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忠信之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疑难字词,阐释
忠信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杨现昌[1](2019)在《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篇文字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忠信之道》是湖北省郭店楚墓出土的十四篇儒家文献之一,文章以《忠信之道》篇文字资料为基础,参考学术界对该篇的研究成果,全面释读了该篇文字,对篇中的疑难字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些字的构形原理以及它们在原简文中的含义,为进一步学习利用该篇简文打好基础。(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邓铃威,谢科峰[2](2019)在《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的先秦德育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与《忠信之道》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德育思想发展的绝佳范本,两篇简文主要包含有"尊贤尚德"与"崇尚忠信"的内容,在德育方法上则分别强调统治者道德示范作用和"慎言力行",前者重在培养"君子"人格,而后者则意在培养"君子"人格。探析两篇简文蕴含的德育思想,对于完善当代社会德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欧阳祯人[3](2016)在《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中的道家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结合先秦传世文献与郭店楚简资料,论证《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与道家的关系。在郭店楚简中,《唐虞之道》与《忠信之道》两篇在竹简形制、抄写格式和字体等方面均极为相似。关于这两篇文献的学派归属问题,学术界有多种讨论。近日,笔者重温这两篇文献,深以为这两篇简文应属原始儒家的文献,但与先秦时期的墨家和道家思想具有深刻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期刊2016年00期)
王坤鹏[4](2015)在《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补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简2"化物而不■"末一字读为"废",简3"■而者尚"读为"大故而主常",简4"大忠不兑"、"不兑而足养者,地也"的"兑"读为"脱"。简文讨论的忠信观念要求治民者对待民众像土地化物一样无偏私且无废弃,像四时轮回一样守信必至且没有终止,教养民众不能半途而废,践行忠信之道应该不变不渝,不因任何变故而中断。这种观念可以与《左传》、《礼记》、《荀子》、《管子》等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比较。竹书将忠信视为仁义的基础,对儒家政治伦理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整合,这一点在先秦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期刊2015年01期)
黄杰[5](2014)在《《忠信之道》“此”与《招魂》“些”》一文中研究指出博士导师:武汉大学教授 李天虹 通讯评委:吉林大学教授 冯胜君 武汉大学教授 陈伟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简3—5云: 大久而不渝,忠之至也。()而者□,信之至也。至忠亡讹,至信不背,夫此之谓此。大忠不说,大信不期。(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4-05-27)
徐新新[6](2014)在《郭店竹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集释》一文中研究指出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是早期儒家的重要文献,与现存儒家典籍具中有同,不仅为先秦楚系文字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且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运用、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在集中目前已见诸家的学术成果基础上,运用朴学方法,从文字、训诂和文献等角度对这四篇楚简进行校读。按语系对上文诸家学说的点评或总结,另加以笔者觐点陈述。本文主要分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楚简《唐》、《忠》、《鲁》、《穷》的基本情况和学界目前为止主要的研究状况介绍;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将诸家对楚简《唐》、《忠》、《鲁》、《穷》之校读汇总分类,最后又出以笔者按语;第叁部分为楚简内容的历史背景与古书经傅情况的考察;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是为馀论。(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欧阳祯人[7](2011)在《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中的道家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郭店楚简中,《唐虞之道》与《忠信之道》两篇简文在竹简的形制、抄写格式、字体等方面极为相似相近。十多年来,这两篇文献引起了学界广泛的注意与讨论。关于这两篇文献的学派归属问题,学术界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了,~([1])笔者始终认为,从思想的根源上来讲,这两篇文献属于先秦儒家学派,但是,其中掺杂了墨家和道家的因素。~([2])近日,笔者在给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西哲学比较班讲授《中国哲学新史料与中国哲学》的时(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1年00期)
宋立林[8](2011)在《由新出简帛《忠信之道》、《从政》看子张与子思之师承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店简与上博简问世之后,关于思孟学派的研究得到深化与拓展,涌现出大量富有启发性的论着。不过,诸多问题依然纠葛不清。子思之师承问题便是其一。通过讨论,子思与曾子、子游的师承关系基本得到认可,但子思之学是否还有其他来源?笔者在研读出土简文与传世文(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1年07期)
邱德修[9](2009)在《郭简《忠信之道》“■喽”新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店简《忠信之道》"■喽"一词,学者颇多异说。兹从文献比勘入手,深入考察二字之声韵结构,排比声韵近同之相关词汇,定其为"蛮貊"之异文。(本文来源于《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期刊2009-06-01)
罗海英[10](2006)在《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店楚简于1993年出土,其中儒学作品有14篇,经学者、专家研究,这些作品是间于孔子和孟子之间的,也就是说是出自孔子嫡传弟子或再传弟子之手,那么,这就为梳理先秦时期孔子之后的儒学发展脉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也为改变以往提到儒学就是孔孟荀叁段式的状况提供了可能。 《忠信之道》是这批儒学作品中的一篇,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篇专门论述“忠信”的文章,而且其涵义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忠信”一词,内容独特,在学术史上很有意义。本文在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紧紧围绕“忠信”一词,抓住其将“忠信”与天地相系附这一特征,与其他史籍中的“忠信”相比较,以进一步突现简文在先秦典籍中的独特性。同时也挖掘了“忠,仁之实也。信,义之期也”的意义,彰显出《忠信之道》一文对孔子仁学的发展,并推定其作者为孔门中修养深厚、品行优良之人。 因《中庸》有“诚者,天之道也”,将“诚”提到了天地高度,古本文将《忠信之道》之“忠信”与《中庸》之“诚”的比较,发现两者虽有很大共性,但终究是有哲学蕴义上的差异,“忠信”没有“诚”的成熟和凝练,故《忠信之道》和《中庸》绝非出自一人之手,即《忠信之道》不是子思的作品。 “忠”、“信”、“忠信”在先秦儒家学说中是很重要的德目,和其它众多德目共同成就了理想人格和和谐社会。在先秦时期,这叁个词的涵义发生了一些沿革,《忠信之道》作为间于孔子到孟子之间的作品,极力推崇忠信,将这一特色置于整个学术发展演变之中,能够折射出作者的思想特点和政治立场。简文是提倡“德治”的,统治者对民要“养”,要以身作则。 全文以比较为主要方法,以梳理孔子到孟子之间的儒学的发展脉络为主要目的,以全面定位《忠信之道》为落脚点,以期有新的见解之处。而且,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在现代社会处于一场深刻的道德危机之时,《忠信之道》的再度重现,以其独特的形式告知今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以儒学为代表的忠信道德传统是一种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作为树立良好道德意识的素材,研究《忠信之道》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6-06-01)
忠信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与《忠信之道》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德育思想发展的绝佳范本,两篇简文主要包含有"尊贤尚德"与"崇尚忠信"的内容,在德育方法上则分别强调统治者道德示范作用和"慎言力行",前者重在培养"君子"人格,而后者则意在培养"君子"人格。探析两篇简文蕴含的德育思想,对于完善当代社会德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忠信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现昌.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篇文字阐释[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邓铃威,谢科峰.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的先秦德育思想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
[3].欧阳祯人.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中的道家思想[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6
[4].王坤鹏.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补释[J].古代文明.2015
[5].黄杰.《忠信之道》“此”与《招魂》“些”[N].光明日报.2014
[6].徐新新.郭店竹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集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4
[7].欧阳祯人.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中的道家思想[J].人文论丛.2011
[8].宋立林.由新出简帛《忠信之道》、《从政》看子张与子思之师承关系[J].哲学研究.2011
[9].邱德修.郭简《忠信之道》“■喽”新证[C].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2009
[10].罗海英.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研究[D].山西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