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袁山王红燕(通讯作者)
(新疆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3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cTnI,Mb,CK-MB,最终证实为AMI的共305例,其他疾病导致的胸痛的患者共508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上述3项指标的阳性率;对比AMI组患者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3项指标的阳性率以及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效率。结果AMI组入院即刻血清cTnI,Mb,CK-M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三项检测效率高于单独检测指标。结论联合检测cTnI、Mb、CK-MB可明显提高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36-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早期诊断AMI并及时实施再灌注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目前心肌坏死标志物作为诊断AMI的必要指标,对其快速可靠的检测可明显提高AMI的诊断率;因而使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提高AMI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现在临床常用的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指标有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本研究通过监测AMI患者不同时段三项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它们在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胸痛患者共813例,AMI组是最终由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证实为AMI的共305例,其中男184例,女121例,平均年龄65.54±11.02岁;对照组为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血栓栓塞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胸痛的共508例,其中男307例,女201例,均年龄63.17±10.18岁;两组之间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入院后即刻,胸痛3h内、3-6h、6-12h、12-24h、24h后等时间段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所有样品采血后静置15分钟,分离血清测定。
1.3检测仪器及试剂:cTnI,Mb,CK-MB的监测均采用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采用配套的南京基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K-MB/cTnI/Mb三合一监测试剂盒,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阳性判断标准:cTnI>1.0ng/ml为阳性,CK-MB>5ng/ml为阳性,Mb>70ng/m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计算并比较2组受检者入院时上述3项指标的阳性率,对比AMI组患者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3项指标的阳性率以及胸痛发作12h时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利用SPSS16.0软件包完成,计数资料的比较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测结果对比。AMI组入院即刻血清cTnI,Mb,CK-MB阳性率[n(%)]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AMI是由于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后引起心肌细胞的局部性坏死,早期诊断AMI并及时实施再灌注治疗是抢救AMI患者的关键。目前早期诊断AMI目前主要依赖症状、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其中两项支持可以诊断,心肌坏死标志物为其中必须的一项条件[1]。目前常用的心肌坏死标志物主要有cTnI、CK-MB、Mb,三者在特性和诊断价值方面各有其特点。
cTnI属心肌结构蛋白,仅存在于心肌,其释放量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比,当心肌细胞损伤时,cTnI开始释放,其血清浓度可升高10~50倍甚至上万倍,且持续2~3周[2]。cTnI在AMI胸痛发作1~6h开始升高,是6h内最特异的诊断指标,且诊断窗口期长达4~8天,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高特异性指标。虽然cTnI是一种理想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但也有其不足之处,cTnI增高需要6h,因而不能诊断超早期梗死,也不能诊断超过2周的心肌梗死及早期再梗死。
CK-MB是由脑型亚单位(B)和肌型亚单位(M)构成的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当发生AMI时,血清中CK-MB可增高10~25倍,且在4h内增高,于16~24h达到峰值,3~4天恢复正常。CK-MB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不高,因为CK-MB在骨骼肌及大脑中也有表达,当AMI同时伴有肌肉损伤和骨骼肌疾病存在时,其特异性的缺乏可导致对结果的错误评估。CK-MB质量测定对心肌梗死的评估不但有定性意义还有定量意义,其增高的程度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梗死范围,恢复后再次升高提示梗死部位扩展或新的梗死出现。在缺血性心脏疾病冠脉再通时,CK-MB高峰出现时间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3]。
Mb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AMI时心肌细胞坏死,Mb从细胞释放进入血液中,在1.0~1.5h上升,约10h达到最高值。Mb的敏感性高,可作为AMI超早期诊断的最敏感指标,并可用于观察AMI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面积有无扩展。但Mb对心肌损害的检测特异性较差,其广泛存在于骨骼肌组织中,在肌肉损伤、肾衰竭及休克时都会造成明显的假阳性,且存留时间短,不能单独判断AMI[4]。
综上所述,作为诊断AMI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b、CK-MB因不同特性,升高及持续时间的差异,在临床诊断有不同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发现,Mb在心梗后最早升高,但持续时间短,特异性低;cTn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较长的诊断时间窗;CK-MB介于这两者之间。三者单独检测各有优劣,但联合监测Mb、cTnI、CK-MB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独检测更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100%,对AMI的早期诊断,再梗死发生、预后及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际使用中,结合急诊绿色通道及急诊血运重建技术,可以更早的救治AMI患者,及早的挽救病人濒死的心肌,减少AMI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AMI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及恢复工作能力的周期,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5]。所以,临床上应该更多的采用心肌梗死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使更多的AMI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2]DudkaJ,BurdanF,KorgaA,etal.Thediagnosisofanthracycline-inducedcardiacdamageandheartfailure.PostepyHigMedDosw[J].2009,7,63:225-33.
[3]PaulGK,SenB,BariMA,etal.CorrelationofplateletcountandacuteST-elevationinmyocardialinfarction.MymensinghMedJ.2010,19(3):469-73.
[4]WolfM,JunckerD,MichelB,etal.SimultaneousdetectionofC-reactiveproteinandothercardiacmarkersinhumanplasmausingmicromosaicimmunoassaysandself-regulatingmicrofluidicnetworks.BiosensBioelectron[J].2004,15,19(10):1193-202.
[5]袁山,王红燕.新疆巴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及血运重建治疗体系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