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流媒体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TTP自适应流媒体,MPEG-DASH,无线网络,流媒体QoE
无线流媒体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付园鹏[1](2019)在《无线环境下基于DASH的流媒体传输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音视频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无线网络吞吐量的变化存在随机性,传统的流媒体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无线视频用户的业务需求。基于MPEG-DASH的流媒体技术凭借其良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DASH客户端可以自适应地从HTTP服务器下载多种码率版本的媒体切片,为视频内容的高效传输和流畅播放提供可靠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流媒体传输技术的发展和MPEG-DASH标准的主要内容。其次,针对现有基于MPEG-DASH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在无线网络中码率切换频率高和码率平均值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和缓存联合控制的码率平滑切换算法。该算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带宽检测机制和码率决策机制。带宽检测机制利用滑动窗口捕获最近一段时间内历史切片的下载信息检测带宽波动情况,并计算不同波动情况下的带宽预测值。码率决策机制综合考虑波动情况和缓存状态平滑可用带宽,接着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完成对切片码率的选择。本文还根据流媒体用户的QoE影响因素,确定了码率自适应算法的QoE评价指标及其统计函数。通过在单客户端独占链路场景和多客户端共享链路场景下分别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本文得出实验结论,与基于模糊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和基于吞吐量调节的码率自适应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可以提高视频平均码率,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在网络吞吐量剧烈波动和多客户端竞争带宽情形下的视频码率抖动。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实际效果,本文采用服务器/客户端结构,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基于MPEG-DASH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服务端使用Apache分发和存储视频片段及相关配置文件,DASH客户端则通过Android应用程序实现网络监测,码率选择,用户界面交互和视频播放等功能。最后,通过将所提算法集成到客户端,利用流量整形工具测试了本文所提算法的自适应效果。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码率平滑切换算法可以为无线流媒体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质量。(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邹恺辉[2](2018)在《面向实时流媒体的异构无线网络多路径传输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终端的普及与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实时流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如何通过多模终端的无线网络接口,利用多路径传输技术并发传输数据,为实时流媒体业务提供高质量的传输服务,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时流媒体业务具有低时延、高稳定性等业务需求。但是,现有多路径传输协议尚无法很好地满足实时流媒体的需求。论文从实时流媒体的需求出发,研究面向实时流媒体的多路径传输协议,以提升实时流媒体业务的传输质量。针对现有多路径传输协议完全可靠、有序传输机制与基于线性增加乘性减小(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e Decrease,AIMD)的拥塞控制机制降低实时流媒体传输质量问题,论文提出一种面向实时流媒体应用的多路径传输协议——实时流媒体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Media Multipath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SM-MTCP)。RTSM-MTCP通过基于实时流媒体时延约束感知的部分可靠、有序传输机制,解决了完全可靠、有序传输机制带来的时延过大问题;通过基于TCP友好速率控制(TCP Friendly Rate Control,TFRC)算法与Spike丢包区分算法的速率控制机制,解决了 AIMD拥塞控制机制带来的吞吐量波动与时延抖动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RTSM-MTCP能获得较为平稳的吞吐量以及较小的时延,能有效提升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在RTSM-MTCP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多路径传输中的流量分配问题。通过分析基于RTSM-MTCP的传输过程,构建了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模型。基于该端到端时延模型,结合实时流媒体的时延约束特性,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时延的流量分配算法(RTSM-MTCP Delay Aware,RTSM-MTCP-DA),使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最小化。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RTSM-MTCP-DA算法能有效降低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提升系统的有效吞吐量,进一步提升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论文提出的RTSM-MTCP传输协议与RTSM-MTCP-DA流量分配算法能应用于实际的实时流媒体业务,对提高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赵志伟[3](2018)在《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业务的流量呈现出爆炸级的增长趋势。现在的互联网服务是基于IP协议的尽最大努力的交付,它无法保证多媒体业务所需要的最小带宽保证和其他服务质量参数比如说时延、抖动以及丢包率等。相比于有线信道,无线信道的传输又存在更多的挑战,比如说信道衰变、噪声以及干扰等因素,导致视频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存在更高的时延、更低的带宽以及更高的误码率等挑战。多媒体应用是时延敏感的,面对无线信道发生丢包,传统方式采用重传,仅重传在时延敏感的多媒体应用中显然已经不再合适。因此如何在有损且有限的无线带宽中进行可靠服务质量的传输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除了网络本身给传输造成的挑战之外,传统的视频编解码现存问题同样给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很大问题。现在的采样编码方式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先进行全采样,然后在压缩的时候丢掉大多数采样,这种方式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这种基于预测的视频编码方式编码出来的数据有运动信息和纹理信息,这些信息之间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如果重要信息丢失的话会对视频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传统编码方式发展肯定的同时,又从根源上去探究传统编码方式现存挑战的原因。压缩感知理论作为近些年信号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压缩感知理论本身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设计测量矩阵和稀疏基的方式来最小化测量的次数而减少传输的数据量,考虑到网络的有损性、动态性以及多媒体内容的时延敏感性,我们将这种技术手段反过来用,通过增加测量的次数来补偿网络的有损丢包以及在一定时间内未到达导致对解码无用的数据包。以此来提高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的健壮性。之所以能这么用,是因为经过压缩感知均匀量化编码后的数据形成的是一些无结构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收到的视频质量仅仅与收到的数据量的多少有关。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的技术手段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提高无线信息中心网络视频传输质量,一方面从视频编解码角度入手,一方面从网络传输角度来保证视频的可靠性传输。该方法的创新性具体体现在:1.用压缩感知的方式进行采样编码,解决了全采样后丢弃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并从根源上解决了当前编码视频对无线传输的不适性,增强了对无线信道的健壮性。2.利用压缩感知采样民主性的特点,我们反用压缩感知,通过增加测量的次数来补偿无线网络的有损丢包以及一定时间内未到达导致对解码无用的数据包,以此来提高无线多媒体传输的健壮性。3.提出了失真模型,并基于排队论理论推导出了数据包在一定时延内到达概率以及基于Gilbert丢包模型计算出了平均丢包率。我们考虑到网络的动态性,设计了以失真模型、网络实时状况、用户收到的视频质量为输入的联合自适应码率、过采样冗余度的视频失真优化算法。经过仿真证明,算法在有损动态无线环境下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01)
苏美玲[4](2017)在《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的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人们对视频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动态自适应流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视频流传输(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based on HTTP)的技术原理是把相同的视频编码为多份不同质量的视频文件,然后把这些文件分为很多的视频分段存储在服务器端,在流媒体传输过程中,客户端可以根据当前带宽变化来选择适应此网络带宽的质量分段进行传输。但是,DASH标准并没有规定客户端选择视频文件分段时所应采取的策略,这使得客户端可以决定采取什么策略来进行高效的传输,特别是针对时变性很强的无线信道而言。客户端如何根据时变的无线网络带宽选择合适的视频质量分段成为了当今流媒体传输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模型,基于模型求解得到最优传输策略。重点讨论和分析了在自适应传输过程中,分段质量和播放时限是如何影响最佳策略的,并分析了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模型中,下载时间离散化对系统模型准确度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工作,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MDP)进行学习与总结,进一步研究了流媒体传输中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系统建模。2.基于该模型,求解得到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过程中的最优传输策略,即根据当前系统状态选择最优的视频分段质量,以期达到最好的用户观看体验。3.基于最优策略,设计仿真程序进行仿真,验证了最优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系统模型在计算中存在的误差因素,即系统状态离散化带来的误差。(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周慧婵[5](2016)在《改进多信道技术在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多信道无线网络特征以及流媒体文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信道传输机制和处理方法,对视频分帧与帧分子帧、H.264流媒体数据编解码、多信道传输与接收、丢帧重构和子帧重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研究。在Android移动平台上设计基于此机制的一整套无线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并且验证了即使在大量帧丢失的较恶劣无线网络环境下,运用此系统也可以显着提高无线实时流媒体视频播放的流畅性,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无线实时流媒体传输QoS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潘晨磊[6](2016)在《面向流媒体传输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中流媒体服务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随时随地的流媒体服务产生了大量需求,网络中流媒体应用的流量占据极大一部分,并且仍在快速增长。无线Mesh网络作为一项能够为社区、校园等提供网络覆盖的技术,以其无中心、自组织、配置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关注。但当前的无线Mesh网络在面临日益增长的流媒体传输需求时,存在着网关节点带宽瓶颈、网络容量过小、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了改进无线Mesh网络以使其适应大量流媒体传输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两个方向展开研究:内容分发与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针对网关节点带宽瓶颈问题,本文从内容分发的角度入手,提出基于用户兴趣和混合天线模式的内容分发机制。首先,基于网络中无线链路的质量,研究节点的分簇与簇头选择问题,将分簇问题转化为图的分割问题,将簇头选择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其次,对内容按热门程度排名,将热门内容分发至各个簇头结点,为了进一步减轻簇头节点的负载,由簇头节点向簇内进行广播式的内容分发。该内容分发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网关节点和簇头节点处负载,并提高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最后,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内容分发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混合天线模式的内容分发机制,结合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的优势,提高了内容分发的效率。针对无线Mesh网络中面向流媒体传输的QoS路由问题,首先为提升网络容量,本文选择了多无线电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模型。基于该网络模型的特点,对多无线电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面向流媒体传输的多路径路由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多路径发现与速率分配算法,将多路径路由问题分为两部分。首先,提出了基于贪婪思想的多路径发现算法;然后,研究多条路径上的速率分配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容量,同时保证网络中流媒体传输的性能。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基于ns2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平台,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并围绕算法与网络参数进行讨论,为无线Mesh网络的设计与部署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6-01-07)
史佳烨[7](2015)在《专业无线流媒体传输 专访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设备市场部产品经理李建新》一文中研究指出Q:《数码影像时代》A: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设备市场部产品经理李建新无线传输技术在目前来看已然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不少相机和摄像机都已经搭载了该功能。国庆节前索尼项目组成员刚刚完成一组无限传输设备的现场测试,展示了索尼从文件传输到实时流媒体的新型无线功能,实现了多种功能强大、品质上乘的无线操作。本期专题中,本刊编辑部对索尼专业系(本文来源于《数码影像时代》期刊2015年10期)
赵云龙[8](2015)在《无线P2P实时流媒体自适应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通信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已与人们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网络视频,使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如同在面前一样,可以面对面说话。而各种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其硬件软件的水平也随着科技发展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数据通信等,在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Wi-Fi环境下的P2P Group结构,使得在无线网络环境下,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提供了一个设备之间信息通信的平台。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传输视频、文字、声音集为一体的多媒体文件,即数据通信的主要内容是多媒体文件。流媒体技术,用于传输多媒体文件,实现了边下载边观看的浏览模式,不再需要完全下载完或传输完整的多媒体文件,只需几秒或者几十秒极短的等候时间,收到多媒体文件的数个数据包后,即可解码浏览到想看的多媒体内容。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传输技术。本论文首先研究Wi-Fi环境下的P2P Group,并分析流媒体的传输方式与特点,讨论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的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讨论网络中自适应控制机制,并重点研究了完全实时采样的流媒体应用,提出基于内容重要性与时间重要性的流媒体自适应控制机制,完成Wi-Fi环境下基于P2P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方案,并实现Android平台实时流媒体传输功能。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Wi-Fi及Wi-Fi P2P的无线网络技术。研究Wi-Fi的组成与网络结构,重点研究了Wi-Fi P2P技术的组织结构及P2P Group的建立流程。2.研究流媒体技术及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并讨论网络传输中自适应传输控制机制。分析了流媒体系统、流媒体播放方式、网络中流媒体传输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流媒体的流式传输方式、实时流媒体传输流程,并针对网络中流媒体传输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拥塞控制机制与差错控制机制两种主要的解决方案。3.设计了Wi-Fi环境下基于P2P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方案,并在海信盒子与A31s处理器搭建的P2P Group平台上实现了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根据需求,设计Wi-Fi下实时流媒体的系统方案与系统流程,搭建开发仿真平台。4.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针对P2P Group下实时流媒体传输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内容重要性的拥塞控制机制,应用于流媒体系统的编码端,使编码效率适用于网络传输速率;提出基于时间重要性的降低延时策略,应用于流媒体系统的解码端,使网络延迟降低。最终,经实际测试,验证了该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了实时流媒体传输。综上所述,本论文在Wi-Fi P2P无线网络技术与流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特别是研究了实时流媒体传输的自适应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了实时流媒体传输。论文中提出的基于内容重要性的拥塞控制机制与基于时间重要性的降低延迟机制同样应用于其他实时流媒体传输场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与平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4-25)
钱超[9](2015)在《异构无线网络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中所占据的比例呈指数上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享受各种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因此移动流媒体技术也越发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动态变化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稳定、连续的业务体验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通过在流媒体传输过程中引入自适应技术可以根据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的调整业务内容质量,从而保证用户的服务体验,这也是上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因此自适应技术也成为当前流媒体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移动流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然后针对目前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在介绍用户体验质量.$"0&1$"/概念的基础上说明$"因素对实时传输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流媒体传输系统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采用自适应技术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实时视频自适应传输算法,并搭建端到端的实时传输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在多流并发传输系统中引入自适应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可用带宽的多路径视频自适应传输调度算法,通过路径的可用带宽的比值来动态的进行分组调度和路径管理,并通过仿真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系统利用率。./分析了端到端视频通信中客户端缓存队列管理的重要性,结合自适应缓存管理和自适应媒体播放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队列预测的缓存队列自适应管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视频中断频率和丢帧率,并保证了端到端延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03-01)
袁健,江以玲[10](2014)在《FSMS无线流媒体传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流媒体传输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在线视频播放,但较恶劣的无线网络环境使在线流媒体,特别对于需实况转播的流媒体系统,视频画面可能出现延迟、抖动和失真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观看视频的直观感受。为了降低无线流媒体传输技术对无线网络环境的要求,提高无线视频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在国外视频分帧传输的思想上,提出一种FSMS(Frame Splitting Multichannel Streaming,分帧多信道传输)无线流媒体传输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在Android移动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整套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系统测试表明,即使在大量帧丢失的较恶劣网络环境下,运用此模型可以显着提高无线流媒体视频播放的流畅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4年16期)
无线流媒体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终端的普及与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实时流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如何通过多模终端的无线网络接口,利用多路径传输技术并发传输数据,为实时流媒体业务提供高质量的传输服务,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时流媒体业务具有低时延、高稳定性等业务需求。但是,现有多路径传输协议尚无法很好地满足实时流媒体的需求。论文从实时流媒体的需求出发,研究面向实时流媒体的多路径传输协议,以提升实时流媒体业务的传输质量。针对现有多路径传输协议完全可靠、有序传输机制与基于线性增加乘性减小(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e Decrease,AIMD)的拥塞控制机制降低实时流媒体传输质量问题,论文提出一种面向实时流媒体应用的多路径传输协议——实时流媒体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Media Multipath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SM-MTCP)。RTSM-MTCP通过基于实时流媒体时延约束感知的部分可靠、有序传输机制,解决了完全可靠、有序传输机制带来的时延过大问题;通过基于TCP友好速率控制(TCP Friendly Rate Control,TFRC)算法与Spike丢包区分算法的速率控制机制,解决了 AIMD拥塞控制机制带来的吞吐量波动与时延抖动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RTSM-MTCP能获得较为平稳的吞吐量以及较小的时延,能有效提升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在RTSM-MTCP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多路径传输中的流量分配问题。通过分析基于RTSM-MTCP的传输过程,构建了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模型。基于该端到端时延模型,结合实时流媒体的时延约束特性,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时延的流量分配算法(RTSM-MTCP Delay Aware,RTSM-MTCP-DA),使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最小化。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RTSM-MTCP-DA算法能有效降低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提升系统的有效吞吐量,进一步提升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论文提出的RTSM-MTCP传输协议与RTSM-MTCP-DA流量分配算法能应用于实际的实时流媒体业务,对提高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流媒体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付园鹏.无线环境下基于DASH的流媒体传输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2].邹恺辉.面向实时流媒体的异构无线网络多路径传输技术[D].浙江大学.2018
[3].赵志伟.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4].苏美玲.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的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5].周慧婵.改进多信道技术在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6
[6].潘晨磊.面向流媒体传输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
[7].史佳烨.专业无线流媒体传输专访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设备市场部产品经理李建新[J].数码影像时代.2015
[8].赵云龙.无线P2P实时流媒体自适应传输[D].山东大学.2015
[9].钱超.异构无线网络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
[10].袁健,江以玲.FSMS无线流媒体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
标签:HTTP自适应流媒体; MPEG-DASH; 无线网络; 流媒体Q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