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颅颌面缺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支架材料,钙磷涂层,颅颌面骨缺损,锌合金
颅颌面缺损论文文献综述
庄瑜,刘庆成,于洪波[1](2019)在《钙磷涂层多孔锌合金支架材料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逐步发展,其特性能够弥补传统金属材料和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局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主要探索钙磷涂层多孔锌合金支架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目的:制备新型的多孔锌合金支架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表面钙磷涂层改性提高表面活性,获得理想的锌合金表面结构及生物学特性。进而对该新型材料的细胞增殖、成骨分化、降解性、毒性以及骨引导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陈林,吴汉江,刘雨桐,许玉明,杨志敏[2](2018)在《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复杂骨折及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复杂骨折及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数字化外科转化方法在颅颌面骨重建手术中的优势及不足。研究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例颅颌面复杂陈旧性骨折及骨缺损患者进行术前数字化重建及手术虚拟设计,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模型和骨折复位导板及数字化咬合板,于模型上设计和预弯颅骨及眶周骨缺损修复钛网,制作骨缺损植骨模型;术中依据导板进行骨折复位及颅颌面骨重建,复位后的骨折段按术前计划切开复位并坚固内固定。研究结果:通过数字化术前虚拟规划及材料预成型,使手术获得精确、理想的重建及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患者的颅颌面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研究结论:数字化技术优势:(1)数字化外科辅助使颅颌面骨缺损修复及骨折复位更为精确;(2)术前虚拟规划及材料预成型大大缩短手术时间;(3)便于多学科联合治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 MDT)的开展。不足:(1)对于软组织缺损的考虑欠缺,骨缺损修复偏理想化;(2)治疗费用较高且住院时间会延长。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以及缺损范围选择适宜的数字化术前虚拟设计及3D打印技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蔡志刚,单小峰,梁节,卢旭光,林博[3](2017)在《数字化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omputer Aided Surgery,CAS)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颌骨重建的精确度和重建手术的安全性,使颌骨缺损重建逐渐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发展。通过对本课题组自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进行数字化外科设计并进行上下颌骨及面中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的病例的分析,回顾了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术前虚拟设计(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RP)制作个性化的术中辅助模型,在手术中用于指导截骨、皮瓣塑形、皮瓣就位等;以及采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预成型钛网或特殊植入体(PSI),直接植入或用于骨块固定;在导航手术(Navigation Surgery)辅助下,将术前虚拟设计的手术计划实时转化到术中,指导肿物切除、保护和避让重要解剖结构、引导皮瓣就位、验证重建效果。根据转化方法不同分为:①导航手术组;②导板模板引导手术组;③导板联合导航手术组;进一步明确应用不同数字化外科技术转化方法在颌面部骨重建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优势及不足。结果显示叁种转化方法均能准确地转移术前虚拟设计的形态和位置信息,辅助手术精确实施,使手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效果:①导航手术可精确指示移植骨段位置,可提高重要解剖结构的重建精度;②导板引导手术有助于把持区段截骨的两个残端,其实施操作及验证较导航手术更为便利;③对于累颌骨复杂缺损或二期重建,需要联合导航及导板手段进行转化,模板有利于保证重建形态的精确性,导板用于初步提示骨块的位置,导航手术可辅助进行移植骨块位置的精细调整及术中验证。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以及缺损范围选择适宜的数字外科设计转化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4)
洪咏龙,何海涛,隋文,张圣福,鄢鹏[4](2016)在《个体化聚醚醚酮植入体修复颅颌面骨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上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运用各种材料修复颅骨的缺损,如自体和异体的骨与软骨、甚至用橡胶、软木和石膏等。近些年来钛网和异丁烯酸甲酯被逐渐广泛使用于颅骨的缺损修复,它们不受材料体积的限制,也无需考虑供区的损伤。但仅仅能完成对颅骨的修补是不够的,患者对术后的外形恢复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患者的个体外貌和颅颌面骨的具体缺损(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江灿洋[5](2016)在《累及颅底的颅颌面肿瘤切除后缺损重建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累及颅底的颅颌面肿瘤切除后各种颅颌面缺损修复重建的方式与技术并初步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其疗效,以求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外观、提高患者肿瘤切除及修复后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10年--2015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治的30例累及颅底的颅颌面肿瘤病例资料。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10例;临界肿瘤1例。根据肿瘤累及颅底的位置及程度分为:前颅底者10例,中颅底者5例,后颅底者1例,侧颅底者14例;颅底骨质缺损者6例,颅底骨质无缺损者24例;硬脑膜缺损者4例,硬脑膜无缺损者26例。根据肿瘤的性质、位置及大小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按肿瘤切除后颅底缺损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组织缺损的程度分别采用邻近组织瓣、局部或区域性组织瓣和显微游离血管化组织瓣进行修复重建;若有较大的骨质缺损者则采用钛网重建,硬脑膜缺损者采用自体组织筋膜或人工材料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颌面肿瘤切除手术并进行相应的缺损重建,未发生术中并发症。邻近组织瓣修复者8例;局部或区域性带蒂组织瓣修复者10例;显微游离血管化组织瓣修复者11例(均为ALT瓣);游离皮片修复者1例;钛网重建者7例;硬脑膜缺损:人工硬脑膜修复者2例,颅骨膜修复者1例。术后并发症:11例股前外侧皮瓣中9例皮瓣成活,2例皮瓣危象且未抢救成功;肺炎4例;颅内血肿、头痛1例;皮下积液1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局部脑膜脑实质膨出、颅腔积气、癫痫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死亡率为0。结论:严格把握累及颅底的颅颌面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通过多学科间的协作,采取合适的修复方式和技术,才能安全、有效地隔离颅内外组织结构,恢复外型与美观,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股前外侧(肌)皮瓣可作为累及颅底的颅颌面巨大缺损重建时优先考虑的组织瓣选择。(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1)
[6](2012)在《颅颌面硬组织缺损的个性化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2年39期)
陈俊兰,吴纪楠,王忠东[7](2011)在《快速成型技术在颅颌面缺损整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成型技术基于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测量手段,结合逆向工程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材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颅颌面的缺损进行整形修复,本文就其在颅颌面缺损整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宋继传,周诺[8](2011)在《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颅颌面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输送盘牵张成骨已成为重建人类长骨大范围组织缺损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用其也可高效地重建颅颌面骨因创伤、肿瘤术后、骨髓炎以及骨愈合不良等造成的大范围骨组织缺损。本文就输送盘牵张成骨在颅颌面骨缺损重建的应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李小丹[9](2010)在《颅颌面畸形中骨性缺损的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颌面畸形中骨性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畸形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颅颌面畸形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肿瘤性、外伤性和其他类型的畸形,用于颅颌面畸形中骨性缺损修复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次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5)
万林忠,邢树忠,朱志军,陶震江,吴煜农[10](2009)在《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性缺损2例;带蒂胸大肌筋膜瓣修复舌、口底缺损15例;游离胸大肌皮瓣修复颅底、上颌骨、颧面部缺损4例,胸肩峰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脉、颈外静脉或面总静脉吻合。结果带蒂胸大肌皮瓣完全成活338例,3例完全坏死,4例部份坏死。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完全坏死。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及游离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带蒂胸大肌筋膜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在术后3~4个月出现黏膜化,但其中2例肌瓣表面在术后3个月时仍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彻底清创后方黏膜化。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扩大了适应证。(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09年01期)
颅颌面缺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复杂骨折及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数字化外科转化方法在颅颌面骨重建手术中的优势及不足。研究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例颅颌面复杂陈旧性骨折及骨缺损患者进行术前数字化重建及手术虚拟设计,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模型和骨折复位导板及数字化咬合板,于模型上设计和预弯颅骨及眶周骨缺损修复钛网,制作骨缺损植骨模型;术中依据导板进行骨折复位及颅颌面骨重建,复位后的骨折段按术前计划切开复位并坚固内固定。研究结果:通过数字化术前虚拟规划及材料预成型,使手术获得精确、理想的重建及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患者的颅颌面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研究结论:数字化技术优势:(1)数字化外科辅助使颅颌面骨缺损修复及骨折复位更为精确;(2)术前虚拟规划及材料预成型大大缩短手术时间;(3)便于多学科联合治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 MDT)的开展。不足:(1)对于软组织缺损的考虑欠缺,骨缺损修复偏理想化;(2)治疗费用较高且住院时间会延长。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以及缺损范围选择适宜的数字化术前虚拟设计及3D打印技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颌面缺损论文参考文献
[1].庄瑜,刘庆成,于洪波.钙磷涂层多孔锌合金支架材料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实验研究[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陈林,吴汉江,刘雨桐,许玉明,杨志敏.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复杂骨折及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3].蔡志刚,单小峰,梁节,卢旭光,林博.数字化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C].2017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4].洪咏龙,何海涛,隋文,张圣福,鄢鹏.个体化聚醚醚酮植入体修复颅颌面骨缺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
[5].江灿洋.累及颅底的颅颌面肿瘤切除后缺损重建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6
[6]..颅颌面硬组织缺损的个性化修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7].陈俊兰,吴纪楠,王忠东.快速成型技术在颅颌面缺损整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
[8].宋继传,周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颅颌面骨缺损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
[9].李小丹.颅颌面畸形中骨性缺损的修复[C].第二十次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10].万林忠,邢树忠,朱志军,陶震江,吴煜农.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J].口腔医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