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乐[1](2017)在《无线协作微云的计算资源调度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取代了 PC的位置,使互联网进一步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而对于未来,以SG为框架的物联网会使人与物、物与物的联通将更加的密切。这必将要求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越来越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移动终端因为体积有限,必将难以提供较高的计算处理能力及续航能力。移动云计算便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设计。移动云计算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远端云,一种是微云。不同于需要接入广域网的远端云,微云可以通过本地的无线链路进行连接。这使得微云有更好的灵活性,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广域网的边缘。在传统的微云结构中,各个微云接入点单独为一个用户服务,当用户的任务处理量较大的时候,微云系统性能难以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移动协作微云(WSCC,Wireless Small-scale Cooperative Cloud)系统。在系统中,通过无线链路将各个接入点连接在一起,组织成为一个协作云为用户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工作流的任务被并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处理时间。本篇论文主要对WSCC系统任务到接入点的分配过程与系统排队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在工作流中任务到微云接入点分配的过程中采用局部关键路径(PCP,Partial Critical Path)算法进行研究。PCP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它有着两个优势。其一,它将相邻任务组成关键路径,并以关键路径为单位分配给接入点,这可以有效减少系统内的数据传输量。其二,它将各个关键路径均匀分配,可以有效的使负载均衡,提高系统性能。在计算资源调度阶段,本篇论文提出了两种排队方案。一种是用户于接入点前排队,另一种是用户于系统前排队。前者提高了接入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性能。后者让系统提前为用户预留了资源,使系统性能更加的稳定。其次,本论文将工作流增加延时部分推广为延时图,对WSCC系统进行了建模和理论分析。在预测系统中各部分延时的过程中,设计了计算资源短缺和通信资源短缺两种模型,并针对两种模型,以计算延时图最长路径的方式,预测了产生拥堵的接入点或链路。之后,设计一组等式,通过该组等式的求解,得到不同到达率下计算资源短缺和通信资源短缺的系统性能。然后,对两种模型预测值加权求和,得到整个系统的平均处理时间,从而完成了理论分析。最后,设计了仿真平台,对WSCC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仿真平台设计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系统输入模块、任务分配模块、用户接入模块、计算资源处理模块、通信资源处理模块。实验的内容包括:不同排队方式的系统性能对比,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对比,非协作与PSO算法协作、PCP算法协作三种系统性能对比,控制变量法测试各变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以得到结论如下:接入点前排队的WSCC系统比系统前排队的WSCC系统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协作的微云系统可以比非协作微云系统取得更好的性能表现;PCP算法应用于WSCC系统中,正如预期一样,可以用较少的计算量取得不错的效果;基于延时图的理论分析可以在可接受误差内预测系统性能。
夏建华[2](2011)在《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基于产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成长理论,并进行实证分析。全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展开:(1)问题提出。在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相关研究全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成长的新思路。(2)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首先从制度经济学、能力、链三方面对企业成长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进而从产业网络对企业成长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首先通过量的成长提升实力,积累市场资源。而最终依赖质的成长实现企业成长,企业成长表现为由规模不经济向规模经济转变和由边缘节点向核心节点移动,产业网络独有的网络协同效应是基于链的企业成长所不具备的。(3)产业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关联。首先回顾产业网络内涵,在对产业网络类型与模型分析基础上,界定本文的产业网络特指具有多核心的异质性产业网络。基于生命周期分析视角,探讨了企业成长与产业网络内在关联,认为企业成长的孕育期是企业进入产业网络的关键阶段,寻求合作避免竞争是孕育期企业成长的最佳策略。企业成长的青春期是快速实现规模经济的过程。成熟期企业成长主要从量的成长转变为质的成长。当企业成长进入衰退期时,企业不能进入产业网络中新的高附加值节点或所在原有节点附加值下降并且不能实现规模经济。(4)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从政策、企业家、社会责任、组织结构四个层面分析了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作用机制。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网络发展方向和企业成长方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产业网络和企业成长过程。企业家对企业成长作用机制实现通过有形规则(企业发展战略)和无形规则(企业文化)共同作用实现。产业网络的主导企业对产业网络中从属企业的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明确要求,企业或产业网络承担社会责任在短期内增加成本,长期是促进企业成长。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组织结构要适应产业网络的组织结构,具有良好开放性和协调性,更好实现企业间协同合作。(5)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模式与路径。首先对企业成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外在维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模式,设计了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路径。认为企业量的维度成长更多表现产量的跃变式增加,企业质的成长维度可以表示为节点中心度从小到大。立足于企业成长两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模式。(6)实证分析。运用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中粮集团、联想公司、华为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粮集团更多基于全产业链成长,没有提出基于产业网络成长的理念,中粮集团成长更多是量的成长。联想成长更多是量的成长,质的成长相对落后,处于产业网络中相对边缘节点,联想成长是基于产业网络的成长。华为在实现量的成长同时也积极寻求质的成长,相对于中粮和联想,华为质的成长更加成功,华为成长是基于产业网络的最成功成长,通过链接不同的相关产业链从而实现产业网络的协同效应,华为偏重应用技术的成长方式最终会制约华为成为产业网络的主导者和控制者。
李菁[3](2006)在《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制造业必须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制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一种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者,就必须通过实行绿色制造,培养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益生产和绿色制造是并列的两种先进的生产制造模式,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发现其在思想上的共同之处:即不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污染也是一种浪费。因此作者提出用精益思想消除浪费的原则来指导绿色制造,并贯穿于整个绿色制造过程当中,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精益思想和绿色制造的整合,需要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来实现。因此,本文主张在企业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与安全卫生体系的整合,从而建立一套精益化的管理标准体系。 绿色制造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影响最小,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同样包括原材料获取、产品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多个环节,所以绿色制造单靠一个企业和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供应链企业间以及用户的多方合作才能实现。同样,精益生产方式要求不仅是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要实现成本降低、库存减少,才能实现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了精益思想指导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制造模式。 本文通过对丰田、大众、宝马、诺基亚、海尔等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的实例研究,证实了绿色制造不仅能通过对过程的改进,从多方面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的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还证实了作者将精益生产和绿色制造结合开展实施的可行性。
木永[4](2004)在《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迅猛,产品换代日新月异,但随之产生的高科技电子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及技术转让中心、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政府机构和移动电话生产厂商们的大力倡议下,"移动电话环境保护行动"倡议签署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首信等中外32家企业、协会参加了倡议的签署仪式并在倡议书上签字。这一行动,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向绿色通信时代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滕兆鹏,唐志军,冷鲜花,崔文华,孙玉敏[5](2003)在《寻找高增长行业》文中研究说明所谓高增长行业,主要是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行业。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起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高增长行业的形成。在任何一个城市的扩张轨迹中都会有一个或一组高增长的行业与之同行。在这方面美国的城市发展历史十分典型:从"地毯城"多尔顿,到以"钢铁之都"为中心的芝加哥、克利夫兰、布法罗联结成的钢铁工业带,再到以底特律为中心辐射五大湖的区的汽车工业带,然后是以硅谷、波士顿、北卡兰罗纳的高科技"三角区",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与崛起无一不是由一个或多个主导的高增长产业拉动的结果。在美国城市的空间版图扩张的背后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其产业发展的走向基本上是按照轻工业、重化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轨迹推进,整个美国的城市版图也随着这种产业的升级由东部、东北部向美国西海岸挺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达9.4%的快速增长,这一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是吻合的,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显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有一个加速期,这一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经济结构全面而快速的转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这些年来的快速增长,也是以结构转换为背景的,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与一组高增长行业直接相关。青岛的工业化进程典型地印证了这个过程。20世纪70、80年代之前,青岛是全国三大轻纺工业城市之一,与上海、天津齐名,被誉为"上青天","五朵金花"为代表的轻纺产业是此一阶段的高增长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抓住了全球产业调整的机遇,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代表的家电产业拉动了青岛经济近20年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交替变更,家电产业为代表的高增长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减缓。从全国看,在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基本生活需求后,消费需求正向住、行、通讯和其他方面生活质量的层次过度,于是,与这种消费结构变动相对应的住宅、汽车、机械、电子通讯等产业及为这些产业提供支持的如钢铁、石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从纵向的经济演变和横向的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两个视角看,青岛经济无疑面临着转型的紧迫,这个转型的重点就是在于迅速崛起新的高增长行业。在这一轮转换中,虽然其起步不如第一次从"轻纺城"向"家电城"的转换及时,但为时尚且未晚。青岛目前正在构筑的西海岸经济重心,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包括石化、汽车与修造船在内的四大工业基地,目标就是要把重化工作为青岛新一轮发展的高增长行业。在寻求和确定一个城市的高增长行业的时候,我们认为,要将视野置于全球经济的框架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捕捉全球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不能脱离经济演变的规律跳跃某一个过程,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从产业演变的历史进程看,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高增长行业,从中国经济的空间布局上看,不同的地区因其有不同的优势,对地区而言的高增长行业也就不同,否则我们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将在另一个层面上形成新的雷同。因此,我们在寻找青岛的高增长行业时,参照了全国的高增长行业的同时,结合青岛的实际选择了石化、汽车、钢铁、房地产、电子通讯和旅游等产业,其中有的将成为青岛的高增长行业,有的可能是其他城市的高增长行业,未必全部是青岛的高增长行业。投石问路也是我们这组策划的目的之一。
二、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协作微云的计算资源调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蜂窝通信的发展历程 |
1.3 移动云计算系统 |
1.4 移动微云计算系统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的资源调配 |
2.1 引言 |
2.2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 |
2.2.1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中的用户 |
2.2.2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中的接入点 |
2.2.3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中的控制中心 |
2.3 资源调配 |
2.3.1 任务到接入点的分配 |
2.3.2 计算资源调度 |
2.3.3 通信资源调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时性能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作流的拓展 |
3.3 单用户模型 |
3.4 多用户模型 |
3.4.1 多用户模型的延时图 |
3.4.2 延时的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协作微云系统性能仿真 |
4.1 引言 |
4.2 仿真平台 |
4.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A PSO算法说明 |
附录B 27点蒙太奇工作流参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 |
2.1 企业成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2 企业成长的能力分析 |
2.3 企业成长的链分析 |
2.4 企业成长的产业网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关联 |
3.1 产业网络内涵与外部性 |
3.2 产业网络类型与模型 |
3.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成长与产业网络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作用机制 |
4.1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政策作用机制 |
4.2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企业家作用机制 |
4.3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社会责任作用机制 |
4.4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组织结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模式与实现路径 |
5.1 企业成长模式比较分析 |
5.2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外在维度与模式建构 |
5.3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的实现路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实证分析 |
6.1 中粮集团实证分析 |
6.2 联想公司实证分析 |
6.3 华为公司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立意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绿色制造理论 |
2.1 绿色制造的内涵和特点 |
2.1.1 绿色制造概念 |
2.1.2 绿色制造的思想精髓 |
2.1.3 绿色制造的内容体系 |
2.1.4 绿色制造的效益特征 |
2.1.5 绿色制造与其他制造模式的比较 |
2.2 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2.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思想体系 |
3.1 精益生产方式和精益思想 |
3.1.1 精益生产方式的内涵 |
3.1.2 精益思想的内容 |
3.2 将精益思想引入绿色制造 |
3.2.1 精益思想和绿色制造的特点比较分析 |
3.2.2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提出 |
4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
4.1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管理体系 |
4.1.1 精益化绿色制造集成化的管理体系的提出 |
4.1.2 精益化绿色制造集成化的管理体系的构成 |
4.1.3 精益化绿色制造集成化的管理体系的优势 |
4.2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过程改进 |
4.2.1 精益化绿色制造过程中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
4.2.2 精益化绿色制造优化核心业务流程 |
4.3 精益化绿色制造的供应链管理 |
4.3.1 精益思想引导的供应链管理 |
4.3.2 绿色制造的供应链模式 |
4.3.3 基于精益思想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
4.4 精益化绿色制造企业的网络联盟 |
4.5 精益化绿色制造企业的虚拟运作 |
5 精益化绿色制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5.1 绿色制造与现代企业战略 |
5.1.1 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 |
5.1.2 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 |
5.2 绿色制造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
5.2.1 塑造企业环保形象 |
5.2.2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5.2.3 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
5.2.4 消除绿色贸易壁垒 |
5.3 实施精益化绿色制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5.3.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5.3.2 精益化绿色制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6 案例分析 |
6.1 企业的绿色制造实践 |
6.3 绿色制造模式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
6.2.1 汽车工业生产方式的演进 |
6.2.2 丰田全面绿色管理的不懈努力 |
6.2.3 宝马的汽车回收和再生战略 |
6.2.4 小结 |
6.3 绿色制造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
6.3.1 电子工业发展要求实现绿色制造 |
6.3.2 诺基亚 |
6.3.3 海尔的全面绿色制造 |
6.3.4 小结 |
7 结论 |
8 展望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11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协作微云的计算资源调度方法[D]. 张佳乐. 东南大学, 2017(04)
- [2]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研究[D]. 夏建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3]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D]. 李菁. 天津科技大学, 2006(02)
- [4]手机厂商缔造绿色通信时代[J]. 木永. 数码世界, 2004(Z1)
- [5]寻找高增长行业[J]. 滕兆鹏,唐志军,冷鲜花,崔文华,孙玉敏. 招商周刊,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