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汪琪[1](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倪诚蔚,刘玉姣,李佳芸瑞,常冬[2](2020)在《云南省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云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是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和云南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提出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建立技术平台和专家库、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3个方面的科技支撑政策建议,对云南省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麦思超[3](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征程、新要求。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是基于我国长期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经验与教训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抉择。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论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体现新时代特征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等多空间尺度,采用基于CRITIC法赋权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时空尺度下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指标层存在的障碍因子作出判断,同时选取多种因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定位,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与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对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夯实与拓展;二是构建了既体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又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且所选用的指标大部分为相对强度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对长江经济带开展了省域和市域等多空间尺度的研究,通过更小的地域单元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城市在影响因素上的区域差异,丰富了绿色发展研究的空间层次;四是依托时间跨度大且详实的数据资料,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层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从指标体系外部选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等5个维度共6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为不同因素在绿色发展中的影响程度大小与方向提供了新的论据和事实。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5年至2016年间,得益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市间或城市间差距不大,且差距呈缩小态势,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高、西部地区省份和城市增速快”的特征。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917至0.5281之间,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24:1缩小至1.14:1;市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098至0.5919,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66:1缩小至1.49:1。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无论是省域层面还是市域层面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生态、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大致也呈波动提升态势,且基本保持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中等或较高、绿色政治发展水平中等、绿色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格局,并在空间上呈现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相似的“东高西快”的特征。仅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的局面。五大构成要素空间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仅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其他差距较小。3.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文化的支撑,但绿色生态和绿色政治两大构成要素并不具备优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在各自空间中排名较前,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社会发展水平和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同时,中心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对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4.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包括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共11种障碍因子。市域层面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工业SO2排放量等两大障碍因子,但具体到各省各市略有差异。5.2005年至2016年间,工业化推进和教育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的表现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产业高级化、工业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工业化、国际合作、金融支持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工业化、产业高级化和教育发展是影响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瑞忠[4](2019)在《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昆明高新区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27年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细胞生物和医药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金属新材料等产业,成为全省首家千亿园区,被国家部委确定为创新型特色园区和绿色园区。随着园区经济发展,企业逐渐增多,区域内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污染治理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导致经济发展与当前生态环保的形势不相适应。如何提升地方职能部门监管效力,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升民众的参与度,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公共服务、公共政策和激励等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高新区经济社会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现状与趋势,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观察、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发现昆明高新区通过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园区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绿色生态创建成效明显。同时也发现昆明高新区在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1)政府绿色发展意识薄弱;(2)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处于弱势地位;(3)园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不顺;(4)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落实;(5)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公众参与程度相对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立足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本质,从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激励理论视角,力求最大化挖掘影响和制约昆明高新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原因和障碍,并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1)建立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新机制;(2)加强企业在园区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社会责任;(3)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周欣[5](2019)在《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5月1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又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而长江上游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和关键区域,其沿江重化工业密布,“重化工围江”等问题严峻,导致生态环境风险“红灯”频现。如何在“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的前提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避免工业陷入“先污染、再治理”的粗放集聚困境,把污染“关进笼子”?“生态集聚”就成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工业体系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实现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的可持续耦合演进,将是破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促进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于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对工业生态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构;其次,描述了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概况,结合区位熵和EG指数对其工业集聚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描述,并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行和污染治理三方面对其工业生态环境发展概况进行了描述;随后从集聚生态、集聚规模、集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生态集聚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上游地区2000-2017年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认为工业生态集聚是工业集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及外部环境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其发展规模与地区资源禀赋相协调,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生态失衡到生态整合的动态演进过程,发展关系复杂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并遵循着“工业集聚→工业生态集聚→工业生态集群”的动态演进规律;第二,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多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度较高,工业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且长江上游4省市中重庆市的工业环境发展状况最好;第三,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生态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顺序,工业集聚规模水平则较平稳,基本维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工业集聚效益呈不断增长趋势,基本维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而工业生态集聚水平整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且4省市中,重庆在2000-2005年以及2015-2017年工业生态集聚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四川省在2006-2014年间超过重庆市,从第二位跃居到首位,云南省发展较平稳,一直处在长江上游地区中的第三位,贵州省工业生态集聚水平则一直处于末位;第五,工业要素禀赋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起正向促进作用,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起负向抑制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针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强化工业生态集聚,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第二,有效推进环境规制,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第三,加强生态环保技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严守生态底线。第五,积极鼓励引进外资,推动引资与环保共赢发展。
胡晓芬[6](2017)在《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循环化改造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打通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优化整个园区产业共生体系,将传统工业园区打造成绿色低碳的循环型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园区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要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须减少资源的过度依赖。因此,本研究以甘肃华亭煤炭资源型工业园区为例,对华亭园区循环化改造进行多维测度。首先,对其进行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测度,阐述了华亭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发展水平以及提升园区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其次,通过建立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分析园区核心产业链“原煤—甲醇—聚丙烯”产业链全过程的环境影响,探寻园区循环化改造生产阶段环境影响分布规律,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环境影响值较大的生产环节,在构建园区产业共生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七条循环化改造路径,并对其进行共生绩效分析,得出园区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效果显着;最后,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全国41个循环化改造园区进行综合效率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定量评价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的综合效率水平。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尝试性的给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构建多层次整合效率测度方法,华亭工业园区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资源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线性趋近,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逐渐趋远;从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的关系模型可以看出提高园区资源效率是提升园区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增长带来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升,而生态效率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人均GDP增长。(2)将GaBi6软件引入煤化工产业链生命周期评价,得出制甲醇阶段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大,且主要来源于制甲醇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的环境影响最大,且主要来源于制甲醇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在构建华亭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七条循环化改造路径,通过改造路径共生绩效分析,得出华亭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共节能9814.98TJ,消除全球变暖环境影响130.79万吨,消除酸化效应环境影响4183.50吨,消除富营养化效应环境影响22.20吨。通过预测分析认为园区循环化改造对于提高园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3)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华亭工业园区与全国其他40个循环化改造园区进行综合效率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得出:20112015年间,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促进了园区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华亭工业园区在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说明华亭园区在资源配置、园区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赵莹[7](2016)在《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以玉溪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园区因为自身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因为其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有关工业园区源污染治理的一些法律制度或相关政策,或过于抽象化而欠缺可操作性,或过于强调污染物排放标准,多数属于排污的末端控制,缺乏源头控制的对策,此外,当地政府的经济优先、忽视环保的观念也多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法律、政策的执行多有抵触,工业园区的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近年来,玉溪市共设立了工业园区10个,这些工业园区企业产业结构比较落后,经营模式主要为粗放式经营,虽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工业园区附近的环境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污染严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安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以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法律制度角度对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工业园区为例,分析玉溪工业园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以此为缩影,总结出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到了环境保护瓶颈,并强调工业园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树立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理念,并且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治理除了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外,还必须依托于法律制度。只有依托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并以其他基本法为保障,寻求制度化的法律路径才是实现工业园区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的深刻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立法以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玉溪工业园区的实际开展工业园区源污染的治理。首先是由“末端治理”模式转向“源头控制”的防治模式,在工业生产上鼓励清洁生产,从完善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入手,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改造,提升园区的信息交换制度。其次,还要切实保障当地居民的环境权益,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最后,不断完善环境司法,将环境司法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在进行法律制度的制定及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法律措施时应保证其有效性和科学性。
陈杰[8](2015)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增长而进步,但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从原料生产加工到产品使用消耗再到废物废弃排放,这一传统发展模式,再加之增速过快的世界人口数目,给全球生态、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可避免的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资源严重浪费、环境过度污染、生态严重失衡、自然灾害频发等人类必须重视的问题,人类在感受到生存坏境及社会发展正面临着重大危机时,开始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环境危机,生态化建设概念的提出正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我国在经济上取得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内工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一定规模,但传统发展模式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生态效益并没有经济效益那样获得足够的关注。而更多的虽然了解到环境的重要性,却仍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最终结果是投入资源多,返回自然的废弃物多,导致生态恶化,资源匮乏、效率低下,成本增高。近十年来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理论正好为我国这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建立做好了铺垫。本文内容主要是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的进展从系统上来研究论述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同时以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经开区概况、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社会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环境影响现状及评价、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及污染控制、园区管理模式等方面,通过对昆明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确定了昆明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目标,找到了在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思路及保障措施。对昆明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带来了指导性的建设意见。
李新[9](2014)在《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依据工业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等建成的第三代产业园区。主要使用循环利用、清洁生产以及废物交换等方式,将园区内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变成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标,从而达到生态工业园区的无污染排放。为此,生态工业园区代表了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的导向和趋势,深入研究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问题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例,对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阐述了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然后分析了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关系,指出滇中产业聚集是生态工业园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滇中产业聚集的基本载体,接着本文结合安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建设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障碍与可行性。最后结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启示,提出了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
徐家存[10](2013)在《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山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工业,通过论证生态、经济、工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列举了安宁、楚雄、普洱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从而提出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工业的一些对策。继续推进"工业上山"战略;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调动产业联动,发挥后发优势,以生态理念来引导山区工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城融合 |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
2.4.4 成功案例经验 |
2.5 研究评述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
5.1.4 相关规划解读 |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
5.6.1 生态防护治理 |
5.6.2 走向循环经济 |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
(2)云南省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展意义 |
1.1 有利于实现云南高质量发展 |
1.2 有利于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3 有利于云南国际绿色科技合作 |
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
2.1 国家情况 |
2.2 云南情况 |
3 结论与建议 |
3.1 设立技术研发机构 |
3.2 建立技术平台和专家库 |
3.3 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
(3)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背景 |
2.1.1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际背景 |
2.1.2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内背景 |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机理 |
3.1 国内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 |
3.2 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背景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3.3.1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 |
3.3.2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五大特征 |
3.4 新时代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内在机理 |
3.4.1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
3.4.2 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3.4.3 绿色生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
3.4.4 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
3.4.5 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 |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4.1 国内外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
4.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时空分析方法 |
4.3.1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4.3.2 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析方法 |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1 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2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4.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
6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6.1.2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3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
6.2.1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确立 |
6.2.2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与检验 |
6.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6.3.1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2 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3 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4 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工业园区 |
二、生态工业园区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四、环境保护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服务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昆明高新区环境保护管理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
一、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
二、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三、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 |
第二节 昆明高新区概况 |
一、园区概况 |
第三节 昆明高新区环境保护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
二、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三、扎实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 |
四、持续开展绿色生态创建 |
五、全面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
六、园区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好转 |
七、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第三章 昆明高新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绿色发展意识薄弱 |
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传统思想短期内难以转变 |
二、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环境保护主义 |
第二节 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处于弱势地位 |
一、缺乏科学整体规划,“多规合一”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导致居民投诉比例居高不下 |
第三节 园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
一、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
二、环境保护专业执法人员数量和能力严重不足 |
三、重环评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 |
第四节 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一、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不重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
二、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滞后 |
第五节 公众参与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程度较低 |
一、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 |
二、公民生态环保知识和能力匮乏,缺乏环保维权意识 |
第四章 国内外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
第二节 国外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
第五章 加强昆明高新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新机制 |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 |
二、破解园区重点、难点环境问题,提高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园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防患意识,确保园区生态环境安全 |
第二节 强化企业在园区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社会责任 |
一、严格落实责任,加强企业内部环保管理 |
二、开展企业数字环保建设,提高企业环保管理信息化水平 |
三、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
四、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
一、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
二、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三、健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激励机制 |
结论 |
一、研究的发现与贡献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研究综述 |
第3章 工业生态集聚理论建构 |
3.1 工业生态集聚概念辨析 |
3.2 工业生态集聚特征分析 |
3.3 工业生态集聚驱动主体 |
第4章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与工业环境发展概况 |
4.1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概况 |
4.2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分析 |
4.3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环境概况 |
第5章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测度 |
5.1 工业生态集聚指标体系构建 |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方法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工业生态集聚综合分析 |
第6章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设定 |
6.2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6)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
2.1 工业园区基本概念及特征 |
2.1.1 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及其演变 |
2.1.2 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
2.2 中国工业园区的具体实践 |
2.2.1 园区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
2.2.2 政府决策及制度保障 |
2.3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2.4 中国工业园区的研究进展 |
2.5 中国工业园区的类型判断及发展方向 |
2.5.1 工业园区的发展类型判断 |
2.5.2 资源型工业园区特征及发展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3.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概念内涵 |
3.2 园区循环化改造理论基础 |
3.2.1 一般系统论 |
3.2.2 产业生态学 |
3.2.3 循环经济理论 |
3.3 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综述 |
3.3.1 循环化改造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循环化改造国内研究进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
4.1 案例区选择及概述 |
4.1.1 华亭工业园区概述 |
4.1.2 华亭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及其发展阶段 |
4.2 研究方法 |
4.2.1 能值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4.2.3 工业园区能值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4.3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
4.3.1 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模型 |
4.3.2 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模型分解 |
4.3.3 华亭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结果 |
4.4 相关性检验 |
4.4.1 单位根检验 |
4.4.2 协整检验 |
4.4.3 Granger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生命周期评价 |
5.1 研究方法 |
5.1.1 生命周期评价内涵 |
5.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
5.1.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5.1.4 LCA分析工具 |
5.2 煤化工产业链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2.1 华亭工业园区煤化工项目概述 |
5.2.2 煤化工边界 |
5.2.3 清单分析 |
5.2.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
5.2.5 环境影响评价 |
5.3 园区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分析 |
5.3.1 华亭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 |
5.3.2 园区资源流共生网络框架 |
5.3.3 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 |
5.3.4 路径优化共生绩效分析与环境影响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综合效率测度 |
6.0 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概述 |
6.1 循环化改造园区技术效率测度 |
6.1.1 DEA模型 |
6.1.2 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 |
6.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循环化改造园区综合效率特征分析 |
6.3.2 循环化改造园区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循环化改造对策及建议 |
7.2.1 加大边远地区产业链政策补贴 |
7.2.2 建设产业链接的风险分担与保障体系 |
7.2.3 建立循环化改造基础技术支持 |
7.2.4 建立循环化改造评价与考核制度 |
7.3 创新总结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2011-2015 年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公示名单 |
附件二:华亭工业园区能值指标解析图 |
附件三:生命周期CML2001模型环境影响评价分解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以玉溪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工业园区概念的界定 |
(一) 工业园区的简介 |
(二) 我国各类工业园区的类别 |
(三) 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
二、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分析 |
(一) 我国工业园区主要污染和现状 |
(二) 玉溪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
(三) 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
(一) 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法律制度梳理 |
(二) 玉溪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法律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
四、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二) 完善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制度,进行生态工业园区改造 |
(三) 提升信息交换管理制度 |
(四) 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五) 投资激励与保护制度 |
(六) 严格环境法律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生态工业园区理论及定义 |
(一)定义 |
(二)相关理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效益及指标规划 |
第一节 园区建设的效益规划 |
一、经济效益 |
二、生态环境效益 |
三、社会效益 |
第二节 园区建设的指标规划 |
一、生态工业布局规划 |
二、规划前后模式指标 |
第二章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现状 |
第一节 园区概况 |
第二节 自然条件现状 |
一、区位交通 |
二、气候 |
三、地形地貌 |
四、水资源 |
第三节 基础设施现状 |
一、道路交通现状 |
二、给排水设施 |
三、电力电讯设施 |
四、固废处理设施 |
第四节 污染物排放 |
一、废水排放 |
二、废气排放 |
第五节 生态环境 |
一、水环境质量 |
二、大气环境质量 |
三、声环境质量 |
第三章 昆明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
第二节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践 |
一、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二、加拿大伯恩赛德生态工业园 |
三、美国切塔努嘎生态工业园 |
四、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 |
五、苏州环保产业园 |
六、沈阳再生资源生态产业园 |
第二节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借鉴 |
一、经验分析 |
二、成果与经验 |
三、失误与教训 |
第五章 完善昆明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工业区机构建设保障 |
第二节 政策措施制度保障 |
第三节 预防机制制度保障 |
第四节 低碳环保模式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的结论 |
二、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聚集 |
2.1.2 生态工业园区 |
2.1.3 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要素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聚集理论 |
2.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关系 |
3.1 滇中产业聚集是生态工业园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
3.1.1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创新效应 |
3.1.2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成本效应 |
3.1.3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合作互补效应 |
3.1.4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品结构优化效应 |
3.1.5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效应 |
3.2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滇中产业聚集的基本载体 |
3.2.1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导入滇中产业聚集区短缺优势要素 |
3.2.2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完善滇中产业聚集区优势要素的质量 |
3.2.3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改善滇中产业聚集区优势要素的系统结构 |
3.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内涵 |
3.3.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3.3.2 以市场为导向 |
3.3.3 以生产要素转移和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 |
4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4.1 安宁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 |
4.1.1 安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
4.1.2 安宁工业园区核心产业较为突出 |
4.1.3 安宁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 |
4.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
4.2.1 工业园区内聚集程度不高 |
4.2.2 工业园区内企业根植性差 |
4.2.3 工业园区内新的产业同构性 |
4.2.4 工业园区内企业生态效应不足 |
4.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
4.3.1 国内产业转移态势为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机遇 |
4.3.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
4.3.3 加速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需要 |
4.3.4 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有效突破 |
5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启示 |
5.1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介绍 |
5.1.1 国外的典型生态工业园区 |
5.1.2 中国的典型生态工业园区 |
5.2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特点 |
5.2.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
5.2.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
5.3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
6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 |
6.1 滇中产业集聚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定位 |
6.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
6.3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和实施途径 |
6.3.1 政府转变职能,突出“政府引导”作用 |
6.3.2 创新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机制 |
6.3.3 大力培育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的区域品牌 |
6.3.4 构建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
6.3.5 完善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政策体系 |
6.3.6 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现代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
6.3.7 探索创新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在发展前、发展中、发展后的监管机制 |
7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J]. 倪诚蔚,刘玉姣,李佳芸瑞,常冬. 云南科技管理, 2020(06)
- [3]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D]. 麦思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4]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D]. 高瑞忠.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欣.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6]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D]. 胡晓芬. 兰州大学, 2017(03)
- [7]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以玉溪地区为例[D]. 赵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8]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D]. 陈杰.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6)
- [9]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例[D]. 李新. 云南大学, 2014(02)
- [10]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分析与对策[A]. 徐家存.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