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钟海波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钟海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茅盾,抗战时期,编辑,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钟海波[1](2016)在《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茅盾以一个文化战士的身份坚守在自己的文艺阵地上,以笔为枪,用文艺的形式与日本侵略者及妥协派、投降派展开斗争,在编辑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茅盾在抗战时期编辑的文学杂志及文艺副刊主要有《呐喊》(《烽火》)、《文艺阵地》、《立报·言林》、《笔谈》及《新绿丛辑》。茅盾文学编辑活动及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本文来源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钟仕伦[2](2016)在《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思想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朱光潜发表了数十篇文学批评文章和出版了《诗论》等学术着作。这些论着从总体上反映了朱光潜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论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思想,标志着朱光潜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转变,即从单纯的研究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向中西方美学和文学(诗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转变,从研究经典作品、经典理论向研究大众作品、民间文艺作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朱光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抗战文学批评体系,即"抗战的大众的文学批评体系"。这个体系以中西方传统美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抗战实际,从民族危亡和国家前途来开展文学批评,它来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又为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深化了朱光潜"为人生的艺术"的思想,使其转变为"为大众的艺术"的文学批评理论。(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本刊编辑部[3](2015)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的爱国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不仅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抗战的作用,而且也展现了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的坚守与抗争。今天,编辑部推出此文,截取抗战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剪影,纪念他们在那段艰难岁月中的特殊贡献。(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5年03期)

吴效刚[4](2013)在《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包括所有进步书刊的审查查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审查查禁成为被名之曰"审政"的政府组织行为而进行得周严细密。但是,从对文学给出的种种查禁理由中可见其审查查禁缺乏事理,从其法律法规适用对象的不平等、法律利益主体的错位、法的滥施以及制定法规程序的非法性可见其审查查禁法规法理的缺失。这种事理和法理缺失的审查查禁的客观社会效应是损害了文学发展,也背离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观意愿。(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3年06期)

李凌婧[5](2011)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美国人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形象中有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意识形态上的或是乌托邦式的理解,还有经作者感情加工过了的美国人形象。另外具体到以职业来划分还有友好的美国军人、以及传教士等众多形象。这些或真实或半真实或虚拟的美国人形象就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各色美国人形象。本篇论文是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具体结合林默涵总主编的、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的部分篇章为文本结合阐述,从而发现中国人笔下的美国人形象,特别是在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有何特别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寻产生这一系列不同美国人形象的文化原因以及国际政治外交原因。事实上,言说“他者”就是在另一个层面言说了“自我”,在这些原因背后也反映出中国当时社会状况及国人文化心理,这也是本篇论文的落脚点所在。另外,本篇论文还以林默涵总主编的、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的部分篇章为明证,特别分析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叁个美国典型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史迪威、陈纳德和史沫特莱。这叁个人物的分析使得本篇论文更为丰富,也为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增色不少。总的来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还是很友好亲善的,这与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也与他们的国家利益有关。但是无论如何,无论他们是基于何种理由,但是这群可爱的人们在当时恶劣艰苦的中国战场上带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鼓舞和感动。(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赵一航[6](2008)在《鲁迅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摘要:抗日战争期间,鲁迅精神的传扬鼓舞人们抗日的决心和斗志。而将抗日战争时期文学与鲁迅的创作作比较,目的是梳理鲁迅与抗日战争时期文学之间的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发掘在抗战背景下的文学如何继承、发扬了鲁迅的传统。在创作内容上,抗日战争期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有了由“我”向“我们”意识发展的趋向,在国难当头时,知识分子反省社会的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以农民为题材的作品中农民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从阿Q式的人物成长为小二黑式的人物大有人在,农民形象得到了创新,主人公的思想观念在新的时代发生了转换。同时抗战时期乡土小说的创作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同时,也丰富了乡土小说的主题深度,即对“历史”的现实积淀。鲁迅思想的火花也引燃了抗战时期女性作家的思索,并将对自身命运的思索纳入到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解放和社会出路的探讨中。在创作精神上,鲁迅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写作传统、不屈不挠的韧性战斗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这些闪光点在抗日战争期间艰苦的条件下具有重要的价值。抗日战争时期对鲁迅立人、启蒙思想的再发扬,目的是试图唤醒国人觉醒,把国人从封建思想长期毒害所造成的愚昧麻木状态中解放出来,也是救亡未忘启蒙的体现。在爱国主义光环照耀下中国大批的抗日民众,一方面对日奋力以拼,另一方面也延续了鲁迅韧性战斗精神,保存自己的实力,以持久战的策略最终击垮了日寇的侵略。在创作手法上,抗日战争期间各地区的作家继承发扬了鲁迅的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手法等写作特点,起到了暴露国民党黑暗统治、反抗日本侵略的宣传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上海《鲁迅风》、桂林《野草》等刊物的发行不仅是对战争形式需要的急就章,也是鲁迅精神再现的反映。还有很多作家如王实味、丁玲、萧军等人延续了鲁迅杂文的写作传统,批判国民劣根性,针砭时弊,暴露社会的黑暗面。这些作家的创作都使鲁迅杂文精神得到再度发扬。(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8)

常立[7](2007)在《从话语理论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从话语理论的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论述话语维护和颠覆文化霸权的两面性,力图揭示历次文学论争的实质——谁能说话?说什么?怎样说话?明确新的文化霸权和真理意志是如何在一次次文学论争中得以形成和确立,及其对上述争议性问题给出怎样的“正确”答案,进而为阐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文学论争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思维角度。(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喻莉娟[8](2006)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的贵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来文化从各方面接踵而来,这些文化名人在贵州掀起了一个个抗战文化的高潮,为贵州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华中、平、津、沪等地依次沦陷。1938年国(本文来源于《理论与当代》期刊2006年01期)

王学海[9](2005)在《纪念:无法拒绝的激励》一文中研究指出今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那对昔日抗战历史的岁月呼召,又被重新凝聚并升腾起中国人民心灵中的一种爱国、团结、自强的精神。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我们这个多民族、广地域的国家,自觉地聚集于抗战统一阵线下,以同仇敌忾之势,迈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行列。中华民(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05-08-13)

李天锡[10](2002)在《抗日战争前后的菲华文学——菲华文学的播种时期》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华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祖国抗日战争前后的20年左右期间,大部分新文学作品未臻成熟,尚属起步阶级,故称为播种时期,然而它是菲华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来源于《八桂侨刊》期刊2002年02期)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日战争时期,朱光潜发表了数十篇文学批评文章和出版了《诗论》等学术着作。这些论着从总体上反映了朱光潜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论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思想,标志着朱光潜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转变,即从单纯的研究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向中西方美学和文学(诗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转变,从研究经典作品、经典理论向研究大众作品、民间文艺作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朱光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抗战文学批评体系,即"抗战的大众的文学批评体系"。这个体系以中西方传统美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抗战实际,从民族危亡和国家前途来开展文学批评,它来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又为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深化了朱光潜"为人生的艺术"的思想,使其转变为"为大众的艺术"的文学批评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钟海波.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

[2].钟仕伦.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思想略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

[3].本刊编辑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的爱国情怀[J].文学遗产.2015

[4].吴效刚.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J].齐鲁学刊.2013

[5].李凌婧.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

[6].赵一航.鲁迅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8

[7].常立.从话语理论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喻莉娟.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文学[J].理论与当代.2006

[9].王学海.纪念:无法拒绝的激励[N].中国文化报.2005

[10].李天锡.抗日战争前后的菲华文学——菲华文学的播种时期[J].八桂侨刊.2002

标签:;  ;  ;  ;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论文-钟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