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革命话语与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主流电影,叙事,核心价值
革命话语与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孙宏吉[1](2017)在《新主流电影话语叙事特征——以近些年革命军事题材影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特征,实现了主旋律与商业化的完美缝合。新主流电影着眼历史事件中的普通人物,着力塑造底层人物形象,表现了更加深厚广泛的主流价值观。本文以近些年的革命军事题材影片为例,阐释了新主流电影的话语叙事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7年12期)
姜肖[2](2015)在《革命话语下的双重叙事伦理——论“东北流亡作家群”上海时期“俄侨”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传红色革命,其对俄罗斯侨民的态度是谨慎的。左翼文学的"俄侨"叙事也在革命话语的体系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九一八事变"后,早年在东北参加革命斗争的青年作家们被迫远离故土,辗转聚集至上海,进入上海左翼文学阵营(并未全部加入"左联")。但其对"俄侨"的审视呈现出不同于(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5年08期)
章涛[3](2014)在《“红色革命历史”话语建构与叙事困境——以40-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算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都普遍将1949年视为新中国"历史"的起点,相应的,文学也似乎顺理成章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地界。但对于创造新中国主体的"红色革命"和相应的历史叙事而言,我们却很难给出建立在相同时间轴上的答案。就农村改造运动而言,共产党至少在40年代起就逐步展开了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农村改造运动,根据统计:延续到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得全国超过40%面积的土地被重新再分配;1953年到1957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进一步打破了农村的传统经济单位,建立了以合作社为基础的新生产组织,农民的私有财产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回归集体;1958年的"大跃进"带来了空前绝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时期中国农村又被(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陈婵[4](2013)在《戴着镣铐的革命历史想象——20世纪初立宪派革命话语影响下的历史小说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等立宪派的革命话语对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历史小说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小说在历史题材的选择,革命历史事件的定性,历史学中的事件、行为者和场所等诸故事要素的编码,故事的叙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对历史进行改写和重构的叙事话语模式。(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冯清贵[5](2013)在《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下的革命英雄叙事——麦家的长篇小说《刀尖上行走》及其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革命英雄叙事已遭遇到非合乎历史规律性与非合乎目的性的彻底解构与改写,然而麦家小说的出现为重构一种新的现代革命英雄叙事秩序提供了可能性。麦家的《刀尖上行走》以还原历史真实为原则,在重构革命英雄叙事时,以责任与使命为己任,重新召唤起人们已丧失或者被遗忘的可贵品质。在叙事中将信仰铭刻在英雄的灵魂中,力图重建当代社会的精神空间,并让我们重温了一种阔别已久的英雄哲学。(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宏志[6](2012)在《话语嬗变与革命叙事的转型——田中禾《父亲和她们》对传统革命叙事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田中禾的《父亲和她们》再现了20世纪一代中国人的特殊命运。小说从叙事题材来讲并不新鲜,但是在具体叙事上,田中禾却敏锐地注意到了话语嬗变对革命参加者命运的影响,并借助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革命伦理如何压倒血缘伦理的过程,分析了革命话语在革命者人生道路选择上所起的作用,也呈现了和平时期日常生活伦理的勃兴与革命话语消隐的过程。这是对传统革命叙事的一次巨大突破。(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秦法跃[7](2012)在《《创业史》的革命话语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业史》中,人民对革命拥护的原始动机来自于其对摆脱物质贫困的期望。而革命又与寓于物质需求中的私制思想是相矛盾的,物质话语与革命话语在文本中是二元对立的。柳青作为一个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自觉叙事者,在处理物质话语叙事与革命话语叙事时,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革命话语叙事,并针对物质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矛盾冲突,采取了柳青式的应对策略:一是物质公共化,排除物质中的私有化成分;二是将小家物质的热爱升华为对大家的物质热爱。(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2年14期)
晋海学[8](2011)在《丁玲革命话语遮蔽下欲望叙事之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文学史中,《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意义一直由革命话语来叙述。在此之外,文本的欲望叙事也很明显,围绕"凌吉士",它为莎菲导演了一场充满痛苦与失望的恋爱短剧。挖掘文本的欲望叙事,意在丰富既有的文学史观,破除人们对某种观念的坚守,让基于文本的阅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07期)
李祖德[9](2011)在《“农民”叙事与革命、国家和历史主体性建构——“十七年”文学的“农民”叙事话语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十七年"文学"农民"叙事话语及其在主体性建构方面的意义。这些"农民"叙事话语以对革命、国家和历史的叙述,将"农民"建构为"人民"的主体。这一主体性构成包含革命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历史主体等叁个层面,由此形成了一个"主体性"的想象与叙述结构。从革命阶级,到民族国家,再到历史,"农民"叙事将"农民"这一"自然"的存在物不断地推进到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之中。在主体性和历史的双重叙事中,"农民"最终获取了自身的"历史本质"。"农民"叙事的变革,表征着整个中国新文学的主体性建构和历史叙事的内在精神变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1年01期)
任秀霞[10](2010)在《丁玲革命根据地时期小说的叙事话语和接受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丁玲革命根据地时期部分小说的叙事话语和它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接受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她的作品在生产和接受两个层面表现出的革命政治话语与女性话语的相互纠结、交汇相融又矛盾对立的复调关系。这种在文学话语中对革命政治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丁玲的生命悲剧。(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0年04期)
革命话语与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传红色革命,其对俄罗斯侨民的态度是谨慎的。左翼文学的"俄侨"叙事也在革命话语的体系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九一八事变"后,早年在东北参加革命斗争的青年作家们被迫远离故土,辗转聚集至上海,进入上海左翼文学阵营(并未全部加入"左联")。但其对"俄侨"的审视呈现出不同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革命话语与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孙宏吉.新主流电影话语叙事特征——以近些年革命军事题材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17
[2].姜肖.革命话语下的双重叙事伦理——论“东北流亡作家群”上海时期“俄侨”书写[J].文艺争鸣.2015
[3].章涛.“红色革命历史”话语建构与叙事困境——以40-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算账”为中心[J].新文学评论.2014
[4].陈婵.戴着镣铐的革命历史想象——20世纪初立宪派革命话语影响下的历史小说叙事[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
[5].冯清贵.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下的革命英雄叙事——麦家的长篇小说《刀尖上行走》及其意义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6].刘宏志.话语嬗变与革命叙事的转型——田中禾《父亲和她们》对传统革命叙事的突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7].秦法跃.《创业史》的革命话语叙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
[8].晋海学.丁玲革命话语遮蔽下欲望叙事之可能[J].求索.2011
[9].李祖德.“农民”叙事与革命、国家和历史主体性建构——“十七年”文学的“农民”叙事话语及其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
[10].任秀霞.丁玲革命根据地时期小说的叙事话语和接受史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