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畜禽苗木工程建设现状与展望

嘉善畜禽苗木工程建设现状与展望

一、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曹雪莹[1](2019)在《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环境质量改善和土壤肥力提升是休耕修复体系下健康土壤培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和模拟试验,在探索大气-土壤-植物体系中Cd的吸收、分配及迁移规律的基础上,以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和不同类型Cd高积累作物为修复材料,结合多种农艺措施,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子;结合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土壤培肥技术,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因素,以集成和优化Cd污染农田土壤休耕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典型区域大气沉降Cd浓度及沉降通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变异较大,工矿区和近郊区大气Cd沉降平均浓度均超过我国农田灌溉水的限量标准。大气Cd年沉降通量在工矿区可达61.0 g/ha,而远郊区均低于10 g/ha,大气沉降对表层土壤Cd积累年净增量分别为:工矿区21.6-23.5μg/kg,城郊区8.81-13.0μg/kg,远郊区2.15–3.46μg/kg。模拟湿沉降试验中,营养液中无Cd胁迫且Cd年沉降通量为50 g/ha时,水稻地上部Cd含量显着升高;年沉降通量为400 g/ha时,A159水稻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根部。综合通径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拟沉降中的Cd对水稻叶片Cd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土壤pH是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pH≤6.0时,试验后土壤Cd全量降低了35.8%-57.4%;pH>6.0的处理,土壤Cd含量下降了8.26%-12.3%。试验后,轻度污染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下降了38.4%(低于风险筛选值),中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44.2%,重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15.8%(伴矿景天Cd含量高达681 mg/kg)。中轻度Cd污染酸性农田的伴矿景天修复效率较高,重度Cd污染土壤或Cd有效性较低的土壤不适合采用植物修复。(3)增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无显着差异;但第二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第一季下降明显,其中低污染土壤下降了17.6%-48.4%,高污染土壤下降了4.50%-26.3%。连续三季种植绿肥,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着差异;在高污染土壤中第三季比第一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19.4%-25.3%。增施可溶性有机肥(OS)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较CK升高了80.6%和186%;三种绿肥中,以种植紫云英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高,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为0.77和0.95。综合而言,增施可溶性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提高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提高植物Cd含量,可作为植物强化修复备选措施之一。(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与CK相比,施肥和秸秆还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了0.30-1.40倍,而土壤Cd含量下降了28.4%-61.1%,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和Cd积累量均明显升高。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pH升高明显,最大升高了0.91个单位。施肥和秸秆还田均提高了SOM含量,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处理最高,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0.48-0.61)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0.23-0.33)。综合分析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应,伴矿景天+秸秆还田和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是较适宜的休耕修复技术模式。(5)作物类型及其组合轮作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的两个处理(SPOS和SPHA)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10.8%和15.7%,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37.1%和34.3%。所有供试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0,其中油葵叶片Cd含量高达7.41 mg/kg。种植油菜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最高,其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伴矿景天-油菜间套作、伴矿景天-Cd高积累品种水稻轮作、伴矿景天-油葵轮作等种植模式在休耕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6)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不显着,但盛花期明显低于幼苗期和分枝期。施肥处理土壤Cd含量较CK下降了1.39%-13.9%,且伴矿景天Cd含量较CK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土壤pH为4.11-4.74,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土壤pH均显着下降,而其它施肥处理土壤pH均略有升高。不同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表现为OM>NPK>PM>CK>SM,说明可溶性有机肥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土壤培肥效果最好。因此,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可作为推荐的修复培肥技术模式。

许祥[2](2019)在《城市饮用水源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磺胺类抗生素(SAs)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常用于养殖业、临床医学和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SA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呈一定的浓度水平,且该类污染物能够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基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饮水安全问题。考虑到饮用水源中SAs的痕量水平,且极易受基质影响,本课题基于SPE-UPLC-TOF/MS建立一种适合饮用水源中SAs检测方法,并对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温州市20个饮用水源和杭州市某饮用水源贡献水系的内河中7种典型的SAs进行污染特征、来源和风险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同时检测饮用水源中中7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方法。通过对流动相和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确定分析条件: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体积比)、固相萃取为Oasis HLB柱、萃取体系pH为3、上样流速4 mL/min、甲醇为洗脱剂,确定方法检出限为0.110.21 ng/L;在0.10.500 u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00以上。水样中SAs在4 ng/L、100 ng/L和200 ng/L的加标浓度下空白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1.80%115.00%、89.46%120.35%和83.07%132.87%,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5.07%7.63%、1.45%5.04%和1.87%7.18%。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重现性好和灵敏度高,能满足实际水样的测定。(2)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温州市饮用水源中7种SAs的污染特征分析:杭州市SAs的检出率范围为60%100%,浓度范围ND13.12ng/L;宁波市SAs的检出率范围为80%100%,浓度范围为ND8.55 ng/L;嘉兴市SAs的检出率范围为60%100%,浓度范围为ND10.68 ng/L;温州市SAs的检出率范围为80%100%,浓度范围为ND7.08 ng/L;SAs的平均浓度水平为嘉兴(17.90±5.23 ng/L)最高,其次为杭州(8.68±7.78 ng/L)和宁波(8.51±5.61 ng/L),温州(6.98±1.07 ng/L)最低;其中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的是饮用水源样本中检出频率最高2种抗生素。根据杭州市某内河中秋、冬季水样检测发现:磺胺甲噻二唑(SMT)、磺胺异恶唑(SIX)、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嘧啶(SMR)、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吡啶(SP)在秋季某内河中水样都有不同程度检出,浓度范围为ND29.64ng/L,SP为主要污染抗生素;冬季仅检出SMT、SM2、SD、SMX和SP,浓度范围为ND27.80 ng/L,SMX为主要污染抗生素。秋、冬季抗生素浓度差异不大,但主要污染抗生素种类发生改变。(3)采用风险熵值(RQ)法对饮用水源和杭州市某内河进行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饮用水源SMX为0.01<RQs<1,有低或中等风险,杭州九溪水厂SM2在0.01<RQs<0.1,表现低风险;秋季和冬季内河水样SMX的RQs均处于0.11之间,表现中等风险,秋季内河水样SM2的RQs为0.01<RQs<0.1,有低风险;饮用水源和内河水样中SMX均表现出中等生态风险,需加以关注。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饮用水源和杭州市内河中,易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SD、SM2和SMX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熵值RQH分别处于2.1 e-91.0 e-7、1.9 e-92.6 e-7和4.7 e-96.9 e-8、1.2 e-81.7 e-7之间,其人体健康风险指数均低于国外相关标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风险。

胡志林[3](2018)在《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一些大城市所属的郊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与大城市不相隶属的毗邻地区却普遍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时期,大城市郊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大城市实力的提升及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产能过剩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大城市经济发展亟须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大都市的视角,本文“反其道而行”的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实证对比分析大城市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大城市毗邻区的中小城市通过主动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城市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实践。总的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唯有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鄂州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常住人口约百万,城镇人口不足60万,在中国只能算是四线或五线城市。但因其毗邻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带来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大城市毗邻地区的经济日益受到中心大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这一现象,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从统筹区域内和区域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测度、动力机制,试图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从城乡经济一体化角度评价衡量大城市毗邻区发展并找出差距,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最后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描述。第一章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有关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研究,辨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并明确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从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从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研究方向转变的文献,剥离出了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涵,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后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测度奠定分析框架。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出发,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逐步松动和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第二章对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描述分析。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大城市及大城市毗邻区内涵,并总结出大城市毗邻区的类型、特征和动力及问题。分析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从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通过第一章提出的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总量发展、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维度,对国内8个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对比,梳理总结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四个维度特征,并梳理总结了大城市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阐释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维度、评价方法。在前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个维度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定量测度的维度,根据综合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第四章,对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发展现状、动力因素、差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湖北鄂州为典型案例,从鄂州市基本情况出发,概述了鄂州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空间区位等内外部发展优势;对鄂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剖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类似鄂州市这种大城市毗邻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武汉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并将鄂州与武汉郊区江夏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者差距,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通过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第一章提出的四个维度和第三章提出的指标体系,测算出鄂州市1983-2015年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得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等四个角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将鄂州与武汉江夏、新洲、蔡甸等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上海与毗邻区昆山发展现状,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局限,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及生态等多方面发挥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吸引中心城市要素转移,才能走出中心城市的“灯下黑”效应的影响,加速大城市灯下黑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融合发展甚至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第六章,提出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通过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等五个方面建议措施,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总体来说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大城市灯下黑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更快。大城市不宜摊大饼式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郊区发展,应打破区域行政局限,鼓励大城市郊区与毗邻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解决大城市郊区灯下黑等发展滞后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武汉市的毗邻地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产要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24个具体指标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区域平衡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维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论文的创新之处基于现有基础进一步厘清大城市毗邻区的概念,充分考虑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将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考虑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从跨区域和区域内部两个角度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从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一板块切入,创新地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提出了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何伟[4](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陈潇玮[5](2017)在《浙北地区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新政策不断下达,“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茶。基层政府提出的乡建目标往往以产业发展为主,乡建设计师大多只关注空间环境。现实矛盾迫使乡建设计师重新审视和思考乡村建设的模式及规划方法。新常态下的农村发展需要新的内生动力,如果不能预先进行有效的产业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机制,引导资本、劳动力和组织等生产要素回流到农村土地,那么政府为美化空间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投入终将付诸东流。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的研究过程,首先对论题进行背景分析和现状调研,用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的视角寻找论题的解决原理与实践依据,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论题进行量化分析;其次提出城郊乡村产业重构和空间重组的策略,构建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用空间形态模型诠释一体化目标空间营建;最后用实例对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形成的主要成果有以下部分:1、提出了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是产业与空间“异质同构”,形成乡村空间理想形态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规划学科结合的产业重构策略,提出了产业重构在城郊乡村空间载体上引导空间重组的规划策略;界定了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目标空间——“活力空间”,建立了“活力空间”的营建原则和目标体系;实现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宜居空间营造目标的同步推进。2、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目标空间——“活力空间”“活力空间”是具有经济内生动力,兼具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产业、社会与生态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郊乡村空间的理想形态。“活力空间”的营建是产业重构策略在城郊乡村空间形态上的实现过程。3、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是城郊乡村规划的新范式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是以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空间规划方法,是营建城郊乡村“活力空间”的方法体系。它在传统乡村规划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农业用地在乡村规划中的地位,拓宽了乡村规划涉及的学术范畴,强化了规划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通过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具体应用到实证研究中,为该地区的乡村空间营建提供范式。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对拓宽乡建设计思路,促进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转型升级,可能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俊[6](2015)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与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农民、农业和农村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肩负提升农产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重大使命。营销渠道是农产品流通与营销的生命线,多层次、多渠道顺畅流通农产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众多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中,营销渠道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使得本研究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实,运用案例研究、抽样调查与访谈、比较研究和定量研究等方法,基于全国5省区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营销渠道模式运用与选择方面的路径和特征性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运用与选择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具体活动和流程及其渠道网络构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营销行动贯穿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与交易的全过程;(2)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作为独立的营销主体参与市场竞争;(3)农民专业合作社寻找目标客户的过程即是其构建销售渠道的过程,合作社建构的渠道网络不一定复杂,但需要定期进行管理和维护;(4)产品的属性会影响合作社对渠道模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渠道网络的构建。2.基于调研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运用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渠道管理能力在内的合作社营销能力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合作社的渠道管理能力和总体营销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渠道策略的运用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合作社在营销渠道运用中还存在较多难题。(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渠道管理水平和总体营销能力均处于良好水平;(3)在营销能力组合的五个方面,合作社管理者对渠道管理能力的评分最低,但渠道管理能力在营销能力评价中占有较高权重;(3)渠道一体化建设对于提升渠道管理能力的贡献率是最高的,但其在此方面的表现最不理想。3.对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32条渠道路径数据进行了归类分析认为,(1)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常用的7类营销渠道模式为直销、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外对接、农餐对接和农物对接等,每个合作社参与市场对接的模式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渠道模式并存,只是短期内可能有其中一种模式占优势。(2)与批发商和批发市场对接是当前合作社运用的主流渠道模式,合作社较少开展跨省、出口销售或与物流公司合作交易,对于电子商务和期货交易等正在兴起的渠道模式也运用不足。4.在文献研究、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营销渠道模式的运作条件、运行机制、优势与困境及其外生交易费用的高低,并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模拟了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合作社渠道模式运用的有效性。可知:(1)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渠道模式的优势互补和协调运用,正是其对于自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品特性和产地市场不同运销条件、销地市场销售状况等情况进行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体现。(2)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完全松散和完全紧密契约关系的市场结构中,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模式的产品分销获得产品价值链中的大部分份额,合作社所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销组织或个人最低利润额的大小;长远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路是参与稳定契约关系的营销渠道模式,以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和规模经营制胜。5.采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通过对全国5省区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32条渠道路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可知,与选择直销模式相比,(1)对订货量的满足能力和联系买主的途径两个方面完全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各类渠道模式的选择;(2)规模大小、资产专用性和对交易对象信任程度等因素被证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选择行为无显着影响作用;(3)不同营销渠道模式的选择又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创新与贡献之处在于:(1)本研究总结并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常用的七种营销渠道模式,即直销、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外对接、农餐对接和农物对接,并分析了不同渠道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2)本研究推论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契约关系松散和契约关系紧密的市场结构中,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模式的产品分销获得产品价值链中的大部分份额,而其所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产销组织或个人的最低利润额的大小,由此证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流通中介组织和市场竞争主体存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3)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订货量的满足能力和联系买主的途径两个因素完全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各类营销渠道模式的选择,而规模大小、资产专用性和对交易对象信任程度等因素被证明对其选择行为无影响。

李昕升[7](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周涛[8](2013)在《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强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该类产业集群大多地处乡镇、城郊等区域的特点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其他行业及其集群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巩固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吉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着。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协调和扶持下企业及机构组织的集聚也愈加频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统计年鉴》及《吉林省统计年鉴》等权威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及其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吉林省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类和梳理,并对国内外典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对比,从中梳理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发展规律。通过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模式,勾画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构想,并针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与不足寻求解决的方法与渠道。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与界定,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这些基本理论涉及到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理论等。第二章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地位及现状和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及集群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特征,并对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探讨了集群发展动因。第三章结合实际情况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组织形式、内在作用机制和外在作用机制等三个维度归纳出10个小类别的集群发展模式,并将各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优劣势,并以农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第四章首先对国内山东、河南和山东等省份以及美国、日本等典型发展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农产品加工产业及其集群发展的共同规律及个性特点,从中总结出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能需要借鉴的经验。第五章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可尝试创建的两种创新模式,即大集群和虚拟模式。大集群模式主要对其概念、意义、构架及其特征等进行设计,虚拟模式主要借鉴了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在虚拟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实际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虚拟模式,并指出了虚拟模式是虚拟产业集群的初级形式,并建构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虚拟模式模型。第六章首先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提出了发展建议。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出全文的主要结论,阐明了本文的创新点,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田新豹[9](2007)在《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科技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农业技术组装、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通过发挥园区作为企业、科研等资源的集聚平台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十多年中,我国农业科技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被实践证明是推动农业科技孵化、转移和扩散以及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科研能力不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建设资金不足以及人才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园区规模无法快速发展,导致园区所具有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大大弱化。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园区成为发挥其集聚平台和区域经济增长辐射源的关键所在。与园区难以吸引到企业局面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种企业集聚的现象。国内欠发达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纷纷向大城市集聚,如东方希望、春兰、杉杉等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海尔、长虹也将技术总部前往上海;浪潮、远大等将总部迁往北京;乐百氏、健力宝等将总部迁往广州等等。这些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经济形态在学术界被成为总部经济。农业园区发展急需企业的集聚,而在大城市通过总部经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行了集聚。通过借鉴总部经济的理论来指导农业园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汤山农业科技园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将在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园区目前正面临“二次创业”的过程,需要为园区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途径。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研究。在研究中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对总部经济概念的重新界定。论文从参与总部经济的两类主体,即企业总部和总部基地出发,将总部经济分为企业总部经济和基地总部经济。将总部经济的内容归纳为企业集聚效应和基地辐射效应。通过对概念的重新界定来明确企业和基地在总部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总部经济理论的应用奠定基础。第二,对小汤山发展总部经济意义研究。首先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总部经济的视角来对园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从加大吸引企业入驻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对园区与总部经济发展要求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园区功能定位和园区功能实现的一致性分析,得出园区可以发展总部经济。并进一步对农业科技园实施总部经济的意义以及实现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第三,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入驻企业评价分析。通过对入驻企业类型的分析来对园区进一步吸纳的企业进行定位;从入驻企业的角度来对园区的集聚能力进行评价,园区应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来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通过入驻企业辐射带动来对园区的辐射功能进行评价,园区应进一步多渠道发挥其辐射功能。第四,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在对园区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及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张斌荣[10](2002)在《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 一、种猪种苗工程建设 1、嘉善县种畜繁育场(猪人工授精站)建设 现场占地面积5.84亩,有猪舍2幢,饲养种公猪18头,以人工授精为主,目的是推进我县的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改良。建场总投资75万元,股份制性质,制订了《章程》,成立了董事会,聘任了正副场长。该场对促进全县的生猪品种改良,加快瘦肉型猪生产发展作出了页献。 2、加强嘉兴黑猪的保种

二、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1.2 大气-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及分配规律
        1.1.3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1.1.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实践
    1.2 轮作休耕与休耕修复
        1.2.1 轮作休耕的背景
        1.2.2 轮作休耕的定义
        1.2.3 轮作休耕实践与成效
        1.2.4 休耕修复的提出
        1.2.5 休耕修复的内涵及可行性
        1.2.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轮作休耕/休耕修复研究热点
    1.3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Cd污染土壤肥力的影响
        1.3.1 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2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镉沉降通量及贡献估算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1.2 样品分析与测定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Cd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2.2.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Cd吸收性能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长株潭典型区域大气Cd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贡献估算
        2.3.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幼苗Cd吸收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样品的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pH和全量Cd对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土壤性质与pH变化关系
        3.2.3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Cd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与pH的关系
        3.3.2 基于PCA的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土壤肥力分级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NI)的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4.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4.2.3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4.2.4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4.2.5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4.2.6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4.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2.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5.2.3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4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Cd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5.2.5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5.2.6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Cd积累量及修复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素分析
        5.3.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6.2.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6.2.3 植物中不同部位Cd含量及与土壤指标的关系
        6.2.4 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pH及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
    6.3 讨论
        6.3.1 轮作对土壤pH及 Cd有效性的影响
        6.3.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Cd污染农田休耕修复的潜力分析
        6.3.3 .根际pH和 Cd有效性对植物Cd吸收的影响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污染农田植物吸取修复与土壤培肥肥效应评估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7.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变化
        7.2.2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溶液化学指标的变化
        7.2.3 不同施肥处理伴矿景天生物量及Cd含量
    7.3 讨论
        7.3.1 影响伴矿景天Cd吸收的主控因子分析
        7.3.2 土壤肥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城市饮用水源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概述
        1.1.1 SAs的使用及基本性质
        1.1.2 SAs的来源
        1.1.3 SAs的污染现状
        1.1.4 SAs的危害
        1.1.5 风险评价
    1.2 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分析方法
        1.2.1 前处理方法
        1.2.2 SAs分析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技术
    2.1 样品的采集
    2.2 试剂及仪器、溶液的配置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标准溶液配制
    2.3 样品前处理
    2.4 仪器参数
第三章 基于SPE-UPLC-TOF/MS的磺胺类抗生素(SAs)分析方法
    3.1 SAs特征离子的筛选
    3.2 流动相的选择
    3.3 固相萃取方法优化
        3.3.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3.3.2 pH的选择
        3.3.3 上样流速的选择
        3.3.4 洗脱剂的选择
        3.3.5 洗脱体积的选择
    3.4 质量控制与保证
        3.4.1 方法检出限
        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4.3 方法的精密度
        3.4.4 基底加标回收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饮用水源中磺胺类抗生素(SAs)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
    4.1 城市饮用水源中SAs污染特征分析
        4.1.1 杭州市饮用水源中SAs污染特征分析
        4.1.2 宁波市饮用水源中SAs污染特征分析
        4.1.3 嘉兴市饮用水源中SAs污染特征分析
        4.1.4 温州市饮用水源中SAs污染特征分析
    4.2 饮用水源风险评价
        4.2.1 生态风险评价
        4.2.2 健康风险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某内河磺胺类抗生素(SAs)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5.1 杭州市某内河污染特征分析
    5.2 杭州市某内河风险评价
        5.2.1 生态风险评价
        5.2.2 健康风险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2:学位论文书脊示例

(3)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城乡关系理论
        二、区位论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启示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
        二、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阶段
        三、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大城市毗邻区概念及界定
        一、大城市的内涵
        二、大城市毗邻区
    第二节 大城市毗邻区类型、特征、动力及问题
        一、大城市毗邻区类型
        二、大城市毗邻区的特征
        三、大城市毗邻区发展的动力
        四、大城市郊区及毗邻区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
        一、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二、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三、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第四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及实践
        一、跨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区域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
        三、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实践
        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生产要素
        二、经济总量
        三、经济结构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一、主观赋权法
        二、客观赋权法
第四章 毗邻区鄂州市的典型性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一节 鄂州的典型性
        一、区位特征明显
        二、城市规模不大
        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自身有利因素
        二、外部有利因素
    第三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差距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与差异
        三、城乡居民储蓄的现状与差异
    第四节 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四、空间结构存在阻碍
第五章 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兼与江夏区对比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一、数据介绍
        二、原始数据正向化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运用
        一、数据检验
        二、选取主成分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四、因子载荷矩阵的标准化
        五、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得分系数
        六、综合指数计算
    第三节 结果评价及因素分析
        一、结果评价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四节 毗邻区与江夏区等地区的对比分析
        一、“灯下黑”地区特征
        二、江夏区与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
        三、武汉其他“灯下黑”地区与鄂州市的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
        一、地面道路一体化
        二、轨道交通一体化
        三、水运发展一体化
        四、航空发展一体化
    第二节 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
        一、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二、实现产业融合错位化
        三、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化
    第三节 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
        一、与大城市郊区的市场对接
        二、区域内城乡市场对接
        三、推进城市群发展及毗邻区城市网络化建设
    第四节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一、加大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二、提高农村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五节 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二、加快城乡金融制度变革
        三、加快城乡公共品供给体系改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浙北地区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乡村
        1.1.2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郊乡村
        1.1.3 农村建设与产业转型政策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的缘起
        1.2.2 视角的选择
    1.3 概念辨析
        1.3.1 城郊乡村
        1.3.2 产业的界定
        1.3.3 空间的界定
        1.3.4 一体化模式
    1.4 现状调研
        1.4.1 浙北城郊乡村的现状问题
        1.4.2 浙北城郊乡村的规划问题
    1.5 研究动态
        1.5.1 国内相关的研究进展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的意义
    1.7 论文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
    2.1 农村社会学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1.1 农村城镇化
        2.1.2 农村社会流动
        2.1.3 农村就地城市化
    2.2 农业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产业结构
        2.2.1 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变迁过程
        2.2.2 产业结构变迁揭示经济的比较利益
        2.2.3 农村产业组织是经济组织
        2.2.4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与评价
    2.3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关系
        2.3.1 生态交错带——城乡边缘化效应
        2.3.2 景观镶嵌体格局——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格局
        2.3.3 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产业与空间的时空关系
        2.3.4 景观生态安全底线——产业与空间格局的安全底线
    2.4 国内外相关思路与模式
        2.4.1 我国乡村建设的转型之路
        2.4.2 国外乡村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2.4.3 不足与反思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空间格局演变探究
    3.1 乡村空间的景观类型
        3.1.1 景观分类
        3.1.2 景观类型的斑块特征
        3.1.3 景观斑块类型
        3.1.4 时空维度
        3.1.5 空间尺度
        3.1.6 斑块计量
    3.2 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2.2 案例的选取
        3.2.3 建设用地空间形态与格局的演变
        3.2.4 农业用地空间形态与格局的演变
    3.3 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空间格局演变规律
        3.3.1 生产景观与服务景观变化程度高于生活景观
        3.3.2 村庄空间景观类型混合度与集聚度成正比
        3.3.3 临水—临道路—临产业的格局演变
        3.3.4 景观类型演变主要在建设用地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建构
    4.1 产业重构
        4.1.1 乡村产业重构的机遇与挑战
        4.1.2 乡村产业重构的基本方向
        4.1.3 城郊乡村产业重构策略
    4.2 空间重组
        4.2.1 乡村空间重组的机遇与挑战
        4.2.2 乡村空间重组的基本方向
        4.2.3 城郊乡村空间重组策略
    4.3 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
        4.3.1 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
        4.3.2 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结构详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目标:“活力空间”营建
    5.1 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目标
        5.1.1 目标的提出
        5.1.2 “活力空间”
    5.2 “活力空间”的营建原则
        5.2.1 产业空间营建原则
        5.2.2 社会空间营建原则
        5.2.3 生态空间营建原则
    5.3 “活力空间”的营建策略
        5.3.1 规模农业的“活力空间”
        5.3.2 特色农业的“活力空间”
        5.3.3 智慧农业的“活力空间”
        5.3.4 农产品品牌化的“活力空间”
        5.3.5 乡村旅游升级的“活力空间”
    5.4 营建机制控制
        5.4.1 营建的形式
        5.4.2 营建的形制
        5.4.3 目标体系的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杭州市华联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建设实践
    6.1 背景研究
        6.1.1 前期调研
        6.1.2 目标研究
        6.1.3 机遇与挑战
    6.2 产业重构
        6.2.1 产业现状
        6.2.2 产业规划定位
        6.2.3 产业重构策略
    6.3 空间重组
        6.3.1 现状分析
        6.3.2 空间规划建设目标
        6.3.3 空间重组策略
    6.4 华联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的实现
    6.5 华联村“活力空间”的营建原则
        6.5.1 产业空间营建原则
        6.5.2 社会空间营建原则
        6.5.3 生态空间营建原则
        6.5.4 华联村“活力空间”的目标体系
    6.6 与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华联村空间规划比较
        6.6.1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华联村规划设计
        6.6.2 两个规划方案的比较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导向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市场对接的联结模式有限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营销能力有待提升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营销渠道
    四、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框架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中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合作社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营销渠道理论
        (三)博弈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对农业合作社营销管理与营销策略的研究
        (二)国内外对农业合作社营销能力或渠道管理能力评价的研究
        (三)国内外对农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的研究
        (四)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渠道经验
    三、本章小节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营销流程体系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概况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 程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营销的流程体系分析
        (一)案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介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营销的流程体系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营销活动分析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网络的构建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运用与管理能力评价
    一、数据采集与样本信息描述
        (一)数据采集
        (二)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信息描述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运用及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渠道运用分析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营销渠道运用中的问题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渠道管理能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三)营销渠道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评价
        (四)结论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常用营销渠道模式:类型、内涵及特征
    一、营销渠道模式与渠道路径的数据整理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的调研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路径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常用营销渠道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营店”为主的直销模式
        (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商/批发市场”为主的农批对接模式
        (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企对接模式
        (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为主的农超对接模式
        (五)以省外销售和产品出口为主的农外对接模式
        (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酒店/餐饮店/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为主的农餐对接模式
        (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的农物对接模式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营销渠道模式的特征比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目标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不同营销渠道模式的特征比较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营销渠道模式的运作条件及运行机制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营销渠道模式交易成本的比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选择博弈模型的构建
        (一)参与者(博弈者)
        (二)策略选择
        (三)收益与支付
        (四)信息的完全性
        (五)决策的次序
    四、基于博弈模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渠道模式运用的有效性分析
        (一)以直销、农批对接和农餐对接为主渠道的市场结构
        (二)以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为主渠道的市场结构
        (三)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得比较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运用的路径数据
        (一)路径数据的获取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研究框架、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一)研究框架与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二、模型选择与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建立
        (二)计量方法的选择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致谢

(7)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内涵
        二、 产业集群及相关概念
        三、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二、 区位理论
        三、 新经济地理理论
        四、 产业集群模式理论
第二章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及其集群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二、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第二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地位
        一、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历程
        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地位
    第三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空间分布
        一、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数量分布
        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分布
        三、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分布特征
    第四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一、 测算产业集聚度的方法
        二、 数据选取与分析
    第五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动因及特征分析
        一、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概述
        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三、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特点
第三章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一、 从组织形式划分
        二、 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内在作用机制划分
        三、 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外在作用机制划分
        四、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对比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一、 农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概况
        二、 农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发展模式
        三、 农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特点
        四、 农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第四章 国内外集群典型发展模式及与吉林省的对比
    第一节 国内其他省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一、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二、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三、 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第二节 国外典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一、 美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二、 日本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第三节 吉林省与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
        一、 吉林省与国内其他省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
        二、 吉林省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
第五章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创新
    第一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空间布局模式创新
        一、 大集群概念及意义
        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大集群的划分与架构
        三、 大集群模式的特征
        四、 大集群模式的构建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虚拟模式创新
        一、 虚拟产业集群概念
        二、 虚拟产业集群特征
        三、 虚拟产业集群必要性
        四、 虚拟集群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五、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虚拟模式构建
        六、 虚拟模式面临的困难
第六章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第一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一、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空间分布不平衡
        二、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三、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扶持体系不完善
        四、 特色资源开发缓慢
        五、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规则
        六、 产业集群总体竞争能力不高
        七、 集群与支撑组织的联系欠紧密
        八、 集群信息服务机制和群内互信机制建设亟须加强
        九、 集群在发展生态循环型经济问题上还存在困难
    第二节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 促进全省范围内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和均衡发展
        二、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强化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三、 硬环境建设应与软环境建设结伴而行
        四、 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加快技术创新,建设区域和企业品牌
        五、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或机构的监督和协调作用
        六、 打造集群及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 加强集群与支撑机构组织的联系
        八、 抓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互信的企业文化
        九、 多管齐下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本文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总部经济与农业科技园研究综述
        1.2.1 总部经济的研究
        1.2.1.1 总部经济内涵的研究
        1.2.1.2 总部经济与相关体系关系的研究
        1.2.2 农业科技园的研究
        1.2.2.1 农业科技园的特征研究
        1.2.2.2 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内容研究
        1.2.2.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
        1.2.3 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2. 总部经济理论
    2.1 总部经济内涵
        2.1.1 总部经济概念
        2.1.2 总部经济意义
    2.2 企业总部经济
        2.2.1 企业总部
        2.2.2 企业总部经济的影响因素
        2.2.3.1 企业外部因素
        2.2.3.2 企业内部因素
    2.3 总部基地经济
        2.3.1 总部基地
        2.3.2 总部基地经济的影响因素
        2.3.2.1 城市优势资源
        2.3.2.2 基地特有资源
    2.4 总部经济发展状况
        2.4.1 政府推动发展
        2.4.2 企业总部经济状况
        2.4.3 总部基地经济状况
    2.5 小结
3 总部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3.1 总部经济的区域经济学基础
        3.1.1 总部经济的区域经济学解释
        3.1.2 总部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2 总部经济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3.2.1 总部经济的产业经济学解释
        3.2.1.1 产业结构促使总部经济
        3.2.1.2 市场结构促使总部经济
        3.2.2 总部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2.2.1 总部经济加速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3.2.2.2 总部经济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 小结
4.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内容
    4.1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状况
        4.1.1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基本情况
        4.1.2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问题
    4.2 总部经济视角下的园区发展问题分析
        4.2.1 总部经济对园区问题的分析
        4.2.2 园区实施总部经济的可行性
        4.2.1.1 园区定位目标的一致性
        4.2.2.2 园区功能实现的一致性
        4.2.3 园区实施总部经济的动力
        4.2.3.1 政策驱动力
        4.2.3.2 投融资驱动力
        4.2.3.3 经营环境推动力
    4.3 园区实施总部经济的条件及内容
        4.3.1 园区发展总部经济条件分析
        4.3.2 农业科技园实施总部经济内容
    4.4 企业总部与农业科技园基地互动关系分析
        4.4.1 企业总部区位选址
        4.4.2 基地吸引企业总部的行为选择
    4.5 园区实施总部经济的意义
    4.6 小结
5.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环境分析
    5.1 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5.2 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劣势
    5.3 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机会
    5.4 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威胁
    5.5 小结
6.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入驻企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6.1 园区入驻企业评价
        6.1.1 企业总部类型
        6.1.1.1 分工型总部企业
        6.1.1.2 协作型总部企业
        6.1.1.3 资源型总部企业
        6.1.1.4 战略型总部企业
        6.1.2 入驻企业基本情况
        6.1.3 入驻企业发展问题
    6.2 入驻企业集聚效应评价
        6.2.1 集聚效应研究方法
        6.2.2 园区企业集聚效应
        6.2.3 企业集聚效应中的问题
    6.3 入驻企业辐射效应评价
        6.3.1 企业辐射带动效应
        6.3.1.1 技术带动
        6.3.1.2 农户带动
        6.3.1.3 企业带动
        6.3.2 企业辐射效应中的问题
    6.4 小结
7. 小汤山农业科技园总部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
    7.1 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思路及目标
        7.1.1 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思路
        7.1.2 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目标
    7.2 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
        7.2.1 合理定位园区
        7.2.2 提升园区集聚能力
        7.2.2.1 延伸总部基地产业链
        7.2.2.2 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7.2.2.3 树立园区新品牌
        7.2.2.4 创新园区招商模式
        7.2.3 加强园区辐射能力
    7.3 园区总部经济的保障机制
        7.3.1 政府规划保障
        7.3.2 基础设施保障
        7.3.3 服务环境保障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D]. 曹雪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城市饮用水源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D]. 许祥.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3]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D]. 胡志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浙北地区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研究[D]. 陈潇玮. 浙江大学, 2017(11)
  • [6]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模式与选择研究[D]. 张俊.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7]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周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 田新豹.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嘉善畜禽种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 张斌荣. 中国牧业通讯, 2002(01)

标签:;  ;  ;  ;  ;  

嘉善畜禽苗木工程建设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