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南地区,Delta,太湖流域,地理变迁
地理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余连祥[1](2019)在《地理变迁中的“江南”》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这首汉乐府《江南》作为必背古诗出现。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江南的模样第一次朦胧地在眼前勾勒出来。可是,江南,到底指哪里?地理上的江南,如何界定?历史上的江南,又有过怎样的变迁?它的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在长叁角一体化的时代进程中,"新江南"又具体指向何处?(本文来源于《文化交流》期刊2019年11期)
王钿,赵向豪,王晓琼,刘国勇[2](2019)在《乳业振兴背景下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乳业振兴背景下基于农业空间分工理论,采用区位基尼系数、重心移动法和产业集中率,考察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迁特征。研究表明,1997-2016年中国牛奶业的地理集聚程度逐年有所增强,并经历了"减弱—增强—减弱"的发展态势,表现出阶段性时空特征;中国牛奶业的生产重心逐渐朝着东南方向移动,在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间移动,移动距离较小,移动速度逐渐变慢,移动方向变化较为频繁;中国牛奶主产区逐渐向北移动,北方地区成为中国牛奶的主产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和河南省成为中国牛奶生产的四大主产区,上海市与四川省因人口增长及产业节构调整,牛奶生产退出主产区行列。因此,基于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时空变迁特征,整合牛奶生产资源,创新牛奶加工技术,严格加强质量与环境控制,根据市场导向实现有效供给,推进牛奶产业空间布局,以实现中国各区域牛奶业市场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龚胜生,陈云[3](2019)在《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历史时间断面方法和现代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西汉、西晋、唐代、北宋、明代、清代、现代7个时间断面的人口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中国人口疏密区的分界线就是中国农牧区的分界线,中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由中国农耕区和畜牧区的空间分异奠定,理论上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就是中国农牧交错带的拟合线。②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弧状地带,不能用直线拟合,只能用弧线拟合;"沈天大弧线"(沈阳—天水—大理弧线)是该交错带的函数拟合线,"山兰防弧线"(山海关—兰州—防城港弧线)是该交错带的内缘拟合线,也是中原王朝衰弱时期的农牧分界线;"沈兰西弧线"(沈阳—兰州—西双版纳弧线)是该交错带的外缘拟合线,也是中原王朝强盛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直线的"爱辉—腾冲线"理论上不能拟合弧状的中国农牧交错带,但因为它碰巧是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函数拟合线的切线,因而也能较好地刻画中国人口的宏观分异格局。③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有着丰富的地理学意义:一是分界线本身就是农牧业分界线;二是分界线与海岸线围成的区域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区";叁是分界线最大限度地刻画了中国东南和西北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异。(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可人[4](2019)在《“丝绸之路”上的阿富汗城市地理景观变迁与国家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临边临界,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战略意义重要,孕育了宝贵的文明。早在上古时期,阿富汗所处的地域已经开始参与青金石的跨区域贸易,而在"丝绸之路"兴盛时期,阿富汗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全面参与了亚欧地区的贸易,呈现繁荣景象。生活在城市及周边区域的人们的生计和对国家的认同都受到了城市贸易体系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固化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阿富汗民族国家是在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城市贸易功能相对下降而战略意义有所上升的时期形成的。进入重建阶段,为重建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既是阿富汗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出现在阿富汗的铁路、公路、航运、天然气管道、藏红花产业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经演进为"铁—气新丝路"。一个紧密连接周边区域的运输和贸易网络初步形成,城市化不断加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与功能逐渐体现,阿富汗人的生计随着国家经济参与到全球一体化供应链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阿富汗人对于国家的认同有所加强,但是塔利班割据与毒品经济的存在又对阿富汗城市地理景观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给国家治理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城市地理景观变迁也给战后阿富汗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南亚东南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卉[5](2019)在《中科院地理所 再现七十年来中国城市扩展及生态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匡文慧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刻画了全球城市覆盖范围以及内部开发建设和生态绿化状况,有效地推动了全球人居环境质量的深入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日刊出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匡文慧团队编制了《中华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0-10)
郭珍[6](2019)在《密度、距离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可持续地理变迁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可持续地理变迁的过程,市场和政府协作的程度决定着地理变迁的速度和持续性。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集聚、移民等市场力量的作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理想途径。然而,现阶段以城乡分治为主要特征的土地、户籍等制度安排造成城乡要素市场严重分割,这不仅导致城市蔓延,也使乡村人口远离经济机会。高分割、低密度、远距离的地理特征削弱了集聚、移民等市场力量,影响地理变迁的速度和持续性,成为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不能替代市场直接配置资源,而应当对土地、劳动力市场予以特别重视,协助市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所必需的地理变迁。(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5期)
郑德高[7](2019)在《等级化与网络化:长叁角经济地理变迁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长叁角地区正在经历经济地理的变迁。借鉴全球城市理论与网络城市理论,基于工商总局的企业大数据以及人口统计资料,运用价值区段、关联网络、人口流动的分层城镇化等分析方法,从等级化与网络化两个维度,对长叁角地区经济地理变迁的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功能等级与关联网络、人口规模与流动网络的演变特征,进而探索长叁角巨型城市地区多中心、网络化的主要特征与城市体系再集聚与再分散的未来趋势。并提出有的城市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而崛起,有的城市在被边缘化,城市的起落关键是要融入区域关联网络。(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刘捷[8](2019)在《从《山海经》知识的传承看国人地理观的变迁——以“儋耳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远国异人,原本是先秦神话的一部分,在后世传播过程中,这些记载却分别以地理知识和小说材料的面目得以流传。《山海经》中"儋耳国"的接受史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一方面,原本莫须有的"儋耳国"被视为边疆地名,落实到现实中帝国新开拓的地理边缘,并随着王朝统摄力的增强而最终成为华夏版图中一个普通的地名;另一方面,"儋耳国"的怪异形象所体现的异域想像为志异小说所继承,被添枝加叶地演绎成形象怪异的南洋大耳国。"儋耳国"在王朝地理学和文人小说传统中的分化、衍生和增殖的现象,为我们考察神话的流传及其文化历史背景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健羽[9](2019)在《百年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阶段国家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地理课程实现,了解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题、内容选择、表达方式等的变迁及原因,进而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进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国家安全这一核心,选择清末至今的主流中学地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以时间为线索,结合社会、经济情况,将清末以来的社会变革分为清末(1904-1911)、中华民国(1912-1948)、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改革开放以后(1978至今)五个主要时期,具体阐述每个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且基于时代背景,特别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变迁,总结各个阶段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核心主题。其次,根据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核心主题,总结不同时期地理教科书中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新增内容,分析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并从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叁个角度,对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分析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选择与表达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主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当代地理教科书在选择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时,要按照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还要关注地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2)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课程标准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更加明确,但是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所占的份量仍然不足,因此,要加强地理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学地理教育中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提高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份量。(3)从清末至今,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表达方式在不断丰富,教科书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在表达方式上需要更加多元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陈冬梅[10](2019)在《清代喀喇沁中旗历史地理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蒙旗历史地理及其变迁,是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关内蒙古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取得一定的成绩,虽有一些相关成果相继问世,但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历史地理研究尚未出现专门系统的论述和考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蒙旗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代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的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利用清代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札萨克衙门蒙文档案,与喀喇沁左旗和右旗档案相结合,并利用清代政府所编纂的历史书籍、喀喇沁中旗地图,对喀喇沁中旗的行政建制、地界、山川地理、驿站、寺庙、人口及旗内开垦等的历史演变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考证。文章由前言,正文,结语叁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前言部分,对喀喇沁中旗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并总结。正文部分分为叁章内容:第一章为喀喇沁中旗的建立及其行政演变。介绍了喀喇沁中旗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札萨克的世袭,行政及其旗内苏木数,人口与开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为喀喇沁中旗的地界问题,对喀喇沁叁旗分地界及喀喇沁中旗的旗界问题进行了考证。第叁章对喀喇沁中旗旗界内的山川、河流、驿站、寺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地理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乳业振兴背景下基于农业空间分工理论,采用区位基尼系数、重心移动法和产业集中率,考察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迁特征。研究表明,1997-2016年中国牛奶业的地理集聚程度逐年有所增强,并经历了"减弱—增强—减弱"的发展态势,表现出阶段性时空特征;中国牛奶业的生产重心逐渐朝着东南方向移动,在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间移动,移动距离较小,移动速度逐渐变慢,移动方向变化较为频繁;中国牛奶主产区逐渐向北移动,北方地区成为中国牛奶的主产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和河南省成为中国牛奶生产的四大主产区,上海市与四川省因人口增长及产业节构调整,牛奶生产退出主产区行列。因此,基于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时空变迁特征,整合牛奶生产资源,创新牛奶加工技术,严格加强质量与环境控制,根据市场导向实现有效供给,推进牛奶产业空间布局,以实现中国各区域牛奶业市场协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余连祥.地理变迁中的“江南”[J].文化交流.2019
[2].王钿,赵向豪,王晓琼,刘国勇.乳业振兴背景下中国牛奶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迁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9
[3].龚胜生,陈云.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J].地理学报.2019
[4].何可人.“丝绸之路”上的阿富汗城市地理景观变迁与国家治理[J].南亚东南亚研究.2019
[5].王卉.中科院地理所再现七十年来中国城市扩展及生态变迁[N].中国科学报.2019
[6].郭珍.密度、距离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可持续地理变迁视角的分析[J].求索.2019
[7].郑德高.等级化与网络化:长叁角经济地理变迁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9
[8].刘捷.从《山海经》知识的传承看国人地理观的变迁——以“儋耳国”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
[9].赵健羽.百年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变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10].陈冬梅.清代喀喇沁中旗历史地理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