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精神论文-朱冬

儒道精神论文-朱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轼词,儒家精神,道家精神,继承

儒道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朱冬[1](2019)在《苏轼词对儒道精神的继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轼是我国北宋着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官场沉浮,写下了大量经典的诗词,其中不乏对于儒道精神的继承,儒道精神是苏轼人生和文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从苏轼的儒道精神渊源、苏轼词中儒道精神的继承表现、苏轼词中儒道精神的当下启示叁方面探讨苏轼词中的儒道精神。(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杨本华[2](2019)在《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儒道佛文化格局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夷夏之辨的展开奠定了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传统,这塑造了中华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时强调礼乐人文而非民族主义的主流传统。这种人文精神在孔孟荀中继承下来,并在汉代公羊学对夷夏之辨的补充中发展,再次强调了夷夏分别在人文而非民族,并提出了完全破除夷夏之别的理想社会愿景。到南北朝面对外来佛教文化传入的夷夏之辨的再次展开,则以外来佛教文化在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夷夏之辨人文精神,中土儒道文化互相吸收并与外来佛教文化互相借鉴,这奠定了中国儒道佛文化叁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中国历史这种以人文关怀分辨夷夏的民族文化观对现代全球化下的民族文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秦炜[3](2019)在《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艺术是财富积累的反映、社会文明的标志,还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映朝代的兴衰。园林艺术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不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差万别。带着浓郁东方特色的儒道文化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就建筑物场所的特质,探析儒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意境趣味。(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7期)

郑晓玲[4](2019)在《论儒道精神对汪曾祺散文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道文化源远流长,儒道精神至今也影响着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汪曾祺就是深受儒道精神影响的一位作家,除了他的短篇小说,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表现出受儒道精神影响之深。汪曾祺散文吸收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处世态度和洒脱自然的闲适文风中的积极部分,而在其散文的意义旨归上又偏向了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汪曾祺还赋予儒道精神以新的现代性意义,让儒道精神的精髓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7期)

邱健[5](2018)在《儒道相济: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核与诗意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里重拾中国艺术精神乃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儒道相济,构筑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儒道相成,建构了中国艺术的两种精神。成于乐与游于艺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核创造了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中国艺术。在充满生机的诗意创造中,高蹈的心灵、蓬勃的生命、独立的人格是中国艺术之于人的精神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云龙[6](2018)在《孔子“正名”与儒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正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价值德性上进行正本清源,为人的实现和人伦秩序的重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正名"原则贯彻并反映了儒道两家的根本精神,区别于西方思想,儒道以存在实现论这一根本基点来理解世界,"名生于真"和圣人制名在于为人伦价值提供一先天之根。同时,人伦事物的价值"名分"义成为理解"名"的枢纽。价值分位作为"名"的产生之源规定了儒道两家真理和至善的一体性,人实现并转化着自身的存在,从制名到正名,最终完成有名和无名的统一,故"正名"不仅具有"正政"的政治意义,而且作为一普遍方法贯通在儒道两家价值系统的建构之中。(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六月,刘翠霞,田可可,本刊编辑部[7](2017)在《书法中的儒、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难发现,我国书法史上有许多书法家醉心于老庄、孔孟的思想,这是因为中国的儒家、道家等流派与书法在先天上就有内在的关联。儒家经过传统孔孟儒家到经学、理学;道家由传统黄老道家到玄学、道教,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书法在其间传播着他们的文化,用儒家书法写出来的颜氏家训,真正体现了儒家尊祖,恪守家规的思维;而尊崇道教的黄庭经、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更是仙风道骨。(本文来源于《旅游世界》期刊2017年11期)

王法强[8](2017)在《先秦儒道个人主义精神——以西方个人主义核心价值为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个人主义以关切个人的价值和权益为理论宗旨,其核心价值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主、隐私、自我发展等。在关切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政治理想诉求上,先秦儒道两家都具有独特的个人主义精神。无论是儒家的德性尊严论、道德自主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圣外王理想,还是道家的得道尊严论、修道自主论、无为不争论、全生适性论等,都对个人的价值安顿做出了理论思考。中西个人主义精神体现出致思路数和个人主体定位的不同。(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维维[9](2017)在《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道"与"器"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重要范畴,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形而下之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发明制作的,但人类发明与制作器具并不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各项需要,还有试图体现其超越生存与本性的精神意义,这就有了形而上之器。在道器融合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影响使"器"作为器物的存在,除了一般用具的实用性,还具备了象征的功用,从而形成了文质相彰的"礼器"。(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陈灿彬[10](2017)在《榕树书写与儒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榕树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榕树与儒道精神的结合形成一个基本书写模式。李纲是现存文献首个对榕树"材与不材"的特点进行文学书写的人,他的《榕木赋》基本借鉴了《庄子》的观点,把榕树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并有意突出榕树之"材";薛季宣的《大榕赋》则在李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赋予了榕树之"材"的德义性质,完成了儒家精神内涵的注入。榕树儒道化的观照方式在榕树书写史上影响深远,它的文化意义不但使榕树成为保身和独善的象征符号,而且也变成士人学习效仿其仁德精神的对象。后者可以在"居官者所宜取则"的箴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所要达到的是榕树所代表的儒道互补、独善与兼济相成的境界。(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儒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夷夏之辨的展开奠定了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传统,这塑造了中华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时强调礼乐人文而非民族主义的主流传统。这种人文精神在孔孟荀中继承下来,并在汉代公羊学对夷夏之辨的补充中发展,再次强调了夷夏分别在人文而非民族,并提出了完全破除夷夏之别的理想社会愿景。到南北朝面对外来佛教文化传入的夷夏之辨的再次展开,则以外来佛教文化在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夷夏之辨人文精神,中土儒道文化互相吸收并与外来佛教文化互相借鉴,这奠定了中国儒道佛文化叁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中国历史这种以人文关怀分辨夷夏的民族文化观对现代全球化下的民族文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历史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道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朱冬.苏轼词对儒道精神的继承研究[J].北方文学.2019

[2].杨本华.夷夏之辨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儒道佛文化格局的形成[J].广西民族研究.2019

[3].秦炜.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4].郑晓玲.论儒道精神对汪曾祺散文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

[5].邱健.儒道相济: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核与诗意创造[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

[6].云龙.孔子“正名”与儒道精神[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

[7].六月,刘翠霞,田可可,本刊编辑部.书法中的儒、道精神[J].旅游世界.2017

[8].王法强.先秦儒道个人主义精神——以西方个人主义核心价值为参照[J].宜宾学院学报.2017

[9].李维维.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J].广西社会科学.2017

[10].陈灿彬.榕树书写与儒道精神[J].阅江学刊.2017

标签:;  ;  ;  ;  

儒道精神论文-朱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