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韧性环氧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氧树脂,改性,增韧
高韧性环氧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赵珩,李杰,郭安儒[1](2019)在《高韧性环氧树脂最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高韧性环氧树脂(EP)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其中化学改性包括橡胶弹性体改性、树脂改性、聚氨酯改性等方面,物理改性包括刚性粒子改性。最后对EP韧性改性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粘合》期刊2019年05期)
张进,陈哲,钟振声[2](2018)在《柔韧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酚S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嵌段反应将HDI引入环氧树脂的分子链段中合成了新的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力学性能和吸水率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合成反应中环氧氯丙烷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闭环温度、闭环时间对树脂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为: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比1∶24,醚化温度为90℃,醚化时间为3 h,闭环温度为70℃,闭环时间为3 h。环氧值为0.266 eq/100 g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压缩强度达到最佳,分别为23.72 k J/m2和145.50 MPa,比E-51固化物分别高出110.28%和29.07%。合成的树脂600℃下质量损失70%,比E-51固化物(质量损失90%)更能承受高温。(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8年01期)
罗丛叶[3](2017)在《高温韧性环氧树脂及其快速成型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要真正实现在汽车领域的大批量使用,务必要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机械化、快速成型技术,来满足汽车行业自动化、批量化的制备要求和生产速率。现有的以环氧树脂基体为代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周期为3-4小时,成型周期长,限制了其规模化的应用。本课题从分子结构层面设计制备高温韧性环氧树脂,辅以改性固化体系的快速反应活性调控,开发了快速成型预浸料树脂体系,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快速成型与工艺适应性的统一。1、分别选取液化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与聚氧化丙烯二醇(PPG400,PPG600,PPG1000)为原料,经由分子结构设计合成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PPU400,PPU600,PPU1000),进一步以PPU的异氰酸酯基与环氧基反应将聚氨酯柔性链与恶唑烷酮刚性环同时引入到环氧树脂中,得到高温韧性环氧树脂(HTTEP400,HTTEP600,HTTEP1000)。红外谱图确认了 PPU柔性链段的引入,反应3h后PPU中NCO含量、分子量达到设计理论值;高温韧性环氧树脂的生成可由红外谱图与核磁谱图确认,HTTEP的分子量、环氧值均同设计理论值一致。2、利用叁种高温韧性环氧树脂(HTTEP400,HTTEP600,HTTEP1000)制备了预浸料树脂体系,以Control(纯环氧树脂体系)作为对比,考察了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包括冲击韧性分析了其增韧机理。HTTEP的加入使树脂体系Tg增高20~40℃,高温稳定性增加。力学性能测试显示,HTTEP基体的模量随着PPG分子量减少而增加,模量最高的体系为HTTEP400,拉伸模量达90MPa,弯曲模量超过125MPa;HTTEP基体韧性均优于对比样,随着PPG分子量的增加,HTTEP基体的冲击韧性进一步提高。PPU柔性链在环氧树脂交联反应阶段出现微相分离,在受到应力后呈现出韧性断裂。3、分别考察了四种树脂体系的非等温和等温固化动力学。通过非等温DSC曲线得到了各树脂体系固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发现四种树脂体系的反应均属于自催化反应机理,并且HTTEP400体系的Ea最低,反应活性最高;等温DSC曲线表明,当固化温度为150℃时,HTTEP树脂体系能在5min内固化完成,可以实现高温快速成型。4、将HTTEP400树脂体系以热熔两步法制备了碳纤维预浸料,对其工艺性进行调控,模压制得快速成型复合材料进行性能与微观形貌表征。其粘温曲线表明HTTEP400树脂体系具有合适的加工流动窗口。快速成型的高温韧性复合材料的Tg达188℃,耐热性能优异;快速成型的高温韧性复合材料的GIC为639J/m2,GⅡC为1552J/m2,层间剪切强度为86.29Mpa,与传统的固化方式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均匀提升,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的韧性匹配良好;微观形貌观察表明,快速成型复合材料体系中树脂基体对碳纤维有良好的包覆,二者界面粘结性强。(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6)
刘灿灿[4](2017)在《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因为其较高的粘接强度,较优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工程胶黏剂以及航空航天结构胶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环氧树脂的优点较多,但是却存在固化后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使其在当今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在土木、建筑等一些领域中使用时,由于外界条件的限制,使其施工困难,因此能够室温固化低毒环保且具备高柔性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是备受关注的。室温固化环氧胶粘剂不仅施胶工艺简单,固化后的性能又比较优异,大大满足了一些领域的要求,因此在当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前对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体系的研究还不太完善,基于以上内容,研制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工作如下:低分子量聚酰胺不仅毒性较小,分子中含有柔性的链段,可以进行室温固化,固化环氧树脂后赋予其较优的柔韧性。本文以二乙二醇二(3-氨基丙基)醚与二聚酸YD-29A为原料,合成高柔韧性低分子量聚酰胺,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对产物胺值与粘度的影响做了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当胺基与羧基比值为3.0时,200℃下反应5h,可以得到粘度为966mPa.s,胺值为232mgKOH/g的低分子量聚酰胺。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将合成的低分子量聚酰胺进行了力学和热性能的研究,将合成的低分子量聚酰胺P-5与环氧树脂的比例为100:80时,测试其拉伸强度为25.1MPa时,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51%,热稳定性较好。结合DMTA和DSC曲线表明了合成的低分子量聚酰胺/E-51的Tg在42℃至55℃之间,验证了该体系可以进行室温固化。并进一步研究了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配方体系,通过与市售固化剂聚酰胺910以及改性脂肪胺XH-95进行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低分子量聚酰胺固化剂比市售的固化剂性能优良,且E-51/聚酰胺P-5和E-51/XH-95体系在600℃下的残炭率高于E-51/910 体系。将功能性的端羧基液体氟橡胶链段引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以端羧基液体氟橡胶(CTLF)改性的环氧树脂聚合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氧树脂的耐介质性和力学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CTLF在环氧树脂中的含量为25phr时,合成的改性预聚物的耐热性能较好。预聚物分子量在5000左右,且固化后的硬度降低,拉伸强度有所降低,但断裂伸长率有很大的升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6)
张进[5](2017)在《柔韧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点,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环氧树脂的柔韧性较差,容易脆性断裂,这个缺点使环氧树脂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若能增强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其应用领域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拓宽。本课题运用分子设计理念,在环氧树脂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化学方法引入具有柔性链段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从根源上解决环氧树脂柔韧性差的问题。首先对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环氧值为指标,研究了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浓度、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闭环温度、闭环时间的影响。同样以环氧值为指标,以开环醚化阶段4个因素和闭环阶段4个因素分别设计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合成工艺。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优化合成工艺为:环氧氯丙烷的量为1:24(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量为2%(与双酚S中酚羟基的摩尔比),醚化温度为90℃,醚化时间为4h。氢氧化钠的量为1:1.2(双酚S酚羟基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0%,闭环温度为60℃,闭环时间为4h。对合成的环氧树脂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反应物HDI完全反应,产物中有环氧基团的生成。其次探索所合成的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E-51的固化条件。结果表明,两者最佳固化条件分别为:合成的环氧树脂/DDM固化体系DDM用量为当量(环氧树脂/DDM固化体系中,DDM的物质的量等于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的物质的量),固化工艺选GY-D:室温,90℃/1h,115℃/1h,150℃/3h,200℃/1h,室温;环氧树脂E-51/DDM固化体系DDM用量为28phr,固化工艺为GY:室温,50℃/1h,80℃/1h,100℃/3h,150℃/1h,室温。最后,结果表明:合成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为23.72 KJ/m~2,环氧树脂E-51的冲击强度为11.28 KJ/m~2,合成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比E-51固化物的冲击强度高110.28%,合成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压缩强度为145.50 MPa,比E-51固化物的压缩强度高29.07%,弯曲强度略低于E-51固化物。两者吸水率分别为:1.24%、1.10%。高温(600℃)下,所合成的环氧树脂质量损失约为70%,而E-51质量损失约为90%,说明所合成的环氧树脂比E-51更能承受高温。(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4)
杨晓强,王彦臻,陈千[6](2016)在《柔韧性环氧树脂堵漏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分子多胺、多聚甲醛与长链酚的曼尼斯反应合成酚醛胺,再配以聚醚胺和促进剂制备柔韧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同时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一种柔韧性环氧树脂堵漏材料。研究了活性稀释剂、增韧剂和固化剂含量对环氧堵漏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配方的优化,得到了可灌性好、性能优异的堵漏材料。(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6年01期)
[7](2015)在《高韧性羧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及环氧树脂的制备技术领域,高韧性羧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羧基化石墨烯粉体;2)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互溶,加入羧基化石墨烯,加入促进剂;3)真空抽气,升温固化。该方法克服了采用氧化石墨烯微球作增强相时产生的氧化石墨烯结构复杂、在环(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5年04期)
陈振新[8](2014)在《汽车轻量化用高韧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汽车领域的一个发展热点,旨在通过减轻汽车重量来减少每公里的耗油量,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汽车轻量化中需要使用新型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钢,而这些材料之间多用粘接的方式连接。使用在汽车轻量化中的结构胶需要满足强度高、韧性好、耐疲劳、耐老化且可以粘接异质材料等诸多要求,因而对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改性变得必要而关键。针对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本论文从增韧、提高耐老化性能、改进固化条件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工作。首先,对于丁腈增韧体系和端羧基丁腈改性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考察。与未改性的环氧体系胶粘剂相比,丁腈添加量为10wt.%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略有下降,而冲击强度、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都有提高。端羧基丁腈改性环氧树脂与纯环氧树脂复配时,添加量为15wt.%时剪切强度达到31.26MPa、冲击强度为21.82kJ/m2,增韧效果明显。用差式扫描量热法考察了两种增韧体系的固化反应放热峰变化,通过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分别计算得出了:丁腈增韧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ΔE=53.35kJ/mol,反应级数n=0.893;端羧基丁腈预聚体增韧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ΔE=54.59kJ/mol,反应级数n=0.895。其次,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并成功改性环氧树脂,然后与纯环氧树脂复配得到增韧体系胶粘剂。考察得出,50wt.%改性树脂的添加量下的胶粘剂冲击强度达到23.98kJ/m2,比改性前提高88.2%。用扫描电镜对胶体冲击断裂面形貌进行观察,有很多根须分枝,裂纹分散,说明为明显的韧性断裂。在端羧基丁腈改性环氧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该配方的剪切强度能达到近40MPa,其他胶体性能比单独的端羧基丁腈改性环氧体系也都略有增强。在聚硫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考察中,25wt.%时的胶体性能均衡,冲击强度达到23.35kJ/m2,增韧效果明显。最后,对5种增韧体系的耐热性能进行了考察,它们的玻璃化温度与改性前差异不大,约为80℃。在耐老化性能测试中,1wt.%的偶联剂KH560的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环氧增韧体系的耐老化能力。对于碳纤维板、铝板及其相互之间的粘接,几种增韧体系的破坏形式都是材料破坏,体现出了很好的粘接性能。本文开发的5种环氧树脂增韧体系胶粘剂进行服役性能研究后,可以应用于汽车轻量化的不同需求中。(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彭超,李晴[9](2013)在《高柔韧性环氧树脂底漆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常见环氧树脂、固化剂、助剂的选择,制备出高性能的环氧树脂底漆。当环氧树脂为6101,固化剂为D0115,固化促进剂为D0590时,可制得较高柔韧性的环氧树脂底漆。(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13年03期)
彭倩,王曦,苏胜培[10](2012)在《一种高韧性耐湿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β-甲基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合成了一种新的甲代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BPA-MECH EP)预聚物,并通过FT-IR、1H NMR、GPC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盐酸-丙酮滴定法测定其环氧值为0.43 mol/100 g。用DDM作固化剂,利用DSC对其添加量为树脂质量的20%时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以及最佳固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BPA-MECH/DDM固化体系的反应级数n为1.30;表观活化能为15.37 kJ/mol;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120℃/1 h→140℃/1 h→175℃/3 h→200℃/1 h逐步阶段升温固化。与E-44的DDM固化物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BPA-MECH与E-44固化产物的热变形温度无显着差别,但吸水率降低了47.6%,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10.5%和7.8%,冲击强度上升了129.4%,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27.6%、25.9%和12.9%。研究结果表明,甲代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氧树脂预聚物。(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2年06期)
高韧性环氧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双酚S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嵌段反应将HDI引入环氧树脂的分子链段中合成了新的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力学性能和吸水率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合成反应中环氧氯丙烷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闭环温度、闭环时间对树脂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为: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比1∶24,醚化温度为90℃,醚化时间为3 h,闭环温度为70℃,闭环时间为3 h。环氧值为0.266 eq/100 g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压缩强度达到最佳,分别为23.72 k J/m2和145.50 MPa,比E-51固化物分别高出110.28%和29.07%。合成的树脂600℃下质量损失70%,比E-51固化物(质量损失90%)更能承受高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韧性环氧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赵珩,李杰,郭安儒.高韧性环氧树脂最新研究进展[J].化学与粘合.2019
[2].张进,陈哲,钟振声.柔韧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8
[3].罗丛叶.高温韧性环氧树脂及其快速成型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刘灿灿.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5].张进.柔韧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6].杨晓强,王彦臻,陈千.柔韧性环氧树脂堵漏材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6
[7]..高韧性羧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5
[8].陈振新.汽车轻量化用高韧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14
[9].彭超,李晴.高柔韧性环氧树脂底漆的制备[J].江苏建筑.2013
[10].彭倩,王曦,苏胜培.一种高韧性耐湿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