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南诗社论文-魏泉

宣南诗社论文-魏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宣南诗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卷,陶澍,胡承珙,潘功甫

宣南诗社论文文献综述

魏泉[1](2015)在《“交游”与“纪念”:“宣南诗社”之“题图诗卷”读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题图诗卷"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入手,分析"题图"与"题画"的不同性质、目的、用途,指出"题图诗卷"画中所写皆有实事,非空写,有记述考证之价值而非徒为玩赏。"题图诗卷"不是一人一时一地所能完成,而是与手卷主人相关的一群人在不同时间、地点,从各自不同的身份出发,围绕此图主题共同完成的一件书画作品,它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交游",一是"纪念"。以围绕"宣南诗社"的两幅"题图诗卷"为例,本文详细考证两幅"题图诗卷"的来龙去脉,并借题图诗文论证"宣南诗社"的成员组成及存在性质等问题,以此呈现"题图诗卷"所特有的记事功能和传世价值。(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欧阳少鸣[2](2015)在《梁章钜与宣南诗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中晚期的经世名臣、着名学者梁章钜,其政绩与学术成就在近代以来比较引人瞩目。这些卓着成就与其在中年时期参加京城着名的宣南诗社及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宣南诗社之聚会活动为文人雅集修禊,但其活动内涵并不单一,关注国计民生,研讨和助力经世致用之思潮,倡导改革更法亦为活动之要素,对诗社成员的影响更是绵长深远。(本文来源于《梧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段天顺[3](2015)在《以风雅之才 求兼济之学——介绍晚清时期的宣南诗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北京出现过一个很有名气的诗社,叫宣南诗社。当时一些着名人物如陶澍、林则徐、梁章钜等都是成员,龚自珍、黄爵滋、魏源、张维屏等名家也与该诗社有密切往来。从近代史料看,嘉庆九年(1804)京城创立了一个诗社名宣南诗社,最初的名字叫消寒诗社,时间很短,即停止活动。10年以后,于嘉庆十九年(1914)又恢复活动,一直延续到道光中期,活动时间长达20余年。由于该诗社成员多居住宣武门以南一带,并且经常在成员潘曾沂的宣武坊南的住处开会,该社大约于道光元年(1921年)就改名为宣南诗社了。(本文来源于《中华诗词》期刊2015年03期)

赵诚[4](2015)在《纪念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座谈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华诗词》期刊2015年02期)

林峰,潘泓,何鹤[5](2015)在《纪念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24日,由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北京楹联学会主办,北京东方中国诗画院承办,中国万寿集团协办的纪念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宣南诗社成立于1814年,它的前身消寒诗社成立于1804年,皆由着名诗人陶澍发起,先后参加诗社活动的有梁章钜、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数十人,其中二十余人上了清史稿。他们是一批爱国主(本文来源于《中华诗词》期刊2015年02期)

王春林[6](1999)在《试述鸦片战争前夕的宣南诗社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宣南诗社,以其盛名引起文学史、思想史界诸方面的关注。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呢?鸦片战争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或诗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张维屏等都曾参加过宣南诗社,因此有人认为宣南诗社是进步的文学团体,宣南诗社目的在于反对帝国主义。然而我们(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期刊1999年12期)

[7](1994)在《陶澍和宣南诗社》一文中研究指出宣南诗社”是清嘉、道车间一些中下层官吏和知识分子组织的文学小团体,有些中国近代史和文学史着作认为林则徐是其领导者,而根本不提陶攒的名字。其实,林则徐只是诗社一般成员,参加活动的时间也不太长。陶渤却是诗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嘉庆九年(1804)冬,陶商任(本文来源于《益阳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王永厚[8](1991)在《林则徐与宣南诗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在从政的知识界中流行诗酒唱酬、集会结社的社交活动,嘉庆年间出现在京师的宣南诗社便是其中之宣南诗社是当时由一批南方籍的京官组织起来的文学团体。先后参加者达叁十多人,如陶澍、朱珩、董国华、潘曾沂、胡承烘、钱吉仪、李彦章、梁章钜、林则徐、张祥河、吴篙梁等,他们都是诗社的中坚和骨干。宣南诗社初创于嘉庆九年(1804),最初名为消寒诗社,创始人之一的陶澍有诗云:"忆昔创此会,其年维甲子。赏菊更忆(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1991年01期)

樊克政[9](1980)在《关于宣南诗社的命名时间及其他——对《宣南诗社管见》一文的几点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宣南诗社管见》一文(以下简称《管见》)取材甚富,但读后感到有的地方似还值得商榷。谨略述浅见于下:一、宣南诗社之称是否始于嘉庆二十四年。从有关资料来看,清代嘉、道之际,一度活跃于北京诗坛的宣南诗社,原名为消寒诗社。那么,消寒诗社究竟是在何时改称为宣南诗社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管见》说:“社友黄安涛欲将诸社友诗作汇编成册,而先作图以记其事,……据胡承珙称,‘图成于己卯春’,即嘉庆二十四年春。胡承珙为图作序,即名《宣南吟社序》。”由此认为,自是年起宣南吟社的名称已(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0年04期)

王俊义[10](1979)在《关于宣南诗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1979年第2期所载的《读林则徐<答戴絅孙>手迹》一文,为研究鸦片战争和编写林则徐传记提供了新的史料,甚为有益。但该文肯定说:"戴絅孙曾加入宣南诗社",并以他"同黄爵滋、龚自珍均有交谊"为佐证。就我接触到的有关材料看,这一论断与佐证,似与历史(本文来源于《文物》期刊1979年09期)

宣南诗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代中晚期的经世名臣、着名学者梁章钜,其政绩与学术成就在近代以来比较引人瞩目。这些卓着成就与其在中年时期参加京城着名的宣南诗社及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宣南诗社之聚会活动为文人雅集修禊,但其活动内涵并不单一,关注国计民生,研讨和助力经世致用之思潮,倡导改革更法亦为活动之要素,对诗社成员的影响更是绵长深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宣南诗社论文参考文献

[1].魏泉.“交游”与“纪念”:“宣南诗社”之“题图诗卷”读解[J].文艺研究.2015

[2].欧阳少鸣.梁章钜与宣南诗社[J].梧州学院学报.2015

[3].段天顺.以风雅之才求兼济之学——介绍晚清时期的宣南诗社[J].中华诗词.2015

[4].赵诚.纪念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座谈会[J].中华诗词.2015

[5].林峰,潘泓,何鹤.纪念宣南诗社成立2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J].中华诗词.2015

[6].王春林.试述鸦片战争前夕的宣南诗社的性质[J].历史教学.1999

[7]..陶澍和宣南诗社[J].益阳师专学报.1994

[8].王永厚.林则徐与宣南诗社[J].文献.1991

[9].樊克政.关于宣南诗社的命名时间及其他——对《宣南诗社管见》一文的几点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

[10].王俊义.关于宣南诗社[J].文物.1979

标签:;  ;  ;  ;  

宣南诗社论文-魏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