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是这个疯女人──—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兼及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唐彦琪[1](2021)在《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文中提出自1918年4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后,“狂人”的出现便掀起了疯癫书写的热潮。郁达夫、台静农、许杰、王西彦、张爱玲等现代作家笔下频繁的出现“疯子”形象,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疯癫形象群”。在现代作家笔下,“疯癫”不再是简单的身体上的疾病,它是作家对社会现实关照的另一个窗口,隐喻着作家的情感与态度。作家借不同身份、不同疯癫病因的疯癫人物的书写,从而对整个社会现实及人的存在等问题进行反思。他们力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找到社会的不足之处,表达对压抑人性现状的忧思,从而实现他们改良社会、改良文化的目的。本文除了引言及结语部分,将按照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第一章探究疯癫为何成为一个频繁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章节中,重点关注古往今来的疯癫写作历史,同时注意疯癫研究的相关推进情况,最后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人物书写情况进行总体梳理,并简单回顾现阶段学界对现代小说中的疯癫研究现状,引入本文的研究重点——疯癫病因探索。第二章至第五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作家笔下的疯癫人物病因进行归类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疯癫人物的疯癫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个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与迫害而导致人物行为失常,这类疯癫人物要么在身体内部受到了性的压抑,要么在身体外部遭受了暴力威胁与打击;二是在商业文明和战争的冲击下,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严重匮乏,他们缺乏金钱,极度贫困,生活窘迫,部分人物甚至陷入极度饥饿状态,产生幻觉,由此产生有违伦理的疯言疯行;三是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在现实社会中遭受重创,失去亲情、友情、或是爱情方面的寄托,这种情感的失落状态导致个体心理郁结,最终以疯癫的形式对自身或他人进行报复,寻求解脱;四是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中,个体受到文化冲击而出现“超前”与“滞后”的言行举止,这便是一种话语错位现象,这种错位分为共时型错位和历时型错位两种,这类疯癫人物有的用一些超出常理的言行举止对现存文化秩序发起抗争,还有的以不合时代进程的传统话语进行思考而被社会所抛弃。第六章,通过对不同疯癫人物的疯癫原因分析,可以发现不论作者怎样对疯癫人物进行描述,均隐藏着作家对压抑人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反思,也透露着其对当时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在身体和物质方面,呼唤建立人的生存基础;对个人情感的关怀以达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个人话语的关怀则是为提高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胡贝克[2](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王峰灵[3](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王钰纯[4](2019)在《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2000年以来的香港中短篇小说杂志《字花》和《香港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象学、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文学文本中的香港人形象及其心理认同问题,挖掘香港城市文学创作中所展示出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貌。香港的城市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启示,研究香港文学中的港人形象,有助于深化城市与人文共生同构关系的理解,并顺带关照到当下港人心灵回归及文化回归的问题。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时间角度关注了怀旧者和遗忘者两类人群,探索香港的城市历史,追寻城市文化中的怀旧轨迹;第二部分从空间理论入手,依照“失去-追寻”模式分析香港人的家园意识,并探讨香港人生存空间拓展与重构的可性能;第三部分从港人群体的现实诉求出发,讨论城与人之间相互形塑和成就的动态关系,以疾病的隐喻分析城市病症并寻求解释之可能性。
马梦楹[5](2019)在《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研究之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文学作品中的“疯女人”形象报以了持续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女性主义批评实践,“疯女人”形象研究已成为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中一个独特的关注视角。然而面对这些研究,目前学界却尚未有对此类研究进行专门研究的着作与文章,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们为何会特别关注“疯女人”这样的文学形象,对“疯女人”形象的研究意义何在,这些研究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又具有怎样的特点与问题,这些特点与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将是本文所想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试图对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疯女人”形象进行描述、界定,指出“疯女人”的具体含义,并进一步对比不同领域对“疯”的不同理解与定义。第二章探索了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疯女人”形象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端的原因,分析了在此之前的中国妇女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此类研究产生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并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第三章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关注国内学者最初对此进行研究的时间节点,总结20世纪90年代分别关于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的两次变化特征,分析其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2005年以来的发展现象,并试图找到其与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一脉相承的发展特点。第四章根据前文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女性主义研究者对“疯女人”形象研究的诸多特点与问题,包括批评实践中对理论的运用较为薄弱、批评对象存在局限性、对“疯女人”之“疯”认识的不足之处且缺乏问题意识等,并进一步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冯雅辉[6](2019)在《十九世纪欧美代表性男作家的女性书写》文中提出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以来,其以解构和颠覆的姿态,将鲜明的性别意识介入到文学批评之中,成为学界最为流行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以女性视角重读男性文学作品,对其歪曲女性形象的做法进行猛烈抨击,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课题之一。女性主义的理论先驱之一——波伏娃,在1949年发表了《第二性》;波伏娃的继承者米利特在1970年发表《性政治》;美国学者古芭和吉尔伯特在1979年发表《阁楼上的疯女人》。三部着作来自不同年代和国家,但都选择了一些男作家创作的文本,批评其中反映的男权思想,进而论证全书的理论观点。三部作品中的理论内容和论证方法为后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典型的范例。19世纪是欧美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多女性进入社会生产领域,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文学创作开始越来越多关注女性的人生命运。这一时期的欧美文学大师如哈代、福楼拜、托尔斯泰、易卜生等男性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病,其代表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女性命运。作为男作家,他们的女性写作并未宣扬男性权威,反而通过女性主人公对命运的不同抗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本文以“十九世纪欧美代表性男作家的女性书写”为题,选择19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男作家的女性书写文本,发掘其作品中与《第二性》等三部作品中选取的男作家创作文本的不同,分别从女性主人公在伤痕中坚守、在不安中挣扎、在反叛中追寻、在希望中觉醒这四个维度,展现男作家笔下女性主人公不断追寻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她们的女性意识在四个不同的维度中一步步得到升华,最终走向觉醒。文章透过对女性命运态度有代表性的男作家的视角,消解一直以来对男作家女性书写的误读,发现他们对女性人物的欣赏和赞叹,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和同情,进而洞悉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腐朽制度下女性恶劣的生存境遇,鼓励广大女性寻求独立与解放,从而走向真正的女性意识觉醒。
汪顺来[7](2019)在《《简·爱》与《呼啸山庄》中的悖论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悖论从哲学到文学批评,经历了跨界发展的历程。它源自哲学和修辞话语,指与人们的期待、现存的思想或见解相反的陈述,其观点与结论是自相矛盾的,甚至荒谬的,但里面隐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艾布拉姆斯将悖论定义为表面上看来是逻辑矛盾或荒谬的陈述,结果却赋予有意义的解释。显然悖论是一组矛盾的二元对立项,看似荒谬却存在于现实之中,具有积极的阐释意义。悖论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形式上有一定的关联。结构主义着眼于文本的叙述方式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而解构主义旨在瓦解结构主义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形成新的悖论。解构主义理论家米勒在《解读叙事》中指出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点与结论之间有自相矛盾的悖论性,并对此提出质疑。米勒的叙事理论运用到小说阐释上就是积极寻找小说内部相冲突的因素,质疑其观点与结论自相矛盾之处,即寻找悖论,因为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矛盾是最基本元素,揭示小说中的矛盾和冲突,可达到反讽社会现实的作用,因此研究小说中的悖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作为19世纪女性小说的代表,《简·爱》和《呼啸山庄》是两部充满悖论的文本,隐喻了19世纪英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体现了英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或二者交融期的伟大艺术成就。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非常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命运,积极反映女性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身份认同和审美意识,分别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奇特想象构建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小说世界。她们不是简单模仿男性小说的传统,而是更加注重艺术的创新,她们以悖论作为创作策略和艺术手段,重构“她们自己的文学”。虽生于同一家庭,但她们具有不同的生活阅历、道德观和人生观等,二人小说中体现的悖论观点和表现方法也各有千秋。本文坚持在细读文本中寻找悖论,在比较中寻找她们表现悖论的差异性,以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多维阐释《简·爱》和《呼啸山庄》中悖论的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比较各自在主题、人物、场景和故事结局等方面的悖论关系,尝试探究夏洛蒂在《简·爱》中表现出的温和女性主义小说悖论艺术和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体现的激进女性主义小说悖论艺术,指出悖论艺术不仅是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创作策略,而且还表达了她们面对理想和现实时的矛盾心态。本文结构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并评述19世纪中期英国女性小说繁荣的成因,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简·爱》和《呼啸山庄》的研究现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第一章研究悖论的特性及其文学意义,主要探索悖论的神秘性、矛盾性和修辞性特性以及悖论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指出悖论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本质,而且是文学理论创新的内核。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主题、人物、场景、小说结局四个方面阐释两部小说中的悖论关系,并作相应的对比研究,指出夏洛蒂的《简·爱》以理性、激情和精神平等的模式构建了温和的女性主义小说悖论艺术,而艾米莉以疯狂、暴力和绝望的极端形式展现了激进的女性主义小说悖论艺术。第四章分析夏洛蒂和艾米莉悖论写作的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总结她们悖论写作的基本特征:女性自我的悖论性表达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悖论书写。结论部分指出两部小说在主题、人物、场景等方面的悖论关系在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悖论性结局升华了女性主义小说的艺术魅力;由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语境下,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写作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压力以及她们个性的差异,她们的小说悖论艺术呈现保守和激进的两面性特征。
王丽[8](2019)在《黑暗中的航行 ——论简·里斯小说中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的书写》文中研究指明简·里斯在小说中刻画了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从出生地西印度群岛回到“母国”,白种克里奥尔女性成为英国人眼中的“他者”。一方面,她们陷入无法独立的生存困境、无法言说的语言困境和无法协调的精神困境之中。另一方面,里斯又通过狂欢化叙述和回忆写作让她们发出了微弱的精神抗争。里斯书写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的文学实践是一种自传性书写。家庭生活中疏离的母女关系使里斯在文学创作中描写出互相敌视的母亲关系模式以及这一关系模式对女儿成年生活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里斯描写的母女关系折射出英国“母亲”对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的拒绝。情感经历中抛弃与被抛弃的男女关系使里斯不仅在创作中一次次书写女性被男性抛弃的过程,并使里斯将文本重心放于男性抛弃给女性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与此同时,里斯也揭示出性与金钱和阶级的隐秘联系。欧洲生活中被压抑的言说欲望使里斯致力于发出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的声音,并且开创了多重叙述声音的阐发模式。在书写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的文学实践中,里斯既借鉴了文学传统,又创新了故事讲述的方式。通过重塑伯莎/安托瓦内特的形象,里斯追溯了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的历史,还原了西方中心主义遮蔽下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历史真实,质疑了帝国主义殖民行为的合法性和神圣性。通过使用伊奥卡斯特和“疯女人”这两个原型人物,里斯对帝国形象进行了颠覆,并迫使读者重新审视“疯狂”的定义。通过沿用“漂泊”母题,里斯讲述了白种克里奥尔女性“回家”的故事,揭示出白种克里奥尔女性无家可归的存在本质。
沈潇[9](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徐莺梦[10](2018)在《角田光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角田光代,日本着名小说家和翻译家。其作品具有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性质,且高居畅销榜。因其文学成就,角田光代与吉本芭娜娜、江国香织同被誉为当今日本文坛三大重要女作家。当代“寻找幸福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大多讲述了各式各样女性的成长印记和日常生活经历:儿童时代开始的爱的缺失、青少年时期青春的躁动、成年后面对繁琐生活的无奈……角田光代擅长写女人,且大多都是日常的不幸的女性。因而对角田光代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角田光代及其作品,以及日本社会的女性缩影。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写了角田光代其人及作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起、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主要从女性形象分析的角度对角田的作品作整体关照,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角田光代笔下女性的成长历程。大多数女性从青春期的少女开始,按照既定的轨迹,恋爱、结婚、生子——为女、为妻、为母,少女时期想着出逃,婚后成为空壳女人,成为母亲后再次回归家庭。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角田光代作品中两位特殊的女性,她们是角田笔下的疯女人,亦是她作品中新女性的代表。第三章主要探析了角田笔下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同时笔者在此处分析了作者角田光代思想的矛盾之处及其悲观主义思想。结语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了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就是这个疯女人──—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兼及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就是这个疯女人──—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兼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疯癫何以是个问题 |
1.1 疯癫书写历史 |
1.2 疯癫研究历史 |
1.3 现代小说疯癫书写情况 |
1.4 现代小说疯癫研究现状 |
2 身体受虐型病因 |
2.1 性压抑 |
2.2 暴力打击 |
3 物质匮乏型病因 |
3.1 极端贫困 |
3.2 食物短缺 |
4 情感失落型病因 |
4.1 亲情丧失 |
4.2 爱情缺席 |
4.3 七情失常 |
5 话语错位型病因 |
5.1 共时型错位 |
5.2 历时型错位 |
6 疯癫病因与现代作家的人性关怀 |
6.1 身体、物质关怀:建立存在之基础 |
6.2 情感关怀:构建连接之纽带 |
6.3 话语关怀:提升生命之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
二、温和的女性观 |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今夕何夕:时间的失序与错乱 |
第一节 遗忘者:新生代的城市想象 |
一、健忘的新生代 |
二、早熟的叛逆者 |
第二节 怀旧者:无根之城的文学寻根 |
一、沉浸旧日的“老灵魂” |
二、追寻过去的新生代 |
第二章 家在何处:空间的消逝与重建 |
第一节 失家者:都市空间的探寻 |
一、逼仄的生存空间 |
二、失落的情感空间 |
第二节 抗争者:未来都市的建构意志 |
第三章 我系何人:身份的诘问与沉思 |
第一节 身体异常与失控 |
一、外表异常:伤残者 |
二、行为失常:疯女人 |
第二节 身份调适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研究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选题理由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疯女人”形象的特殊含义 |
第一节 何为“疯女人”? |
第二节 “疯女人”之“疯”的不同指向 |
一、病理学中关于“疯”的定义 |
二、“疯”的哲学含义与文化含义 |
三、“疯”在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隐喻:“天使”与“疯女人”——男权话语下失语的女性 |
第二章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疯女人”形象研究在中国发端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中国妇女问题 |
第二节 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诞生 |
第三节 中国“疯女人”形象研究产生的原因 |
一、人道主义与文学主体性理论 |
1.关于人道主义的大讨论为研究“疯女人”形象创造了条件 |
2.文学主体性理论与“疯女人”形象研究存在相适性 |
二、向“内”转的研究大潮与后现代视域下的非理性底色 |
三、步入“女性主义”时期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 |
第三章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研究的流变 |
第一节 开始: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对“疯女人”形象的关注 |
第二节 第一次变化:20 世纪90 年代初对解读对象的拓展 |
第三节 第二次变化:20 世纪90 年代末对新理论的引进与探索 |
第四节 蓬勃的发展:2005 年至今对“疯女人”形象的大量关注 |
第四章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批评实践中对理论的运用较为薄弱 |
第二节 批评对象存在局限性:对《简·爱》《藻海无边》过分关注 |
第三节 批评对“疯女人”之“疯”认识不足且缺乏“问题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十九世纪欧美代表性男作家的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2 男性笔下的女性都是“他者”吗? |
2.1 女权误论:被割裂的男性写作 |
2.1.1 男权思想建构“女性神话” |
2.1.2 男权政治书写“性的隐喻” |
2.1.3 男权文化创造“天使妖妇” |
2.2 寻因溯源:文学的理性呼唤 |
2.2.1 溯源女性历史:“他者”文化的源起 |
2.2.2 探寻女性原型:复杂矛盾的女性观 |
2.2.3 重构女性世界:打破性别壁垒的写作 |
3 超越“天使”与“妖妇” |
3.1 在伤痕中坚守 |
3.1.1 苔丝:哈代笔下最纯洁的女人 |
3.1.2 玛格丽特:作家心中永恒的女性形象 |
3.2 在不安中挣扎 |
3.2.1 爱玛: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
3.2.2 贝琪:名利场上的女性人生 |
3.3 在反叛中追寻 |
3.3.1 海丝特:女人比男人更坚强 |
3.3.2 安娜:男性造成的女性悲剧 |
3.4 在希望中觉醒 |
3.4.1 玛丝洛娃:走向重生的灵魂复活 |
3.4.2 娜拉:走出家庭的第一位资产阶级女性 |
4 走向和谐共生的性别诗学 |
4.1 男性视阈女性书写特点 |
4.2 两性的隔空呼应 |
4.3 娜拉“出走”以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简·爱》与《呼啸山庄》中的悖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悖论的特性及其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悖论的特性 |
一、悖论的神秘性 |
二、悖论的矛盾性 |
三、悖论的修辞性 |
第二节 悖论的文学意义 |
一、文学的悖论范式 |
二、文学的理论悖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简·爱》的悖论艺术 |
第一节 《简·爱》的主题悖论 |
一、爱情的两难选择 |
二、婚姻范式的悖论 |
三、“善”与“善”的道德悖论 |
四、福音派教义的悖论性 |
第二节 《简·爱》的人物悖论 |
一、身份悖论 |
二、性格悖论 |
第三节 《简·爱》的场景悖论 |
一、矛盾的社会空间 |
二、“第三空间”的悖论 |
第四节 《简·爱》的结局悖论 |
一、两性关系的悖论 |
二、对“英国性”的反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呼啸山庄》的悖论艺术 |
第一节 《呼啸山庄》的主题悖论 |
一、对世俗爱情的反讽 |
二、对婚姻本质的隐喻 |
三、“善”与“恶”的道德悖论 |
四、“自然”神学的二律背反 |
第二节 《呼啸山庄》的人物悖论 |
一、男性自我的迷失 |
二、女性自我的分裂 |
第三节 《呼啸山庄》的场景悖论 |
一、家的空间悖论 |
二、两种文化的空间悖论 |
第四节 《呼啸山庄》的结局悖论 |
一、阶级关系的悖论 |
二、家庭领导权的悖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勃朗特姐妹悖论写作的成因及其特征 |
第一节 勃朗特姐妹悖论写作的缘起 |
一、社会传统的压制 |
二、宗教家庭的影响 |
三、个人的矛盾心态 |
第二节 勃朗特姐妹悖论写作的特征 |
一、对女性自我的矛盾表达 |
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悖论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黑暗中的航行 ——论简·里斯小说中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作为“他者”的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 |
(一) “他者”的生存困境 |
(二) “他者”的言说困境 |
(三) “他者”的精神困境 |
二、里斯的自传性书写与女性主题的言说 |
(一) 母女关系模式:帝国殖民话语的虚幻性 |
(二) 男女关系模式:性与金钱和阶级的隐秘联系 |
(三) 四个“四重奏”:发出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的声音 |
三、对文学传统的承续和创新 |
(一) 经典改写与形象、话语颠覆 |
(二) 原型人物的使用 |
(三) “漂泊”母题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
2、先期问题假设 |
3、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
1、本文思路与架构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
小结 |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
第四节 文学空间 |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
小结 |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角田光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角田光代其人及作品介绍 |
二、本论文的选题缘起 |
三、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角田光代笔下女性的成长历程 |
第一节 少女的出逃 |
第二节 已婚的空壳女人 |
第三节 母性的回归 |
第二章 走下阁楼的“疯女人” |
第一节 在金钱中迷失的女性:《纸之月》 |
第二节 在犯罪中新生的女性:《第八日的蝉》 |
第三节 角田作品中“疯女人”的特点 |
第三章 作者及其笔下的女性意识及女性的救赎 |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传统家庭的解构 |
二、男权弱化的书写 |
第二节 女性的自我救赎 |
第三节 对角田光代女性意识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就是这个疯女人──—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兼及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人物病因及意义研究(1917-1949)[D]. 唐彦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D]. 王钰纯. 华侨大学, 2019(01)
- [5]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对“疯女人”形象研究之研究[D]. 马梦楹.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十九世纪欧美代表性男作家的女性书写[D]. 冯雅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简·爱》与《呼啸山庄》中的悖论艺术研究[D]. 汪顺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黑暗中的航行 ——论简·里斯小说中白种克里奥尔女性群像的书写[D]. 王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角田光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徐莺梦.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