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流电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超导电缆,短路冲击,失超
直流电缆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霖,邱清泉,陈晓刚,张国民,靖立伟[1](2019)在《超导直流电缆的短路冲击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直流输电应用场景逐渐丰富,超导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技术,具有零电阻的优势,但直流网侧短路故障对超导电缆的冲击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了Bi2223超导带材及其绕制的电缆短样在直流冲击作用下电阻、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总结出试样的短路冲击特性,并针对Bi2223带材与电缆的特性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电缆铜骨架结构能有效抑制直流冲击下的焦耳热生成,为超导直流电缆的优化设计和故障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11期)
于凡,周垚,李维康,赵孝磊,闫轰达[2](2019)在《纳米粒子对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中绝缘电阻率温度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采用了加入纳米填料的方法来降低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电阻率温度系数,通过与传统纯聚乙烯绝缘料的性能对比验证纳米粒子掺杂对性能的影响。在所得电-热性能数据的基础上,模拟仿真采用低电阻率温度系数绝缘料的100 kV直流电缆绝缘层中的场强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降低了交联聚乙烯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削弱了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畸变率,说明纳米粒子对交联聚乙烯的电阻率温度系数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陈继明,高颖,李其莹,陈莉,朱明晓[3](2019)在《非旋转对称高压直流电缆的电-热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单芯高压直流电缆的非旋转对称模型,考虑到电场、温度等物理场的耦合影响,分析了含缺陷电缆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电场强度的暂态和稳态分布特征,考察了空间电荷层对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电缆模型,非旋转对称电缆缆芯上方的电场强度减小,下方的电场强度增大,且下方的电场更易发生翻转。当绝缘层存在水树缺陷时,缺陷与绝缘界面产生的电荷层导致电场强度激增;随着温度梯度和加压时间的增加,电场强度与空间电荷均呈减小趋势。(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徐靖捷,莫思铭,蔡渊,陈慧娟,袁文[4](2019)在《双极同轴高温超导直流电缆通电导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极同轴结构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应用在双极直流输电系统中,其结构紧凑、工程电流密度高,可减小对外部空间的磁场影响,但对绝缘要求较高。本文依照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水平对±10 kV/6 kA双极同轴高温超导直流电缆通电导体中的绝缘层、超导导电层等主要结构进行设计,制作实物。经测试电缆满足工程要求,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10期)
张安坤,李振明,朱承治,方进[5](2019)在《过电流状态下超导直流电缆温度分布与电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处于过电流状态的单液氮流道超导直流电缆和双液氮流道超导直流电缆,在MATLAB中建立超导电缆在过电流状态下的YBCO层、金属层和铜骨架的并联电阻模型。同时在COMSOL中建立固体传热模型,通过程序调用实现COMSOL和MATLAB的联合仿真,计算出电流分布和温度分布。在COMSOL中建立流固共轭传热模型,利用联合仿真的数据计算两种结构的电缆在不同电流下的温度分布,并分析铜骨架半径和液氮流速对电缆温度分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9期)
史玲玲[6](2019)在《数据中心UPS电池直流电缆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阐述了数据中心UPS电池的供电要求和特点,说明了根据电缆短时载流量选择直流电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研究了电缆暂态发热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电缆短时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含电缆短时负荷载流量与持续负荷载流量的关系式和电缆发热时间常数的计算方法,并以600 k VA容量的UPS电池直流电缆选择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根据电缆短时负荷载流量选择电缆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23期)
张昱,刘德远,周桂月,吴建东,尹毅[7](2019)在《高压直流电缆绝缘二维模型下空间电荷动力学仿真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高压直流电缆绝缘层内部空间电荷输运的数值仿真,结合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提出基于二维非结构网格的空间电荷输运特性算法。该算法基于对泊松方程与连续方程的迭代求解,其中泊松方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连续方程采用格心离散有限体积法求解。为同时保证电荷密度落在合理区间及二阶计算精度,对绝缘内部电荷密度进行线性重构和限制器控制处理。通过对4mm厚绝缘电缆内部空间电荷二维仿真和电声脉冲法全尺寸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二维结构空间电荷的仿真结果表明:当电缆长度远大于半径时,除电缆轴向两端区域之外,中部区域空间电荷沿轴向基本均匀分布,因此该条件下中部区域的空间电荷仿真可简化为径向一维模型。但当电缆长度接近半径值或关注电缆端部的空间电荷分布时,空间电荷沿轴向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一维简化模型将不再适用,必须采用二维模型,以提高空间电荷输运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宣耀伟,胡凯,杨丰源,盛戈皞,郑新龙[8](2019)在《XLPE直流电缆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放电是表征电力设备绝缘状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关于直流电压下XLPE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特征的研究较少。文中首先深入分析了直流下复合绝缘材料局部放电机理,总结了XLPE电缆常见缺陷类型及其原因。使用单芯XLPE电缆及其预制式接头制作了金属毛刺电晕缺陷、应力锥处半导电层沿面放电缺陷以及绝缘交界面气隙放电缺陷,在直流电压下进行阶梯式加压试验。基于高频电流法采集局部放电数据,获得了各缺陷不同放电严重阶段的多种典型特征,包括放电量-时间间隔-放电重复率叁维图谱,前序放电量、前序放电时间间隔与当前放电量相关性散点图。提取了典型统计图谱的28个指纹特征,并使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获得了较好识别正确率,从而验证了特征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7期)
张瑞敏,张沛红,宋淑伟,孙略,冯宇[9](2019)在《界面空间电荷对高压直流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高压直流电缆终端主绝缘与加强绝缘界面空间电荷分布对直流电缆终端最大场强的影响,应用电声脉冲法测试了交联聚乙烯与非线性硅橡胶双层介质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根据界面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确定空间电荷包参数,并应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了考虑界面空间电荷时的高压直流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结果发现:高压直流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受交联聚乙烯和非线性硅橡胶界面空间电荷及其在绝缘层中分布的影响,界面空间电荷分布的中心峰值小于2 C/m~3时,空间电荷对电缆终端内电场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空间电荷分布峰值大于2 C/m~3时,绝缘层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越宽,终端内最大场强越大。(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朱智恩,陈龙啸,杨黎明,李栋,高凯[10](2019)在《柔性直流电缆附件应力锥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力锥结构设计是柔性直流电缆附件开发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柔性直流电缆附件应力锥电场的系统研究及相关设计理论。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柔性直流电缆绝缘交联聚乙烯(XLPE)和附件应力锥绝缘叁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阻率与温度和场强分别呈e指数及幂指数关系,且随这两个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基于热路方程,计算了柔性直流电缆绝缘和应力锥绝缘组成的双层介质的温度分布,进一步利用欧姆定律及绝缘材料的电阻率表达式,得到了双层绝缘介质中的电场分布。根据应力锥曲线上任意点的总电场方向垂直于切线方向的特点,利用应力锥绝缘电场表达式及数值求解方法,提出了应力锥曲线设计方法。最后,以±320 kV柔性直流电缆终端为例,根据现有相关参数,得到了具体的应力锥曲线形状。(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直流电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减少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采用了加入纳米填料的方法来降低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电阻率温度系数,通过与传统纯聚乙烯绝缘料的性能对比验证纳米粒子掺杂对性能的影响。在所得电-热性能数据的基础上,模拟仿真采用低电阻率温度系数绝缘料的100 kV直流电缆绝缘层中的场强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降低了交联聚乙烯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削弱了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畸变率,说明纳米粒子对交联聚乙烯的电阻率温度系数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流电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健霖,邱清泉,陈晓刚,张国民,靖立伟.超导直流电缆的短路冲击特性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9
[2].于凡,周垚,李维康,赵孝磊,闫轰达.纳米粒子对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中绝缘电阻率温度系数的影响[J].绝缘材料.2019
[3].陈继明,高颖,李其莹,陈莉,朱明晓.非旋转对称高压直流电缆的电-热场分析[J].绝缘材料.2019
[4].徐靖捷,莫思铭,蔡渊,陈慧娟,袁文.双极同轴高温超导直流电缆通电导体设计[J].低温与超导.2019
[5].张安坤,李振明,朱承治,方进.过电流状态下超导直流电缆温度分布与电流分布[J].低温与超导.2019
[6].史玲玲.数据中心UPS电池直流电缆的选择[J].机电信息.2019
[7].张昱,刘德远,周桂月,吴建东,尹毅.高压直流电缆绝缘二维模型下空间电荷动力学仿真算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8].宣耀伟,胡凯,杨丰源,盛戈皞,郑新龙.XLPE直流电缆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9
[9].张瑞敏,张沛红,宋淑伟,孙略,冯宇.界面空间电荷对高压直流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9
[10].朱智恩,陈龙啸,杨黎明,李栋,高凯.柔性直流电缆附件应力锥设计研究[J].绝缘材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