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群际文化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征地拆迁,代际文化冲突,拆迁村民
群际文化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戴胜儒[1](2016)在《农民代际文化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征地拆迁工作进展迅速,部分地区的拆迁工作已经延伸到城市郊区。政府在进行征地拆迁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社会冲突和矛盾。学界在研究拆迁问题上普遍关心的是经济纠纷引发的矛盾冲突,往往忽视文化冲突给拆迁工作带来的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不同代之间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心理态度方面出现差异、隔阂和矛盾,使得不同代之间对拆迁态度出现严重分化,造成拆迁工作短期内受阻,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因此,在征地拆迁背景下,研究农民代际文化冲突,一方面希望通过探析农民家庭内部的冲突根源,掌握代际文化冲突的形成机制,来寻找改善家庭代际矛盾的措施,另一方面,呼吁有关各方重视拆迁村民的文化心里适应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个案访谈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了西安市未央区草滩镇C村的村落现状和拆迁情况,着重调研了拆迁村民的拆迁意愿,通过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对比分析新老一代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代际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以及文化冲突所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代际理论、文化堕距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内外代际文化冲突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寻求获得代际文化冲突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改善代际文化冲突,并结合研究实际,为后续探析拆迁村民的城市适应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调查发现,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代际文化冲突所表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老一代的安土重迁与新一代社会流动意识;第二,老一代消费观念上的量入为出与新一代的超前消费;第叁,老一代的熟人关系维系与新一代的契约维系;第四,老一代的以血缘地缘交往为主与新一代的以业缘交往为主;第五,老一代的农本观念与新一代的工商皆本就业观。而这些冲突产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矛盾激化、拆迁工作搁置以及农村城镇化受阻叁个方面。通过论证分析后,笔者认为,征地拆迁过程中代际文化冲突的主体是祖辈与孙辈,祖辈与孙辈价值观念的代际碰撞是造成拆迁过程中拆迁意愿分歧的主要因素。另外,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对拆迁村民的安抚工作不到位,政府过于重视经济补偿,忽视祖辈文化心里的适应和引导。最后,笔者认为改善代际文化冲突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代际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戴胜儒,张磊[2](2015)在《叁喻文化视角下农村家庭代际文化冲突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期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社会变迁急剧加快,文化变迁也紧随物质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由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家庭老中青叁代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心理态度以及文化对各自人格的塑造程度各不相同。运用米德叁喻文化理论分析发现,农村家庭叁代人群代际文化冲突的产生以及代际关系的维系依托于不同文化模式的选择。(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杨朝清,焦海洋[3](2014)在《“微信拉黑父母”源于代际文化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子女看来,父母进入"朋友圈",犹如多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监督者,让自己和他人的互动交流处于被压抑、被限制的状态。无论是害怕父母担心,还是不愿意让父母知道隐私,抑或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私人生活,"微信拉黑父母"也有子女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害考量。面对"微信拉黑父母",只有在尊重父母和子女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搭建互动平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4年19期)
王春林[4](2011)在《区际文化冲突对农民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后,由于农民工流入地与流出地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因而产生了文化冲突。在农民工流出地,其文化特征表现为经济上的简单性,人际交往的初级性,文化上的相对传统性,思想观念的相对保守性。而农民工流入地,其文化特征则表现为经济上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多元性,文化上的商业性和技术性,思想观念的现代性。由此可见,农民工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文化冲突。(本文来源于《中国发展》期刊2011年06期)
庞进[5](2009)在《基于群际交际理论对《巴别塔》中跨文化冲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社会群体、社会身份认同和群际交际理论为依据,以电影《巴别塔》脚本中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作为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了跨文化冲突的根源、过程和类型,总结出了新型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文本分析法为文学批评中“新批评”学派所提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以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的文学性为研究目的,通过社会现实与文本的结合来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社会价值。《巴别塔》是一部具有纪实风格的电影,其中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当今社会沟通的现状。本文通过对该电影脚本中主要冲突和成功沟通案例的提取和归类,依据群际交际理论并结合社会现实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了当代跨文化冲突的新特性,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新型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群体思维定势是造成跨文化冲突的根源;从交际双方相遇产生不确定性和焦虑到冲突的爆发,跨文化冲突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历了多线程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些过程还可以将冲突进行分类;2)通过对不同类型冲突的管理,本文从中提取了以下冲突管理策略:避免过度概括的群体归类、对所获得信息的理性处理、采取公共认可或国际通用的行为策略、对于负面形象的自我意识、多进行跨文化接触,体谅性感知和体谅性判断。本研究目的在于使那些位于跨文化交际前沿的人更深刻的理解跨文化冲突的根源、过程及类型,同时获得一些实际的冲突管理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在冲突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策略来应对冲突。同时,通过本研究,作者希望引起更多文化爱好者和文化学者对群际交际的重视,更多地关注全球化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多样性和动态性,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认识,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冲突。(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09-03-01)
张建华[6](1996)在《民族文化与族际文化:冲突抑或协调──对苏联民族文化政策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政府为服务于其"民族融合"政策,将民族文化视为发展族际文化的障碍,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学习俄语、鼓励异族通婚和消灭宗教信仰等措施,苏联政府在民族文化政策上的严重失误加剧了地方民族主义情绪,而民族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上述错误政策的认识最为直接,由此而引发的民族情绪也更为强烈。(本文来源于《东欧中亚研究》期刊1996年04期)
群际文化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转型期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社会变迁急剧加快,文化变迁也紧随物质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由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家庭老中青叁代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心理态度以及文化对各自人格的塑造程度各不相同。运用米德叁喻文化理论分析发现,农村家庭叁代人群代际文化冲突的产生以及代际关系的维系依托于不同文化模式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际文化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戴胜儒.农民代际文化冲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2].戴胜儒,张磊.叁喻文化视角下农村家庭代际文化冲突问题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杨朝清,焦海洋.“微信拉黑父母”源于代际文化冲突[J].内蒙古教育.2014
[4].王春林.区际文化冲突对农民工的影响[J].中国发展.2011
[5].庞进.基于群际交际理论对《巴别塔》中跨文化冲突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
[6].张建华.民族文化与族际文化:冲突抑或协调──对苏联民族文化政策的历史考察[J].东欧中亚研究.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