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辅助驾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偏离
汽车辅助驾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杰[1](2020)在《基于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技术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8年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叁部委共同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系统,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赋予的功能,可实现智能交通"安全、高效、舒适、节能"地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常见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技术进行功能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省第十四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20-01-14)
辛业华[2](2019)在《先进汽车辅助驾驶系统(ADAS)发展现状及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可以配备许多先进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提升安全运行性能。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部件都是传统的标准设备。新型汽车需要配备先进汽车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以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ADAS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目前最常用的ADAS功能应用场景进行概述;其次,对当前ADAS涉及到的传感器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发展需求;最后,对ADAS的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9期)
崔兴文[3](2019)在《基于行车记录仪的汽车辅助驾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基于行车记录仪的汽车辅助驾驶作了研究,行车记录仪记汽车行驶画面,然后采用一定的技术,对该画面进行分析处理,检测不安全因素,进而找出一些不安全事件。(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陈超[4](2019)在《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不但能有效地避免疲劳驾驶以及突发事故处置不当带来的诸多交通事故,同时还可以为没有能力自行驾驶汽车的人员提供私人出行驾驶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作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正在对智能汽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仅从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技术出发,选择其中智能汽车避障技术以及跟车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智能汽车避障过程中,首先必须对障碍物信息进行采集。本文采用了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将超声波传感器与视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了融合,结合超声波与视觉两者的优势,实现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为障碍物识别及位置信息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在智能汽车避障控制算法中,本文基于智能汽车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物密集程度的不同,采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智能汽车避障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MATLAB进行了初步仿真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将两种避障控制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一算法的不足,从而达到预期的避障行为要求。论文根据避障过程中障碍物出现的不同情况,搭建了实验小车验证系统,在实验小车上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避障算法基本合理。在跟车技术的研究中,建立了安全距离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跟车系统算法模型,并使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该系统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跟车系统合理可行。最后,以carsim动画平台作为跟车技术验证平台,通过算法模型数据结合动画效果进一步验证了跟车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文宇,涂斯纯,孙园翔,李婕[5](2019)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采集与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的语音交互,可以实现语音导航、躲避拥堵、信息查阅等功能。本文从语音信号采集开始详细介绍了辅助驾驶中所使用的语音识别的整个过程,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训练与识别。在预处理阶段,详细介绍了语音信号的采样、预加重和端点检测。其中端点检测是语音识别中预处理阶段中最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识别过程的准确率。一系列的前端处理之后,正式进入了语音识别阶段。论文主要介绍了隐马尔可夫法(HMM)语音识别算法。在仿真过程中实现孤立词的语音识别。(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吴迪[6](2019)在《考虑能量回收的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制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综合性能,本文以提升系统跟随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目标先后分析了系统车距策略、制动回收和多目标优化等方面的需求,对纯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以“感知、决策、控制”为主体设计思路,结合分层控制的思想设计了辅助驾驶系统整体架构;利用模糊控制的思想设计了辅助驾驶系统模式判断控制器,并且针对每个不同的模式设计了相应的约束范围。其次,本文使用AMESim建立了高精度纯电动车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纯电动车辅助驾驶系统控制策略,从而建立起了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第叁,本文建立了时变车间时距模型,据此建立了期望跟驰车距模型;分析了车辆的制动过程,建立了安全车距模型;在多源信息融合框架下设计了制动力分配策略;在模型预测控制框架下搭建了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器,同时设计了时变权重模糊控制策略对控制目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实时决策和优化。最后,本文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和HIL试验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车试验。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所提出的时变车间时距策略能够根据两车相对运动实时更新期望车距,系统实时性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所设计的自适应权重优化策略在不同的场景下能够及时调整控制目标权重,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所建立的多源信息融合框架下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能够提供更多的回收能量,显着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孙多稳,郭会娟,丁明珠,胡芮瑞[7](2019)在《生态界面视角的汽车辅助驾驶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界面融入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交互设计,能够有效增强认知效率,均衡认知负荷;提升信息透明度,简化界面显示;提高信息接受度,反馈动态操作状态。它的界面设计策略是以SRK认知-控制分类法整合信息内容,以目的-手段组织信息架构,以语义映射实现信息可视化,这对可持续的数字界面人机交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何俊龙[8](2019)在《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模拟实验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智能汽车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仅仅依靠单一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各大国内外汽车厂商已经研发出了比较成熟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例如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防撞预警以及自动紧急制动等。据统计,越来越多的中高职院校针对智能汽车方面,已经完成了学科体系建设,用于培养智能汽车的技术服务人员。为此,本课题参照现有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设计并开发了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模拟实验台。该实验台是完善智能汽车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向学生演示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及各个传感器的实时工况,还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针对教学所设计的各个实训项目中去,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设计与开发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模拟实验台时,首先根据实验台预期实现的功能及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模拟实验台的硬件部分进行选型设计;其次使用VS2010和PLC软件对上位机和人机操作界面进行开发设计,解决了上位机与辅助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问题,使其能够完成功能演示、参数调整以及实时监测等主要功能;然后对各个传感器的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决策级融合,融合结果不仅能够通过上位机界面直观展示,还能为所设计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搭建实验台并运行,操作上位机界面进行实训项目的选取与参数设置,收集并分析上位机界面上的实时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模拟实验台的运行状态良好,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到各个传感器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在上位机界面上。上位机与控制器之间的准确通信,确保了实验台能够模拟智能汽车在真实场景中行驶时所遇到的突发状况,如行人过马路、紧急制动等。该课题的研究对智能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及实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9-01-01)
赵连强[9](2018)在《基于动态人车环境的汽车节油辅助驾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达到节油目的的同时,避免传统系统节油性和实用性差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动态人车环境的汽车节油辅助驾驶系统。给出设计系统总体结构,其以80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包括通信串口、语音模块、显示器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基于动态人车环境的综合性换挡技术确定换挡点。通过发动机台架稳态数据建立汽车发动机数值模型,其主要包含油耗模型与转矩模型,通过该模型确定最低燃油消耗率下的发动机转矩和转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节能性和实用性强。(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10](2018)在《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由东软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及汽车制造厂商,开展的面向电动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研究工作,在电动汽车智能化方面取得进展。在智能辅助驾驶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研发方面,项目完成了24GHz/79GHz毫米波汽车雷达系统设计和毫米波汽车雷达生产线规划、建设和测试、雷达和摄像头多传感器融(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8年11期)
汽车辅助驾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可以配备许多先进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提升安全运行性能。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部件都是传统的标准设备。新型汽车需要配备先进汽车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以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ADAS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目前最常用的ADAS功能应用场景进行概述;其次,对当前ADAS涉及到的传感器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发展需求;最后,对ADAS的前景进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辅助驾驶论文参考文献
[1].赵伟杰.基于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技术的分析[C].四川省第十四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0
[2].辛业华.先进汽车辅助驾驶系统(ADAS)发展现状及前景[J].内燃机与配件.2019
[3].崔兴文.基于行车记录仪的汽车辅助驾驶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4].陈超.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9
[5].张文宇,涂斯纯,孙园翔,李婕.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采集与识别[J].信息系统工程.2019
[6].吴迪.考虑能量回收的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制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7].孙多稳,郭会娟,丁明珠,胡芮瑞.生态界面视角的汽车辅助驾驶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何俊龙.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模拟实验台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
[9].赵连强.基于动态人车环境的汽车节油辅助驾驶系统研究[J].科技通报.2018
[10]..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取得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