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h-MPNs,JAK2~(V617F),SNP,相关性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高汝飞[1](2011)在《西方人群中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与邻近SNPs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及JAK2~(V617F)检测新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生性肿瘤(Ph-MPNs)是一组临床症状各异的慢性血液病,它以髓系造血细胞的无限增殖为显着特点。MPNs多发于平均年龄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大多数MPNs患者体内存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的激活性突变体-JAK2~(V617F)。但是,一个单独的点突变如何能够引起临床症状不同的3种MPNs亚型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单倍型(Haplotype)46/1(或称“GGCC”),是JAK2~(V617F)突变阳性MPNs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应用高效而准确的Nested-AS-PCR方法对962例来自于西方人群的DNA样本进行了JAK2及其3个相邻SNPs的基因型检测,并利用分析软件SNPStats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 rs56241661的5bp缺失等位基因、rs10974944的G等位基因和rs12343867的C等位基因是JAK2~(V617F)发生的危险因素;上述危险性等位基因组成的单倍型是JAK2~(V617F)的危险性单倍型。这些数据在为我们以后深入研究JAK2~(V617F)致病机理及筛选选择性JAK2~(V617F)抑制剂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对JAK2~(V617F)的早期检测是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MPNs疾病的关键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高度灵敏且准确可靠的方法能够应用于JAK2~(V617F)的早期检测和MPNs疾病的早期预防。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巢式PCR(Nested-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的方法—RFN-AS-PCR法用于JAK2~(V617F)的检测。我们分别以JAK2~(V617F)突变比例已知的质粒DNA和人血细胞DNA为标准品来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样品中JAK2~(V617F)的检测灵敏度高达0.001%。我们采用该方法,在105例血细胞计数正常的健康人基因组DNA中发现了3例为JAK2~(V617F)突变阳性,而这3例在使用灵敏度较低的方法检测时未被发现。这种能够在早期发现JAK2~(V617F)的新检测方法,对于MPNs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12-01)
付学奇[2](2010)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和磷酸酶(PTPs)——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开发的靶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初始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从基础代谢到细胞生长、分化和变异的每一细胞过程都和磷酸化作用密切相关,它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抚松国际人参大会主题内容纲要》期刊2010-09-07)
邢述[3](2008)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在骨髓增生性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s)是指骨髓组织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造血干细胞(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MPDs。PV患者造血祖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对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高度敏感且细胞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异常,但是这些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并无异常,表明这些细胞内的PTKs和PTPs可能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候选PTPs和PTKs编码区cDNA的测序分析,在24例PV患者中我们发现20例患者JAK2存在G:C→T:A点突变。该突变呈现多样的杂合现象,即突变的比率是随机的,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这表明此突变是后天获得性的突变而非先天遗传因素所致。突变直接导致其编码的JAK2激酶也发生了改变,也就是JAK2激酶的假激酶结构域——JH2区域的617位上的缬氨酸残基(V)被苯丙氨酸残基(F)所取代。JAK2V617F突变体激酶活力明显升高,当JAK2V617F与EPOR在Hela细胞中共同表达时,其可持续激活EPO诱导的信号通路。这一功能获得性突变解释了PV患者造血祖细胞对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高度敏感的原因。为了证明JAK2V617F是导致PV的原因我们还成功地在小鼠中表达了hJAK2V617F基因,得到可生存并繁殖后代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而JAK2激酶突变体的高水平表达,使小鼠表现出一系列与MPDs非常相似的表型特征,这说明在小鼠中,JAK2V617F能导致MPDs的发生,同时我们也为研究JAK2V617F的病理学作用以及开发治疗MPDs的方法和药物提供了优秀的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12-01)
付学奇,徐雪松,李青山,赵志壮[4](2008)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紊乱性(MPDs)疾病,本研究发现,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JAK2~(V617F)的突变是 PV 等 MPDs 相关疾病发生的一(本文来源于《东北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期刊2008-08-01)
赵万铭[5](2008)在《西方人群中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是一类催化ATP上γ-磷酸转移到蛋白酪氨酸残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种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迄今发现的蛋白酪氨酸激酶中有许多是属于逆转录病毒的癌基因产物,或脊椎动物的原癌基因的产物。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s)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调节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PTKs和PTPs逐渐成为一些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靶点。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JAK2~(V617F)出现在骨髓增生性疾病(MPDs)中,其中大部分都是真红细胞增多症(PV)。JAK2的突变体增强了激酶的活性并且在转基因小鼠模型中也同样产生了致病作用[1]。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主要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分析了JAK2~(V617F)突变在西方人群(血液病与非血液病患者)中的突变率,希望可以进一步为相关疾病的预测和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检验方法,并研究JAK2~(V617)突变的致病性在不同人种(中西方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将收集的2138例西方患者样本按其性质分为二组人群,Group1为患有非血液病的患者人群,Group2为患有血液病的患者人群。结果在Group1非血液病患者人群中,检测了1644个样本均没有发现JAK2~(V617F)突变,即该组的突变发生率为0。在Group2血液病患者人群中,检测了494个样本发现了2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该组的突变发生率约为4.86%。(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21)
付学奇,徐雪松,邢述,李哲,赵志壮[6](2008)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紊乱性(MPDs)疾病,本研究发现,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JAK2~(V617F)的突变是 PV 等 MPDs 相关疾病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在中国住院人群中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5-01)
张琦[7](2007)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s)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调节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PTKs和PTPs逐渐成为一些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靶点。我们和国外的一些研究小组相继鉴定了一种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的突变,该突变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MPDs),并且在少数白血病、非典型性MPD等血液疾病中也有发现。这一突变导致了JAK2蛋白假激酶结构域上的一个Val突变成Phe,突变了的JAK2激酶表现出比野生型增强了的激酶活性,并且导致骨髓移植模型小鼠产生类红细胞增多样的表型。但这个突变是否是这些血液疾病产生的唯一原因,以及它为何与如此多的表型相关,目前尚未有定论。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主要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分析了JAK2~(V617F)突变在中国人群,即健康人群与血液病患者人群,以及其他各种非血液病的患者人群之中的发生率,希望可以为相关疾病的预测和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检验方法,并进一步设计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5-09)
王海燕,王跃嗣,范光丽,孟凡刚,李建远[8](2005)在《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胚胎卵黄囊和胎肝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卵黄囊和胎肝内受体酪氨酸激酶(K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分布及表达,为胚胎造血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5份不同胎龄的胎儿卵黄囊和胎肝,固定、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KDR、VEGF和CD34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卵黄囊和胎肝中均有KDR+、VEGF+和CD34+细胞。在中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103.8±6.1和96.4±6.3,表达强于晚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90.4±6.0和87.4±6.3)(P<0.05),KDR与VEGF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KDR和CD34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广泛表达,提示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可能有成血管血液干细胞存在,KDR和VEGF相互作用,可能介导成血管血液干细胞的存活、扩增和分化。(本文来源于《中华血液学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孔珺,张劲松,刁饶[9](2002)在《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影响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receptorprotein tyrosinekinase,RPTK)抑制剂染料木黄酮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胞膜RTPK活性的影响 ,探讨使用染料木黄酮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机制。方法 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测定 5、10和 15mg/L染料木黄酮作用晶状体上皮细胞 3d的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tritiatdethymidine,3 H TdR)掺入率 ,以无染料木黄酮作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 ;应用Casnetllie改良法检测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作用 2 4h后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膜RTPK活性的变化。结果 5、10和 15mg/L染料木黄酮作用晶状体上皮细胞 3d的3 H TdR掺入率分别为 6 30± 137、4 89± 16 6和 314± 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意义 (P <0 0 5 ) ,且细胞增生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 ;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作用 2 4h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中RTPK的活性均明显下降 ,其中 10和 15mg/L染料木黄酮作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RTPK单位活性与无染料木黄酮作用者比较 ,差异均有显着意义 (P <0 0 5 )。结论 染料木黄酮在体外可通过抑制细胞膜RTPK的活性而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本文来源于《中华眼科杂志》期刊2002年07期)
李志良,胡芳,夏之宁,刘树深[10](2000)在《神经网络用于抗癌药物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苄叉丙二腈衍生物Q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神经网络 (NN)模型算法及其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 (QSAR)中的应用。采用改进的误差反传算法探讨了抗癌药物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苄叉丙二腈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PI50 )与取代基参数如共振效应R ,摩尔折射率MR及指示变量I等的定量关系。给出了精密的估计和准确的预测 (相关R =0 .9435,标差S =0 .343,残差小于 0 .8,即d≤ 0 .772 ) ,优于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相关R =0 .864,标差S =0 .52 8,残差小于 2 .5即d≤ 2 .42 )。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计量化学建模预测方法 ,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化工》期刊2000年S1期)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初始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从基础代谢到细胞生长、分化和变异的每一细胞过程都和磷酸化作用密切相关,它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高汝飞.西方人群中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与邻近SNPs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及JAK2~(V617F)检测新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1
[2].付学奇.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和磷酸酶(PTPs)——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开发的靶标[C].2010中国·抚松国际人参大会主题内容纲要.2010
[3].邢述.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在骨髓增生性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付学奇,徐雪松,李青山,赵志壮.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东北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2008
[5].赵万铭.西方人群中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付学奇,徐雪松,邢述,李哲,赵志壮.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2008
[7].张琦.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7
[8].王海燕,王跃嗣,范光丽,孟凡刚,李建远.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胚胎卵黄囊和胎肝中的表达[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
[9].孔珺,张劲松,刁饶.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影响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2
[10].李志良,胡芳,夏之宁,刘树深.神经网络用于抗癌药物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苄叉丙二腈衍生物QSAR研究[J].广西化工.2000
标签:Ph-MPNs; JAK2~(V617F); SNP;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