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蛋白基因论文-安立娜,范凡,杨小凡,李梦瑶,刘小侠

视蛋白基因论文-安立娜,范凡,杨小凡,李梦瑶,刘小侠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uv),克隆,趋光性

视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安立娜,范凡,杨小凡,李梦瑶,刘小侠[1](2019)在《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光强度对其表达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Bo-uv的作用及其与趋光性的关系,利用常规PCR方法克隆获得Bo-uv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运用q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强度下Bo-u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o-uv基因cDNA全长2 757 bp,开放阅读框1 542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1.93%~43.00%,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Bo-uv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蛹末期、成虫期表达,在成虫头部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0~10 000 lx光强范围内雌、雄成虫体内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 000 lx光强度下其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10 000 lx时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表明光强度能够有效地调控Bo-uv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感知外界光刺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正辉,王婉强,朱芬[2](2019)在《昆虫的视蛋白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的色觉系统对于昆虫来说至关重要,色觉系统的分子基础是视蛋白。本文对视蛋白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构建了不同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简单阐明了昆虫视蛋白的适应性进化。(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季文瑶,付元帅,谢燕,刘佳敏,施志仪[3](2018)在《视蛋白基因在鲆鱼仔鱼变态过程中的表达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冷水底栖海洋鱼类。在其早期变态过程中,生活方式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生活,生活环境由亮变暗。在此过程中,其感光系统发生了怎样改变,以及与牙鲆变态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首先检测了Rhodopsin,Red,Green,Blue和UV 5个视蛋白在成鱼组织及仔鱼变态阶段的表达情况,接着分析了外源甲状腺激素(TH)和硫脲(TU)处理仔鱼后5个视蛋白的表达变化,最后通过拯救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视蛋白与仔鱼变态之间的表达调控关系。结果显示:5个视蛋白在成鱼眼睛中均高表达,在不同变态阶段差异表达显着;外源TH对Red、Blue视蛋白的表达起正向调控作用,TU则对Red、Blue视蛋白具有抑制作用;拯救实验结果显示TU组仔鱼完成变态后Red视蛋白表达量降低,Blue视蛋白表达量升高。这些结果表明:在变态过程中,视蛋白的差异性表达预示着视觉感光系统随着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视蛋白在变态过程中受到外源性TH的直接或间接的调控,并且red和blue视蛋白与TH的调控关系更紧密;拯救实验进一步证明了red和blue视蛋白可能对牙鲆变态过程中视觉感光系统的发育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牙鲆变态过程中视觉感光系统的发育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李菲,金毅,乔慧,傅洪拓,孙盛明[4](2018)在《日本沼虾视蛋白opsin基因的克隆及其时空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分析序列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研究日本沼虾眼组织中视蛋白基因。该基因c DNA全长1382个碱基,编码375个氨基酸。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划分为长波视蛋白组,命名为Mn-LW,Mn-LW表达在雄虾和雌虾的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以眼组织表达最高,在卵巢中也有表达。Mn-LW在眼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与卵巢发育呈正相关。原位杂交显示,Mn-LW存在于眼视网膜细胞和卵巢卵母细胞中。体内注射Mn-LW双链RNA能有效降低Mn-LW表达量。注射Mn-LW双链RNA也显着降低了卵黄生成素(VG)的表达,Mn-LW与VG在卵巢发育过程中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薛彧媛,彭文菊,刘芬,王永[5](2018)在《不同光照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为害的特点。利用昆虫趋光性来进行害虫的物理防治是减少或替代农药等化学防治的有效方法。视蛋白是昆虫接受光刺激的重要物质,具有波长选择性,本论文研究不同光源照射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蓝光照射对雌性成虫的LW1基因影响最显着,使雄性成虫的叁种基因表达均产生明显的下降趋势。白光照射使雌雄成虫的UV基因表达均呈现明显的"峰型"。总体而言,不同光照对黏虫的基因表达均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刘芬,毛莹,李琪诗,薛彧媛,彭文菊[6](2018)在《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对不同光源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拟谷盗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储粮害虫,近来报道其具有一定的趋光性。视蛋白是昆虫接受光刺激的关键分子,具有波长敏感性。本文为了探讨赤拟谷盗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机理,首先通过克隆获得了495bp的长波长视蛋白(LW)基因片段与223bp紫外线敏感视蛋白(UV)基因片段。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赤拟谷盗LW视蛋白和UV视蛋白均属具有七个跨膜结构域的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不同光源光照不同时间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白光和蓝光对赤拟谷盗LW和UV基因表达没有显着影响;395nm紫外光照射赤拟谷盗LW基因表达没有显着变化,而UV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绿光照射导致赤拟谷盗LW和UV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说明绿光照射对赤拟谷盗LW和UV基因表达影响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杨卓霖[7](2018)在《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及视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重要的麦类作物害虫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该虫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类型,光周期是影响影响其生活史的主要因素。视觉是生物获得外界信息的最直接的来源之一,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视觉器官,其体积大小和小眼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昆虫视觉能力的强弱。视蛋白作为视觉感知的功能性分子,是光信号转导途径的必要成分,其基因的表达受到内源和外源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论文首先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比较了五种蚜型间和两种生活史间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克隆了禾谷缢管蚜7个视蛋白基因序列,研究了7个视蛋白基因在五种蚜型、不同发育时期、两种生活史、不同翅型和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中的表达模式;同时模拟秋季条件,探究了7个视蛋白基因在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对低温短日照响应的表达模式差异。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揭示视蛋白在不同生活史禾谷缢管蚜响应光周期等外界环境因子变化中的作用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述如下:一、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本研究结果显示,禾谷缢管蚜复眼着生于头部触角基部,呈卵圆形,小眼间无感觉毛。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五种蚜型成蚜复眼在复眼大小、小眼数量、小眼直径上有显着性差异。综合各项指标,推测五种蚜型的视觉能力由大到小是:雄蚜>有翅孤雌蚜>产雌性母>无翅孤雌蚜>雌性蚜。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在复眼参数的比较上未出现显着差异。二、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本研究成功从禾谷缢管蚜中得到7个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Rp-lwo、Rp-uvo1、Rp-uvo2、Rp-uvo3、Rp-uvo4、Rp-rho、Rp-Co),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7个视蛋白氨基酸序列均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域,包含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标签,除Rp-RHO和Rp-CO外,均具有视网膜结合位点。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7个禾谷缢管蚜视蛋白与豌豆蚜、桃蚜对应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Rp-LWO、Rp-UVO1、Rp-UVO2与其他昆虫视觉感光功能视蛋白聚在一类,另外四个视蛋白与其他昆虫非视觉感光功能视蛋白聚在一类。叁、视蛋白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蚜型、发育阶段、生活史类型、翅型和饲养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禾谷缢管蚜7个视蛋白基因在不同蚜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两种生活史类型中、不同翅型中和不同饲养条件下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五种蚜型中,7个视蛋白基因均在雌性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在雄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不同发育阶段中,Rp-lwo、Rp-uvo1、Rp-uvo2、Rp-rho均在4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低,在1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uvo3和Rp-uvo4均在1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低,在无翅成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Co在2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lwo、Rp-uvo3、Rp-uvo4和Rp-Co在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表达模式与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中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表达模式不同。Rp-uvo1、Rp-uvo2均在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有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高于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长期饲养条件下,单从光周期方面看,Rp-lwo、Rp-uvo1、Rp-uvo2、Rp-rho、Rp-Co在短日照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高于长日照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而Rp-uvo3的表达模式与之相反;单从温度方面看,Rp-lwo、Rp-uvo1、Rp-uvo2、Rp-uvo4在低温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低于常温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而Rp-uvo3、Rp-rho和Rp-Co在两种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由此表明,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表达量与性别、发育时期、生活史类型、翅型相关,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四、低温短日照条件诱导处理对不同生活史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模仿秋季条件,在低温短日照(12℃,8L:16D)条件下饲养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叁代,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中Rp-lwo、Rp-uvo1、Rp-rho、Rp-Co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上升,Rp-uvo3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显着下降,Rp-uvo2和Rp-uvo4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无变化;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中Rp-uvo1、Rp-uvo3、Rp-Co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下降,其余四个视蛋白基因在诱导后表达量无变化。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中视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馨桧,吴家园,李梦雅,雷朝亮,朱芬[8](2017)在《亮斑扁角水虻室内饲养条件的优化及其视蛋白基因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室于2015年开始摸索亮斑扁角水虻的室内繁殖体系,2016年获得初步成功。为扩大繁殖规模,对室内扩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为亮斑扁角水虻的大规模养殖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并鉴定了视蛋白基因9个,对7个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并进行了RNAi研究验证其功能。(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杨明姝[9](2017)在《大弹涂鱼黑视蛋白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弹涂鱼(Boleophalmuspectinirostris)是生活于潮间带淤泥滩涂的一种两栖鱼类。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雌性大弹涂鱼生殖群体在繁殖季节出现半月周期的产卵现象,血清中的性类固醇激素、褪黑素、间脑中的褪黑素受体亚型基因mtnr1a1.4和卵巢中的褪黑素受体亚型基因mtnr1a1.7也具有明显的半月周期变化节律,并且半月周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与产卵时间基本一致。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弹涂鱼黑视蛋白与褪黑素以及半月周期产卵习性的关系,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克隆了大弹涂鱼四种黑视蛋白基因亚型(opn4m1、opn4x1、opn4x2),研究了其在不同组织、日周期、半月周期和不同季节中的表达情况。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大弹涂鱼的全脑外部形态结构和组织细胞学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大弹涂鱼脑组织可分为前脑、中脑和后脑叁大部分。前脑包括了嗅球、端脑以及间脑。大弹涂鱼的端脑较发达且由两半球组成。中脑包括了视顶盖等部分,后脑由小脑和延脑组成。2.opn4m1基因亚型全长为2299 bp,可编码496个氨基酸,5'端有一个621 bp的非编码区,3'端有一个187bp的非编码区;opn4m3基因亚型全长为3381 bp,可编码546个氨基酸,5'端有一个126 bp的非编码区,3'端有一个1614 bp的非编码区;opn4x1基因亚型全长为1588 bp,可编码419个氨基酸,5'端有一个176 bp的非编码区,3'端有一个152 bp的非编码区;opn4x2基因亚型全长为2668 bp,可编码516个氨基酸,5'端有一个900 bp的非编码区,3'端有一个217 bp的非编码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四种黑视蛋白基因亚型属于两大分支:opn4x(Xenopus laevis)和opn4m(Mammalian),并且将四种基因亚型分别命名为opn4m1、Opn4m3、opn4x1、opn4x2。3.荧光定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四种黑视蛋白基因亚型在雌性大弹涂鱼的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不一样,但在眼睛中黑视蛋白基因亚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脑、皮肤、鳃、肾、肌肉、脾、卵巢组织;且肝脏、肠道组织都未检测到四种黑视蛋白的mRNA。4.不论在脑组织或者眼睛中,黑视蛋白的周日变化表达都存在相似特点:在上午(04:30-10:30)都维持低的表达水平;且同一种黑视蛋白基因亚型在不同脑区的周日表达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opn4m3基因亚型在端脑和间脑出现了相反的两种表达趋势。5.生殖高峰期,雌性大弹涂鱼端脑中黑视蛋白opn4m3和opn4x1亚型基因的表达呈现明显的半月周期表达规律,一个月内有两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都出现一个峰值,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大弹涂鱼血清中褪黑素、性类固醇激素峰值出现的时间及产卵时间基本一致;在眼睛和间脑中没有检测到半月周期的表达变化规律。6.荧光定量分析发现,无论是端脑还是间脑,黑视蛋白基因亚型opn4m3和opn4x2在生殖高峰期(5-7月)的表达量都没有显着变化;opn4m1在端脑中的表达量5月份呈现显着的上调,但在间脑中没有显着变化;端脑中opn4x1的表达量在3月的表达量最低,4月的表达量升高(p<0.05),5-6月表达量达到高峰。而在间脑中opn4x1的表达量在4月显着增加后,5-6月表达量却出现降低,7月份表达量又升高。综上所述提示,端脑中的黑视蛋白基因亚型可能是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节律的调控因子,光照信息通过端脑传递到HPG轴或直接作用于褪黑素来发挥其调控雌性大弹涂鱼的产卵活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9-01)

刘振兴,朱芬,雷朝亮[10](2016)在《黏虫头部转录组中感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视蛋白表达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迁飞害虫,严重为害我国及其他亚洲和澳洲国家粮食作物。具有发生范围广、为害世代多、受害作物种类和组织多、产量损失重以及发生为害历史长的特点。黏虫的迁飞性、群集性、暴发性和杂食性特性使其在大发生时对粮食作物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在黏虫为害作物过程中涉及取食、求偶、交配、迁飞、寻找寄主、产卵等一系列行为需要黏虫的感官系统的配合。感官系统中的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嗅觉受体(odorant receptor:OR),离子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和视蛋白(Opsin)在昆虫对化学信号和光信号的检测识别及行为调控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出黏虫头部中的22个CSPs,60个ORs,22个IRs,55个OBPs和8个Opsins。通过同源性比对分析,鉴定出黏虫的Orco和Irco。通过进化树分析表明,我们鉴定出1个UV opsin,一个BL opsin和两个LW opsins(msepLWl opsin和msepLW2 opsin)基因,并对黏虫3种视蛋白基因(UV opsin,BL opsin和LW2 opsin)的日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鉴定出了迁飞性害虫黏虫的一些感觉相关基因家族,这为通过对感觉相关基因设计分子靶标进行害虫防治提供了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视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昆虫的色觉系统对于昆虫来说至关重要,色觉系统的分子基础是视蛋白。本文对视蛋白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构建了不同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简单阐明了昆虫视蛋白的适应性进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安立娜,范凡,杨小凡,李梦瑶,刘小侠.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光强度对其表达量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9

[2].高正辉,王婉强,朱芬.昆虫的视蛋白基因研究进展[J].华中昆虫研究.2019

[3].季文瑶,付元帅,谢燕,刘佳敏,施志仪.视蛋白基因在鲆鱼仔鱼变态过程中的表达调控[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李菲,金毅,乔慧,傅洪拓,孙盛明.日本沼虾视蛋白opsin基因的克隆及其时空表达分析[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薛彧媛,彭文菊,刘芬,王永.不同光照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J].华中昆虫研究.2018

[6].刘芬,毛莹,李琪诗,薛彧媛,彭文菊.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对不同光源的响应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8

[7].杨卓霖.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及视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刘馨桧,吴家园,李梦雅,雷朝亮,朱芬.亮斑扁角水虻室内饲养条件的优化及其视蛋白基因的鉴定[J].华中昆虫研究.2017

[9].杨明姝.大弹涂鱼黑视蛋白基因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

[10].刘振兴,朱芬,雷朝亮.黏虫头部转录组中感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视蛋白表达模式研究[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标签:;  ;  ;  ;  

视蛋白基因论文-安立娜,范凡,杨小凡,李梦瑶,刘小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