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动式房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动房,政策支持,发展前景
被动式房屋论文文献综述
何婉婷[1](2018)在《被动式房屋的优越性及其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房屋选址、被动式房屋(以下简称被动房)设计、新风系统的使用以及成本回收等四个方面来论证被动式房屋相对于普通房屋的优越性。并列举在这种大前提下,国家及各地政府所给予的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因此给被动房所带来的光明前景。(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5期)
程才实[2](2018)在《河北:又矗立起新的被动式办公建筑——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办公楼”被动式房屋示范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3月,在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工业园区内,一座被动式办公建筑竣工,这正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项目——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办公楼,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715.04万平方米,楼高4层。这座被动式房屋设计简洁大方,浅绿色幕墙与浅黄色混凝土立面和谐相融,在初夏的季节颇显生机与活力。它迎来了近200名中、德、奥叁国佳宾观摩交流,大家在这座被动式办公建筑里,畅谈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被动式房屋建筑技术的过去与未来。(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建筑2018年第1期(总第170期)》期刊2018-03-20)
周太友[3](2017)在《被动式房屋具有非常大的节能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式房屋,最基本的工作机理是所谓“温室效应”。其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重质材料,如砖石、混凝土,以保持房屋有良好的蓄热性能。世界上首座被动式建筑于1990在德国中部城市达姆斯塔特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目前,被动式房屋以其卓越的宜居、生(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7-04-27)
张小玲[4](2016)在《中国发展被动式房屋的建议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式房屋是20世纪80年代初,瑞典隆德大学Bo Adamson教授和德国达姆施塔特房屋与环境研究所Wolfgang Feist博士提出的一种新理念:要在不设传统采暖设施而仅依靠太阳辐射、人体放热、室内灯光、电器散热等自然得热方式的条件下,建造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20℃以上,具有必要舒适度的房屋,他们将这种房屋称为被动式房屋。被动式房屋就是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在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下能够建造的最节能房子。它同我国现存叁类房屋划出(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6年17期)
本刊讯[5](2016)在《被动房,德生会做得更好——2016国际被动式房屋大会总裁高级研修班德国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近日,行业专家参观了德国先进的被动房技术,保温、门窗、太阳能、新风系统……被动房新门窗技术,也是在铝包木领域聚焦,不但款式多,而且还兼备了不同的开启方式。出行德国,受益匪浅。在参观比利时能源署和弗莱堡太阳能新城时,国外对太阳能的利用技术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利时能源署办公楼的两端都是太阳能板,用来提供能源,楼体采用玻璃材质,晚上遮阳系统可以将玻璃遮挡进行(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6年11期)
薛秀春[6](2016)在《政策利好,被动房将迎来大发展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的冬天,秦皇岛“在水一方”被动房示范项目经受住了极寒天气的考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居民普遍反映良好。用项目建设者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臻的话说,就是“我们挺过来了”。 这意味着,2013年10月通过(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6-03-21)
宿金成,张升旺[7](2015)在《被动式房屋在哈尔滨地区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尔滨是我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建筑区划属于严寒地区,建筑能耗尤其是冬季采暖的消耗非常大。绿色建筑作为应对住宅高能耗的策略之一,必将成为新型建筑潮流。被动屋的出现,以其低能耗、低技术、低投资、高舒适度等特点成为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哈尔滨第一个被动式房屋的建成使用,证明了在严寒地区应用被动屋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魏林滨,李震,李迪,王昭,陈文[8](2015)在《被动式房屋气密性测试方法分析与实践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被动式房屋验收指标之一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性能,国内却缺少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本文在国内外建筑物气密性测试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对德国被动式房屋鼓风门气密性测试指南中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山东省一个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进行了建筑气密性测试实践应用,将为今后我国被动式房屋或者其他类型建筑的气密性测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5年23期)
敖日辉[9](2015)在《大连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叁期别墅被动式房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问题。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也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我国目前既有的建筑大概有95%都是属于高耗能建筑。居住建筑是城市建设中比重最大的建筑类型,居住建筑数量众多。所以居住建筑采用被动式设计,能大大缓解城市能源浪费、减少大气污染。大连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是由大连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开发的综合性旅游度假产品。本次论文研究的是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的第叁期的度假别墅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应用。根据大连的气候特点,结合德国的被动式房屋设计策略,总结出大连被动式房屋设计策略如下:高效能外围护结构(2)高效率机电系统(3)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本文从分析研究入手,着重分析了被动式建筑设计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气候气象因素、群体布局因素、朝向因素、风环境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实际工程在体形设计、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保温体系、材料选择上所采用的详细的技术措施,并通过软件计算,最终达到所设定的被动式房屋设计标准。通过对国内、国外被动式房屋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实例的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节能标准与国外被动式房屋设计标准差距较大,但是通过合理的场地设计、合理的户型设计、合理的资源的利用、合理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合理的建筑构造,在大连建设被动式房屋是可以实现的。因此,通过大连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叁期别墅被动式房屋的设计,以实际项目的可行性,为大连别墅项目,以及居住建筑的被动式设计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被动屋在大连必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路德维希·隆恩,茜比勒·罗斯曼,厉峻超[10](2015)在《2015被动式房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首座被动式建筑问世以来,经历24年的发展,被动式建筑标准成为世界范围公认的最高等级建筑节能标准。被动式房屋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而这也是目前中国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被动式建筑标准是构成"近零能耗建筑"的基础。依照《2010欧盟建筑法规》规定:自2019年,欧盟范围对所有公共类新建建筑;自2021年,欧盟范围对所有新建建筑将强制执行"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标准。然而,未来的被动式房屋应该利用自身产生的能源,形成一套自给自足的能源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获取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量。此外,被动式房屋未来将为能源需求提供新的能源供应。建筑师群体的任务是实现建筑成本效益和节能指标的同时,追求高质量的建筑美学。为配合实现这一目标,业主需要在项目委托之初就做出是否采用被动式标准的决定。只有在项目初步设计之初即由富有经验的被动式房屋设计师介入,才能对被动式房屋进行成本优化,同时保证高品质的美学标准才成为可能。唯有建立这样的意识,被动式建筑才能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认可。(本文来源于《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期刊2015年Z1期)
被动式房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5年3月,在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工业园区内,一座被动式办公建筑竣工,这正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项目——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办公楼,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715.04万平方米,楼高4层。这座被动式房屋设计简洁大方,浅绿色幕墙与浅黄色混凝土立面和谐相融,在初夏的季节颇显生机与活力。它迎来了近200名中、德、奥叁国佳宾观摩交流,大家在这座被动式办公建筑里,畅谈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被动式房屋建筑技术的过去与未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动式房屋论文参考文献
[1].何婉婷.被动式房屋的优越性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2].程才实.河北:又矗立起新的被动式办公建筑——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办公楼”被动式房屋示范项目[C].中国民族建筑2018年第1期(总第170期).2018
[3].周太友.被动式房屋具有非常大的节能效果[N].中华工商时报.2017
[4].张小玲.中国发展被动式房屋的建议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6
[5].本刊讯.被动房,德生会做得更好——2016国际被动式房屋大会总裁高级研修班德国之行[J].建筑.2016
[6].薛秀春.政策利好,被动房将迎来大发展时代[N].中国建设报.2016
[7].宿金成,张升旺.被动式房屋在哈尔滨地区应用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5
[8].魏林滨,李震,李迪,王昭,陈文.被动式房屋气密性测试方法分析与实践应用[J].建设科技.2015
[9].敖日辉.大连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叁期别墅被动式房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
[10].路德维希·隆恩,茜比勒·罗斯曼,厉峻超.2015被动式房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