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的“有效”,支撑课堂的“有效”——浅谈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以问题的“有效”,支撑课堂的“有效”——浅谈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大唐镇中,浙江省诸暨市311800)

摘要:有效的教学应当是学生乐于参与,能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能让学生感悟价值与意义的探究。而就提问的有效性而言,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中来,是提问取得实效,真正体现设问价值的关键。但纵观现实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已是广大教师着重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效的提问,就要诱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以问题的“有效”,支撑课堂的“有效”。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教学

《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指出:“《历史与社会》学科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不论是常规教学还是现代教学,提问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提问才能实施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提问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动力。但在常规的历史课堂中的提问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那种简单地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或师生间填空式的回答,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是把课本上的话给复述一遍,或者教师实际上把答案暗示给了学生。面对如此的课堂提问现状,笔者只能站在一个专业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表一点浅见,即以问题的“有效”,支撑课堂的“有效”。

一.问题提出方式的多样化

(1)层层剖析法。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掌握。又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逆向思维法。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总结时,不要求唯一答案,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向学生提问:“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如果再讲到“五四”运动时,再向学生提出“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学生就会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3)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设置时必须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中,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推动个体思维,个体能动强大动力,它将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忌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一个朝代建立的时间、人物、定都之类的问题。倘若真要出现,就可通过表格,前后朝代相隔多少年,哪些朝代定都在某处之类的问题提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就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问题的设置要思路清晰,简明扼要、忌含混不清

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去探索知识的奥妙,去体验知识的乐趣,去饱尝成功的喜悦……教师再适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形成正确的答案,所以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严谨,不能有歧义。

例如我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与“中国洋务运动”相比,教师在设置时必须用“19世纪60年代”,“或者与明治维新的同时期中国运动”。这样才能准确指代“洋务运动”,如果教师用“19世纪中后期”就不准确了,因为“中后期”不仅有“洋务运动”而且还有“戊戌变法”。

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样教材内容的编排也是有机联系的。所以问题的设置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只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在讲授《红军长征》时,对于“红军长征的原因一框时就这样设置一个问题:“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代表是谁?这种思想有何危害?你如果是第五次反围剿时的一名基层红军指战员,你会向上级作哪些建议?如果针对这些现实,党中央要召开一次高级会议,会议内容又应该是哪些?这样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因势利导,这样遵义会议的内容的雏形学生就可以得出了,教师在讲述分析遵义会议内容就显得信手拈来,顺理成章,学生也容易掌握。

总之,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中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来军.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黄莲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刘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  ;  ;  

以问题的“有效”,支撑课堂的“有效”——浅谈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