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

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30022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抽选90例,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不同组:45例干预组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评定预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统计有区别;干预组患者的成功抢救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抢救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症危重症;整体化护理;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90-01

急诊科是临床医院救治患者的主要场所,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危急、严重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造成严重影响。故而,临床需加强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救治,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预防病死。近年来,我院将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患者救治中,获得显著效果[1]。为进一步的判定该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现详细汇总我院患者资料。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抽选90例,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不同组:45例常规组患者中,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8例、27例,年龄段20-78岁,平均(50.4±1.5)岁;疾病类型:15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脑血管疾病,12例心血管疾病;45例干预组患者中,女性、男性分别19例、26例,年龄段21-79岁,平均(50.5±1.6)岁;疾病类型:16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脑血管,12例心血管疾病。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男女例数等临床资料统计无区别,P>0.05,可判定。

1.2方法

1.2.1常规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化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待患者进入急诊室后,护理人员立即根据其实际情况分诊处理;②认真、详细的观察患者疾病;③帮助医师尽快救治患者,如吸氧、生命体征监测、抽血化验等;④急救处理结束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将其送至专业科室进行治疗。

1.2.2干预组45例干预组患者实施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包括:①院前急救护理。现场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和现场的救治人员保持联系,便于充分的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将患者送至医院的过程中,急诊护理人员需借助电话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如:患者姓名、年龄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急救准备性工作,便于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2];②患者分诊处理。急诊科工作需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执行,待护理人员接收到患者信息后,立即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急救床,为其准备好急救物品、药品,患者进入医院后,接诊护理人员需立即判定病情。通常来说,急诊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种类型,I类患者为危急症,以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大出血等为主要表现;II类患者为重症,病情快速、危险巨大,一般为严重创伤、心肌梗塞等疾病为主。分诊护理人员按照上述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做好急救准备工作[3];③急救护理。给予患者吸氧处理,保持呼吸道通常;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快速的执行患者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通知医师,帮助其做好相应处理;准确配置相关药物、药品,急救处理过程中,需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预防交叉性感染;④全程陪同护理。临床检查前期,护理人员需将电话联系相应科室,确定检查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后,再送患者前去检查;急救处理期间,护理人员需准备好药物、药品,便于及时提供给患者;急诊科护理人员将患者送至病房后,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双方确定无误后,签字确认[4]。

1.3评定项目评定两组患者的成功抢救率、护理满意率,并统计其平均抢救时间,抢救效果标准: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均恢复,安全转送至住院部,说明成功抢救;抢救失败后,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开始恢复,需进一步处理,说明抢救失败。护理满意率标准:借助医院制定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判定,总分100分,其中,满意护理服务为总分大于90分,比较满意服务为总分大于60分,不满意服务为总分小于60分。

1.5统计学方法借助软件包SPSS14.0处理文中数据,其中,成功抢救率、护理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并实施卡方检验;抢救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P<0.05,统计有区别。

2结果

2.1临床抢救效果判定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成功抢救率统计有区别,P<0.05,总体数据详见下表。

2.3临床抢救时间判定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统计有区别,t=4.020,P=0.001,其中,干预组抢救时间(34.21±17.01)min,常规组抢救时间(48.45±16.59)min。

3讨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是临床急诊科的危险性疾病,抢救工作质量将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故而,临床需于患者抢救过程中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以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若临床抢救期间出现纰漏,将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临床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处理中实施整体化急诊护理措施,获得显著效果[5-6]。

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模式,贯穿于临床整个急救工作中,可从根本上实现工作急救、护理流程的标准化,有效的避免工作失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由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者43例,占比95.6%;而基础急救护理常规组抢救成功者35例,占比77.8%,两组成功抢救率统计有区别,P<0.05。并且,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护理满意率均和常规组有区别,统计有区别,P<0.05。综上,临床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抢救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贡晓兰.急诊一体化救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43-44.

[2]王曼.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4):276-276.

[3]张倩倩.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4):294-295.

[4]韩淑鹏,付晓丽.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28-29.

[5]吴燕霞.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60-2062.

[6]黄燕平.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58-59.

标签:;  ;  ;  

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