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桃软肝方论文-李穗晖,周瑞生,蔡玉荣,王雄文,贺凡

参桃软肝方论文-李穗晖,周瑞生,蔡玉荣,王雄文,贺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参桃软肝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参桃软肝方,Child-Pugh,C级,原发性肝癌,有效性

参桃软肝方论文文献综述

李穗晖,周瑞生,蔡玉荣,王雄文,贺凡[1](2018)在《参桃软肝方治疗Child-Pugh C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桃软肝方治疗Child-Pugh C级(简称Child C级)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60例Child C级原发性肝癌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参桃软肝方口服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观察2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肝癌相关症状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外周血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原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瘤体稳定性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肝癌相关症状积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均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肝癌相关症状积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HA水平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HA和LN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瘤体稳定率虽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治疗组有9例(22.5%)出现I~Ⅱ级不良反应,无Ⅲ~Ⅳ级毒性反应,对照组有5例(25.0%)出现I~Ⅱ级不良反应,无Ⅲ~Ⅳ级毒性反应,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桃软肝方治疗Child C级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瘤体稳定性疗效,能保护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肝癌相关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Child C级肝癌患者中医药治疗的选择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唐莹[2](2018)在《参桃软肝方对HBx蛋白导致的肝癌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参桃软肝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是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方,有健脾养肝、软坚消症之效,大量前期研究证明,参桃软肝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明确。HBx是HBV基因组四个开放阅读框中,与肝癌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基因。HBx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Bx可通过DNA甲基化途径促进肝癌的发生。本课题观察参桃软肝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作用机制,细胞及动物实验观察参桃软肝方的抑瘤功效,探讨参桃软肝方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Hbx表达的影响,揭示参桃软肝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为参桃软肝方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方法:1.临床上,选取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HBsAg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载量>5.0×102IU/mL的患者入组,给予参桃软肝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抽血检测HBx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2.按标准方法制备参桃软肝方(STR)冻干粉,并将其作用于人肝癌HepG2.2.15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STR的IC50。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分别标记为溶剂对照组、中药加5-Aza-CdR组、5-Aza-CdR组、中药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R对HepG2.2.15细胞株中HBx、DNMT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Bx mRNA、DNMT1 mRNA、DNMT3A mRNA、DNMT3B mRNA。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加入基础培养基、1mg/mL的STR药液的基础培养基培养72小时后。利用BSP检测HBx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甲基化水平。3.腋窝皮下注射HepG2人肝癌细胞悬液以建立BALB/c-nu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按照小鼠体重、性别随机分为模型组、STRGP低剂量组、STRGP中剂量组、STRGP高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体积按小鼠体质计算,均为0.1ml/10g,给药频次与给药时程: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30天测量瘤体大小,计算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小鼠给药30天处死后,剥离瘤体,称重并测量瘤体。此外,取16只HBV转基因小鼠按雌雄、体重分层,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中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3日以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按小鼠体重计算,均为0.1ml/10g,中药组参桃软肝片采用临床成人用药剂量的等效剂量的4倍(剂量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设定),配置适量生理盐水,37度加热成混悬液,0.1ml/10g灌胃。给药频次与给药时程: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其后采用摘眼球取血法收集小鼠血液,采用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及生化试剂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采用PCR检测HBV-DNA载量。结果:1.临床研究表明,STRGP可促进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后抽血检测,由图可见服用STRGP30天后,HBxDNA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由0.7%增加至48.5%,STRGP促进了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2.细胞实验表明,参桃软肝方抑制HepG2.2.15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epG2.2.15细胞经过不同剂量(0.5mg/ml-2.5mg/ml)浓度梯度的STR处理24h、48h及72h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STR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力较对照组降低。且在1.Omg/ml、1.5mg/ml、2.Omg/ml、2.5mg/ml 处,随着 STR 处理时间的延长,HepG2.2.15细胞存活力呈降低的趋势。STR抑制肝癌HepG2.2.15细胞生长,且该抑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同一时间点各浓度STR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同一浓度STR在各时间点有显着性差异(P<0.001)。HepG2.2.15细胞72h半数抑制率IC50(Half Max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数值为:0.6389 mg/ml。结果表明,STR 可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HBx蛋白表达量降低,ST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R组与STR+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R组与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当抑制DNMT1的表达时,STR无法使HBx蛋白表达量降低。说明了 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STR对HBx、DNMT1、DNMT3a、DNMT3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HBx mRNA表达量降低,ST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组与STR+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当抑制DNMT1的表达时,STR无法降低HBx mRNA表达量。这进步一说明可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 mRNA的水平。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与对照组比较,DNMT1 mRNA、DNMT3A mRNA、DNMT3B mRNA的表达量均有升高,但STR组与Con组DNMT1 mRNA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244(P>0.05);STR 组与 Con 组 DNMT3A mRNA 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P=0.264(P>0.05;STR组与Con组DNMT3BmRNA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3449(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STR作用HepG2.2.15后HBx表达变化,发现STR可以在蛋白质及RNA水平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的表达。进一步加入5-Aza-C后,发现在蛋白质及RNA水平,STR均无法抑制HBx的表达,说明在HepG2.2.15细胞中,STR通过DNA甲基化来抑制HBx的表达。BSP实验表明参桃软肝方可促进HepG2.2.15细胞HBx的甲基化,可以看到STR 1mg/mL作用72小时后HBx启动子区由原来的非甲基化变为低甲基化,HBx DNA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由0%增加至68.1%。3.动物实验,STRGP作用于BALB/c-nu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后,接种HepG2细胞一周后,裸鼠腋下皮肤肉眼可见移植瘤体,分组给药前保持瘤体在同一基线水平,然后分组给药统计分析得出,在给药前各组瘤体大小无差别,给药后第10天,与模型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偏小,两组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后第15天、第20天、第30天,与模型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该统计结果说明STRGP高剂量可抑制裸鼠HepG2移植瘤体积的增长并且该抑制作用会伴随给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给药后第15天、第20天、第30天,与STRGP低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给药后第15天,与STRGP中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后第20天、第30天,与STRGP中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STRGP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瘤体重量都有下降。STRGP有抑制肿瘤重量的作用,F=19.56,P=0.0126(P<0.05),两两比较中,STRGP高剂量与模型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与STRGP低剂量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与STRGP中剂量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组可以抑制移植瘤体积以及瘤体重量的增长。STRGP作用于HBV转基因小鼠,给药前取血清检测16只转基因小鼠HBV-DNA载量,两组小鼠实验前HBV-DNA载量在同一基线水平,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4805(P>0.05)。比较给药后STRGP组与对照组HBV-DNA载量,发现STRGF组HBV-DNA定量均数较对照组低,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6453(P>0.05)。STRGF对HBV转基因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的统计结果:STRGF较对照组比较,可降低HBV转基因小鼠AST数值,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STRGF较对照组比较,可降低HBV转基因小鼠ALT数值,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87,(P<0.001)。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ALP数值无显着差异,P=0.5347(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ALB数值无显着差异,P= 0.3777(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PA数值无显着差异,P=0.1558(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D-BIL数值无显着差异,P=0.2634(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T-BIL数值无显着差异,P=0.6403(P>0.05)。结论:1.STR治疗肝癌疗效明确,本实验临床研究表明STR可以促进HBV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而HBx被认为是HB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中与肝癌关系最密切的蛋白之一,HBx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导致肝癌的发生发展,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可抑制HBx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生长的目的。本研究清晰揭示了临床中STR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促进了 STR的临床推广应用。2.STR能抑制稳转HBV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3.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4.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 mRNA的表达。5.STR能抑制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的增长,且抑制作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STR能改善HBV转基因小鼠肝功能的损伤,降低HBV转基因小鼠的AST、ALT指标。(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方焕松[3](2015)在《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参桃软肝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观察其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同时采用国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分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随访观察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NCI不良反应事件标准评价其安全性。通过动物实验方法,构建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探索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抑瘤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以为中医药联合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其中中药联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药联合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参桃软肝方为基本方的辨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每月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肿瘤控制情况,记录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同时随访监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β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评价患者肝功能分级情况。并采用国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分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随访观察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情况。采用NCI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评价药物安全性。2.实验研究部分:构建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参桃软肝方组、索拉非尼组和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组,然后进行灌胃给药。给药期间每3天测量瘤体体积和小鼠体重。给药结束后,取瘤体测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瘤体组织PI3K、AKT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以及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以探索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抑瘤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与对照组无明显无差异(13.3% VS 10.0%,P>0.05);而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DCR)方面,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66.6% VS 46.6%,P<0.05),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不能提高对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但可提高其疾病控制率。两组的生存率比较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6个月生存率与索拉非尼单药组无明显差异(51.0% VS 46.6%,43.7% VS 34.3%,均P>0.05);而对比两组1年生存率发现,中药联合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38.3% VS 21.7%,P<0.05),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不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的近期生存率,但可以提高患者远期的1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肝癌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与索拉非尼单药组相比无差异(4.3个月VS 3.6个月,Z=0.858,P=0.354),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较索拉非尼单药组,两者在延长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患者生存曲线显示,联合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7.7个月,索拉非尼单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联合组较对照组延长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98,P=0.014),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对比较索拉非尼单药组可以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AFP水平比较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两组间的血清AF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AFP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血清AFP-治疗后血清AFP)比较显示,联合组血清AFP水平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359.83ng/ml VS 266.23ng/ml, P<0.05)。提示,经治疗后,两组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联合组血清AFP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ALT、TBIL及ALB水平统计学比较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ALT和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LB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有不程度的好转。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清ALT、TBIL及ALB差值(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数值-治疗后数值的绝对值)比较显示,联合组患者ALT和ALB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而两组患者的TBI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联合组对患者ALT和ALB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对TBIL的改善方面两组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分级的稳定好转率分别为76.7%和56.7%,联合组肝功能分级的稳定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组对肝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可增加对肝癌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在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症状领域的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疼痛、便秘和腹泻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显着(均P<0.05),在经济困难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见表11)。依据EORTC QLQ-C30(V3.0)中文版计分规则: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而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命质量越差),提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经济困难领域出现恶化,而在其余各项领域均得到改善。在对照组中,患者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症状领域的气促、恶心与呕吐、失眠、疼痛和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显着(均P<0.05),而在疲倦、食欲丧失、腹泻和经济困难领域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见表12)。依据EORTC QLQ-C30(V3.0)中文版计分规则:提示治疗后索拉非尼单药组的生存质量总体上有一定提高,但在疲倦、食欲丧失、腹泻和经济困难等领域出现恶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值(生存质量评分差值=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功能领域方面,联合组在躯体和情绪功能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症状领域,联合组在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和腹泻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便秘、失眠、疼痛和经济困难领域等方面的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联合用药组的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生存质量总体上优于索拉非尼单药组,尤其在躯体、情绪功能领域以及在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和腹泻等症状领域中,联合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表,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手足综合征、腹泻、疲劳、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和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与参桃软肝方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索拉非尼的手足综合征、腹泻、疲劳、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对索拉非尼骨髓抑制和高血压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影响。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瘤体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索拉非尼组的瘤体体积小于中药组(P<0.05),而联合组的瘤体体积小于索拉非尼组(P<0.05),提示参桃软肝方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及索拉非尼,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时,可增强索拉非尼的肿瘤抑制作用。各组瘤重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瘤重均小于对照组(P<0.05),索拉非尼组的抑瘤率优于参桃软肝方组(44.5% VS 31.9%,P<0.05),而联合组的抑瘤率高于索拉非尼组(68.7% VS 44.5%,P<0.05),提示参桃软肝方和索拉非尼体内均对肝癌瘤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索拉非尼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高于参桃软肝方,而两者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对肝癌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的肝癌HepG2细胞瘤体组织中,其PI3K和AKT蛋白呈高表达,而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以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最明显(VS.中药组和索拉非尼组,均P<0.05),而索拉非尼组与中药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和参桃软肝方均可抑制PI3K、AKT蛋白的活性,两者对PI3K、AKT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同,而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应用时,可增强对PI3K、AKT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正常组的VEGF和PDGF蛋白呈高表达,而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VEGF和PDGF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索拉非尼组中VEGF和PDGF的表达均低于中药组(均P<0.05),而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的VEGF和PDGF蛋白表达下降最明显(VS.中药组和索拉非尼组,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和参桃软肝方均可抑制VEGF和PDGF蛋白的表达,索拉非尼对VEGF和PDGF的抑制作用优于参桃软肝方,而两者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对VEGF和PD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1.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较单药索拉非尼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可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其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单药索拉非尼。3.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时,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并可降低索拉非尼不良反应的发生。4.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可增强对肝癌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抑制VEGF和PDGF等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4-01)

周蓓[4](2009)在《参桃软肝方对中晚期肝癌保肝抑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整理原发性肝癌中医病症证文献资料,重点阐述肝癌中医病症证理论。收集临床首诊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原发性肝癌中医病症证运用规律及病症证相互关系,探索中晚期肝癌的中医药诊疗思路。其次,分析中晚期肝癌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观察参桃软肝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保肝抑瘤的临床研究,初步探讨中医病症证叁联诊疗思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索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最佳方案以指导临床。2.探讨参桃软肝方对H_(22)肝癌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对瘤组织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为参桃软肝方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研究方法一临床研究1.纳入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首次就诊15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在初步确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回顾性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临床收集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肝癌患者临床疾病资料;根据四诊概括,收集病人主要症状与体征,统计常见症状及体征出现率,提供辨证依据;结合病机种类及脏腑辨证,将纳入病例辨证分型,统计常见临床中医证型出现率。2.对临床收集154例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与常见中医主症、中医证型作相关性病症证分析。3.154例中晚期肝癌病例随访,分析生存期,并对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治疗前瘤体大小、治疗前卡氏评分、中医证型、AFP水平、Child-Pugh分级等9项临床预后影响因素统计中晚期肝癌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4.154例中晚期肝癌病例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47例患者,分为中医组(全程中医治疗)15例和中西组(同期采用TACE、消融治疗同时配合中医治疗)32例两组。广州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同期收治采用介入治疗或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为西医组21例。中医组采用辨病、辨证、随症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辨病治疗采用参桃软肝方合并槐耳颗粒口服,辨证治疗按照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随症加减。比较叁组治疗前后瘤体病灶大小、卡氏评分改变、肝功能改善等情况。二实验研究以肝癌H_(22)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共建立皮下实体瘤小鼠移植模型40只。按照完全随机的分组方法将SPF级雄性昆明小鼠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TX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自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低、高剂量组根据小鼠与人体表面积比例,按0.86g/kg、1.34g/kg不同浓度中药溶液灌胃,CTX组予CTX腹腔注射20mg/kg/日,连续14天。给药结束后24h,各组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称重及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瘤体VEGF表达。研究结果一临床研究1.中医病症证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在年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方面中医组和其他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肝功能分级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且肝功能A级与B级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在年龄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性别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且Ⅲ期与Ⅳ期(Ⅳa、Ⅳb)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晚期肝癌临床最常见症状:上腹肿块、胸胁疼痛、全身消瘦、神疲倦怠、脉弦。中医证型中以肝郁脾虚证型常见(71.43%)。2.中医病症证相关性分析:中医各证型同主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症上腹肿块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08),余主症与临床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肿块与肝功能分级好坏呈正相关(P=0.000),全身消瘦、神疲倦怠与肝功能分级好坏呈正相关(P=0.047,P=0.001),中医各证型与临床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型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41),余中医证型与肝功能分级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癌预后分析:1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548天,中位生存期为380天。3月、6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4%、63.0%和47.2%。分析9项与生存期有关因素进行预后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中医证型、治疗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等5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仅Child-Pugh分级有统计学意义,得出与预后相关因素为Child-Pugh分级。4.瘤体评价疗效:中医组瘤体缓解率为0%,稳定率为53.33%,其中Ⅲ期稳定率最高,达100%。中西组瘤体缓解率为15.63%,稳定率为81.25%,其中Ⅲ期稳定率最高,达90%。西医组瘤体缓解率为14.28%,稳定率为80.95%,其中Ⅲ期稳定率最高,达85.71%。5.卡氏评分评价:中医组改善率60%,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334>0.05)。中西组改善率59.38%,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462>0.05)。西医组改善率33.33%,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95>0.05)。6.肝功能分级评价:中医组和中西组治疗后,肝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组治疗后,肝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7.肝功能指标评价:中医组治疗中和治疗后,ALT、AST、ALP、GGT、TB、IB、TBA、AFU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ALB较治疗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DB较治疗前升高、PA较治疗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组介入术后1周和4周ALT、AST、ALP、GGT、TB、DB、IB、TBA、AFU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ALB较术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介入术后4周PA较术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组介入术后1周和4周ALP、GGT、DB、IB、TBA、AFU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介入术后1周ALT、AST、TB较术前升高、PA较术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ALB较术前降低,无显着性差异(P>0.05)。介入术后4周ALT、AST、TB、PA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ALB较术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二实验研究1.本课题所有小鼠造模均接种成功,全部成瘤,成功率为100%,皮下移植肝癌模型制作成功。2.中药低、高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2.9%、38.9%,各组瘤重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各组HE染色显示:中药高、低剂量组肿瘤组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细胞坏死区,肿瘤细胞核分裂相对减少,癌巢间及周围微血管相对减少。4.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荷瘤小鼠瘤块VEGF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TX组及中药低剂量、高剂量组VEGF染色评分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与CTX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VEGF染色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组之间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肝癌病症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是中西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西医肿瘤学优于单一学科治疗方式的理论基础,体现了循证医学、个体化治疗的肿瘤治疗新思维。2.参桃软肝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优势体现在稳定瘤体、提高生存质量、与西医配合能减轻介入或消融等侵入性治疗手段所致的肝损害,提高耐受性及延长生存期。3.参桃软肝方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减轻瘤重的作用,并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有显着抑制作用,VEGF可能是参桃软肝方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减少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减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参桃软肝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参桃软肝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是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方,有健脾养肝、软坚消症之效,大量前期研究证明,参桃软肝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明确。HBx是HBV基因组四个开放阅读框中,与肝癌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基因。HBx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Bx可通过DNA甲基化途径促进肝癌的发生。本课题观察参桃软肝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作用机制,细胞及动物实验观察参桃软肝方的抑瘤功效,探讨参桃软肝方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Hbx表达的影响,揭示参桃软肝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为参桃软肝方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方法:1.临床上,选取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HBsAg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载量>5.0×102IU/mL的患者入组,给予参桃软肝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抽血检测HBx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2.按标准方法制备参桃软肝方(STR)冻干粉,并将其作用于人肝癌HepG2.2.15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STR的IC50。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分别标记为溶剂对照组、中药加5-Aza-CdR组、5-Aza-CdR组、中药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R对HepG2.2.15细胞株中HBx、DNMT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Bx mRNA、DNMT1 mRNA、DNMT3A mRNA、DNMT3B mRNA。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加入基础培养基、1mg/mL的STR药液的基础培养基培养72小时后。利用BSP检测HBx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甲基化水平。3.腋窝皮下注射HepG2人肝癌细胞悬液以建立BALB/c-nu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按照小鼠体重、性别随机分为模型组、STRGP低剂量组、STRGP中剂量组、STRGP高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体积按小鼠体质计算,均为0.1ml/10g,给药频次与给药时程: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30天测量瘤体大小,计算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小鼠给药30天处死后,剥离瘤体,称重并测量瘤体。此外,取16只HBV转基因小鼠按雌雄、体重分层,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中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3日以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按小鼠体重计算,均为0.1ml/10g,中药组参桃软肝片采用临床成人用药剂量的等效剂量的4倍(剂量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设定),配置适量生理盐水,37度加热成混悬液,0.1ml/10g灌胃。给药频次与给药时程: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其后采用摘眼球取血法收集小鼠血液,采用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及生化试剂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采用PCR检测HBV-DNA载量。结果:1.临床研究表明,STRGP可促进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后抽血检测,由图可见服用STRGP30天后,HBxDNA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由0.7%增加至48.5%,STRGP促进了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2.细胞实验表明,参桃软肝方抑制HepG2.2.15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epG2.2.15细胞经过不同剂量(0.5mg/ml-2.5mg/ml)浓度梯度的STR处理24h、48h及72h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STR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力较对照组降低。且在1.Omg/ml、1.5mg/ml、2.Omg/ml、2.5mg/ml 处,随着 STR 处理时间的延长,HepG2.2.15细胞存活力呈降低的趋势。STR抑制肝癌HepG2.2.15细胞生长,且该抑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同一时间点各浓度STR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同一浓度STR在各时间点有显着性差异(P<0.001)。HepG2.2.15细胞72h半数抑制率IC50(Half Max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数值为:0.6389 mg/ml。结果表明,STR 可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HBx蛋白表达量降低,ST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R组与STR+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R组与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当抑制DNMT1的表达时,STR无法使HBx蛋白表达量降低。说明了 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STR对HBx、DNMT1、DNMT3a、DNMT3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HBx mRNA表达量降低,ST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组与STR+5-Az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当抑制DNMT1的表达时,STR无法降低HBx mRNA表达量。这进步一说明可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 mRNA的水平。HepG2.2.15细胞经过STR处理72h后与对照组比较,DNMT1 mRNA、DNMT3A mRNA、DNMT3B mRNA的表达量均有升高,但STR组与Con组DNMT1 mRNA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244(P>0.05);STR 组与 Con 组 DNMT3A mRNA 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P=0.264(P>0.05;STR组与Con组DNMT3BmRNA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3449(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STR作用HepG2.2.15后HBx表达变化,发现STR可以在蛋白质及RNA水平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的表达。进一步加入5-Aza-C后,发现在蛋白质及RNA水平,STR均无法抑制HBx的表达,说明在HepG2.2.15细胞中,STR通过DNA甲基化来抑制HBx的表达。BSP实验表明参桃软肝方可促进HepG2.2.15细胞HBx的甲基化,可以看到STR 1mg/mL作用72小时后HBx启动子区由原来的非甲基化变为低甲基化,HBx DNA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由0%增加至68.1%。3.动物实验,STRGP作用于BALB/c-nu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后,接种HepG2细胞一周后,裸鼠腋下皮肤肉眼可见移植瘤体,分组给药前保持瘤体在同一基线水平,然后分组给药统计分析得出,在给药前各组瘤体大小无差别,给药后第10天,与模型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偏小,两组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后第15天、第20天、第30天,与模型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该统计结果说明STRGP高剂量可抑制裸鼠HepG2移植瘤体积的增长并且该抑制作用会伴随给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给药后第15天、第20天、第30天,与STRGP低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给药后第15天,与STRGP中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后第20天、第30天,与STRGP中剂量组相比较,STRGP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偏小,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STRGP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瘤体重量都有下降。STRGP有抑制肿瘤重量的作用,F=19.56,P=0.0126(P<0.05),两两比较中,STRGP高剂量与模型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与STRGP低剂量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与STRGP中剂量组比较,瘤体重量有显着性差异(P<0.01)。STRGP高剂量组可以抑制移植瘤体积以及瘤体重量的增长。STRGP作用于HBV转基因小鼠,给药前取血清检测16只转基因小鼠HBV-DNA载量,两组小鼠实验前HBV-DNA载量在同一基线水平,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4805(P>0.05)。比较给药后STRGP组与对照组HBV-DNA载量,发现STRGF组HBV-DNA定量均数较对照组低,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6453(P>0.05)。STRGF对HBV转基因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的统计结果:STRGF较对照组比较,可降低HBV转基因小鼠AST数值,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STRGF较对照组比较,可降低HBV转基因小鼠ALT数值,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87,(P<0.001)。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ALP数值无显着差异,P=0.5347(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ALB数值无显着差异,P= 0.3777(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PA数值无显着差异,P=0.1558(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D-BIL数值无显着差异,P=0.2634(P>0.05)。STRGF组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相比,STRGF组T-BIL数值无显着差异,P=0.6403(P>0.05)。结论:1.STR治疗肝癌疗效明确,本实验临床研究表明STR可以促进HBV相关性肝癌患者HBx DNA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而HBx被认为是HB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中与肝癌关系最密切的蛋白之一,HBx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导致肝癌的发生发展,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可抑制HBx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生长的目的。本研究清晰揭示了临床中STR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促进了 STR的临床推广应用。2.STR能抑制稳转HBV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3.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4.STR通过DNA甲基化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 mRNA的表达。5.STR能抑制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的增长,且抑制作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STR能改善HBV转基因小鼠肝功能的损伤,降低HBV转基因小鼠的AST、ALT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参桃软肝方论文参考文献

[1].李穗晖,周瑞生,蔡玉荣,王雄文,贺凡.参桃软肝方治疗Child-PughC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2].唐莹.参桃软肝方对HBx蛋白导致的肝癌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3].方焕松.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周蓓.参桃软肝方对中晚期肝癌保肝抑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  ;  

参桃软肝方论文-李穗晖,周瑞生,蔡玉荣,王雄文,贺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