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唇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菜蛾,下唇须,感器,陷窝器
下唇须论文文献综述
闫喜中,王志宇,段雨,冯雪梦,邓彩萍[1](2019)在《小菜蛾成虫下唇须感器的超微结构及其神经元中枢投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下唇须感器的形态结构及感器神经元的投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唇须结构和感器类型,利用神经回填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唇须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结果】小菜蛾成虫下唇须共3节,其上存在Böhm氏鬃毛、钟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微毛形感器5种不同类型的感器和一个陷窝器结构。Böhm氏鬃毛短小尖细,钟形感器形如顶部凹陷的圆帽,两种感器均分布于下唇须第1节,且大小上均无雌雄二型差异;鳞形感器形同柳叶,锥形感器粗而直,均散生于下唇须的第2和3节,两种感器在大小上均存在雌雄二型差异,其中雌性的鳞形感器显着大于雄性的,根据其雌雄二型差异现象推测雌蛾的鳞形感器可能与感受寄主植物挥发物有关;下唇须第3节中上部具有一个圆形陷窝器结构,雄虫的陷窝器内径为5.68±0.33μm,雌虫的为6.03±0.23μm,雌雄间无显着性差异;凹坑内长有表面光滑的微毛形感器。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神经元主要投射于脑部咽下神经节、每个触角叶的下唇须陷窝器神经纤维球和腹神经索3条通路。【结论】阐明了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类型、分布和形态特征及其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形态,为深入了解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丽丽[2](2016)在《沟胫天牛亚科七种天牛不同虫态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沟胫天牛亚科包括多种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给世界各国的林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幼虫钻蛀树木韧皮部及木质部危害,成虫多在嫩枝上取食补充营养。为明确沟胫天牛亚科天牛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的结构及这些感器在其不同虫态上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以沟胫天牛亚科七种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蓝墨天牛(Monochamus guerryi Pic)、桑天牛(Apriona rugicollis Chevrolat)、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和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的幼虫、蛹和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虫态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如下:1、幼虫:七种幼虫的感器类型较一致。触角第一节未观察到感器分布,感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第二节与第叁节的端部;共观察到叁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末梢锥状感器(sensilla twig basiconica)(7个亚型)、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3个亚型)、深窝感器(peg with deep socket)。下颚须和下唇须上观察到末梢锥状感器(4个亚型)、板形感器(sensilla digitiformi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叁个类型。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松墨天牛、蓝墨天牛和云斑白条天牛幼虫触角叁节,其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位置几乎相同,桑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触角两节,其感器的数量和类型与叁节型触角存在较大差异,且两种二节型触角的感器在类型和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虫龄幼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类型和数量差异不显着,在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生物型的幼虫触角、下唇须上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较为相似,下颚须上感器数量不同。2、蛹:触角上未观察到感器分布,下颚须和下唇须仅末节上观察到感器分布,为末梢锥状感器(6个亚型)和刺形感器,不同种天牛之间感器的亚型有所不同。3、成虫:触角上具有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器(5个亚型)、锥形感器(8个亚型)、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和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五种感器,不同天牛之间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亚型有所不同。下颚须和下唇须上观察到末梢锥状感器(5个亚型)、板形感器、刺形感器(2个亚型)、毛形感器和凹窝感器(sensilla pit basiconica),不同天牛之间末梢锥状感器亚型不同。4、不同虫态之间:天牛成虫触角的感器类型多于幼虫,顶孔型感器亚型少于幼虫,壁孔型感器亚型多于幼虫。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末梢锥状感器的形态与类型在叁个虫态中相似,随虫态的变化感器的总数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研究结果明确了七种天牛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及分布规律,并比较分析了不同虫态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了解沟胫天牛亚科不同虫态头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与其生活习性与嗅觉、味觉感受机制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的电生理电化学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董钧锋,刘辉,汤清波,刘杨,赵新成[3](2014)在《粘虫下唇须陷窝器及其感器的形态、类型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我国重要农业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下唇须和陷窝器形态结构以及陷窝器内部感器的形态、类型与分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虫成虫下唇须及陷窝器形态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陷窝器内部的感器。【结果】结果表明,粘虫成虫下唇须似管状,具3节,各节形态和长度不同,其中第2节最长。粘虫下唇须长度雌雄异形,雌性的下唇须长度为2 463.50±143.65μm,显着短于雄性的(2 566.11±70.28μm)(t=2.722,df=34,P=0.012)。陷窝器凹坑深约280μm,开口处直径约50μm,内部直径约32μm,雌雄间无显着差异。陷窝器内部的感器主要包括毛形感器和棒状感器2种类型。毛形感器位于陷窝器凹坑的上半部分,而棒状感器分布在陷窝器凹坑的下半部分。雌性毛形感器长为18.20±0.84μm,显着短于雄性的21.24±0.34μm(t=3.335,df=30,P=0.003)。而雌性的棒状感器长为14.69±0.48μm,显着长于雄性的12.31±0.49μm(t=3.452,df=21,P=0.002)。【结论】粘虫下唇须陷窝器感器分属2大类型,分布于陷窝器内不同的区域,其长度具有性别差异性。本文报道的这些形态学观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粘虫下唇须陷窝器感器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王崇鞠[4](2010)在《东北地区槌角蝗科6种蝗虫触角、下颚须及下唇须显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槌角蝗科4属6种蝗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感受器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6种蝗虫,即红拟棒角蝗G. rufus (L.)、西伯利亚蝗G. sibiricus (L.)、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 (F.–W.)、北京棒角蝗Dasyhippus peipingensis (Chang)、宽须蚁蝗Mymeleotettix palpalis (Zub.)、长翅蚁蝗M. longipennis Zhang不同种间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②拟棒角蝗属Gomphocerippus Rob.、大足蝗属Gomphocerus Thunb.、棒角蝗属Dasyhippus Uv.、蚁蝗属Myrmeleotettix I. Bol.不同属间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③棒角蝗属Dasyhippus Uv. 2种蝗虫即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 (F.–W.)和北京棒角蝗Dasyhippus peipingensis (Chang);蚁蝗属Myrmeleotettix I. Bol. 2种蝗虫即宽须蚁蝗Mymeleotettix palpalis (Zub.)和长翅蚁蝗Mymeleotettix longipennis Zhang同属不同种间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④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6种蝗虫下颚须、下唇须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触角感受器方面:①通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表明,槌角蝗科6种蝗虫触角上具有13种触角感受器,包括毛形感受器I(Sensilla trichoid I,tr1)、毛形感受器II(Sensilla trichoid II,tr2)、刺形感受器I (Sensilla chaetica I,ch1)、刺形感受器II (Sensilla chaetica II,ch2)、锥形感受器I(Sensilla basiconic I,ba1)、锥形感受器II(Sensilla basiconic II,ba2)、锥形感受器III(Sensilla basiconic III,ba3)、锥形感受器IV(Sensilla basiconic IV,ba4)、锥形感受器V(Sensilla basiconic V,ba5)、腔锥形感受器(Sensilla coeloconic,co)、腔形感受器(Sensilla cavity,ca)、Bohm氏鬃毛(Bohm bristles,br)和芽孢形感受器(Sensilla sporangium,sp)。②在13种感受器类型中,刺形感受器Ⅱ、锥形感受器Ⅰ、锥形感受器Ⅱ、锥形感受器Ⅲ、锥形感受器Ⅳ、锥形感受器Ⅴ、腔形感受器及腔锥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膨大的部位,在其余各节有少量零散分布。③对槌角蝗科四属蝗虫触角感受器的研究表明,在类型上,大足蝗属昆虫具有11种触角感受器,未发现刺形感受器Ⅰ和芽孢形感受器;拟棒角蝗属蝗虫具有12种感受器,未发现芽胞形感受器;棒角蝗属和蚁蝗属也具有12种感受器类型,未发现刺形感受器Ⅰ。在数量上,棒角蝗属的触角感受器数量最多,其次是拟棒角蝗属、大足蝗属,蚁蝗属的触角感受器总数量最少。可见,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和数量在属内相对较稳定,但在属间变化幅度较大;是槌角蝗科蝗虫分属的重要特征。④分别对棒角蝗属和蚁蝗属内两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的比较研究表明,感受器类型和数量在同属内不同种间差异不显着。在下颚须和下唇须方面:A下颚须和下唇须上具有毛形感受器Ⅰ、毛形感受器Ⅱ、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四种感受器类型。B槌角蝗科6种蝗虫下颚须上的感受器数量多于下唇须上的感受器数量。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数量差异不显着,但红拟棒角蝗和西伯利亚蝗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受器数量较多。C毛形感受器Ⅱ主要分布在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末节。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是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最丰富的感受器,在各节上均有分布,但在末节顶端凹陷或膨大部位数量较多。(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刘志萍,李燕飞,王进军[5](2008)在《叁种隐翅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鞘翅目:隐翅虫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和下唇须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下唇须末节感器变化较大。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下颚须末节有毛形感器、刚毛形感器、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其中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在其它昆虫下颚须中未见报道,下唇须末节有锥形感器。闪蓝束毛隐翅虫Dianous coeruleotinctus Puthz和瘦突眼隐翅虫Stenus tenuipes Sharp下颚须、下唇须末节较光滑,仅闪蓝束毛隐翅虫下颚须末节有孔状结构。此外,文中还探讨了这些感器的功能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吴婧,王佳,董鹏,王进军[6](2007)在《黑胸大蠊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nosa(Serville)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感器形态。结果发现,在黑胸大蠊下颚须和下庸须末节顶端何感器密集区,尤其是下颚须第5节内侧顶端,有一狭长沟壑,内有大量的带槽锥形感器。通过重点观察感器密集区,发现主要有5~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带槽锥形、毛形、刺形、钟形、齿状、针形感器,其中有些感器又可分为几种亚类型。比较研究发现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类型除了带槽锥形感器以外基本相似,只是数量上有区别。(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7年02期)
徐艳,石福明[7](2004)在《黄脊雷篦蝗下颚须和下唇须感觉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kiangsu(Tsai)口器的下颚须、下唇须上的感觉器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有3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sensillatrichodea)、刺形感觉器(sensillachaetica)和锥形感觉器(sensillabasiconica),其中毛形感觉器又分为2种类型,即毛形感觉器Ⅰ型和毛形感觉器Ⅱ型。比较研究发现,雌雄两性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觉器的类型相同,但雌雄两性在感觉器的数量、排列及分布上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程功煌[8](1996)在《美洲大蠊下唇须及腹刺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美洲大蠊下唇须和腹刺的细微结构,下唇须分四节,每节均分布若干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共有5种:刺形感受器A,形感受器B,带槽锥形感受器,有孔锥形感受器和钟形感受器.其分布从基部节段到端部节段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有增加.基节(第1节)仅见具有运动感受功能的刺形感受器A、第二节和第叁节上均可见刺形感受器A、刺形感受器B和钟形感受器等3种感受器;而末节(第4节)可见分布于下唇须的所有5种感受器,且带槽锥形感受器和有局限性锥形感受器仅分布于该节.除毛形感受器缺如以外下唇须上所有感受器及其公布均与下颚须相似,行为和下颚须一样,下唇须也是与摄食有关的重要器官.腹刺上有许多刺形厂家器B,可能有感受雌性激素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S2期)
尹新明,蒋书楠[9](1995)在《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狭胸天牛(Philusantennatus(Gyllenhal))幼虫触角主感器及其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感受器的形态、种类和分布,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触角主感器肾形或唇形,长约98μm,宽约24.5μm。下颚须顶端感受器20个~25个,下唇须顶端约15个感受器;根据不同形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栓锥形、锥柱形和腔锥形。栓锥形和锥柱形感受器分别着生于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表面,腔锥形感受器着生于它们的端节侧面。(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尹新明[10](1994)在《狭胸天牛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化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狭胸天牛Phiblusantennatua(Gyll.)成虫下颚须具有约120个栓锥感受器,分为3种类型。下唇须具有约100个栓锥感受器,分为两种类型。下颚须和下唇须都有探测寄主植物、配偶和产卵场所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下唇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沟胫天牛亚科包括多种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给世界各国的林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幼虫钻蛀树木韧皮部及木质部危害,成虫多在嫩枝上取食补充营养。为明确沟胫天牛亚科天牛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的结构及这些感器在其不同虫态上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以沟胫天牛亚科七种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蓝墨天牛(Monochamus guerryi Pic)、桑天牛(Apriona rugicollis Chevrolat)、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和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的幼虫、蛹和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虫态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如下:1、幼虫:七种幼虫的感器类型较一致。触角第一节未观察到感器分布,感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第二节与第叁节的端部;共观察到叁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末梢锥状感器(sensilla twig basiconica)(7个亚型)、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3个亚型)、深窝感器(peg with deep socket)。下颚须和下唇须上观察到末梢锥状感器(4个亚型)、板形感器(sensilla digitiformi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叁个类型。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松墨天牛、蓝墨天牛和云斑白条天牛幼虫触角叁节,其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位置几乎相同,桑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触角两节,其感器的数量和类型与叁节型触角存在较大差异,且两种二节型触角的感器在类型和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虫龄幼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类型和数量差异不显着,在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生物型的幼虫触角、下唇须上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较为相似,下颚须上感器数量不同。2、蛹:触角上未观察到感器分布,下颚须和下唇须仅末节上观察到感器分布,为末梢锥状感器(6个亚型)和刺形感器,不同种天牛之间感器的亚型有所不同。3、成虫:触角上具有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器(5个亚型)、锥形感器(8个亚型)、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和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五种感器,不同天牛之间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亚型有所不同。下颚须和下唇须上观察到末梢锥状感器(5个亚型)、板形感器、刺形感器(2个亚型)、毛形感器和凹窝感器(sensilla pit basiconica),不同天牛之间末梢锥状感器亚型不同。4、不同虫态之间:天牛成虫触角的感器类型多于幼虫,顶孔型感器亚型少于幼虫,壁孔型感器亚型多于幼虫。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末梢锥状感器的形态与类型在叁个虫态中相似,随虫态的变化感器的总数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研究结果明确了七种天牛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及分布规律,并比较分析了不同虫态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了解沟胫天牛亚科不同虫态头部感器类型、数量、分布与其生活习性与嗅觉、味觉感受机制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的电生理电化学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唇须论文参考文献
[1].闫喜中,王志宇,段雨,冯雪梦,邓彩萍.小菜蛾成虫下唇须感器的超微结构及其神经元中枢投射[J].昆虫学报.2019
[2].徐丽丽.沟胫天牛亚科七种天牛不同虫态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董钧锋,刘辉,汤清波,刘杨,赵新成.粘虫下唇须陷窝器及其感器的形态、类型与分布[J].昆虫学报.2014
[4].王崇鞠.东北地区槌角蝗科6种蝗虫触角、下颚须及下唇须显微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刘志萍,李燕飞,王进军.叁种隐翅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鞘翅目:隐翅虫总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8
[6].吴婧,王佳,董鹏,王进军.黑胸大蠊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J].昆虫知识.2007
[7].徐艳,石福明.黄脊雷篦蝗下颚须和下唇须感觉器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8].程功煌.美洲大蠊下唇须及腹刺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9].尹新明,蒋书楠.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
[10].尹新明.狭胸天牛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化感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