](2021)在《新城疫病毒调节树突状细胞IL-12表达及其抑制抗原递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严重的禽类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给全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可以通过多种免疫抑制机制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虽然多种副粘病毒都能抑制宿主的抗原递呈,但关于NDV对宿主抗原递呈的影响研究较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ation cell,APC),摄取抗原后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开启体内适应性免疫应答。已有研究表明多种NDV载体疫苗都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诱导DCs活化,但NDV强毒会诱导DCs凋亡,阻碍抗原递呈,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因此,探究NDV调控DCs活化与抗原递呈抑制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NDV免疫逃避机制,也为提升NDV载体疫苗免疫效力提供依据。本研究以NDV弱毒标准株LaSota和小鼠DCs为研究对象,体内外探究NDV的抗原递呈过程及抑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NDV感染能诱导小鼠DCs成熟。为探索NDV弱毒LaSota株能否诱导DCs活化,本研究首先以商品化重组IL-4和GM-CSF在体外联合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DCs。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r NDV(r NDV-EGFP)感染,发现LaSota能够感染DCs。随后通过流式检测感染后DCs表面成熟标志发现:NDV感染上调了MHC及共刺激分子CD80/86等表面标志;诱导DCs分泌除IL-12p70外的促炎因子TNF-α、IFN-α/β/γ;此外,感染DCs的吞噬能力下降同时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本研究表明,DCs能够被NDV诱导活化。二.NDV感染抑制DCs抗原递呈并诱导Th2型免疫应答。为揭示NDV对DCs抗原递呈的影响,本研究以CCK-8对DCs和T细胞共培养中T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NDV处理后的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抗原递呈被抑制。感染后共培养CD4+及CD8+T细胞比例下降,Th2型细胞占比升高;DCs感染上清和共培养上清Th2型免疫抑制因子IL-10分泌上升,说明LaSota株感染后会抑制DCs的抗原递呈,并诱导CD4+Th0细胞向Th2型细胞分化。体外验证后,本文构建并拯救了表达2型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 L-Luc,接种小鼠后进行活体成像。结果表明感染12 h荧光值最高,随后下降,至72 h荧光已经很弱。给小鼠接种NDV,在不同时间点监测脾脏淋巴细胞变化,发现NDV感染小鼠后脾脏DCs含量先下降再上升后稳定,说明抗原递呈主要发生在感染开始至72 h之间;能有效募集成熟DCs至脾脏;脾脏B细胞占比升高,T细胞下降,Th2型细胞显着升高,说明LaSota感染在体内抗原递呈也会诱导Th2型应答。本研究表明NDV会抑制DCs抗原递呈,并在体内外介导Th2型免疫应答。三.NDV通过抑制小鼠DCs IL-12p70分泌抑制T细胞增殖。为探索NDV的抗原递呈抑制机制,本研究先以NDV感染DCs,12 h后以LPS处理48 h,发现NDV会抑制LPS诱导的IL-12p40亚基转录,降低IL-12p70分泌。对IL-12生成通路p38 MAPK通路关键蛋白进行检测发现,NDV感染并未影响通路蛋白总量,但降低了p38和p65在胞质和胞核中磷酸化水平。另外,本研究发现共培养时感染组IL-12p70刺激T细胞分泌的下游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6均下降。本研究说明NDV通过抑制IL-12生成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入核,抑制IL-12p40生成,从而抑制IL-12p70的分泌和T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分泌。四.NDV通过抑制DCs IL-12p70的分泌增强病毒感染效率。为探究NDV抑制IL-12p70对自身感染的影响,先以r NDV-EGFP感染DCs再共培养,发现NDV能够通过DCs感染T细胞。随后以NDV直接感染T细胞,再以PMA刺激T细胞活化,结果表明NDV感染会抑制PMA刺激的IFN-γ、TNF-α生成。随后将DCs和T细胞的不同感染组合进行共培养,结果表明NDV感染DCs造成的IL-12p70降低是共培养中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的主要原因。接下来以外源宿主相关因子预处理DCs和T细胞再以LaSota感染,结果表明几种被抑制的细胞因子均能有效抑制NDV的感染。最后以不同NDV毒株处理DCs,检测发现多种NDV均会抑制宿主相关因子表达并抑制T细胞增殖活性。本研究表明NDV通过降低IL-12的表达,抑制了下游TNF-α、IFN-γ和IL-6的分泌,以此增强自身对DCs和T细胞的感染效率。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NDV弱毒LaSota株能诱导小鼠DCs活化,但会抑制p-p65磷酸化入核降低IL-12的分泌从而抑制DCs抗原递呈,在体内外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增强自身感染效率,这种对IL-12的抑制是NDV造成免疫抑制的通用机制。
李兰洲[2](2021)在《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胸腺肽类药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常作为免疫调节剂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临床数据显示,胸腺肽类药物的使用提升了恶性肿瘤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胸腺肽注射制剂在使用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等副作用,而胸腺肽肠溶片虽然安全性更高,但也存在药品标准简单,质量控制项少等问题,且其相关研究较少,临床定位模糊,作用机制不明确。本研究以胸腺肽肠溶片原料药小牛胸腺肽(CTP)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基础进行测定,并通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B6/JGpt-Apcem1Cin(Min C)/Gpt基因型(APC)原发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造血体外细胞模型和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对CTP的免疫调节活性,基于免疫调节活性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和促造血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测定了CTP的分子量及分子量范围,17种氨基酸及5种核苷酸含量。结果显示CTP中分子量在100-800道尔顿(Da)之间有69.15%的组分,CTP的数均分子量为222 Da,重均分子量为998 Da。同时发现CTP中既含有大量的必须氨基酸,如:60.24 g/kg的赖氨酸和49.46 g/kg的亮氨酸,又含有大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如:86.82 g/kg的谷氨酸和55.67 g/kg的天冬氨酸。5种核苷酸中CMP以49763.19 mg/kg的含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次,通过75 mg/kg环磷酰胺(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免疫球蛋白(Ig)及细胞因子含量,对CTP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有效地缓解了免疫低下小鼠体重的降低,提高了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活性,提高了Ig A,Ig G,Ig M,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α和IFN-γ的含量,并降低了IL-10的含量。再次,在APC小鼠模型中,通过比较肿瘤形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术,肠道菌群测定,ELISA测定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技术,对CTP基于免疫调节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作用有效地抑制了APC小鼠结直肠肿瘤的发展,限制了肿瘤组织中血管网络的建立,并有力地保持肠道细胞正常形态,说明在APC小鼠体内,CTP确实发挥了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CTP提高了APC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CD3e-NK1.1+)和活化T淋巴细胞(CD3e+CD28+)的数量,提高了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和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细胞比例。此外CTP作用显着提高了IL-2,IL-12,Toll样受体(TLR)4,TLR5含量,降低了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有效地提升了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数量、种群丰度及均匀度,有效地降低了APC小鼠肿瘤及脾脏组织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1含量,升高了小鼠脾脏中IL-2含量及Calcineurin A/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1)通路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p65通路蛋白的活化水平。最后选用K562细胞和CHRF细胞作为体外模型,通过XTT测定,流式细胞术凋亡测定,联苯胺染色,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外模型中初步确定CTP促造血活性。并通过100 mg/kg CTX建立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模拟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相关的造血功能障碍。通过外周血细胞分析,组织病理学分析,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蛋白质组学联合ELISA测定技术对造血相关细胞因子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内水平对CTP促造血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体外细胞实验显示,CTP作用在增强K562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活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胞分化,增加了K562和CHRF细胞中磷酸化(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核糖体蛋白S6激酶(RSK)1 p90、c-Myc和ETS转录因子ELK1(ELK1)等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证实CTP可通过调节增殖分化实现体外促造血作用。在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中,CTP促进了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中性粒细胞(NE)等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并促进小鼠骨髓形态结构的重建及骨髓中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HSCs)和造血祖细胞(HPCs)的增多,同时增加了小鼠体内IL-2,IL-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限制了IL-17,CC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显着升高了ERK1/2,PI3K,AKT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M-CSF,NFAT1和IL-2的蛋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1)CTP作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体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提高了小鼠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活性;(2)CT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控IL-2相关通路蛋白活化,降低免疫检查点作用,增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反应实现抗结直肠癌活性。(3)CTP能够通过调节G-CSF、M-CSF和IL-2水平及其相关通路蛋白变化,促进骨髓完整性重建和造血功能细胞增多,从而发挥促造血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将为CTP药物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并有助于确定CTP药物作用机制,明确其临床适用症,为基于CTP开发抗肿瘤或促造血药物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张利[3](2021)在《CXCL13趋化型CAR-T细胞对骨肉瘤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一种多发病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肺转移。对于转移性的骨肉瘤,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低于30%,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并不需要依赖于MHC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olecule)类分子,可以有效的防止肿瘤逃逸。实体瘤特殊的免疫微环境使得CAR-T细胞很难浸润到肿瘤组织中,即使浸润到肿瘤组织中,也会因严峻的免疫抑制性环境而耗竭。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D)是一种NK(Nature killer)细胞表面激活受体,当其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使NK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进而发挥其杀伤肿瘤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OS组织中NKG2D配体蛋白MICA/B(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protein A/B)高表达,同时趋化因子CXCL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促进了骨肉瘤的转移和侵袭。CXCR5(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5)为CXCL13的受体;CXCL13可以趋化CXCR5+T淋巴细胞归巢到肿瘤组织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本研究制备人源和鼠源的CXCR5共表达的NKG2D-CAR-T细胞,探究CAR-T细胞的对骨肉瘤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第一部分共表达CXCR5的NKG2D-CAR-T细胞治疗骨肉瘤的研究制备人源对照CAR-T(Mock-CAR-T),NKG2D-CAR-T和CXCR5-NKG2D-CAR-T细胞。对比于NKG2D-CAR-T细胞,CXCR5-NKG2D-CAR-T细胞向CXCL13细胞因子的趋化能力和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加强;CXCR5-NKG2D-CAR-T细胞激活相关的分子如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IFN-γ(Interferonγ)、CD107a和Gzm B(Granzyme B)的表达量显着提高,体外增殖能力显着增强,并且PD-1(Programmed cell death-1)和TIM-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的表达水平更低。RNA测序结果显示CXCR5-NKG2D-CAR-T细胞在增殖、记忆性分化、抵抗免疫耗竭和NFAT通路相关的基因表达显着提高。通过Western blotting、钙信号检测和NFAT-Jurkat报告基因等方法验证显示CXCR5-NKG2D-CAR-T通过CXCL13/CXCR5/Ca2+/NFAT信号轴提高了CAR-T细胞的综合效果。体内实验使用U-2OS细胞对NSG小鼠进行皮下荷瘤,建立骨肉瘤模型,检测CAR-T细胞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杀伤情况。与NKG2D-CAR-T细胞相比,CXCR5-NKG2D-CAR-T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时间更长,血液中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升高,实现更好的肿瘤趋化效果和对肿瘤的抑制能力。第二部分CXCR5-NKG2D-CAR-T细胞对骨肉瘤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构建鼠源的Mock-CAR-T,NKG2D-CAR-T和CXCR5-NKG2D-CAR-T细胞以及鼠源的CXCL13过表达骨肉瘤细胞系。对比于鼠源的NKG2D-CAR-T细胞,CXCR5-NKG2D-CAR-T细胞的体外趋化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展现出更强的骨肉瘤细胞杀伤能力;与细胞杀伤相关的分子如Gzm B,CD107a和IFN-γ的表达量明显提高;体外增殖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并显着降低了耗竭相关的PD-1的表达量。将鼠源的骨肉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胫骨内进行原位建模。对比于鼠源的NKG2D-CAR-T细胞,鼠源的CXCR5-NKG2D-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记忆性T细胞的分化方面展现出优势;并产生更好的肿瘤和淋巴结的归巢能力;产生更强肿瘤抑制效果;并显着降低了肿瘤中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比例;对抑制性的骨肉瘤免疫微环境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CXCR5的共表达显着提高了NKG2D-CAR-T细胞的肿瘤趋化和杀伤能力,并改善了骨肉瘤免疫微环境,本研究为骨肉瘤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
刘文静[4](2021)在《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特征为红斑、鳞屑等。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多种CD4+T淋巴细胞参与其中,包括T辅助(T helper,Th)1、Th2、Th9、Th17、Th22 和 T 调节(T regulatory,Treg)细胞等等。外周辅助性T(peripheral helper T cell,Tph)细胞是一种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被定义为PD-1+CXCR5-CD4+T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主要分泌 CXC趋化因子配体 13(CXC chemokine ligand 13,CXCL13)和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但缺乏 CXC 趋化因子受体 5(CXC chemokine receptor 5,CXCR5)的高表达。研究发现Tph细胞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作用尚不明确。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血分论治”已成为银屑病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血热证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白彦萍教授根据古方“犀角地黄汤”化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方药—清热凉血方。本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该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尚不清楚。目的:1.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2.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3.探索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和Th17、Tfh细胞的关系。4.观察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法:入组27名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者。1.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表面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表达以及Tph细胞分泌CXCL13和IL-21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皮损区和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中Tph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的相关性。2.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Tph1、Tph2、Tph17)的频率和各亚群表面表达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的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Tph17细胞诊断血热型银屑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h17、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频率,分析患者中这两种细胞频率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以及CXCL13+Tph细胞与CXCR5+Th17、Tfh细胞的关系。4.比较清热凉血方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以及外周血中Tph、CXCL13+Tph、Tfh、Th17、CXCR5+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HLA-DR+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CXCL13的能力均显着提高(P值均<0.0001),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但CD38+和ICOS+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IL-21的能力均未见显着改变,且均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此外,患者皮损中Tph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升高(P<0.0001),但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2.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17细胞频率更高(P=0.004),且与 PASI 评分呈正相关;CD38+、HLA-DR+、ICOS+和 CD38+HLA-DR+ICOS+Tph17 细胞的比例均升高(P=0.048,P=0.02,P=0.0013,P=0.015),但均与PASI评分无关;两组 Tph1、Tph2 和 CXCR3+CCR6+PD-1+CXCR5-CD4+T 细胞频率以及 CD38、HLA-DR、ICOS在Tph1、Tph2细胞上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此外,Tph17 细胞频率 ROC 曲线下面积(the areaunderthe ROC,AUC)为 0.788(P=0.004),临界值为20.30%,敏感性为0.815,特异性为0.69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fh细胞频率升高(P=0.029,P=0.004),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患者Tph细胞频率与Th17、Tfh细胞频率呈正相关,而且CXCL13+Tph细胞频率与CXCR5+Th17、Tfh细胞频率也呈正相关。4.清热凉血方治疗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分泌CXCL13的水平,以及Th17、Tfh和CXCR5+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5,P<0.05,P<0.05)。结论:1.Tph细胞和Tph17细胞可能参与了血热型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2.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可能与Th17、Tfh细胞有关。3.清热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
张丽[5](2021)在《小鼠胸腺和脾脏增龄性变化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免疫衰老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免疫器官结构破坏和免疫反应功能障碍,造成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受损,导致老年人免疫功能的改变,伴随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全身炎症状态,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免疫衰老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初级和次级淋巴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导致免疫功能减退,因此免疫器官增龄性变化可能与免疫衰老的发生有关。胸腺和脾脏作为机体最大的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随着年龄增加,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正常微环境的破坏以及T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减退,影响外周免疫的稳态,可能促进与年龄有关的机体炎症状态以及免疫衰老的发生。衰老引起的胸腺及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能与免疫衰老存在关联。目的胸腺和脾脏增龄性分子变化以及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实验通过基于整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揭示不同年龄组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上的增龄性分子变化,探讨胸腺、脾脏的增龄性变化在免疫衰老中潜在作用,为免疫衰老导致的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可能的候选靶标。方法本实验首先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以及透射电镜超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年龄组(6周龄,6月龄,20月龄)小鼠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随后通过整合RNA-seq转录组学方法以及串联质谱标签(TMT)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所富集的通路,筛选出增龄相关的差异基因和蛋白,并进一步验证筛选出的差异基因与蛋白。结果1.小鼠增龄性免疫器官重量及指数变化小鼠鼠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小鼠胸腺重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20月龄组和6月龄组小鼠胸腺重量均显着低于6周龄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小鼠脾脏重量随着年龄增加变化不显着,20月龄和6月龄组小鼠脾脏重量高于6周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随年龄增加而显着减少。2.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1)胸腺HE染色:6周龄组小鼠胸腺皮髓质界限清晰,皮质着色深,淋巴细胞致密、染色较深;髓质着色较浅,结构稍疏松,淋巴细胞数目较皮质少,有大量TECs。6月龄组小鼠胸腺组织皮质成分变薄,皮髓质内胸腺细胞间隙增大,皮/髓比显着降低;髓质内TECs数目较少。20月龄组小鼠胸腺组织较6周龄、6月龄组明显萎缩、面积显着减少,周围可见结缔组织包绕、替代,皮髓质界限不清;胸腺细胞、TECs数量均较少,胸腺细胞深染、不规则,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加。免疫组化:随着年龄增加,小鼠胸腺皮、髓质中CD3阳性T淋巴细胞、Ep CAM阳性TECs数目显着减少。20月龄组皮质TECs较6周龄与6月龄组显着减少,20月龄与6月龄组髓质TECs较6周龄组显着减少;20月龄与6月龄组皮质淋巴细胞较6周龄组显着减少,20月龄组髓质淋巴细胞较6周龄与6月龄组显着减少;20月龄与6月龄组巨噬细胞较6周龄组显着增加。超微结构:小鼠胸腺随年龄增长,细胞数目减少、结构疏松,淋巴细胞核趋于不规则,核质比小;可见坏死胸腺的上皮细胞。20月龄组可见凋亡现象增加,上皮细胞线粒体呈空泡变。(2)脾脏HE染色:6周龄组小鼠脾脏红、白髓、边缘区结构清晰,脾脏小体结构规则,淋巴滤泡深染,淋巴细胞致密。6月龄组小鼠脾脏红、白髓界限模糊,边缘区较6周龄组显着增宽,生发中心面积增大,淋巴细胞较6周龄组稍疏松。20月龄组小鼠皮髓质界限模糊,脾脏小体结构不规则,白髓萎缩、面积减少,红髓面积相应增大,红/白髓比显着升高;边缘区较6月龄组与6周龄组显着增宽,生发中心面积增大,实质内成纤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免疫组化:随着年龄增加,小鼠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数目显着下降,白髓边缘区与生发中心内B淋巴细胞数目增加,边缘区巨噬细胞数目增龄性显着增加。超微结构:6周龄小鼠脾脏内淋巴细胞较致密,核规则呈圆形,核质比大,异染色质较多,胞浆线粒体、内质网、有力的核糖体较丰富;局部散在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6月龄小鼠脾脏内淋巴细胞部分核稍不规则,异染色质边聚,部分胞浆内可见线粒体空泡变;凋亡细胞增加。20月龄小鼠脾脏内淋巴细胞疏松,数目明显减少,核不规则,异染色质边聚,呈块状,凋亡细胞明显增加。3.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0、TNF-α和IL-6等有增龄性升高趋势,20月龄组中IL-10、TNF-α和IL-6水平高于6周龄组、6月龄组,20月龄、6月龄组中IFN-γ水平高于6周龄组,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4.胸腺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结果分析RNA-Seq方法筛选出524个胸腺增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信号转导过程(PI3K-Ak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信号分子和相互作用过程(ECM-受体相互作用)、免疫系统(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TMT技术确定113个胸腺增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如柠檬酸盐循环(TCA循环)、细胞生长与死亡过程(细胞周期、凋亡过程)、遗传信息处理过程(剪接体)、内分泌系统(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系统等通路。通过蛋白网络互作分析,筛选出与胸腺增龄相关的Fgf2、Flt1、BMP4、v WF、Lamc1、CD19、Cxcr5等重要差异基因以及CKS1、SRSF2、CASP-3、FGF2、CPT1B、PTMA、NASP等重要差异蛋白。5.脾脏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结果分析基于RNA-Seq方法筛选出28个脾脏增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相关通路,包括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途径,MA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TMT技术确定133个组织脾脏增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细胞生长与死亡过程(细胞周期)、遗传信息处理过程(翻译、核糖体)、细胞运动性过程(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免疫系统等通路。通过蛋白网络互作分析,筛选出与脾脏增龄相关的、vsig4、cfh、c7、cx3cl1、penk、ccl8、prkcz等重要差异基因以及CCNA2、ATOX1、CCR6、CXCL5、EIF3L、GZMA、RABL3、SLAMF1、RSL24D1等重要差异蛋白。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在组织结构和免疫细胞分布上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微环境破坏、T淋巴细胞减少。衰老个体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幼年组。不同年龄段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增龄过程中,胸腺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化表现为胸腺微环境受影响,脂肪生成活动增强,胸腺上皮细胞分化、生成以及胸腺细胞迁移、增殖或分化受影响,促炎作用增强等;在蛋白水平上表现为能量代谢增加,细胞生长、遗传物质传递相关过程受损,细胞凋亡活动增强、凋亡抑制作用减弱,脂质代谢增强,胸腺微环境受影响、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等。增龄过程中,脾脏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化表现为T细胞增殖的抑制活动增强,促进细胞死亡活动增加,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激活,促炎活动增强等。在蛋白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受损,细胞增殖活性减退、迁移过程受影响,抗氧化作用增强,T、B细胞激活作用增强、促炎反应增强等。衰老对胸腺和脾脏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其组织正常结构及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此外促炎反应的增强可能与免疫衰老的炎症状态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阐明胸腺、脾脏增龄性分子变化以及探讨其在免疫衰老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楠[6](2020)在《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iBALT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流感病毒感染确定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天然免疫细胞“记忆”功能的发现,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病原体感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成为宿主抗感染领域的热点。作为承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衔接点,趋化因子在炎症部位淋巴细胞的转运和招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CXCL5在中性粒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筛选流感感染介导的急性肺损伤相关的关键蛋白分子或细胞调控因子,揭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肺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将为流感治疗提供潜在创新药物靶点,这不仅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也将为今后小蛋白分子在抗感染中的研究提供重要指示。方法:在本课题中,我们以野生型WT小鼠和趋化因子CXCL5敲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麻醉后以滴鼻的方式感染H1N1流感毒株,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免疫组化实验以及ELISA实验来探索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中的作用;继而使用质谱流式技术筛选到趋化因子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突出的免疫细胞亚群;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病理切片分析H1N1感染后的WT和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滞留B细胞的积聚特征;最后我们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形成iBALT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鉴定CXCL5缺陷小鼠体内对iBALT结构形成和维持有促进作用的差异基因,为进一步了解iBALT结构的形成和维持奠定基础。结果: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募集显着下降,作为免疫细胞的“先头兵”,中性粒细胞是解决原发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本课题趋化因子CXCL5的敲除虽然减少了中性粒细胞的募集,但是缺陷小鼠肺组织病毒颗粒的清除能力不降反增,我们猜测它可能是通过调控IL-6的表达来抵抗流感病毒的感染;同时我们发现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肺滞留B细胞显着增多,且主要聚集在支气管上皮的基部或肺血管周围,形成有明显T细胞和B细胞分区的三级淋巴结构-iBALT。在验证中发现趋化因子CXCL5的缺失,导致肺组织中很多调控因子如B细胞趋化因子CXCL13的表达量大幅升高,促进B细胞在肺组织中的积聚,进而创造了一个更易于形成iBALT结构的良好微环境,并且在数量、面积和完整性上不同于WT小鼠组,而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形成的iBALT结构在流感感染后能够快速启动局部肺免疫应答从而抵抗流感的感染。结论: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起着重要的的作用,而H1N1的感染导致CXCL5敲除小鼠的肺组织中易于形成一种能够快速启动的三级淋巴组织iBALT结构,iBALT结构在机体内抗流感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我们发现趋化因子CXCL5的敲除导致炎性细胞的积聚减少,伴随着趋化因子CXCL13的高表达;CXCL13是B细胞的关键驱动因子,促进B细胞在缺陷小鼠肺组织中大量积聚,形成一种可先于获得性免疫系统抗病毒反应的免疫应答结构-诱导性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BALT),由此设想趋化因子CXCL5的敲除很可能创造了一种易于形成iBALT结构的微环境,这种结构能够在流感感染过程中快速被启动用以保护机体。但是目前对于肺部感染或慢性炎症诱导形成iBALT结构的机制以及维持iBALT存在的关键因素尚不明朗。
郭玲[7](2020)在《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免疫介导肝脏损伤的疾病。宿主的免疫功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控制和疾病的临床转归有重要作用。CD8+T细胞免疫反应在控制慢性HBV感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功能“耗竭”是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断有研究表明CD8+T细胞是由表型和功能异质的亚群组成的。不同CD8+T细胞亚群可能在HBV感染中发挥不同作用。因此,深入探索CD8+T细胞的亚群可能有助于寻找慢乙肝治愈的新策略。目的本研究通过慢性HBV感染患者横向队列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纵向队列探索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中的表型和功能特点;分析肝内CXCL13表达对CXCR5+CD8+T细胞的趋化作用及与预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最后通过小鼠细胞免疫过继实验阐明CXCR5+CD8+T细胞在肝内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在健康志愿者(HCs)、慢性HBV感染患者横向人群和临床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中,利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实验、RNA测序等方法检测CXCR5+CD8+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特点,利用体外共培养实验检测其对HepG2.2.15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接着利用HBV感染者的肝癌(HCC)标本分析肝内CXCR5+CD8+T细胞的特点。另外,我们还通过检测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以及停药队列患者血清CXCL13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明确CXCL13趋化CXCR5+CD8+T细胞到肝内发挥抗病毒的分子机制。然后,我们利用高压尾静脉注射法(HDI)注射pAAV-HBV1.2质粒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并利用IL-21受体基因敲除(IL-21RKO)小鼠和B细胞缺陷型(μMT)小鼠,检测CXCR5+CD8+T细胞在外周血、肝和脾脏中的表型与功能差异,以及探索IL-21R信号通路和B细胞对CXCR5+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最后通过CXCR5+CD8+T细胞过继免实验,明确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作用。结果1.慢性HBV感染患者CXCR5+CD8+T细胞中的特点1.1 HBV感染患者与HBsAg loss(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清除)患者CXCR5+CD8+T细胞频数显着高于HCs,且HBsAg loss患者CXCR5+CD8+T细胞频数也高于HBV组。1.2 相比于 CXCR5-CD8+T 细胞,CXCR5+CD8+T 细胞上 PD-1、CTLA-4、TIM-3、CD38、CD69、CCR7、CD45RO、CD62L 表达更高,分泌干扰素(IFN)-γ、IL-2、IL-4、IL-17和IL-21能力更增强,但分泌granzyme B能力降低。1.3我们通过收集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内淋巴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发现肝内 CXCR5+CD8+T 细胞表达更高的 PD-1、CTLA-4、TIM-3、CD38、CD69、HLA-DR和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且肝内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能力比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强。通过五聚体标记HBV C18-27肽特异性CD8+T细胞时,我们发现肝内HBV特异性CXCR5+CD8+T细胞中的比例显着高于外周血。2.外周血CXCR5+CD8+T细胞与CXCL13表达预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2.1我们通过检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队列患者PBMC中CXCR5+CD8+T细胞的动态改变,结果发现52周完全应答的患者(CR组)基线和第12周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升高,且该细胞亚群分泌IFN-γ能力在基线和第24周也显着升高。2.2抗病毒治疗基线和治疗第12周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与第52周时HBV DNA水平呈显着负相关。2.3通过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血清检测,发现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线、第12周和第52周时间点,完全应答(CR)组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显着高于非完全应答(NCR)组。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未复发组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也显着高于复发组。而我们利用HBV感染患者肝穿标本,发现肝内CXCL13 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XCL13水平呈正相关。3.CXCR5+CD8+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HBV感染3.1分选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体外使用anti-CD3/CD28刺激,结果发现,相比于CXCR5-CD8+T细胞培养组,CXCR5+CD8+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升高,而granzymeB分泌减弱。利用培养上清刺激HepG2.2.15细胞后,我们发现CXCR5+CD8+T细胞组中HBsAg和HBeAg表达量降低更显着,而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弱。3.2分选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后分别与B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CXCR5+CD8+T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分泌HBcAb的B细胞频数增加。4.HBV感染小鼠模型中CXCR5+CD8+T细胞的特点及对病毒控制的作用4.1通过注射pAAV-HBV1.2质粒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我们发现HBV感染小鼠脾脏和肝内CXCR5+CD8+T细胞频数均高于外周血。与CXCR5-CD8+T细胞相比,CXCR5+CD8+T细胞上高表达PD-1、CCR7、CD62L和ICOS等受体。4.2分离肝、脾淋巴细胞后,通过anti-CD3/anti-CD28刺激,我们发现脾脏和肝脏的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和IL-21能力显着强于CXCR5-CD8+T细胞。而肝内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能力强于脾脏。4.3我们分选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通过尾静脉过继免疫到HBV感染小鼠上,发现过继转移24h和48h时可以在肝脏内检测到到较高的CXCR5+CD8+T细胞频数。而且接受了 CXCR5+CD8+T细胞的小鼠血清HBsAg水平显着降低,且可以检测到相对更高水平的HBcAb。5.影响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5.1 HBV相关性HCC患者肝脏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的IL-21R表达较CXCR5-CD8+T细胞的高,且其在肝脏内表达也显着高于外周血。5.2体外实验使用PD-1或TIM-3抑制性抗体以及IL-21刺激均可以使CXCR5+CD8+T细胞分泌IFN-y增加,而IL-21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更强。5.3在IL-21R-KO小鼠上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结果发现IL-21R-KO小鼠和WT小鼠肝脏、脾脏或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无差异,但IL-21R KO小鼠肝内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IFN-γ的能力下降。5.4在μMT小鼠上建立HBV模型,结果发现μMT小鼠肝脏和脾脏CXCR5+CD8+T细胞频数较WT小鼠显着降低,同时肝内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下降。结论CXCR5+CD8+T细胞频数和其IFN-γ分泌功能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应答相关。CXCR5+CD8+T细胞可以通过IFN-γ分泌以及辅助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抗病毒作用。慢性HBV感染者肝炎活动时CXCL13表达升高,有助于趋化CXCR5+CD8+T细胞到肝内从而控制HBV。虽然CXCR5+CD8+T细胞呈现部分耗竭状态,但是体外和动物实验表明,IL-21可以显着增强其抗病毒功能。
杨倩婷[8](2020)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抗结核免疫中T细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为CD4+和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来源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研究,在感染组织局部免疫调控的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群存在于组织局部的免疫细胞-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该细胞被认为是抗外来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与机体的保护免疫有关。在结核研究中发现,结核菌感染的小鼠肺组织驻留T细胞起保护作用。另外,在结核疫苗研究发现疫苗免疫小鼠能诱导TRM细胞产生并且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与TRM细胞有关。这些结果提示TRM细胞在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在结核中有关TRM细胞的研究主要是在小鼠中进行,在结核病人中TRM细胞的表达和作用如何,目前尚没有相关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收集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的组织,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质谱流式、细胞流式等技术系统描绘结核病人组织中TRM细胞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图谱,系统的揭示该细胞在结核病中的表达特征。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明确结核病人组织TRM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结核病人组织TRM细胞的表达、表型和功能,为我们目前对结核感染局部免疫环境提供了新的认识。研究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组织中TRM细胞的表达水平。2.利用质谱流式技术检测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组织中28个蛋白分子的表达。3.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TRM细胞全基因图谱。4.体外利用结核菌感染TRM细胞,利用谱流式技术检测18个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5.流式细胞仪分离结核病人TRM细胞后,与感染了结核菌的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TRM细胞对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细胞因子和极化的影响。结果1.结核病人不同组织有不同水平的TRM细胞表达,并且表现为效应性T细胞。2.结核病人TRM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活化、趋化和凋亡标记物。3.结核病人TRM细胞表达高表达多种活化、趋化和细胞因子的基因。4.结核病人TRM细胞产生多种结核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并且表现为多功能T细胞的表型。5.结核病人TRM细胞能增强巨噬细胞杀伤结核菌的能力,并且增加IFNγ和TNFα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向M1分化。结论1.TRM细胞在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表达,并且为效应性、活化性、细胞毒的表型。2.结核病人TRM细胞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3.结核病人TRM细胞表现为结核抗原特异性多功能T细胞的表型。4.结核病人TRM细胞可能通过诱导高水平细胞因子表达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1分化从而增强巨噬细胞杀菌能力。
王琦[9](2020)在《MUC1在CCR7/CCL21通路介导舌鳞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以下简称“舌鳞癌”)患者的流行病学趋势及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可能关系,观察舌鳞癌组织中MUC1及CCR7的表达情况,探究MUC1在CCR7/CCL21信号传导通路介导舌鳞癌淋巴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探讨CCR7/CCL21信号传导通路对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为舌鳞癌的生物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研究方法:1.收集于天津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舌鳞癌患者信息资料,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趋势,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舌鳞癌颈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2.选取上述患者中近期60例患者的手术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研究MUC1及CCR7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方法分析MUC1与CCR7表达的一致性。3.体外培养两种舌鳞癌细胞系SCC15与CAL27。采用q 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人CCL21(r CCL21)是否上调舌鳞癌细胞中MUC1的表达,以及使用CCR7特异性抗体封闭CCR7能否下调舌鳞癌细胞系中MUC1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探讨改变MUC1的表达对舌鳞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78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1.6:1。患者年龄范围2673岁,中位年龄59岁,高发年龄段为5069岁。78例患者中33例被诊断为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2.3%),χ2检验分析表明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P=0.026)、临床分期(P=0.024)、肿瘤浸润深度(P=0.001)有关,与性别(P=0.425)、年龄(P=0.896)、病灶部位(P=0.302)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舌肿瘤的浸润深度是舌鳞癌颈淋巴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0.033,OR=10.919)。2.60例标本中,MUC1表达阳性43例(71.7%),CCR7表达阳性41例(68.3%)。χ2检验分析表明舌鳞癌组织中的MUC1与CCR7的阳性表达仅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MUC1:P=0.026;CCR7:P=0.041),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舌鳞癌组织中MUC1与CCR7的表达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83,P=0.000)。3.在细胞实验中,r CCL21可以上调SCC15细胞系中MUC1的表达(P<0.05),并且MUC1的表达上调随r CCL21的浓度增高有一定的增强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使用CCR7特异性抗体封闭CCR7后,r CCL21诱导MUC1上调的作用受到抑制(P<0.05);但r CCL21对CAL27细胞系的诱导作用不明显(P>0.05)。在细胞划痕实验中,两种细胞系在24h、48h培养时间下,blank组与MUC1上调组、MUC1上调组与MUC1下调组之间的细胞迁移能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ranswell侵袭实验中,SCC15细胞系在24h、48h培养时间下,blank组与MUC1上调组、MUC1上调组与MUC1下调组之间的细胞侵袭能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AL27细胞系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穿膜。研究结论:1.舌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T分期、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关,肿瘤浸润深度是舌鳞癌颈淋巴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舌鳞癌患者的分期及浸润深度对其是否发生淋巴转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在舌鳞癌的组织标本中,MUC1和CCR7的阳性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MUC1与CCR7两种蛋白可以作为舌鳞癌淋巴转移的提示分子。MUC1与CCR7的阳性表达有较好的一致性,MUC1可能与CCR7/CCL21信号通路有一定联系。3.r CCL21能上调SCC15细胞系中MUC1的表达,但对CAL27细胞系的诱导作用较差。封闭CCR7可以抑制r CCL21对MUC1的上调作用。MUC1可能是CCR7/CCL21信号通路介导舌鳞癌淋巴转移的下游分子。MUC1的上调可以提高舌鳞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4.CCR7/CCL21传导通路可以通过上调MUC1来介导舌鳞癌的淋巴转移。MUC1与CCR7可以作为舌鳞癌生物治疗的分子靶点。
秦齐雨[10](2020)在《SHIP-1调控T细胞迁移及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国内外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主要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导致角膜基质混浊、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导致失明、眼球丧失等严重并发症。HSK的特点是有免疫因素参与、病程长、病情重且容易迁延和反复发作。HSK的病理损害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角膜持续性免疫反应,多种炎症细胞如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均参与其中。目前认为,HSK角膜基质的持续性炎症和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和聚集密切相关,CD4+T淋巴细胞在炎症部位的持续存在与HSK迁延反复的病程密切相关。因此,调控HSK角膜组织内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对探索新的HSK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SHIP-1(SH2-containing inositol 5’-phosphatase 1)是含有SH2结构的5’肌醇磷酸酶-1,能够水解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信号途径中的关键物质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3,4,5)P3),而PI3K信号通路又显着影响了细胞的增殖、分化,迁徙和凋亡,表明了SHIP-1对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稳态的巨大调控潜能。研究发现,SHIP-1磷酸化可以负向调节PI3K信号通路,进而阻碍趋化因子11(CXCL11)对T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限制T淋巴细胞向病变部位的迁移,这对于肿瘤病程中出现的免疫逃逸有重要意义。趋化因子受体CCR7是T淋巴细胞向次级淋巴器官稳态转运的最重要的介质之一,其与配体趋化因子19和21(CCL19、21)的结合介导了T淋巴细胞跨内皮微静脉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的跨内皮迁移,显着影响淋巴细胞从外周炎症部位迁出及淋巴细胞归巢运动。然而,SHIP-1是否会调控CCL19、21-CCR7趋化系统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迁出作用,目前尚未明确。同时,在HSK临床患者中,其病变角膜浸润的CD4+T淋巴细胞是否表达SHIP-1,以及其表达是否与HSK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目前仍不得而知。因此,本研究主要侧重于观察SHIP-1对CCL19、21-CCR7趋化系统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HSK患者病变角膜中CD4+T淋巴细胞及SHIP-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HSK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目的探究CD4+T淋巴细胞中SHIP-1表达水平对CCL19、21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分析HSK患者病变角膜中浸润CD4+T淋巴细胞及SHIP-1表达情况及其与HSK病情的关系。研究方法分离培养激活状态的原代CD4+T淋巴细胞,采用24孔Transwell系统分析不同浓度SHIP-1激动剂及拮抗剂处理CD4+T淋巴细胞后,T淋巴细胞向趋化因子19、21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Ibi Di2D趋化系统和活细胞成像技术进一步观察比较SHIP-1激动或拮抗后,CCL19、21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迁移速度及距离的差异。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处理后T淋巴细胞表面CCR7表达差异。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不同处理下细胞趋化能力改变与PI3K-PI(3,4,5)P3-Akt-NF-κB信号通路以及转录因子KLF2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数据统计分析采用Graph Pad Prism 6.0软件和SPSS 24.0软件。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膜白斑和HSK稳定期和炎症期患者角膜移植后取下的病变角膜中浸润CD4+T淋巴细胞及SHIP-1表达情况,探究CD4+T淋巴细胞浸润及SHIP-1表达情况与HSK病情的关系。结果1.24孔Transwell和Ibi Di2D趋化活细胞成像系统显示SHIP-1拮抗(10、30n M)可以显着抑制CCL19、21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迁移,而SHIP-1激动剂(30n M)则对该定向迁移产生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法测量细胞内CCR7蛋白表达水平发现,SHIP-1拮抗剂处理后细胞内CCR7蛋白表达下降,激动剂处理组则与此相反。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HIP-1拮抗剂处理的细胞,其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出现内化磷酸化,而SHIP-1激动剂可以引起CCR7在细胞表面的明显趋向性分布。2.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SHIP-1激动剂和拮抗剂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KLF2,PI(3,4,5)P3,磷酸化Akt和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发现,用SHIP-1激动剂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中KLF2表达增加,PI(3,4,5)P3,磷酸化Akt和磷酸化NF-ΚB减少,而拮抗剂组CD4+T淋巴细胞中KLF2表达减少,PI(3,4,5)P3,磷酸化Akt和磷酸化NF-ΚB活化增加。3.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炎症期HSK患者离体角膜组织内存在明显SHIP-1和CD4+T淋巴细胞共染现象,而角膜白斑和稳定期HSK患者无明显共染现象。结论1.激动CD4+T淋巴细胞中SHIP-1表达,可以通过增强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进而促进CCL19、21-CCR7介导的T淋巴细胞从外周或炎症部位向局部淋巴结的转移,而拮抗细胞内SHIP-1表达,可以抑制此迁移过程。2.SHIP-1对CCR7介导的T淋巴细胞向CCL19、21迁移过程的调控与其负向调节PI3K-PI(3,4,5)P3-Akt-NF-κB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转录因子KLF2表达密切相关。3.角膜组织中浸润的CD4+T淋巴细胞及其SHIP-1表达可能参与了HSK临床患者的疾病发展。
二、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疫病毒调节树突状细胞IL-12表达及其抑制抗原递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新城疫病毒蛋白功能及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 |
1.1.1 病毒结构 |
1.1.2 NDV基因组和功能蛋白 |
1.2 NDV免疫逃避机制 |
1.2.1 V蛋白抑制JAK/STAT通路 |
1.2.2 V蛋白降解模式识别受体MDA-5 |
1.2.3 V蛋白抑制MAVS的信号转导 |
1.2.4 V蛋白促进MEK/ERK通路的激活 |
1.2.5 V蛋白抑制细胞凋亡 |
1.3 新城疫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1 新城疫载体疫苗发展历史 |
1.3.2 新城疫载体疫苗的应用 |
第二章 树突状细胞与抗原递呈 |
2.1 DCs的亚群分类 |
2.1.1 经典DC |
2.1.2 其他DC亚群 |
2.2 DC与抗原递呈 |
2.2.1 DC的抗原摄取与迁移 |
2.2.2 DC的成熟与T细胞活化 |
2.2.3 CD4~+T细胞分化 |
第三章 副粘病毒抑制抗原递呈 |
3.1 副粘病毒对DC功能的影响 |
3.1.1 对DC表面成熟标记的影响 |
3.1.2 对D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3 对DC迁移的抑制 |
3.1.4 对DC吞噬能力的影响 |
3.2 副粘病毒抑制DC与T细胞的互作 |
3.2.1 诱导共培养细胞的凋亡 |
3.2.2 感染后DC表面糖蛋白会抑制T细胞增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NDV感染诱导DC成熟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毒株、细胞及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1.3 小鼠骨髓源DC的分离培养 |
1.1.4 小鼠淋巴细胞分离 |
1.1.5 流式细胞术检测 |
1.1.6 上清细胞因子分泌的测定 |
1.1.7 DC的抗原摄取能力检测 |
1.1.8 DC迁移能力检测 |
1.1.9 DC细胞活性测定 |
1.1.10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BMDCs的培养与鉴定 |
1.2.2 NDV的感染效率检测 |
1.2.3 DC表面成熟分子标志检测 |
1.2.4 DC细胞因子分泌检测 |
1.2.5 DC吞噬能力检测 |
1.2.6 DC迁移能力检测 |
1.2.7 DC和T细胞的凋亡检测 |
1.3 讨论 |
1.3.1 宿主选择及NDV感染效率 |
1.3.2 小鼠DC感染后表型成熟 |
1.3.3 NDV弱毒感染并未诱导过高凋亡水平 |
1.4 小结 |
第二章 NDV感染抑制DC抗原递呈并诱导Th2型应答 |
2.1 材料方法 |
2.1.1 毒株、质粒及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T细胞增殖(抗原递呈)检测 |
2.1.4 上清细胞因子分泌的测定 |
2.1.5 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重组新城疫质粒prL-Luc构建 |
2.1.6 重组病毒的拯救 |
2.1.7 重组病毒的鉴定 |
2.1.8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2.1.9 动物实验及分组 |
2.1.10 流式细胞术 |
2.1.11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NDV感染DC体外刺激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2.2.2 共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分泌检测 |
2.2.3 NDV感染DC体外刺激小鼠T细胞分化能力检测 |
2.2.4 NDV诱导抑炎因子IL-10 的检测 |
2.2.5 prL-Luc质粒构建 |
2.2.6 重组病毒的鉴定 |
2.2.7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 |
2.2.8 脾脏DC成熟水平检测 |
2.2.9 脾脏淋巴细胞检测(体内抗原递呈) |
2.3 讨论 |
2.3.1 NDV感染的DC功能不成熟导致小鼠T细胞增殖抑制 |
2.3.2 NDV感染会诱导免疫抑制因子IL-10 表达 |
2.3.3 NDV在小鼠的体内抗原递呈 |
2.4 小结 |
第三章 NDV通过抑制小鼠DC IL-12p70分泌抑制T细胞增殖 |
3.1 材料方法 |
3.1.1 毒株及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DC的细胞处理与分组 |
3.1.4 荧光定量PCR(qRT-PCR) |
3.1.5 上清细胞因子分泌的测定 |
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 |
3.1.7 Western blot检测 |
3.1.8 p-p65的ELISA检测 |
3.1.9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NDV抑制IL-12p70的生成 |
3.2.2 NDV通过抑制IL-12p40表达抑制IL-12p70生成 |
3.2.3 NDV通过抑制p38通路抑制p65的磷酸化入核 |
3.2.4 NDV感染并未抑制IL-12 受体表达 |
3.2.5 NDV感染抑制小鼠DC刺激T细胞的炎性因子分泌 |
3.2.6 外源细胞因子添加能恢复NDV造成的小鼠T细胞抑制 |
3.3 讨论 |
3.3.1 NDV抑制IL-12 的方式 |
3.3.2 NDV通过IL-12抑制小鼠T细胞下游细胞因子分泌和增殖 |
3.4 小结 |
第四章 NDV通过抑制DC IL-12p70的分泌增强病毒感染效率 |
4.1 材料方法 |
4.1.1 毒株及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NDV的感染效率检测 |
4.1.4 NDV直接抑制T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和抗原递呈检测 |
4.1.5 不同NDV对抗原递呈的抑制水平 |
4.1.6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NDV抑制小鼠T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 |
4.2.2 IL-12p70降低是抗原递呈抑制的主要原因 |
4.2.3 IL-12 可以抑制NDV的感染 |
4.2.4 IFN-γ、TNF-α 和IL-6 均可以抑制NDV感染T细胞 |
4.2.5 多种NDV均能通过抑制IL-12造成小鼠T细胞增殖抑制 |
4.3 讨论 |
4.3.1 NDV能通过小鼠DC感染T细胞造成增殖抑制 |
4.3.2 NDV抑制IL-12 及下游细胞因子分泌增强感染效率 |
4.3.3 多株NDV都能抑制DC IL-12 分泌抑制T细胞增殖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胸腺肽的研究进展 |
1.1.1 胸腺肽概述 |
1.1.2 胸腺肽作用研究 |
1.2 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1.2.2 免疫系统的功能 |
1.2.3 免疫系统影响因素 |
1.2.4 免疫系统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
1.2.5 造血与免疫系统 |
1.3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肿瘤免疫治疗 |
1.3.2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
1.4 化疗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小牛胸腺肽成分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CTP分子量测定 |
2.3.2 CTP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3 CTP中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分子量测定结果 |
2.4.2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3 核苷酸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剂盒和抗体信息 |
3.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分组给药 |
3.3.2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3.3.3 NK细胞杀伤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
3.3.4 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病理学检测 |
3.3.5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6 APC小鼠分组给药 |
3.3.7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肠道指数检测 |
3.3.8 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测定 |
3.3.9 小鼠肠道菌群检测及分析 |
3.3.10 小鼠结直肠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3.11 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3.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13 Western blot分析 |
3.3.14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3.4.3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
3.4.4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5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6 CTP对 APC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7 CTP对 APC小鼠结直肠肿瘤和肠道指数的影响 |
3.4.8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9 CTP对 APC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10 CTP对 APC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影响 |
3.4.11 CTP对 APC小鼠脾脏和结直肠肿瘤中免疫相关蛋白的影响 |
3.4.12 CTP对 APC小鼠血清和结肠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13 CTP对 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 |
3.4.14 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3.4.15 小鼠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 |
3.4.16 小鼠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
3.4.17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和脾脏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牛胸腺肽促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试剂盒及抗体信息 |
4.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的铺板及CTP给药 |
4.3.2 细胞活性检测 |
4.3.3 细胞凋亡检测 |
4.3.4 K562 细胞联苯胺染色 |
4.3.5 Western blot分析 |
4.3.6 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构建及CTP给药 |
4.3.7 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4.3.8 外周血细胞计数 |
4.3.9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测定 |
4.3.10 小鼠骨髓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测 |
4.3.11 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细胞因子 |
4.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4.3.13 Western blot分析 |
4.3.14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及给药 |
4.3.15 Western blot分析 |
4.3.1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2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3 CTP对K562 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
4.4.4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5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6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4.4.7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 |
4.4.8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和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4.9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10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脾脏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4.11 CTP对小鼠原代骨髓细胞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CXCL13趋化型CAR-T细胞对骨肉瘤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
1.骨肉瘤及其治疗现状 |
1.1 骨肉瘤的危害 |
1.2 骨肉瘤的免疫微环境 |
1.3 骨肉瘤的免疫治疗概况 |
2.NK G2D配体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
3.趋化因子CXCL13与CXCR5 在肿瘤中的作用 |
4.肿瘤微环境 |
4.1 肿瘤浸润的MDSCs细胞 |
4.2 肿瘤浸润的巨噬细胞 |
4.3 肿瘤浸润的Tregs细胞 |
5.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及其研究进展 |
5.1 CAR-T概述 |
5.2 嵌合抗原受体的结构 |
5.3 CAR-T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
6.NFAT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
第二章 CXCR5-NKG2D-CAR-T细胞治疗骨肉瘤的研究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CXCL13 与骨肉瘤的关系 |
2.3 Mock-CAR、NKG2D-CAR、CXCR5-NKG2D-CAR的构建和T细胞的感染 |
2.4 CAR-T细胞的制备 |
2.5 CAR-T细胞体外活性研究 |
2.6 CXCR5-NKG2D-CAR-T细胞机制研究 |
2.7 CXCR5-NKG2D-CAR-T细胞治疗骨肉瘤体内研究 |
3.实验结果 |
3.1 CXCL13 的表达量与骨肉瘤病人免疫和生存期的关系 |
3.2 Mock、NKG2D、CXCR5-NKG2D CAR表达载体、病毒包装和T细胞的感染 |
3.3 Mock-CAR-T、NKG2D-CAR-T和 CXCR5-NKG2D-CAR-T体外活性 |
3.4 CXCR5增强NKG2D-CAR-T细胞活性的机制研究 |
3.5 CXCR5 增强了NKG2D-CAR-T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mCXCR5-NKG2D-CAR-T对骨肉瘤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
1.引言 |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CXCR5-NKG2D-CAR-T细胞的体外活性研究 |
2.4 CXCR5-NKG2D-CAR-T细胞对BALB/c骨肉瘤小鼠的治疗 |
3.实验结果 |
3.1 鼠源CAR-T细胞和鼠源靶细胞的制备 |
3.2 mCXCR5-NKG2D-CAR-T细胞体外活性检测 |
3.3 mCXCR5-NKG2D-CAR-T细胞的体内活性检测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简历 |
已发表文章 |
发表专利 |
获得奖励 |
致谢 |
附件一 RNA测序后定量PCR引物序列 |
(4)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CD4~+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
2. 银屑病的中医认识 |
3.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周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 Tph细胞的定义 |
2. Tph细胞的功能 |
3. Tph细胞的研究进展 |
4. Tph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关系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清热凉血方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免疫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小鼠胸腺和脾脏增龄性变化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组小鼠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本采集 |
1.2.2 石蜡切片制备与HE染色 |
1.2.3 免疫组化 |
1.2.4 电镜检测 |
1.2.5 ELISA检测 |
1.2.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免疫器官重量及指数变化 |
2.2 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 |
2.2.1 胸腺 |
2.2.1.1 HE染色 |
2.2.1.2 免疫组化 |
2.2.1.3 超微结构观察 |
2.2.2 脾脏 |
2.2.2.1 HE染色 |
2.2.2.2 免疫组化 |
2.2.2.3 超微结构观察 |
2.3 细胞因子检测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RNA-seq转录组和 TMT 蛋白组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小鼠胸腺组织差异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样本 |
1.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转录组测序 |
1.2.2 TMT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胸腺转录组分析 |
2.1.1 转录测序数据分析 |
2.1.2 基因表达分析 |
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4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2.2 胸腺蛋白质组分析 |
2.2.1 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差异表达蛋白验证 |
2.4 转录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关联性分析 |
3.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RNA-seq转录组和 TMT 蛋白组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小鼠脾脏组织差异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样本 |
1.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转录组测序 |
1.2.2 TMT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年龄组脾脏转录组分析 |
2.1.1 转录测序数据及质量 |
2.1.2 基因表达分析 |
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4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2.2 脾脏蛋白质组分析 |
2.2.1 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2.2.2 物信息学分析 |
2.3 验证差异表达蛋白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胸腺增龄性变化以及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6)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iBALT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1 威胁人类健康的呼吸道病毒 |
1.1 呼吸道病毒感染大事件 |
2 流感,一个现存的公共卫生问题 |
2.1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 |
2.2 季节性流感的困顿 |
2.3 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 |
2.4 流感病毒感染机制 |
2.5 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
3 小蛋白分子在抗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
3.1 细胞因子的概念 |
3.2 趋化因子的结构、分类 |
3.3 趋化因子与炎症相关疾病的关系 |
4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4.1 抗流感感染的“先锋部队”之天然免疫反应 |
4.1.1 先天性免疫识别病毒感染 |
4.1.2 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中的功能 |
4.1.3 肺泡巨噬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4.2 抗流感感染的“后续堡垒”之获得性免疫反应 |
4.2.1 CD4+T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4.2.2 CD8+T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5 诱导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在呼吸道病毒流感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
5.1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的发现 |
5.2 诱导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BALT)的进展 |
5.3 诱导的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在肺部疾病中的保护和病理作用 |
5.3.1 保护性iBALT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
5.3.2 致病性iBALT在疾病中的反作用 |
5.4 诱导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与肺部相关疾病的关系 |
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基本策略 |
材料与方法 |
甲型H1N1 PR8/H3N2流感病毒的培养、收集和浓缩 |
1 MDCK细胞培养 |
2 MDCK细胞分离纯化流感病毒 |
3 流感病毒的浓缩 |
甲型H1N1 PR8/H3N2流感病毒血凝单位及50%培养组织感染剂量(TCID50)的测定 |
1 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
2 流感病毒的组织细胞半数致死量(TCID50)的测定 |
野生型小鼠和趋化因子CXCL5敲除小鼠在H1N1 PR8流感病毒感染急性肺损伤中相关信号通路实验 |
1 实验动物 |
2 IVC系统组成 |
3 纯合CXCL5-/-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 |
4 小鼠解剖取材实验 |
4.1 小鼠肺灌洗液收集 |
4.2 快速瑞姬氏染色 |
4.3 ELISA实验 |
4.4 小鼠脾脏分离 |
4.5 小鼠肺/脾脏/淋巴结的流式细胞术实验 |
4.6 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实验 |
4.7 小鼠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 |
4.8 小鼠肺组织荧光切片实验 |
5 利用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检测WT小鼠、CXCL5敲除小鼠攻毒肺组织免疫图谱变化检测(普罗亭生物公司分析) |
5.1 检测抗体配备 |
5.2 样品制备 |
5.3 实验流程 |
6 利用二代测序分析( RNA-seq)技术对WT小鼠、CXCL5敲除小鼠攻毒肺组织转录组分析(海普洛斯公司测序分析) |
6.1 样品制备 |
6.2 实验流程 |
结果与讨论 |
Part1 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1.1 流感病毒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的临床症状 |
1.2 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
1.3 流感病毒H1N1在WT/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的存活 |
1.4 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致使其肺组织炎症损伤 |
1.5 WT/CXCL5敲除小鼠在H1N1感染中的免疫反应 |
1.5.1 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灌洗液实验 |
1.5.2 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固有免疫细胞群 |
1.5.3 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获得性免疫细胞群 |
Part2 趋化因子CXCL5在肺组织和血液中的不同释放途径 |
2.1 骨髓重塑小鼠的构建 |
2.2 H1N1感染骨髓重塑小鼠的基础免疫学分析 |
2.3 H1N1感染骨髓重塑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分析 |
2.4 H1N1感染骨髓重塑小鼠全血和肺灌洗液中的免疫细胞群 |
小结: 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中的作用 |
Part3 H1N1感染后CXCL5敲除小鼠肺部的“杰出”细胞群 |
3.1 通过质谱流式技术对WT/CXCL5小鼠全肺组织免疫细胞群鉴定分类 |
3.2 H1N1介导的WT/CXCL5敲除小鼠肺部免疫细胞群 |
3.2.1 感病毒介导的WT /CXCL5敲除小鼠肺部固有免疫细胞群图谱 |
3.2.2 感病毒介导的WT/CXCL5敲除小鼠肺部获得性免疫细胞群图谱 |
3.2.3 流感病毒介导的WT/ CXCL5敲除小鼠肺部免疫细胞群百分比 |
3.3 肺滞留B细胞在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部的突出表现 |
3.4 流式分析iBALT结构相关细胞群在肺组织中的表现 |
Part4 H1N1感染WT/CXCL5敲除小鼠肺部诱导iBALT结构的形成 |
4.1 免疫荧光分析H1N1感染的WT/CXCL5敲除小鼠iBALT的结构 |
4.2 病理图分析H1N1感染的WT/CXCL5敲除小鼠iBALT的结构 |
4.3 iBALT结构形成和维持相关趋化因子CXCL5和细胞因子IL-6表现 |
Part5 趋化因子CXCL5的敲除给肺组织iBALT形成提供优越的条件 |
5.1 二代测序样品的相关性和可实性 |
5.2 H1N1感染下WT/CXCL5敲除小鼠的差异基因 |
5.3 H1N1感染下WT和CXCL5敲除小鼠差异基因功能富集 |
Part6 H1N1感染WT和CXCL5敲除小鼠肺组织中iBALT结构诱导形成模式图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慢性HBV感染患者和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的特点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
1.2.3 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
1.2.4 实验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3.1 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升高 |
1.3.2 慢性HBV感染患者CXCR5+CD8+T细胞呈现不同表型与转录谱 |
1.3.3 肝内与外周血CXCR5+CD8+T细胞表型表达对比特点 |
1.3.4 肝脏内CXCR5+CD8+T细胞IFN-γ和IL-21分泌水平更强 |
1.4 讨论 |
第二章 外周血CXCR5+CD8+T细胞与CXCL13表达预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
2.2.3 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
2.2.4 实验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频数与功能动态变化特点 |
2.3.2 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频数与治疗后HBVDNA负相关 |
2.3.3 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内CXCL13表达和免疫细胞频数显着高于健康人 |
2.3.4 肝脏内CXCL13水平与血清CXCL13水平和ALT水平呈正相关 |
2.3.5 CXCL13水平与抗病毒治疗队列治疗预后有关 |
2.4 讨论 |
第三章 CXCR5~+CD8~+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HBV感染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
3.2.3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结果 |
3.3.1 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通过IFN-γ发挥抗病毒功能 |
3.3.2 CXCR5~+CD8~+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21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病毒 |
3.4 讨论 |
第四章 HBV感染小鼠模型肝内CXCL13升高可募集CXCR5~+CD8~+T细胞到肝脏内发挥抗病毒作用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HBV感染小鼠模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CXCR5~+CD8~+T细胞频数、表型与功能特点 |
4.3.2 CXCL13趋化过继转移的CXCR5~+CD8~+T细胞在HBV感染小鼠体内呈现向肝脏募集趋势 |
4.3.3 HBV感染小鼠模型CXCR5~+CD8~+T细胞可以抑制HBsAg表达 |
4.4 讨论 |
第五章 影响CXCR5~+CD8~+T细胞抗病毒作用的分子免疫机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
5.2.3 人/小鼠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
5.2.4 实验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PD-1阻断和IL-21对CXCR5~+CD8~+T细胞功能的作用 |
5.3.2 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功能受B细胞的调节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TRM细胞的表达水平 |
引言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小结 |
第二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TRM细胞的表型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TRM细胞的基因表达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核病人TRM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核病人TRM细胞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在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MUC1在CCR7/CCL21通路介导舌鳞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舌鳞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与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临床分期标准:(UICC 2010)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舌鳞癌患者性别与年龄统计情况 |
1.2.2 舌鳞癌患者病灶部位统计情况 |
1.2.3 舌鳞癌患者T分期统计情况 |
1.2.4 舌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统计情况 |
1.2.5 舌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统计情况 |
1.2.6 舌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
1.2.7 临床病理因素与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CCR7 与 MUC1 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实验步骤 |
2.1.4 染色结果判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CCR7和MUC1 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2.2.2 CCR7和MUC1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2.2.3 舌鳞癌组织中CCR7与MUC1 表达之间的一致性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CCR7/CCL21 诱导舌鳞癌细胞MUC1 表达变化及生物功能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对象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主要实验器材 |
3.1.4 实验步骤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MUC1在舌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
3.2.2 MUC1的表达对舌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舌癌颈淋巴转移相关生物因子 CCR7 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SHIP-1调控T细胞迁移及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SHIP-1对CCL19、21-CCR7 趋化系统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SHIP-1调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初步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SHIP-1对免疫细胞趋化迁移的调控作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城疫病毒调节树突状细胞IL-12表达及其抑制抗原递呈机制研究[D]. 南福龙.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D]. 李兰洲. 吉林大学, 2021(01)
- [3]CXCL13趋化型CAR-T细胞对骨肉瘤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D]. 张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D]. 刘文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小鼠胸腺和脾脏增龄性变化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D]. 张丽.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趋化因子CXCL5在H1N1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iBALT结构的影响[D]. 李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D]. 郭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8]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D]. 杨倩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9]MUC1在CCR7/CCL21通路介导舌鳞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 王琦.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SHIP-1调控T细胞迁移及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作用[D]. 秦齐雨. 浙江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