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筛选论文-鲁萌,周芳,刘嘉莉,贾元威,倪苹

药代筛选论文-鲁萌,周芳,刘嘉莉,贾元威,倪苹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代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维细胞,药代动力学,肿瘤微环境,早期药物筛选

药代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鲁萌,周芳,刘嘉莉,贾元威,倪苹[1](2017)在《叁维细胞模型在抗肿瘤药物早期药代动力学筛选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治疗是近年来药物研发的热点,但肿瘤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药物的PK/PD行为不佳,临床转化失败率极高。因此,完善药物临床前的动力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由于在体动物模型的评价体系无法解释大量靶点在细胞内的抗肿瘤药物的动力学特征;单层细胞模型作为主流的体外评价模式,与实体瘤内的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叁维细胞模型与传统的二维单层细胞相比,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实体瘤的生理状态及微环境,可以基于类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全面评价药物的动力学行为,弥补了体内外研究的不足。本综述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叁维细胞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介绍:(1)叁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与在体肿瘤组织的相似性;(2)叁维细胞在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中的优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7年03期)

徐力昆,宋亚彬,王洪权[2](2012)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盒式给药方法在药物发现早期药代动力学性质筛选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药代动力学评价是药物发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药物发现早期对化合物的体内药动学特性进行区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加快研发进程。新靶点及新化合物合成和筛选技术的进步,可供筛选的化合物数量快速增加,使药代动力学筛选速度成为新药研发的严重瓶颈。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盒式给药方法,即几种候选化合物混合后同时给单一动物进行快速样品分析,可增加化合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筛选通量。盒式给药方法在节省实验资源和提高通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可能出现化合物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进行评价和验证,建立适当的盒式给药分析方法。盒式给药的方法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的盒式给药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孟帅[3](2011)在《黄酮类似物的合成、抗病毒活性筛选及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工艺、抗乙肝病毒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黄酮类似物的合成与抗病毒活性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作为药物先导物倍受关注。本论文针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对其进行化学改造和类似物的合成,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筛选。本部分对24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病毒活性测定,其中,13个目标物为本论文合成得到,8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合成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 NMR、MS确证。经过抗病毒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b、2b、10、11、15均显示出较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其中11、15的IC50值比对照药利巴韦林RBV低;化合物1a、2a、11、13、14对柯萨奇病毒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其选择指数也高于对照药利巴韦林;对肠道病毒体外活性显示,化合物10具有较低毒性和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部分工作为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工艺改进及其抗乙肝病毒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本论文在合成制备目标化合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ODE-TFV)中,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最后一步酯化反应的收率由30.5%提高到了43.1%,目标物的纯度由96%提高到了98.5%;并且减少了一步侧链的反应。同时,对该化合物的抗病毒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相关研究。抗HBV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ODE-TFV体外抗HBV和体内抗DHBV的效果均较临床同类药物更强;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24mg/kg剂量下大鼠灌胃给药后,ODE-TFV的生物利用度(-59%)明显高于TFV DF(-30%),血中活性成分TFV的浓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强于后者。与临床同类药物TFV DF相比,ODE-TFV的药效和药代优势明显,并且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具备进一步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1-06-01)

吕蓓蓓[4](2009)在《色谱—质谱联用筛选苔藓植物中化学成分及片叶苔素D药代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苔藓是植物界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从该类植物中已分离得到了大量的萜类及芳香族类化合物,结构新颖,其中一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和组织培养的成功,对苔类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已证明苔藓植物是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宝库。近年来随着肿瘤及HIV感染者的增加,器官移植、导管插管和内窥镜技术的普遍开展,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真菌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由于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局限,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努力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本论文分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快速筛选苔藓植物中双联苄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其中具有较好抗真菌活性的双联苄化合物片叶苔素D进行了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获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对药物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信息。1.快速筛选苔藓植物中双联苄类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通过电喷雾叁级四级杆串联质谱(ESI-TQ-MS/MS)在正负两种扫描模式下研究了苔藓植物中双联苄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并采用LTQ线性离子阱质谱(LTQ-FT-MS)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进行分析,以比较两种不同型号的质谱对其质谱行为的影响。对于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由于其具有极性低、易挥发的特点,故采用GC-MS法对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的质谱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推断、归纳出了上述两种类型化合物的质谱断裂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对14种苔藓植物以及墨绿叶苔分别进行了双联苄类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快速筛选。上述筛选方法检测出许多未知化合物,并可通过断裂规律推断出可能的结构。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苔藓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并为富含上述两种成分的其他植物的快速筛选提供参考。2.片叶苔素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2方法,得到片叶苔素D及其代谢产物的二级质谱特征。结合元素组成分析,检测到两个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建立了快速测定灌胃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原型片叶苔素D的LC-MS/MS方法,并通过酶水解法测定了片叶苔素D总量(原型加结合型),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原型药物和总量的达峰时分别为0.33和0.5±0.2 h,达峰浓度分别为313.5±147.3和2788.7±366.8 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6%和29.9%。结果表明片叶苔素D吸收迅速,但口服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推测可能具有较强的肝脏首过效应而形成结合型代谢产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04)

邱枫[5](2009)在《清热合剂有效部位的筛选及清热颗粒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清热合剂各提取部位群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和葛根素的含量,及其解热抗炎药效作用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有效部位群。结果表明同时测定清热合剂各提取部位群中葛根素和黄芩苷的HPLC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行,葛根素和黄芩苷在0.025-0.4μg和0.25~4μg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40%乙醇提取部位群中的葛根素和黄芩苷含量最高,分别为0.541和12.403 mg·mL-1。药效试验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比较清热合剂各提取部位群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清热合剂的20%、40%和60%乙醇提取部位群均有解热抗炎作用,其中40%乙醇提取部位群解热抗炎作用最强,作用效果与清热合剂原液相当。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关于抗病毒作用比较结果,确定40%乙醇提取部位群为清热合剂有效部位群,用该有效部位群制备成清热颗粒。本文以黄芩苷和葛根素为指标,采用体内药物浓度法对清热颗粒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大鼠灌胃给药清热颗粒1.13 g·kg-1(相当含黄芩苷203.6 mg·kg-1)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呈双峰,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1为(0.40±0.15)h、tmax2为(6.75±2.09)h、Cmax1为(7.40±3.38)μg·mL-1、Cmax2为(4.57±1.99)μg·mL-1、t1/2为(12.51±3.87)h、Ke为(0.061±0.04)h-1、CL/F为(3.05±0.97)L·(h·kg)-1、Vd/F为(53.47±20.66)L·kg-1、AUC0-t为(62.08±20.30)μg·h·mL-1、AUC0-∞为(72.36±24.04)μg·h·mL-1。提示黄芩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复杂,存在代谢转化后重吸收。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大鼠灌胃给药清热颗粒3.40 g·kg-1(相当含葛根素30,3 mg·kg-1)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其药时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0.90±0.24)h、Cmax为(0.77±0.34)μg·mL-1、t1/2为(1.82±0.42)h、Ke为(0.432±0.075)h-1、CL/F为(17.29±9.34)L·(h·kg)-1、Vd/F为(43.35±20.64)L·kg-1、AUCo-t为(2.00±0.82)μg·h·mL-1、AUC0-∞为(2.14±0.90)μg·h·mL-1。葛根素在大鼠体内t1/2很短,Vd较大,提示其在大鼠体内消除迅速,在体液中分布广泛。(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9-05-01)

李川,牛巍,孙艳,王立[6](2007)在《利用液相色谱电解质效应结合脉冲梯度色谱技术提高药代筛选中生物样品液-质联用分析的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Drug discovery calls for faster method development and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in supporting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 (PK) studies, whereas the rapid, sensitive,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analysis of complex biomatrices (e.g. plasma),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interfaced to mass spectrometry (MS) or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has been hampered by adverse matrix effects. For rapid assay development,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time-consuming method comparison and optimization steps by using generic procedures that work for a variety of compounds. However, injudiciously combining the generic procedures including protein precipitation for sample clean-up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for detection, as well as using conventional short-time isocratic or gradient LC, yield fast assay development, but often at the cost of decreased assay accuracy and increased risk of assay failure.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the use of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an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 of ammonium formate (HCOONH4) or formic acid (HCOOH) increased analyte ESI response and controlled against matrix effects. We designated these favorable effects ‘LC-electrolyte effects'. These favorable effects can be achieved in either the positive or the negative ion ESI mode, but not for atmospheric-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The magnitude of the LC-electrolyte effect on the analyte response depends on bo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ctrolyte modifier added into the mobile phase and its identity, which is also analyte-dependent. In addition, LC is often optimized with more emphasis on improving the analytical sensitivity by concentrating the analyte on the LC column leading to a narrow and symmetric band and achieving sufficient separation between analytes and polar matrix components to avoid adverse ion suppression or enhancement of MS-MS detection. For these reasons, we proposed the so-called ‘pulse gradient system' for conventional HPLC-based MS-MS analyses of complex biological samples, which is generic and makes method development straightforward. In order to support rapid PK studies for drug discovery, we applied the LC-electrolyte effects and the pulse gradient chromatography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ic proced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quickly generate reliable PK data for compound candidates. We herein demonstrate our approach using four model tested compounds (Compd-A,-B,-C, and-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involve generic protein precipitation for sample clean-up, followed by application of fast LC gradients and the subsequent use of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ESI-MS/MS) for individual measurement of the tested compounds in 20 μL plasma samples.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6 or 8-25 000 ng/mL (r2>0.99), precision (RSD, 0.45%-13.10%), and accuracy (91%-112%) were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a low dose of formic acid (0.4 mmol/L or 0.015‰) in the methanol/water-based LC mobile phase.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quite sensitive, providing a 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of 1.6 pg on-column except for Compd-C (8 pg), and showed negligible ion suppression caused by matrix components. Finally, the assay suitability was demonstrated in simulated discovery PK studies of the tested compounds with i.v./p.o. dosing to rats. This new assay approach has been adopted with good results in our laboratory for many recent discovery PK studies.(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07年10期)

包元武,孙艳,李川[7](2005)在《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组合化学和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活性化合物被发现,而这些活性化合物要最终成为上市的药物必须具备合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这就对这些活性化合物的药代属性进行筛选提出要求。因此,在新药研发领域迫切需要发展高通量的药代筛选技术。目前,这项研究主要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着手开展,本文介绍了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所必需的生物样品分析技术的发展近况和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天然药物》期刊2005年04期)

姜云云,范国荣,刘皋林[8](2005)在《组合给药在药代动力学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组合给药 ,即同时给动物服用多种药物 ,可以实现体内高通量筛选 ,这种方法目前应用不是很广泛 ,因此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该法的实施依赖于现代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尤其是HPLC/MS/MS联用技术的使用。本文将对组合给药法的实验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2005年01期)

于波涛,刘文胜,蒋学华[9](2001)在《大鼠体内快速药代动力学方法筛选潜在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治疗领域开发一种供口服的药物 ,候选药物口服给药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对其评价成败至关重要。通过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药物血浆浓度并计算AUC ,可获得药代动力学特征。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确定AUC估算值的药物筛选新方案 ,这种方法可快速评价大量的化合物 ,并为在进一步研究中化合物的优先考虑与否提供一个AUC估算值的排列顺序。(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2001年03期)

药代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期药代动力学评价是药物发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药物发现早期对化合物的体内药动学特性进行区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加快研发进程。新靶点及新化合物合成和筛选技术的进步,可供筛选的化合物数量快速增加,使药代动力学筛选速度成为新药研发的严重瓶颈。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盒式给药方法,即几种候选化合物混合后同时给单一动物进行快速样品分析,可增加化合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筛选通量。盒式给药方法在节省实验资源和提高通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可能出现化合物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进行评价和验证,建立适当的盒式给药分析方法。盒式给药的方法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的盒式给药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代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鲁萌,周芳,刘嘉莉,贾元威,倪苹.叁维细胞模型在抗肿瘤药物早期药代动力学筛选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

[2].徐力昆,宋亚彬,王洪权.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盒式给药方法在药物发现早期药代动力学性质筛选的研究与应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

[3].孟帅.黄酮类似物的合成、抗病毒活性筛选及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工艺、抗乙肝病毒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4].吕蓓蓓.色谱—质谱联用筛选苔藓植物中化学成分及片叶苔素D药代动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9

[5].邱枫.清热合剂有效部位的筛选及清热颗粒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

[6].李川,牛巍,孙艳,王立.利用液相色谱电解质效应结合脉冲梯度色谱技术提高药代筛选中生物样品液-质联用分析的速率[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

[7].包元武,孙艳,李川.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研究进展[J].中国天然药物.2005

[8].姜云云,范国荣,刘皋林.组合给药在药代动力学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

[9].于波涛,刘文胜,蒋学华.大鼠体内快速药代动力学方法筛选潜在化合物[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

标签:;  ;  ;  ;  

药代筛选论文-鲁萌,周芳,刘嘉莉,贾元威,倪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