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言情小说,张恨水,文学史,李涵秋
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丽[1](2016)在《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正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以下简称社会言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以下简称鸳蝴小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致使其被误解为鸳蝴小说的一部分,并被冠之以"旧派小说"。目前,现代文学研究界对社会言情小说尚无科学的概念界定,甚至出现概念淡化及混乱状态,导致现代通俗文学史梳理难度的增加。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社会言情小说与鸳蝴小说的关系,考察社会言情小说的内(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6年11期)
叶娟[2](2012)在《《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小仲马《茶花女》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发展的关系为研究中心,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不同阶段《茶花女》的译介情况及通俗言情小说的发展面貌,探讨了《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生成和发展过程之间的微妙关系,阐述了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之路及其现代性特征。本文还借此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进行了思考。第一章分别考察清末民初时期通俗言情小说的基本面貌和《茶花女》译介的主要成果,主要以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重点剖析其译介大获成功的原因,阐明译作的创新之处及其对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与启迪。第二章首先阐述五四至二叁十年代的翻译文学及言情小说的概况,接着以夏康农所译《茶花女》为例,将其与《巴黎茶花女遗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进一步发展状况并以张恨水为代表进行说明。第叁章从抗战时期《茶花女》的译介、翻译文学及该时期国内言情小说的情况入手,阐明文化、文学背景的同时再分析言情小说所体现的现代性特征,并以张爱玲的现代传奇表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至此时期才大体确立。第四章是基于本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相互建构关系进行总结和理论思考。该章对各个时期《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和评价,指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建构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2-12-01)
冯永玲[3](2008)在《从巴黎到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纾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众多的翻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特别是他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翻译西方文学的第一部言情小说,在中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研究却不够丰富和深入。本文试从林纾的翻译谈起,用众多史实和分析说明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础上,笔者着重分析和论述其代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分支——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由宏观的总体影响着手,选取不同时期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代表性作家进行分述。鉴于中国现代作家对《巴黎茶花女遗事》接受的差异性和其不同的审美思想、创作手法,笔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转变、语言风格、题材选择等进行论述,旨在充分研究和挖掘林译《茶花女》在相关作家的创作中所留下的影响痕迹。经过初步研究,笔者认为,林译《茶花女》对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使中国言情小说的爱情主题得到丰满和升华,言情模式得到革故和创新,叙事模式得到改良和转变。在林译《茶花女》的引领之下,中国言情小说开始走向现代,走向成熟。(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11-01)
杨玉锋[4](2007)在《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叙事演变对于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质以及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等课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在通俗小说的各大门类中,言情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叙事演变经历了一个十分完整的过程,最具典型意义。论文主要从叙事转型的特点入手,分别从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叁个方面对现代通俗言情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并由此出发探讨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文学整体转型的时代,如何在叙事上演变革新,如何处理古典小说传统与新文学影响的关系。全文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分为绪论、四章和结语,各部分重点论述内容如下:绪论主要梳理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目前还主要处于外部研究阶段,相关概念的辨析还比较混乱。第一章分为两节,首先提纲携领,分析了通俗言情小说叙事革新的主要特点,即由旧而新、新旧交融、转变的多层次性。第二章分两节,主要分析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叙事语言。在文学革命之前,言情小说文白并存,还经历了独特的“骈文小说热”。在白话文兴起之后,则经历了从传统白话文向现代白话文的转变。第叁章分两节,主要分析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叙事视角。限制叙事视角对于中国作家来说是个新事物,因此20世纪上半叶还基本处在探索阶段。说书体消解之后,言情小说以客观叙事视角为主。第四章节分两节,主要分析中国现代通俗言小说的叙事结构。由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在结构方面的差异性,本章把这二者分开来探讨。长篇小说经历了从章回体向现代开放式结构的转变,短篇小说则完成了盆景化向片段化的现代转型。结语则对以上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了本文最主要的观点和创新之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沈昊[5](2005)在《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言情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啼笑因缘》、《红杏出墙记》和《秋海棠》叁部现代通俗言情小说为例,概述了现代言情小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现代通俗小说言情的特征,重点论述了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言情模式,为“社会言情小说”和“侠情小说”以及其他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现代言情小说的渊源,考察了古代言情小说言情模式变迁的情况,唐传奇中言情小说的分离式、融合式和复归式等叁种言情模式为最早的言情模式,为其后的宋元话本、拟话本小说以及明清长篇言情小说所继承。及至晚清民初,这种言情模式发生了变化。言情小说的言情模式由以婚姻爱情的结局分类,逐渐转化为以爱情婚姻与日常生活的配置方式归类,并且论述了言情模式变迁的原因在于:首先,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其次,现代小说家的小说观和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再次,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改变了传统的言情模式。本文在最后论述了现代言情模式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导致后世小说言情的生活化,多元化,哲理化,畸形化。本文认为,言情模式发展到当代,已经完全没有了固定的模式,没有模式就是当代小说基本的的言情模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5-06-30)
佘小杰[6](2002)在《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对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的研究。社会言情小说是现代通俗文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读者面最广,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本文在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探索了社会言情小说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跟随时代发展而进行的变革。从言情的传统来看,我国古代小说中有着丰富的言情的传统。从唐代传奇中,就已有《会真记》、《李娃传》分别开启了“才子佳人”和“士子与青楼妓女”的言情模式。后来的宋话本和拟话本中,也出现了《碾玉观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很多有言情内容的小说。明清之际更是出现了一批专门言情的“才子佳人小说”,以《玉娇梨》、《好逑传》、《平山冷燕》等为代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后世小说创作有巨大影响的言情杰作《红楼梦》。在产生了这样的高峰之后,描写才子与佳人的言情小说难以为继,于是就另“辟情场于北里”,产生了《青楼梦》、《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等大批狭邪小说,其中也有不少是言情的杰作,如《花月痕》,就对现代言情小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社会言情小说的形成,一方面是晚清民初出现了大量的礼拜六派的言情小说,一方面,从晚清开始也出现了象《恨海》这样的“以社会变革为经,以儿女之情为纬”的“写情小说”。到了《广陵潮》,更是把当时流行的言情小说和社会小说这两种小说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了典型的社会言情小说这种形式。总起来讲,正如范伯群先生在《毕倚虹评传》中所说,“因为言情者是在社会之中谈情说爱,所以大多言情小说都涉及若干社会的侧面。而在通俗文学领域中,写社会小说者,也难免不包涵若干言情片段。论家将他们硬分成‘社会’与‘言情’等不同品种,只不过指出他们的侧重点而已。凡此类小说,统称之为‘社会言情小说’,往往会被作者和读者所乐意接受。”现代社会言情小说一方面继承了前人的言情小说中的许多遗产,同时也有许多的发展和变革。本文主要从叙事模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考察,一方面,从言情模式的角度,分别通过《玉梨魂》和《广陵潮》等代表性作品分析了“才子佳人”模式和“士子与青楼名妓”模式在社会言情小说中的表现,分析了社会言情作家对这两个传统模式的继承和变革;另一方面,通过对几大类人物形象的考察分析,探讨了社会言情小说类型化的人物模式。在《玉梨魂》中,男女主人公在恋爱方式和感情的格调上,都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模式的“郎才女貌”的恋爱观和卿卿我我的情调,以及由“有情人终成眷属”观念衍生而来的对婚姻问题的关切,但是,对女主人公的寡妇身份的设定以及最终的悲剧性结局,都体现了与以风流美满大团圆结局为结构模式的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小说情节的悲剧性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都充分体现了小说的现代性的一面。《广陵潮》中的男主人公云麟和女主人公红珠的言情故事一方面可以看出对传统的“士子与青楼名妓”模式的继承,但是同时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小说中的云磷作为二十世纪初的才子,己经失去了在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也失去了古代士子的崇高的社会地位,成了开始向平民化甚至市民化的倾向发展的普通读书人。而同时,女主人公红珠则相对于古代名妓获得了更多的命运的主动性,她不再等待男主人公的拯救,反过来,是她一再地拯救了男主人公云蹦。同时,这个故事又与民间传说中贫穷青年“得妻”或“获妻”的“仙女妻”的故事有一定的联系。在人物类型上,社会言情小说也有自己的特色。虽然社会言情小说往往人物众多,但总结起来基本有这么几类:具有作家自我形象色彩的才子,旧派的或半新半旧的佳人,浪漫不羁的新派女性,以及妓女、坤伶与姨太太。体现了通俗言情作家与新文学作家不同的创作视野。 对社会言情小说的言情模式推陈出新,使社会言情小说达到高度成熟和完美的是张恨水。他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从《花月痕》、《玉梨魂})等前人之作的影响中走出来,创作出了《啼笑因缘》这样的社会言情的典范之作。这部小说对常见的“军阀与女伶”的题材进行了全新的改写。小说中的言情描写一方面消除了早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怨绿啼红”、“哀感顽艳”的缠绵排恻的情调,也摒弃了作者早期曾经迷恋过的才子佳人或才子与青楼名妓的陈旧的言情模式,同时,与五四新文学中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爱情描写相比,他更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描写爱情,更注重爱情和婚姻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一面,这对五四新文学的爱情描写的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神圣性、崇高性也是一种消解。 在本文的写作中,作者注重采取比较的手法。一方面注重纵向的与传统文学的比较和联系,一方面又注重与同时代的五四新文学相比较,以期使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的诸种特点更为彰显和易于理解。(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04-20)
张华[7](2000)在《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流变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俗言情小说在清末民初迅速兴起 ,既与文学传统有关 ,又受社会文化构成因素与发展状况制约。民国初期“言情”带有惟情倾向和伤感情调。五四以后“言情”开始融入更多的社会内容 ,欢快调子随之出现。抗战以后“社会”压倒“言情”,对男女爱情的探索更加深入 ,才子佳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5期)
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小仲马《茶花女》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发展的关系为研究中心,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不同阶段《茶花女》的译介情况及通俗言情小说的发展面貌,探讨了《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生成和发展过程之间的微妙关系,阐述了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之路及其现代性特征。本文还借此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进行了思考。第一章分别考察清末民初时期通俗言情小说的基本面貌和《茶花女》译介的主要成果,主要以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重点剖析其译介大获成功的原因,阐明译作的创新之处及其对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与启迪。第二章首先阐述五四至二叁十年代的翻译文学及言情小说的概况,接着以夏康农所译《茶花女》为例,将其与《巴黎茶花女遗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进一步发展状况并以张恨水为代表进行说明。第叁章从抗战时期《茶花女》的译介、翻译文学及该时期国内言情小说的情况入手,阐明文化、文学背景的同时再分析言情小说所体现的现代性特征,并以张爱玲的现代传奇表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至此时期才大体确立。第四章是基于本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相互建构关系进行总结和理论思考。该章对各个时期《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和评价,指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建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丽.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正名问题研究[J].文艺争鸣.2016
[2].叶娟.《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冯永玲.从巴黎到中国[D].苏州大学.2008
[4].杨玉锋.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7
[5].沈昊.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言情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6].佘小杰.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7].张华.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流变轨迹[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