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浊瘀阻论文-褚成文

湿浊瘀阻论文-褚成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浊瘀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泄浊灌肠方,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

湿浊瘀阻论文文献综述

褚成文[1](2019)在《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泄浊灌肠方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BUN及UA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及UA水平分别为(243.81±101.56)umol/L、(10.27±4.27)mmol/L、(335.71±114.75)u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5.68±109.73)umol/L、(13.13±5.61)mmol/L、(389.46±109.24)u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着,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伍新林,陈树清,柯斌[2](2019)在《化湿泄浊祛瘀汤对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化湿泄浊祛瘀汤对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UAN)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31例中医辨证为湿浊瘀阻型的UAN患者给予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阶段,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设置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同样方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关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前患者血清MDA显着升高,GSH-Px、SOD、CAT显着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血清MDA显着降低,GSH-Px、SOD、CAT均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患者血清MDA仍显着升高,GSH-Px显着降低(P<0.05),SOD、C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浊瘀阻型UAN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化湿泄浊祛瘀汤能有效提高湿浊瘀阻型UAN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治疗UAN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抗氧化应激相关。(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9年02期)

苏志红[3](2018)在《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对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氧化应激状态以及肾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对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症状、肾功能、肾血流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诊断为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在低嘌呤饮食、禁酒、碱化尿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临床症状、肾功能、肾血流及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均<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UA)和肾病指数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增高(P均<0.05);2组肾主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中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max)和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min)均明显提高而阻力指数(RI)明显下降(P均<0.05);2组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明显上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能够显着改善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肾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郑晰[4](2017)在《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泄浊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湿浊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2016.01-2017.01海南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肾衰(非透析,湿浊瘀阻型)的患者,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根据排除标准,最后纳入86例患者,对照组44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尿毒清颗粒冲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泄浊灌肠方灌肠。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尿酸及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来评估泄浊灌肠方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cr、BUN、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eGFR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有BUN、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cr、eGFR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UN、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水肿症状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后两组患者这四组症状的单项评分及总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3.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本研究中泄浊灌肠方较为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尿毒清颗粒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11.4%。结论:泄浊灌肠方对慢性肾衰患者的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的清除作用较尿毒清颗粒更明显,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也优于尿毒清颗粒,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灌肠汤剂。(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4-01)

樊鹏翔[5](2017)在《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肾气亏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RAAS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糖肾康胶囊(Tangshenkang capsule)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气亏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RAA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糖肾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厄贝沙坦片,均服药60天。观察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m Alb)、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RAAS系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AngⅡ)、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FPG、2hPG、HbAlc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均可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PG、2hPG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C、TG、HDL-C、LDL-C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可见下降,HDL-C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hUpro、24hmAlb、ACR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4hUpro、24hmAlb、ACR均可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ngⅡ比较:两组患者AngⅡ均可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症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6.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糖肾康胶囊安全性好。结论:1.糖肾康胶囊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调节血脂;2.糖肾康胶囊可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保护肾脏,延缓DN进展;3.糖肾康胶囊可降低血浆中AngⅡ浓度,通过抑制RAAS系统保护肾脏;4.糖肾康胶囊可明显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5.糖肾康胶囊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李光显[6](2016)在《多途径治疗CKD3-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多途径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患者的疗效情况,探讨该疗法对实验室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所有患者全部为近一年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依照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满足者共80例,并依据是否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将全部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多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2.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时采用非参数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两组结果95%CI无重迭具有统计意义。结果:1.疾病疗效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稳定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3例,稳定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45%。结论:“一般疗法+外治法”与“一般疗法”两种方案均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CKD患者的理化指标水平,并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一般疗法+外治法”较“一般疗法”治疗效果更佳,显示了多途径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脏病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张周俊[7](2015)在《补脾益肾方及氯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补脾益肾方及氯沙坦治疗CKD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为CKD4期治疗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来自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31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符合CKD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的诊断。对照组的用药为:氯沙坦+中药颗粒安慰剂+西医基础治疗,具体如下: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予以氯沙坦100mg,每日一次,补脾益肾方安慰剂每次1小袋,每日叁次,以150ml温水溶化后口服;兼湿热证时: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湿热方安慰剂每次1小袋,每日叁次,以150ml温水溶化后口服。治疗组用药为:氯沙坦安慰剂+中药颗粒剂+西医基础治疗,具体如下: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予以氯沙坦安慰剂100mg,每日一次,补脾益肾方每次1小袋,每日叁次,以150ml温水溶化后口服;兼湿热证时: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湿热方每次1小袋,每日叁次,以150ml温水溶化后口服。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肾小球滤过率、终点事件发生率和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血脂(TG、TC、HDL、LDL)等实验室指标,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等作为安全性指标。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试验,本分中心共纳入31例,其中,脱落1例,由于研究尚未进入揭盲阶段,故对分中心30例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第3、6、9、12月与第0月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结果显示积分的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月间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尿蛋白/肌酐比值的比较:第3、6、9、12月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比较分析:第3月与第6月、第9月与第12月血肌酐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间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0月与第12月、第9月与第12月血尿素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月间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终点事件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26.67%。5.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除第9月与第12月e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之外,其余月间eGFR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在中医主要症状总疗效方面,临床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中医主要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6.67%。7.临床疗效判定上,总有效率为36.67%,其中显效4例,有效2例,稳定5例,无效19例。8.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29次,其中轻度不良事件19次,中度不良事件4次,严重不良事件6次。结论:本研究证实补脾益肾方及氯沙坦能使66.67%的CKD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36.67%的患者肾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得到改善;但发生了26次高钾血症,经对症处理均得到缓解。(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27)

黄嘉颖[8](2015)在《益气排毒方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气虚湿浊瘀阻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益气排毒方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气虚湿浊瘀阻型),评价益气排毒方在促进肾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其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中药+西医综合治疗)30例、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30例,疗程为14天,以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血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及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至开始行肾脏替代治疗的间隔时间(随访3个月)作为评判指标,比较两组AKI患者在治疗后第3、7、14天的肾功能水平及疗程结束时的中医症状疗效,并对患者在90天内发生的临床终点事件(肾脏替代治疗)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病、病因、AKI分期、是否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治疗前血肌酐、血胱抑素C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肌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天的血肌酐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肌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7、14天的血肌酐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肌酐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7、14天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胱抑素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14天的血胱抑素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胱抑素C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14天的血胱抑素C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的GF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天的GFR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3、7、14天的GFR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至随访期结束,观察组患者在90天内没有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生存率为100%,而对照组同期内共发生4次临床终点事件,生存率约为86.7%,时序检验,两组的生存函数曲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4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排毒方通过补肾健脾、益气降浊、活血化瘀的作用途径,以起到修复及保护肾脏的作用,从而改善早期AKI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肾功能恢复,减少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4-01)

马文政[9](2014)在《补脾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脾益肾颗粒”对CKD4期患者肾小球滤过滤下降速率,评价其对CKD4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方法:1、选择符合西医诊断及符合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中医诊断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45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的方法及药物编盲。2、中医辨证治疗组服药为:补脾益肾颗粒及氯沙坦安慰剂;3、西医阳性对照组服药为:氯沙坦及补脾益肾颗粒安慰剂。4基础治疗:所有的患者均接受西医的基础治疗。观察时间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血红蛋白、肝功能(血浆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等)、血脂(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以上指标,综合的评定本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36.84%,对照组总有效为率0%,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临床主要症状的比较,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变化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无差异性。(3)疗效性指标的比较:治疗组能降低血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有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指标的评价:患者于治疗前后做了血压、心电图、血、尿、便常规、肝功、离子、血脂、心脏及颈动脉彩超等监测,未见异常。结论:(1)补脾益肾颗粒能够改善慢性肾脏病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2)补脾益肾颗粒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速度。(3)补脾益肾颗粒对机体的脂代谢、离子代谢及肝功等未观察出不良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苏洋,远方[10](2014)在《中药内外合治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肾衰方口服、穴位贴敷,降氮煎剂灌肠。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CKD3-4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羟苯磺酸钙。(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4年02期)

湿浊瘀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化湿泄浊祛瘀汤对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UAN)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31例中医辨证为湿浊瘀阻型的UAN患者给予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阶段,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设置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同样方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关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前患者血清MDA显着升高,GSH-Px、SOD、CAT显着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血清MDA显着降低,GSH-Px、SOD、CAT均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患者血清MDA仍显着升高,GSH-Px显着降低(P<0.05),SOD、C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浊瘀阻型UAN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化湿泄浊祛瘀汤能有效提高湿浊瘀阻型UAN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治疗UAN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抗氧化应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浊瘀阻论文参考文献

[1].褚成文.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2].伍新林,陈树清,柯斌.化湿泄浊祛瘀汤对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药材.2019

[3].苏志红.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对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氧化应激状态以及肾损伤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4].郑晰.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5].樊鹏翔.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肾气亏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RAAS影响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6].李光显.多途径治疗CKD3-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型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7].张周俊.补脾益肾方及氯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8].黄嘉颖.益气排毒方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气虚湿浊瘀阻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9].马文政.补脾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10].苏洋,远方.中药内外合治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

标签:;  ;  ;  ;  

湿浊瘀阻论文-褚成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