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韩商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中亚5国,经济增长
韩商直接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李依霏,刘亿[1](2016)在《中亚5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5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其经济稳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力逐渐增强。笔者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回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是推动中亚5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没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6年05期)
赵伟伟[2](2014)在《中韩文化差异对韩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邻邦,在很早以前就与中国保持着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因为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普遍认为韩国人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也常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与他们交际,但是结果最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所以说这种文化距离最终影响了中韩的经济交流。但是我国对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比较的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人的经历,(本人的本科专业是韩国语,并且曾留学交流,对中韩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对中韩文化差异在国际直接投资(FDI)中的影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中韩经济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此论文一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其中包含了本论文写作的意义,框架以及方法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中搜集了中外关于文化差异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一些资料,奠定了论文的基础;文化差异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回顾,使本论文中的一些概念更加明确化。第叁部分是中韩文化差异,是本论文开始写作的线索。通过对中韩价值观的对比以及中韩民族性格的对比,来论证中韩文化的差异。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论文写作的重点部分。在第四部分中着重说明了,韩企在华投资的现状、韩企在华投资的特点,以及影响韩企在华投资的各种因素。在第四部分中,通过搜集各种数据和资料,制作各种表格和图表,通过数据来形象的说明了韩企在华投资的现状和特征。第五部分是本论文最重要部分。为了验证文化差异对韩企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第五部分通过韩企在华撤资这种现象为例子,来进行论证和说明。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阐述了韩企在华撤资的现状,撤资的特点;然后重点对韩企撤资的影响要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利用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验证了韩企撤资的各种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与中韩文化差异相关的因素。最终分析的结果是各种影响因素中与中韩文化因素相关的占66.67%,占据了绝对的位置。论文的第六部分是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11-26)
王美玲[3](2012)在《日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东部9省市数据的经验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但外商很有可能把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使中国成为"污染产业的避难所"。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 9 省市实际利用日本直接投资额、对日本总出口值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环境污染指标之一) 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日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并没有出现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设中的证据,相反,外商直接投资能显着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但是,产品出口能加剧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污染。同时,目前的对外贸易在高污染产业中没有正的技术效应。尽管贸易增长对环境污染存在负规模效应,贸易对污染产生的正结构效应和正技术效应可能在其他产业中出现,但在高污染的钢铁产业中没有出现。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应当是: 其一,在高污染产业中进行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 其二,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谈判,对出口产品开征适当的污染税,共同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金钟范[4](2007)在《论韩商对长江叁角洲直接投资结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商对华投资开始于1985年,韩斯物产以通过香港的迂回投资形式在广东省建立缝制玩具厂。其后一段时期,韩商以这种迂回投资形式即通过在香港或日本设立的法人的投资形式有限规模内对华展开投资。然而,1988年韩国震雄公司在厦门建设帐篷缝制厂为始,韩商对华投资由迂回投资转换为直接投资,(本文来源于《韩国研究论丛》期刊2007年02期)
罗军林,张宁[5](2006)在《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F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但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布极不均衡。本文采用Pan- el Data分析方法,选取1992~2003年全国各省份的历史统计数据,对FDI区位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各地区引进FDI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06年07期)
丁永洙[6](2005)在《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目前,欧美和亚洲各国的企业为了争夺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加快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韩商也开始加快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1992年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以来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2002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不但韩国国内学术界有关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动机、地区分布、区位因素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且中国国内也非常关注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行为模式。 但是,在对于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以往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存在研究范围上的缺点。也就是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把韩商企业进入比较多的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作为样本地区。直到1990年代术为止,韩商的投资集中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但是1990年代以后,韩商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逐渐转移到华东地区,甚至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显示出增加的趋势。因此,已往的研究不能完全的反映进入21世纪以后的韩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新特征。另外,目前在中国,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的学者相当多,但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现象的研究,几乎没有人对此进行讨论。在这方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几乎没有专门性的着作出现,有关的内容,大部分的研究只是讨论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转移现象以及导致区位转移的原因,处于真空地带,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基于此,笔者大胆地将韩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综述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特别是地区间非国有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进行补充和探讨。本文首先,讨论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沿海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从而指出沿海四大地区之间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其次,讨论韩商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特征与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中非国有经济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据此对非国有经济与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对本研究的缺点进行探讨,提出以后研究方向。因此,本论文的总体思路是:文献综述→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差距→分析韩商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5-04-18)
韩商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邻邦,在很早以前就与中国保持着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因为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普遍认为韩国人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也常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与他们交际,但是结果最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所以说这种文化距离最终影响了中韩的经济交流。但是我国对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比较的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人的经历,(本人的本科专业是韩国语,并且曾留学交流,对中韩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对中韩文化差异在国际直接投资(FDI)中的影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中韩经济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此论文一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其中包含了本论文写作的意义,框架以及方法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中搜集了中外关于文化差异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一些资料,奠定了论文的基础;文化差异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回顾,使本论文中的一些概念更加明确化。第叁部分是中韩文化差异,是本论文开始写作的线索。通过对中韩价值观的对比以及中韩民族性格的对比,来论证中韩文化的差异。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论文写作的重点部分。在第四部分中着重说明了,韩企在华投资的现状、韩企在华投资的特点,以及影响韩企在华投资的各种因素。在第四部分中,通过搜集各种数据和资料,制作各种表格和图表,通过数据来形象的说明了韩企在华投资的现状和特征。第五部分是本论文最重要部分。为了验证文化差异对韩企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第五部分通过韩企在华撤资这种现象为例子,来进行论证和说明。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阐述了韩企在华撤资的现状,撤资的特点;然后重点对韩企撤资的影响要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利用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验证了韩企撤资的各种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与中韩文化差异相关的因素。最终分析的结果是各种影响因素中与中韩文化因素相关的占66.67%,占据了绝对的位置。论文的第六部分是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建议和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韩商直接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李依霏,刘亿.中亚5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农业.2016
[2].赵伟伟.中韩文化差异对韩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
[3].王美玲.日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东部9省市数据的经验检验[J].山东社会科学.2012
[4].金钟范.论韩商对长江叁角洲直接投资结构特点[J].韩国研究论丛.2007
[5].罗军林,张宁.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J].甘肃农业.2006
[6].丁永洙.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