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含铈聚硅氧烷,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论文文献综述
沙慧,曹有名,李文康[1](2018)在《含铈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无水叁氯化铈为主要原料制备含铈聚硅氧烷(PSC),研究其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铈原子成功接到两种硅氧烷上,制得两种PSC;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的PSC可以提高MVQ的耐热老化性能,当其用量为5份时MVQ热老化前后的性能均较好;添加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制备的PSC的MVQ物理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优于添加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的PSC的MVQ;PSC可提高MVQ的热稳定性能,添加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制备的PSC可使MVQ(二段硫化胶)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提高122. 8℃;PSC在MVQ中分散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11期)
张洪彬,姚珂,刘海峰,李天龙[2](2018)在《乙烯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环氧乳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和乙烯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VPMPS)为接枝反应单体,在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下,实现了环氧树脂的自乳化。通过粒径和离心稳定性分析以及涂膜接触角、耐盐雾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VPMPS含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PMPS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乳液粒径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为275.6 nm,9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乳液无沉淀,固化后的涂膜的冲击、弯曲及耐500 h盐雾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8年01期)
吕倩楠[3](2018)在《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烯基叁甲氧基硅烷(VTMS)和甲基叁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体,通过酸碱催化水解共缩聚的方法制备得到单分散多孔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V-PMSQ)微球。当前体混合物中VTMS的摩尔分数从0增加到100%时,微球的比表面,孔容和孔径均单调减小,孔隙率从65%降低至12%。微球的碳含量在16.6%~25.7%的范围内,与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料相当。在进行色谱评价时,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表现出对称的峰型,表明微球的硅羟基活性较低。在高p H流动相的条件下,30%和50%VTMS含量的填料可以实现4种碱性药物的基线分离。具有较大p H使用范围的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在分离碱性化合物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8年01期)
陈品章,张前磊,常家瑞,赵景云,苏凤梅[4](2017)在《超低温下应变诱导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结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橡胶作为典型的低温弹性体,常用品种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往往在-100℃以下,其低温下的使用性能目前只停留在简单的低温力学性能研究阶段;X射线作为晶体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表征方法,随着同步辐射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检测时间分辨从过去几十小时缩短到毫秒量级;为了在线研究低温力场下硅橡胶的结构演化,我们研制了可与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实验站联用的超低温伸展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结果表明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的平衡熔点在-55℃左右,我们对其在-50℃进行在线广角X射线散射(WAXS)拉伸实验,相比于常温拉伸只有无定型弥散环的高度取向,低温下的拉伸结果显示在大应变下会出现叁个晶体衍射环,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得知应变诱导生成了单斜晶体,同时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应力的陡增。此研究首次实现了硅橡胶超低温下在线WAXS拉伸实验,为其加工和低温使用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期刊2017-10-10)
吕倩楠[5](2017)在《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新药研发不仅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药物分析关系到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因此在新药研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液相色谱由于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分离分析、结构鉴定和含量测定等。在高效液相色谱的组成部分中,色谱填料作为影响液相色谱效能的关键部件,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规整且均一的球形及合适的孔结构。聚倍半硅氧烷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化学稳定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的优异性能。通过水解缩聚法制备得到的聚倍半硅氧烷填料克服了传统方法有机含量低,官能团分布不均,单分散性差等缺点。然而,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往往较小,限制了其在色谱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发展粒径均一、孔径可调的功能化聚倍半硅氧烷基质色谱填料,拓展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为此,我们选用疏水性强、反应活性高的乙烯基叁甲氧基硅烷为前体,研究单分散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的形成机理;通过单体共聚反应途径,制备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利用巯基-烯基点击化学,制备多模态聚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主要内容有:首先,通过两步水解缩聚法制备得到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微球,探讨了影响微球粒径大小和单分散性的因素,并监控了水解缩聚过程中产物的结构变化,从而推测出单分散微球的形成机理。微球的形成经历了成核-凝聚-增长的过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中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由线型化合物向环状化合物进行结构演变,这种演变将会影响到最终填料的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等参数。然后,采用单体共聚法合成了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考察了合成条件和后处理对孔结构的影响。所得微球球形圆整,单分散性好,碳含量高,通过控制后处理条件,可获得比表面积为386–650 m~2/g,孔容为0.2517–0.6952 cc/g,孔径为1.70–4.93 nm的单分散微球。接着,使用最优的后处理条件制备了不同乙烯基含量的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考察了乙烯基的用量对微球的孔隙率及填料色谱行为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碱性药物的分离。最后,利用点击化学在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表面键合L-半胱氨酸,制备亲水/反相多模态色谱填料。以核酸分子为探针,研究了填料的保留机理。利用苯的同系物和亲疏水性化合物对填料进行了评价。最后在pH 6和pH 10的条件下利用多种模式分离了碱性药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志韬,郑志鹏,宁南英,张立群,田明[6](2015)在《一种应用点击化学在天然橡胶表面构筑优良耐臭氧性能据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涂层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廉价的通用橡胶。天然橡胶的其中一项缺点是耐臭氧性能不好,提高其耐臭氧性能有利于提高其应用范围。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实现紫外光照下的硫醇-烯烃点击化学将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涂层涂覆在天然橡胶表面,同时实现了PMVS涂层和天然橡胶表面的快速交联。实现了PMVS涂层和天然橡胶的良好界面黏附。在天然橡胶表面的交联PMVS涂层对于耐臭氧性能有明显的提高。由此,我们得到了一种新的搞笑的制备良好耐臭氧性能的橡胶材料的方法。(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 高分子复合体系》期刊2015-10-17)
赖妮,邓建国,邓志华,纪兰香[7](2015)在《高透明低黏度甲基乙烯基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DPh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Vi4)为原料,以乙烯基双封头(VV)为封端剂,在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乙烯基封端的甲基乙烯基苯基聚硅氧烷。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封端剂用量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乙烯基封端的甲基乙烯基苯基聚硅氧烷分子量在16000~40000,PDI<2.5,折射率较高(nD25>1.54);产物黏度随着VV用量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4期)
王英,姜涛,王宪忠,芦艾[8](2015)在《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无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NPMVS)共混物及聚苯硫醚/单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SPMVS)共混物,并对该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弹性体在共混物中均匀分散,弹性体的加入对PPS基体起到明显的增韧效果;当弹性体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2种共混材料的增韧性能最佳,PPS/N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3.9倍,PPS/S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2.4倍;当NPMVS含量为10%时,PPS/N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8倍,当SPMVS含量为3%时,PPS/S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4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5年03期)
罗小亚,邬继荣,倪勇,来国桥,蒋可志[9](2010)在《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环体的气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环体样品进行了气质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除叁甲基叁乙烯基环叁硅氧烷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这两个主要组分外,还共检测出3个杂质组分;经质图谱解析,这3个组分被确定为叁甲基二乙烯基乙基环叁硅氧烷、四甲基叁乙烯基乙基环四硅氧烷和五甲基叁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0年02期)
董建,张乃强,孙立平,刘宗林[10](2009)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DM-MVS)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DM-MV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对共混物进行室温硫化得到硅橡胶,研究了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PDM-MVS中乙烯基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逐渐增大;由PDM-MVS/PMMA共混物制备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明显优于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MMA共混物制备的硅橡胶;制得的硅橡胶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PMMA分散相均匀地分布于PDM-MVS连续相中,两相的相容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09年03期)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和乙烯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VPMPS)为接枝反应单体,在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下,实现了环氧树脂的自乳化。通过粒径和离心稳定性分析以及涂膜接触角、耐盐雾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VPMPS含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PMPS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乳液粒径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为275.6 nm,9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乳液无沉淀,固化后的涂膜的冲击、弯曲及耐500 h盐雾性能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论文参考文献
[1].沙慧,曹有名,李文康.含铈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18
[2].张洪彬,姚珂,刘海峰,李天龙.乙烯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环氧乳液[J].热固性树脂.2018
[3].吕倩楠.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J].分析试验室.2018
[4].陈品章,张前磊,常家瑞,赵景云,苏凤梅.超低温下应变诱导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结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2017
[5].吕倩楠.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7
[6].张志韬,郑志鹏,宁南英,张立群,田明.一种应用点击化学在天然橡胶表面构筑优良耐臭氧性能据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涂层的方法[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复合体系.2015
[7].赖妮,邓建国,邓志华,纪兰香.高透明低黏度甲基乙烯基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J].化工新型材料.2015
[8].王英,姜涛,王宪忠,芦艾.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15
[9].罗小亚,邬继荣,倪勇,来国桥,蒋可志.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环体的气质分析[J].有机硅材料.2010
[10].董建,张乃强,孙立平,刘宗林.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表征[J].合成橡胶工业.2009
标签: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含铈聚硅氧烷; α; 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