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叶油素论文-李威,吴美玲,杨艳,张兴

桉叶油素论文-李威,吴美玲,杨艳,张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桉叶油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桉叶油素,急性毒性,植物源农药

桉叶油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吴美玲,杨艳,张兴[1](2018)在《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的急性毒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毒性试验》(GB15670-1995)等试验方法,对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经口、急性经皮、急性吸入毒性、眼睛刺激试验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为2000 mg/kg·BW,属于低毒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 mg/kg·BW,属于低毒性;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吸入LD50均大于2156 mg/m3,属于低毒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大耳兔的眼睛刺激性试验表明,给药后不洗眼,眼睛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7,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48 h后小于5,呈现轻度刺激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豚鼠的皮肤刺激试验表明,皮肤刺激积分均为0,呈现无刺激性。本研究测定结果表明,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在推荐剂量条件下使用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文婷,顾丽莉,万红焱,吕小刚[2](2016)在《低温控温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全结晶工艺对原料桉叶油[w(cineole)=63.24%]进行分离提纯,在无晶种添加下,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30℃、发汗速率5℃/h、发汗终温-19℃时,可将原料油提纯至77.52%。添加晶种后,可有效提高操作温度,缩小结晶温度的操作范围,提高产品的纯度,在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25℃、发汗速率4℃/h、发汗终温-6℃的操作条件下,将原料油提纯至89.63%。实验得到了低温控温添加晶种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适宜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该方法相对其他分离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刘文婷[3](2015)在《1,8-桉叶油素的结晶及精馏提纯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桉叶油是天然植物芳香精油,主要组分为1,8-桉叶油素。桉叶油具有杀菌、消炎、杀虫、防腐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等领域。1,8-桉叶油素含量越高,桉叶油的品质越好。粗桉叶油组分种类多且复杂,除了柠檬烯、α-蒎烯、对聚伞花素、α-松油醇等主要杂质,还含有大量其它杂质,它们与1,8-桉叶油素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大大增加了1,8-桉叶油素的分离提纯难度。本研究利用凝固点差异,先结晶提纯粗桉叶油原料,再间歇减压精馏对结晶分离得到的桉叶油进行提纯,并与传统的先精馏后结晶路线进行对比。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低温结晶工艺。采用低温控温结晶方法对粗桉叶油进行速率降温-升温,考察了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升温速率、升温终温对粗桉叶油结晶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得到了最佳操作条件下桉叶油素浓度为79.12%,收率为3.41%。添加晶种之后,再次考察了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升温速率、升温终温对粗桉叶油结晶实验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条件,并将各条件对实验的影响进行数据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同时考察晶种添加量、晶种添加粒径以及晶种添加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优结果。而后进行重结晶,考察重结晶实验效果。实验表明,一次结晶最优条件为: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25℃,升温速率5℃/h,升温终温-6℃,晶种添加量0.2%,晶种添加粒径3mm,晶种添加温度-17℃。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桉叶油素浓度为89.63%,收率为4.05%。重结晶在结晶终温为-7℃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最优结果:桉叶油素浓度为95.98%,收率为5.99%。2)间歇减压精馏分离工艺。依据一次结晶产物进行配比,制备原料,进行间歇减压精馏实验。考察了回流比、真空度及塔釜温度对精馏实验的影响,并得到相应的最佳值。实验表明,在最佳条件真空度50mbar,变回流比R=25收集轻组分、R=9收集主组分,塔釜温度为83℃下,得到桉叶油素浓度为96.55%,收率为59.41%。3)Aspen plus模拟间歇减压精馏工艺。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前述间歇减压精馏工艺进行模拟,校正模拟软件用于模拟该实验的准确性,并通过优化,模拟出欲得到高浓度(1,8-桉叶油素浓度>99%)桉叶油所需要的回流比。4)对比了结晶-精馏路线和常见的精馏-结晶路线的能耗。(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杜永华,王川,周黎军,张萍,魏琴[4](2014)在《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石,公敬欣,杨峥,谢建春,孙宝国[5](2013)在《采用共沸间歇精馏从桉叶油母液中回收1,8-桉叶油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从桉叶油副品—桉叶油母液中分离回收1,8-桉叶油素的工艺。通过比较在桉叶油母液中加入不同酚类添加剂对精馏馏出曲线的影响,确定了以苯酚为共沸剂的两步精馏工艺:第一步,在料液中加入苯酚精馏脱除杂质组分,苯酚与料液质量比1∶1,回流比为4∶1,压力3.0kPa;第二步:在第一步的釜底液中加入水,水与釜底液质量比1∶1,常压精馏,回流比2∶2,得苯酚和桉叶油素的共沸物,共沸物分层得1,8-桉叶油素产品,纯度98.8%,回收率68.5%。与已有专利相比,所建立的以苯酚和水为共沸剂两步精馏工艺,不仅获得了高纯桉叶油素和较高回收率,且节省了能量与精馏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3年06期)

王川,殷中琼,魏琴,贾仁勇,戴书俊[6](2013)在《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脏器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试验组给予1,8-桉叶油素(21.38、64.15、192.45mg/kg),对照组给予0.5%吐温-80,连续灌胃90d,建立亚慢性中毒模型。灌胃期结束后,剖杀小鼠,采集各组小鼠脏器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透射电镜观察。光镜下,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小鼠肝脏、肾脏和睾丸组织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电镜下,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模糊、部分空泡化;内质网扩张、断裂;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周间隙增宽。精子细胞顶体囊泡异常,细胞膜失去连续性。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的靶器官为肝、肾和睾丸。(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杜永华,王川,周黎军,张萍,魏琴[7](2013)在《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良寇氏法测试了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固定剂量蓄积毒性系数法测试了其蓄积毒性。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对小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3847.34mg/kg.bw,95%置信限为3352.80~4414.82mg/kg.bw,急性中毒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小鼠蓄积性毒性实验所得蓄积系数K>5,与对照组相比,1,8-桉叶油素对小鼠饲料利用率与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p>0.05),对脏器无明显不良影响。可见1,8-桉叶油素对小鼠属于低毒化学物质,无明显蓄积毒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21期)

王川[8](2013)在《1,8-桉叶油素的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1,8-桉叶油素(1,8-Cineole, C10H18O),广泛存在于蓝桉、油樟、迷迭香、鼠尾草等植物挥发油中,在油樟叶挥发油中含量为58.55%。研究表明,1,8-桉叶油素具有解热镇痛、祛痰止咳、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和香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对于1,8-桉叶油素安全性无系统和深入研究。本研究对1,8-桉叶油素的急性毒性、蓄积性毒性、亚急性经口毒性、亚慢性经口毒性等一般性毒理学和致突变性特殊毒理学进行了研究,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全面、有效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dose,LD50)为3849.03mg/kg,95%可信限为3580.9~4130.5mg/kg。根据WTO的外源性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1,8-桉叶油素属于低毒物质。2.1,8-桉叶油素的蓄积性毒性研究:采用固定剂量(1/5LD50)连续经口给予试验小鼠1,8-桉叶油素乳剂28d,以蓄积系数(cumulation coefficient, Kcum)评价其蓄积毒性,测得蓄积系数Kcum大于5,表明1,8-桉叶油素几乎不具有蓄积毒性作用。3.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分别给予高、中、低(1/5、1/10、1/20LD50)剂量的1,8-桉叶油素-吐温80乳剂30d后,各试验组小鼠的体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变化(P>0.05);用药4周后,仅高剂量(1/5LD50,769.8mg/kg)组小鼠的饲料利用率显着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在(1/10LD50,384.9mg/kg)和(1/20LD50,192.45mg/kg)剂量下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睾丸、卵巢的显微结构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仅表现为个别脏器的轻微组织充血,对细胞无明显病理性损伤;仅高剂量(769.8mg/kg)的1,8-桉叶油素对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引起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脾小体中出现大量的朗罕氏细胞浸润,该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在高剂量(769.8mg/kg)下对小鼠有亚急性毒性反应。4.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分别给予小鼠高、中、低(1/20、1/60、1/180LD50)剂量的1,8-桉叶油素-吐温80乳剂90d。试验结束后,中剂量(1/60LD5o,64.15mg/kg)和低剂量(1/180LDso,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体重、心、肝、脾、肺、肾和生殖器官等脏器系数以及血清酶活性无影响(P>0.05)。高剂量组(192.45mg/kg)组小鼠在灌胃10周后出现体重增长受抑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血清中白蛋白(albumin, ALB)降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e, CRE)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停药观察30d后,血清生化指标恢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剂量(192.45mg/kg)的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小鼠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肝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肾小管毛细血管充血,部分肾小管管腔中有红色丝状物质渗出。中、低剂量(64.15mg/kg,21.38mg/kg)组小鼠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病理损伤。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模糊、部分空泡化;内质网扩张、断裂;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周间隙增宽。停药30d后,损伤较严重的肝和肾病理变化减轻甚至恢复。上述结果提示:1,8-桉叶油素的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为192.45mg/kg,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即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4.15mg/kg,毒作用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5.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致突变性毒性研究:通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评价了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致突变性作用。试验小鼠给予含1,8-桉叶油素1/5、1/10、1/20LD5o剂量的吐温80乳剂5d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分别为(4.25±0.71)‰,(3.38±0.92)‰,(3.50±0.93)‰与阴性对照组(3.00±0.88)‰相比无显着差异,但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27.63±3.40)‰(P<0.05)。1,8-桉叶油素1/5、1/10、1/20LD50剂量对雄性小鼠精子畸变率分别为(3.37±0.32)%、(3.30±0.56)%、(3.30±0.38)%,与阴性对照组(2.95±0.41)%相比无显着差异,但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17.44±2.15)%。试验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的发生无诱变作用。此研究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对小鼠无致突变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石,靳林溪,谢建春,郑福平,黄明泉[9](2013)在《从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纯化1,8-桉叶油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从桉叶油工业副产品——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分离1,8-桉叶油素的工艺条件。通过绘制1,8-桉叶油素及主要杂质α-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烃的馏出曲线,考察塔预处理方法对精馏分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全回流时间、系统压力和回流比等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较佳工艺为:先乙醇洗塔-水润湿对塔进行预处理,然后精馏。精馏操作压力2.7kPa,先全回流50min后,将回流比调为2:2;当塔顶温度达60℃时,再将回流比调节至10:1;收集沸程68~73℃馏分,得1,8-桉叶油素,纯度85.1%,收率79.0%。(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卢星河,佘鸿燕,张广清,宋长生,史继斌[10](2008)在《分子蒸馏法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分子蒸馏法从粗桉树油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桉叶油多为油素的同分异构体,而分子蒸馏工艺由于料液受热时间短,不仅能够降低组分的热分解,而且可较大提高蒸馏效率。分子蒸馏得到的桉油素含量80%以上,一次收率可达23.66%以上,同时解决了传统间歇减压提纯过程中真空系统易发生堵塞的难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8年S1期)

桉叶油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全结晶工艺对原料桉叶油[w(cineole)=63.24%]进行分离提纯,在无晶种添加下,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30℃、发汗速率5℃/h、发汗终温-19℃时,可将原料油提纯至77.52%。添加晶种后,可有效提高操作温度,缩小结晶温度的操作范围,提高产品的纯度,在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25℃、发汗速率4℃/h、发汗终温-6℃的操作条件下,将原料油提纯至89.63%。实验得到了低温控温添加晶种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适宜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该方法相对其他分离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桉叶油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威,吴美玲,杨艳,张兴.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

[2].刘文婷,顾丽莉,万红焱,吕小刚.低温控温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J].化工进展.2016

[3].刘文婷.1,8-桉叶油素的结晶及精馏提纯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4].杜永华,王川,周黎军,张萍,魏琴.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王石,公敬欣,杨峥,谢建春,孙宝国.采用共沸间歇精馏从桉叶油母液中回收1,8-桉叶油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

[6].王川,殷中琼,魏琴,贾仁勇,戴书俊.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脏器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3

[7].杜永华,王川,周黎军,张萍,魏琴.1,8-桉叶油素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

[8].王川.1,8-桉叶油素的安全性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3

[9].王石,靳林溪,谢建春,郑福平,黄明泉.从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纯化1,8-桉叶油素[J].食品科学.2013

[10].卢星河,佘鸿燕,张广清,宋长生,史继斌.分子蒸馏法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研究[J].现代化工.2008

标签:;  ;  ;  

桉叶油素论文-李威,吴美玲,杨艳,张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