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刘玮

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刘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成像,金属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

红外视觉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玮[1](2019)在《基于红外成像的金属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零件的缺陷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的运行。基于红外成像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大面积、非接触、无污染远距离检测等优点,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金属表面无损检测方法,建立了图像获取和预处理模块,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仿真热分析,通过Hotelling T2统计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的红外热成像金属表面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5期)

宋述林,吴兰[2](2018)在《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在内河船舶助航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视觉显示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红外技术能够显着增强检测系统在夜间的应用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内河船舶航运系统,该系统对于整个航道的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对内河船舶的运动特征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分析其航向特点,增强助航系统的控制能力,同时采用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在夜间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助航系统实时显示出来,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杨博文,张丽艳,叶南,冯新星,李铁林[3](2014)在《装配位姿视觉检测系统中红外靶点质心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装配位姿视觉检测系统的研发,为提高红外LED靶点质心亚像素定位精度与稳定性,对红外LED靶点图像的灰度分布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曲面拟合的质心定位算法以获取靶点图像的亚像素中心。根据靶点图像的灰度分布,该算法通过双叁次样条插值生成靶点灰度分布曲面,利用拟牛顿法求取曲面顶点即靶点图像中心的亚像素坐标。实测实验显示该算法在图像噪声水平较低的高精度测量环境中,当靶点距离摄像机约5 m和12 m时,与高斯曲面拟合法和加权灰度重心法相比,该算法都能更准确地描述靶点的灰度分布,生成的灰度曲面更加接近靶点图像的真实分布,在高精度测量环境中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张学武,丁燕琼,闫萍[4](2011)在《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强反射金属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红外成像特性及金属表面缺陷区域灰度分布变化缓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纹理特性统计分析的铜带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利用CCD视觉传感器获取受检金属表面的红外影像资料,引入一阶Haar小波分解红外图像,抽取4个小波特性,然后分别使用Hotelling T2和X2多变量统计法融合4个小波特性。最后根据统计值判别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缺陷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两种小波域多变量统计方法检测缺陷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otelling T2统计法在缺陷检测和识别方面的性能较好,对微小缺陷可达到92.8%的检测率和95.42%的识别率。(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周华[5](2008)在《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内河船舶助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目前内河船舶航行的特点、内河船舶导航设备缺陷以及内河红外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和红外图像视觉检测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套内河船舶助航系统,该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摄取图像,然后送到以DSP为核心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运行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目标检测,检测出对本船构成威胁的危险目标,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和声音报警,提前提醒船舶操作人员做好避让准备。该系统特别适合目前船舶常用助航、导航设备认为的恶劣天气状况,特别是大雾等天气;由于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优势,可以为雷达、GPS等设备的提供了一种直观视觉信息的补充,与其它数据检测设备进行数据融合,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此外,该系统速度快,实时性好;软件功能灵活,自适应能力强;由于采用高速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目标检测算法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之一,本文借鉴人眼视觉注意机制的思想,先确定目标大致区域,由粗到细的检测目标。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滤波和锐化预处理;然后检测出水陆线的位置,本文通过比较两种途径水陆线检测方法,最终确定通过简单而实用的基于Sobel边缘检测的方法来确定水陆线的位置,最后根据中距离平面成像原理划定水陆线以上第叁十行开始到M ? 10的位置(其中M为图像的行数)作为目标检测的区域;通过对几种目标检测算法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以边缘、纹理以及能量相结合得方法进行目标检测。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TI公司的高性能DSP——TMS320C6416为核心,采用并行流水线技术。在视频输入输出模块中采用Philips SAA7111A进行视频解码,SAA7105进行视频编码,采用单片机通用IO口模拟I2C总线的方法对视频编解码器初始化,FIFO作为输入输出数据的缓存,利用FPGA芯片内部RAM资源,采用并行流水工作机制进行中值滤波和锐化图像预处理。DSP通过其EMIF接口,扩充外部FLASH、SDRAM及FIFO存储器,采用EDMA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为了实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图像显示同时进行,系统中采用了叁帧缓冲策略的数据帧管理方式。采用单片机接收人机接口的数据,并与DSP通过HPI口进行通信,控制视频迭加芯片产生字符及字符迭加的位置。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两路电源及复位监控电路,进行了高速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视觉显示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红外技术能够显着增强检测系统在夜间的应用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内河船舶航运系统,该系统对于整个航道的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对内河船舶的运动特征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分析其航向特点,增强助航系统的控制能力,同时采用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在夜间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助航系统实时显示出来,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玮.基于红外成像的金属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

[2].宋述林,吴兰.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在内河船舶助航系统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18

[3].杨博文,张丽艳,叶南,冯新星,李铁林.装配位姿视觉检测系统中红外靶点质心定位[J].中国机械工程.2014

[4].张学武,丁燕琼,闫萍.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强反射金属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J].光学学报.2011

[5].周华.红外视觉检测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内河船舶助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

标签:;  ;  ;  ;  

红外视觉检测论文-刘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