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博弈论文-史庆

劳资博弈论文-史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资博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国劳工关系法,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工会建会,选举

劳资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史庆[1](2019)在《美国工会建会中的劳资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福耀玻璃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一案反映了美国工会建会制度的独特逻辑。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赋予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调整全国劳动关系的权力。具体在工会建会方面,除雇主自愿认可外,一个工会须经过民主选举、获得多数选票才能取得企业雇员的代表权。工会首先需要获得不少于30%雇员的授权卡,其次需要向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递交"RC"申请,在委员会的协调下与雇主确认选举。在竞选期间,工会如认为可能失败可以策略性地撤回申请、提起不当劳动行为指控或继续竞选。竞选后,工会与企业均可以提出异议。工会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足够多的授权卡以及超过半数的适格投票人在选举日投出赞成票。(本文来源于《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艳,孟凡强[2](2018)在《体制内维权还是体制外抗争?——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文章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群体扩散机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变异行为的群体演化存在"体制内维权"与"体制外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而演化趋势的方向取决于初始状态中"体制外抗争"群体在总体中的比例。"体制外抗争"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稳定策略均衡,仅凭"惩罚式"抑制将难以达到最终的制度均衡,设法提高"体制内维权"策略的个体收益支付以及群体收益支付总和,才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劳资关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管理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设法提高体制内行为的收益,从而改变博弈参与人的预期,使其体制内行为比例超过一定的社会阈值,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向新的稳定均衡演化。(本文来源于《南方经济》期刊2018年06期)

杨芳[3](2018)在《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构架——评《博弈与制衡: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完善劳资关系、构建民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关乎到社会结构稳定和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博弈与制衡: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体系研究》一书借助现代契约理论、激励理论、制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在宏观上对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本文来源于《高教发展与评估》期刊2018年02期)

胡楠[4](2018)在《劳资博弈背景下集体行动的动因机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多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资博弈背景下集体行动的动因机制分析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叁起典型的集体劳动争议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对集体行动参与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这种作用的发生基于刺激情境和群体认同两个核心要素。其中包括劳资关系氛围、关键事件、危机管理模式、社会认知和博弈框架五个主范畴,并提出了集体行动的"情境-剥夺-认同-行为"理论框架。本研究拓展了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观情绪研究取向,细化讨论了中国情境下劳资场域中集体行动的成因和风险应对策略,并为探讨集体行动的动态演进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治理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8年03期)

陈华[5](2017)在《基于博弈视角的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地位日渐凸显,它们在发展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看到私营企业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私营企业不断增多的劳资纠纷案件。鉴于此,本文以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为研究对象,指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及导致劳资矛盾的原因,并从博弈论角度进一步分析私营企业劳资矛盾的原因,旨在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劳资双方为主体,叁方机制为推动力量,建立劳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为根本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首先,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对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指出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劳资关系现状,通过对河北省11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的调查及访谈进一步证实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并总结归纳了导致劳资矛盾的原因。再次,从博弈视角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工会之间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实现方式即建立劳资动态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最后,给出了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要实现和谐劳资关系,企业要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政府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工会组织也要积极作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此外,劳动者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自己在劳资博弈中的力量。(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周琳[6](2016)在《劳资博弈中的雇主策略——一个多层面的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劳资冲突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各方主体之间的互动也均有不同的策略动向,而这一过程中,雇主的应对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冲突论的视阈下,通过对雇主策略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全球化、集体劳动关系、雇佣与劳动过程叁个层面对劳资博弈中雇主一方的应对劳资冲突的不同策略进行归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17期)

苏怡[7](2016)在《劳资博弈:法律不是“替罪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部我国现行的、最权威的规范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成文法典——《劳动合同法》,最近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2015年4月开始,国家财政部长楼继伟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50人论坛、G20财长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多次提出修改(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6-07-14)

许清清,常璟,孙继国[8](2016)在《劳资谈判力的解释:一种基于非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劳资谈判中,谈判力虽然是直接影响劳资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但学界对谈判力的研究却不成系统;散见于经典理论与文献中的描述使学界对谈判力的认识仅局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性总结。非合作与合作博弈理论为研究谈判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用博弈论构建谈判力的理论基础,利用博弈模型解释劳资谈判力,在博弈的分析框架下梳理有关影响谈判力的影响因素,使之成为完整系统的谈判力理论。针对我国资强劳弱的现状,从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角度分别梳理了我国劳资谈判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系统平衡劳资谈判力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黄新宾[9](2016)在《劳资关系领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劳资关系和谐是中国工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劳资和谐必须准确地认识与把握劳资关系的实质。工会如果运用约翰·纳什的非合作博弈理论,能够比较准确合理地从微观、中观角度去认识劳资关系,工会也能够通过有效的系统的举措,促成劳资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结果。(本文来源于《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杜辉,何勤[10](2016)在《中国情境下交易成本与合作式劳资关系构建——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交易成本对契约关系的影响和治理,本文从劳资双方关于劳动力使用权的交易关系出发,对交易成本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提出假设并从进行了论证,认为在劳动关系双方一致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时,双方更有意愿选择合作,避免冲突,则劳动关系趋于和谐,组织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减少;反之,劳动冲突增加,组织效率低下,交易成本增加。基于博弈论和囚徒困境理论的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交易成本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影响,而来自企业的调研实践则证实了中国情境下交易成本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网络中圈子的存在和不同的圈子文化对劳动关系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最后从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12期)

劳资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单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文章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群体扩散机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变异行为的群体演化存在"体制内维权"与"体制外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而演化趋势的方向取决于初始状态中"体制外抗争"群体在总体中的比例。"体制外抗争"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稳定策略均衡,仅凭"惩罚式"抑制将难以达到最终的制度均衡,设法提高"体制内维权"策略的个体收益支付以及群体收益支付总和,才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劳资关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管理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设法提高体制内行为的收益,从而改变博弈参与人的预期,使其体制内行为比例超过一定的社会阈值,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向新的稳定均衡演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资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1].史庆.美国工会建会中的劳资博弈[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

[2].李艳,孟凡强.体制内维权还是体制外抗争?——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南方经济.2018

[3].杨芳.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构架——评《博弈与制衡: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

[4].胡楠.劳资博弈背景下集体行动的动因机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

[5].陈华.基于博弈视角的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燕山大学.2017

[6].周琳.劳资博弈中的雇主策略——一个多层面的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

[7].苏怡.劳资博弈:法律不是“替罪羊”[N].陕西日报.2016

[8].许清清,常璟,孙继国.劳资谈判力的解释:一种基于非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分析框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9].黄新宾.劳资关系领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适用[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10].杜辉,何勤.中国情境下交易成本与合作式劳资关系构建——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

标签:;  ;  ;  ;  

劳资博弈论文-史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