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高密度电法,溶质运移
双重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严小叁,葛粲,钱家忠[1](2019)在《基于高密度电法监测双重介质溶质运移实验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孔隙裂隙双重介质中溶质运移现象进行量化研究,文章设计了孔隙裂隙双重介质物理模型,运用高密度电法仪器监测示踪剂(氯化钠)溶液的电阻,开展了一定流速条件下双重介质运移实验研究,利用对流弥散方程(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ADE)以及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ontinuous time random walk,CTRW)中截断幂函数(truncation power-law function,TPL)对溶质运移穿透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孔隙的溶质运移速度明显慢于裂隙内溶质运移速度;孔隙裂隙内溶质运移呈现出明显的非费克现象,表现出拖尾现象;在模拟溶质穿透曲线时,CTRW-TPL模型拟合结果优于ADE模型。(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海龙[2](2019)在《双重介质压裂直井非稳态井底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求取压裂直井非稳态井底压力,有助于实时监控和预测油井产量。基于渗流控制方程,考虑裂缝与基质的窜流,引入双重介质流体交换系数,建立双重介质油藏非定常流的瞬时压力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变换方法、数值反演和轴对称变换解相似方法,求取了井底流压的实数域数值解,并对井底流压进行了敏感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曲线可以分为早期线性流、中期径向流、晚期球形流、边界控制流四个阶段;裂缝半长和渗透率比主要影响早期线性流,弹性储容比(基质)和交换系数主要影响中期径向流,表皮系数则主要影响晚期球形流。井底压力的动态分析,为油井的合理配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天然气与石油》期刊2019年05期)
姜瑞忠,原建伟,崔永正,潘红,李广[3](2019)在《考虑岩石变形的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预测页岩气产能,指导实际生产,通过考虑岩石变形所造成的渗透率变化以及页岩气黏性流、表面扩散、Knudsen扩散等渗流机理,将地质力学效应与流体流动进行耦合,建立综合考虑应力敏感和页岩气多种渗流机理的数学模型,采用离散裂缝模型对地层微裂缝和水力裂缝进行描述,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表面扩散与Knudsen扩散的作用下,页岩基质渗透率增加,使页岩气累积产气量增加,而应力敏感效应使得基质渗透率降低,从而导致累积产气量降低。表面扩散系数和Langmuir体积越大或井底压力越低,页岩气累积产气量越高。对于Langmuir体积越高的页岩气藏,通过降低井底压力进行开采,更有开发潜力。新建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历史生产数据拟合效果较好,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4期)
许峰,于伟强,李伦[4](2019)在《基于双重介质复合气藏模型的潜山储层试井解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渤中凹陷某区块太古界潜山储层存在裂缝发育,气藏在径向和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单纯采用双孔、径向复合等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建立适合本区块潜山储层的双重孔隙介质复合气藏模型,求取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经过Stehfest数值反演求得井底压力解析解,并对相关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内外区储能比主要影响导数曲线过渡段下凹的深度;内外区窜流系数主要影响导数曲线下凹的相对位置,且内区窜流系数足够小时,内区系统拟径向流段和外区流动阶段部分特征会被掩盖。利用该模型对渤中凹陷潜山储层BZ-A1、BZ-A2井试井资料进行解释,得到两井内、外区界面半径分别为79.3 m和92.6 m,试井解释曲线拟合程度较好,为该区气藏的储层评价和动态开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油气井测试》期刊2019年03期)
帅官印,张永波,郑秀清,陈军锋,张志祥[5](2019)在《压裂层双重介质中煤层水渗流规律仿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发生井间干扰前煤层水的渗流规律及双重介质的渗透性规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煤层气开采压裂煤储层后形成双重介质中煤层水渗流特性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排水一段时间后,裂缝区域裂隙水压力明显低于周围煤岩孔隙水压力;在任意一条垂直于裂缝的压力切面上,裂缝处压力最低,向两边压力逐渐升高;沿裂缝方向,裂缝末端压力最高,靠近井筒,压力降低,井筒处压力最低;排水时,裂缝中的煤层水最先进入井筒,并且水头降低很快,同时,在压差作用下,煤岩中的水不断渗流进入裂缝,再经裂缝流入井筒;将测得的流速水头数据拟合后,得到双重介质x方向上渗透系数为0.013 5 m/s,y方向渗透系数为8×10~(-8)m/s。研究结果可为分析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和储存条件的影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潘晓庆,宋来明,牛涛,张雨晴,高玉飞[6](2019)在《花岗岩潜山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地质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潜山裂缝型油藏受构造、风化、溶蚀等作用影响,其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其地质建模研究一直为业内难点和热点。为此,综合运用测井、地震、岩芯、试井等多方面资料,深入剖析了裂缝成因,明确了断层和"沟脊"地貌为该区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而,采用DFN(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建模技术,形成了以裂缝成因控制的花岗岩潜山地质建模方法。即以裂缝成因为依据建立了裂缝分布的趋势体,以之为约束,建立花岗岩潜山裂缝网络模型,进而得到等效裂缝属性模型,并通过测井、试井等资料校验模型的可靠性。应用该方法,建立渤海A油田花岗岩潜山的地质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表征了油田裂缝分布特征,为开发方案编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若凡,张彦军,张秀玲,胡景宏,李治平[7](2019)在《双重介质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致密油藏投入开发,压裂水平井产能的预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致密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一些产能预测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在研究致密油藏流体流动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了原油在基质内的椭圆流动以及裂缝内的近径向流动,将两个流动区域进行耦合建立了两区渗流模型;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效应及缝间干扰问题,推导了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并对敏感参数和裂缝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产量与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系数负相关,与裂缝条数、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及裂缝间距正相关。该模型全面地考虑了致密油藏特征对产能的影响,对致密油藏开发的压裂施工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黄天坤,王德龙,王丽影,郑庆华[8](2019)在《双重介质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页岩气水平井开发渗流规律。依据页岩气藏储层地质及开发特征,建立页岩气渗流模型,充分考虑页岩气在基质中的吸附-解吸、Knudsen扩散及渗流作用,采用表观渗透率函数、岩石压缩性吸附影响系数,对常规油气藏渗流方程进行修正,并考虑球型基质向裂缝不稳态扩散窜流,建立无穷大外边界双重介质页岩气藏水平井渗流模型,绘制页岩气藏水平井渗流压力曲线图版,分析储层、渗流及水平井等敏感参数对水平井压力变化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在页岩气藏渗流中后期阶段,表观渗透率函数、岩石压缩性吸附影响系数对水平井压力特征影响较大。扩散-渗流、吸附-解吸特征是准确描述页岩气渗流规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建峰,郑开兵[9](2019)在《一种典型缝洞型油藏双重介质试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与常规砂岩储层区别较大,孔洞及裂缝交错发育,大型溶蚀孔洞作为主要的流体储存空间,裂缝作为流体流动通道,由孔洞和裂缝组成的渗流空间形成了典型的双重介质模型。通过实例井分析了该类缝洞型储层试井双对数曲线所反应出的双重介质模型,为类似储层类型试井解释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姜瑞忠,张福蕾,杨明,乔欣,张春光[10](2019)在《双重介质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试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渗透油藏中非线性渗流对试井压力动态特征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建立了考虑非线性系数的双重介质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试井新模型,用有限元方法(FEM)进行求解,绘制试井典型曲线,对数值解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对非线性系数、渗透率模数、窜流系数、顶底边界等相关参数进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基质到裂缝的非线性流动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凹子"的深度和位置,当非线性系数增大时,"凹子"变浅,并向右移动。在考虑应力敏感性时,压力及导数曲线上移,压力导数曲线偏离达西模型下的中期和晚期径向流的水平段,压力导数曲线值大于0. 5,随着渗透率模数的增加,曲线后期上翘更加严重,"凹子"的深度和位置不变。采用该模型对实际区块的压力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良好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为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双重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确求取压裂直井非稳态井底压力,有助于实时监控和预测油井产量。基于渗流控制方程,考虑裂缝与基质的窜流,引入双重介质流体交换系数,建立双重介质油藏非定常流的瞬时压力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变换方法、数值反演和轴对称变换解相似方法,求取了井底流压的实数域数值解,并对井底流压进行了敏感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曲线可以分为早期线性流、中期径向流、晚期球形流、边界控制流四个阶段;裂缝半长和渗透率比主要影响早期线性流,弹性储容比(基质)和交换系数主要影响中期径向流,表皮系数则主要影响晚期球形流。井底压力的动态分析,为油井的合理配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严小叁,葛粲,钱家忠.基于高密度电法监测双重介质溶质运移实验与模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海龙.双重介质压裂直井非稳态井底压力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9
[3].姜瑞忠,原建伟,崔永正,潘红,李广.考虑岩石变形的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数值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4].许峰,于伟强,李伦.基于双重介质复合气藏模型的潜山储层试井解释方法[J].油气井测试.2019
[5].帅官印,张永波,郑秀清,陈军锋,张志祥.压裂层双重介质中煤层水渗流规律仿真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6].潘晓庆,宋来明,牛涛,张雨晴,高玉飞.花岗岩潜山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地质建模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孙若凡,张彦军,张秀玲,胡景宏,李治平.双重介质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参数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黄天坤,王德龙,王丽影,郑庆华.双重介质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刘建峰,郑开兵.一种典型缝洞型油藏双重介质试井特征[J].辽宁化工.2019
[10].姜瑞忠,张福蕾,杨明,乔欣,张春光.双重介质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试井模型[J].特种油气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