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图与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劝惩,作者意图,消解
意图与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鑫[1](2019)在《《醒世姻缘传》作者劝惩意图与实际效果的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周生创作《醒世姻缘传》小说的主观意图主要在于劝惩教化。但由于小说因果报应的设定,以及实际书写中存在的一些疏漏,作者对喜剧娱乐因素分寸把控并不完美等种种因素使得小说文本本身即对其劝惩功能造成了消解,并不能达到作者预期的劝惩效果。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与书写的客观效果、读者的阅读感受形成了背离。(本文来源于《蒲松龄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姚林曼[2](2018)在《《共产党宣言》:新时代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导向。我们要毫无动摇地以《共产党宣言》为核心的主要普遍规律:不同时期重要的方法和交流以及必定形成的社会布局,是这个时期精神与政治确立的根本,而且要从它的根本去探讨,历史就可以获得见证。《共产党宣言》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国家事业,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王国霞,王易,盖笑松[3](2016)在《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图结合的自我调节策略对目标达成的效果的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是指个体清晰地构造出关于目标实现以后的收获以及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的心理表征。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是指将情境线索与有效反应联系起来的"如果-那么"计划,其结构为"如果情境Y出现,我就启动行为Z以达成目标X"。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图结合的策略(mental contrasting with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简称MCⅡ策略)能有效提高目标达成程度。为了评估MCⅡ策略对目标达成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影响其效果的调节变量,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综合了已有的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检索、纳入和排除,获得了来自14篇报告的15个独立研究,共包含1194名被试。结果分析发现:MCⅡ策略对目标达成的总体效应量为d=0.413,程度为较小到中等;调节效应的检验发现样本类型、目标领域、测量方式以及目标的成功期望水平对MCⅡ策略的效果的调节作用不显着。本文讨论部分提出:一,MCⅡ策略对于病人样本、个别目标领域以及自主目标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只是现有的研究个数过少不能够达到统计显着。二,虽然理论和部分实证研究指出MCⅡ策略的效果优于单独执行意图的效果,而本次元分析的MCⅡ策略的总体效应量(d=-0.413)低于Gollwitzer&Sheeran(2006)的元分析中得到的执行意图的效应量(d=0.65),究其原因可能是MCⅡ策略干预的质量有待提高。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叁方面优化MCⅡ策略的干预效果:提高MCⅡ策略的使用频率、提高MCⅡ策略的灵活性、在MCⅡ策略干预中增加心理模拟和线索反应评估。(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金全[4](2016)在《人工智能如何完善搜索效果 理解用户意图排除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腾讯科技讯10月16日,电子商务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更快速度变化着,在这种势态下,消费者的行为也出现了两大变化,而且这两大变化也对零售商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容这些零售商疏忽。第一个变化就是,零售商对消费者的评价更加重视。这一趋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项调查表明,约88%的消费者相信在线评论与个人建议有着同等的重要性。谷歌(微博)(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6年19期)
陈晨[5](2016)在《广告可信度和广告商操纵意图对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告观念也发生了大的改变。营销者们开始推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单纯的广告灌输和轰炸式的营销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更加感性的委婉的情感诉求来实现其广告目的。事实上一直以来使用各种情感诉求以期影响受众的行为和态度在的行为和态度是广告商常用的营销技巧。比如戒烟广告中经常运用恐惧诉求方法来唤起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感,从而减少吸烟的行为。而作为负面情绪中最常见的罪恶感也常被运用到广告中用以激发消费者的内疚感从而实现其营销目的。然而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在运用情感诉求广告上,有的广告如期地激发了观众的预期情感,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而有些广告却惨遭失败。本研究针对此现象,通过对调查者播放事先选择的罪恶感诉求广告,就此展开问卷调查,深入探讨影响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的因素。本研究首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试图构建一个包括广告商操纵意图、广告可信度、消费者罪恶感以及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的概念模型。本文基于说服知识理论,以消费者感知的广告商操纵意图和广告可信度作为自变量,消费者罪恶感作为中介变量,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为因变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通过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整理,实证分析的结果基本证实了本研究的构思。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1)罪恶感诉求广告对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愿具有显着的影响,消费者在观看罪恶感诉求广告产生罪恶感之后,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会采取有利于营销者的弥补措施,从而购买意愿更加强烈;(2)消费者对广告商操纵意图的推断与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一旦消费者认为广告商是别有用心的对广告进行操纵时,非但不会产生预期的罪恶感,相反还会产生厌恶恼怒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其购买意愿;(3)消费者对广告可信度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广告的可信度越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越强;(4)消费者罪恶感在广告可信度、操纵意图与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针对所得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营销建议。第一,在罪恶感诉求广告中选用适度的罪恶感,过高或者过低的罪恶感都不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其次,提高罪恶感诉求广告的可信度,降低广告商对广告的操纵意图;然后加强产品特性与情感诉求点的匹配程度;最后多种营销策略相结合,提高营销效果。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这一研究丰富了现有罪恶感诉求广告的理论,同时将说服知识理论与情感诉求广告紧密联系起来,为情感诉求广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践方面,一方面可以为广告商合理运用罪恶感诉求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对营销企业而言,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可以提高广告策略的针对性,进而实现营销成本的节约和营销效果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6-03-01)
姚茜[6](2016)在《《江干雪意图》中的画法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维之作存在于诸多文献中,其被记载的作品也呈现重彩和水墨两种主要风格,其人更是被尊为南宗画的先驱,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作品《江干雪意图》画面温婉雅致,但是其画面艺术水平如何,值得再议上一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6年01期)
吴义龙[7](2014)在《立法意图与法律效果——基于最低工资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一项法律制度,不仅要看它的立法意图,而且还要看它的法律效果。本文试图通过从理论分析和中国实践两个层面,来细致地考察最低工资这一具体制度;并展示该制度的实际法律效果是如何与立法意图不符,以及为什么这样的法律会出台。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尽管立法意图是重要的,但更应当关注制度的实际效果,不仅是直接的,还包括间接的;不仅只是关注其对特定人群的影响,还应当尽量包括其对所有人群的影响。这一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更多的经验主义的实证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韩冰[8](2013)在《日语外来语的使用意图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融入了大量以欧美语言为主的外国语词汇,丰富了原有的日语表现。经过了"日语化"的外来语,在日语的语言体系中,词形、意义、音韵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作为交流的媒介,外来语导入新的概念并创造出新的语感。其使用效果主要表现在含糊其辞、回避责任,缓和语气,减少词语重复以及提高形象等方面。(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金华[9](2012)在《两害相权取其轻?——论《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立法意图和预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和《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的出台缘于近些年频繁曝光的冤假错案。虽然刑讯逼供被认为是导致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但是刑讯逼供有助于降低破案成本和快速破案,而且民众对于刑讯逼供也有较大的容忍度。规定的具体内容中对刑讯逼供的打击力度也不够,存在多处遗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规定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冤假错案,而对刑讯逼供并没有有效地预防措施,但是如若不能遏制刑讯,错案防范也难见成效。(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马伟娜,姚雨佳[10](2012)在《目标性意图与执行性意图调节情绪反应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作为目标的不同形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试图考察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相结合之后,在调节情绪反应方面的作用。实验采用主观报告和生物反馈的方法对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观看负性和中性图片时对自身情绪唤醒度的评价均显着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其情绪唤醒度也显着低于控制组。(2)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各项生理反应指标上均显着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和控制组,主要表现为形成执行性意图的个体在皮肤电导增加量、皮温降低量和指脉增加量上均显着低于形成目标性意图或不形成任何意图的个体。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仅仅给出情绪体验下调目标的目标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结合在一起的执行性意图能有效下调个体的负性情绪反应。(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2年01期)
意图与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导向。我们要毫无动摇地以《共产党宣言》为核心的主要普遍规律:不同时期重要的方法和交流以及必定形成的社会布局,是这个时期精神与政治确立的根本,而且要从它的根本去探讨,历史就可以获得见证。《共产党宣言》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国家事业,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图与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田雨鑫.《醒世姻缘传》作者劝惩意图与实际效果的消解[J].蒲松龄研究.2019
[2].姚林曼.《共产党宣言》:新时代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
[3].王国霞,王易,盖笑松.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图结合的自我调节策略对目标达成的效果的元分析[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4].金全.人工智能如何完善搜索效果理解用户意图排除干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5].陈晨.广告可信度和广告商操纵意图对罪恶感诉求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6
[6].姚茜.《江干雪意图》中的画法效果比较[J].中国民族博览.2016
[7].吴义龙.立法意图与法律效果——基于最低工资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4
[8].韩冰.日语外来语的使用意图和效果[J].日本问题研究.2013
[9].金华.两害相权取其轻?——论《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立法意图和预期效果[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
[10].马伟娜,姚雨佳.目标性意图与执行性意图调节情绪反应的效果比较[J].应用心理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