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巴恩斯论文-赵胜杰,任娜

朱利安巴恩斯论文-赵胜杰,任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朱利安巴恩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利安·,巴恩斯,《柠檬桌子》,《脉搏》,历史叙事

朱利安巴恩斯论文文献综述

赵胜杰,任娜[1](2019)在《朱利安·巴恩斯短篇小说的历史叙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发表于千禧年之后的短篇小说集《柠檬桌子》与《脉搏》中,步入晚年的朱利安·巴恩斯将写作的笔触更多地聚焦人生感悟。与此同时,他延续了早期作品中对历史主题的关注,主要采用了叙事越界、戏仿传记和文类拼贴等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希冀读者借由历史人物反观现实生活。通过这些叙事技巧,一方面,作者表达了自我的历史观:历史是众声喧哗、颠覆严肃并且由诸多零散片段组合而成的;另一方面,巴恩斯又试图引导读者跨越历史而反观自我、烛照内心,表现借古鉴今的深刻意味。(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乐[2](2019)在《记忆与历史困局中的西西弗斯式救赎——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中借助主人公的回忆与叙述,质疑了记忆与历史的真实性,表达了对叙事在自我认知与身份建构中的中介作用之关注。同时,流露出对后现代语境下人类生存困境的关切,并通过主人公回忆、审视与反思的心路历程探讨了现代人在真实与确定性消解的时代中的救赎之路。(本文来源于《运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莉莉[3](2019)在《历史写作中的真实与虚构——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他偏爱历史题材,代表作《10~(1/2)章的世界历史》《豪猪》《亚瑟与乔治》《福楼拜的鹦鹉》等均可归之于琳达·哈琴所谓"历史编撰元小说"之列。在巴恩斯的此类创作中,看到一种独具魅力的历史书写,它既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言,又与人文主义传统惺惺相惜,从而构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文本世界。在这个文本系统中,"历史"一再出场,不断自我彰显,又不断自我质疑,表达着作者的独特思考。(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宋校[4](2019)在《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解读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英国文坛叁巨匠”着称的朱利安·巴恩斯被认为是与马丁·艾米斯、尹恩·麦克尤恩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之一。截止目前,巴恩斯已经创作多部小说。其中,于2011年斩获英国布克奖的《终结的感觉》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终结的感觉》是一部讲述个人史的历史性小说。巴恩斯不仅描述了主人公托尼过去的经历,而且以怀旧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了不可靠的历史。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历史话题,《终结的感觉》也不例外。该小说彰显了巴恩斯独特的历史观,因此本论文从新历史主义这一视角进行解读。本论文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依据,专注于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新历史主义打破传统文本与历史的界限,强调了文本与历史的互动。通过探讨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文本性和历史性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此外,新历史主义专注于复数化的小历史,而不是官方的大历史。实际上,对这种大历史的颠覆也就是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终结的感觉》是文本与历史极好的结合体。同时,它也是新历史主义核心概念的完美体现,即“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一方面,历史被文本化。新历史主义声称历史是一种叙事,因此笔者通过叙事策略体现历史是如何被文本化的。其次,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通过小历史解构大历史被质疑。另一方面,文本被历史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是由许多历史事件组成的,因此文本具有历史性。二是外部因素也使得该小说具有历史化的特质。外部因素包括巴恩斯的个人经历和后现代的历史背景。此外,《终结的感觉》作为一部历史性文本也对历史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后,通过研究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巴恩斯独特的文学观和历史观得到了充分地诠释。本论文从新历史主义这一视角探讨了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探讨文本与历史如何互动并且逐渐接近真实的历史事实。对于读者来说,以新历史主义视角研究二者的关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李华华[5](2019)在《朱利安·巴恩斯《福楼拜的鹦鹉》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的后现代实验作家,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变色龙”。1984年,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本文拟以加拿大学者琳达·哈琴的后现代叙事理论为框架,从自反叙事、戏仿和文字游戏叁个方面探讨本小说中呈现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应用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巴恩斯旨在强调本小说中真相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的无限推延。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作家及其作品,综述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论文的理论基础及结构布局。论文的主体分为叁章:第一章从虚构性的自我暴露、叙事空白的设置、自我批评等方面,剖析小说中的自反叙事技巧,说明其对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从本小说对文类、非文学话语、前文本及福楼拜生活的多重戏仿,强调其与被戏仿材料的反讽式差异;第叁章从人物的姓名、双关、俚语、格言、委婉语及能指游戏等方面,探讨本小说中的文字游戏,并说明其对主题或叙事的作用。结论部分着重概述了《福楼拜的鹦鹉》中不确定的真相及推延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张冬梅[6](2019)在《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英国性的持续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1946-)是英国当代着名的作家,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获得布克奖。其作品关注的主题多样化,包括历史、身份、记忆以及英国性等等。关于巴恩斯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学者或对某一作品进行主题研究,或将某一作品与其他作者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同一主题在巴恩斯小说中不断重复、延续、升华,成了巴恩斯小说的一大特点,譬如英国性主题。在巴恩斯看来,英国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本文拟通过巴恩斯早期、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初的叁部小说——《伦敦郊区》、《英格兰,英格兰》、《亚瑟与乔治》——研究其对英国性的持续建构。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伦敦郊区》,探究个人自我的形成过程对个体身份和英国性建构的作用。这部成长小说描述了主人翁克里斯在少年时期至壮年这一阶段中对个人身份认同的转变。根据小说结构,本章依次关注克里斯在伦敦郊区、巴黎旅居以及回到郊区这叁个时期中自我身份的构建过程,揭示了个体中英国人身份的认同与构建对英国性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章探究集体层面上英国性的构建。巴恩斯在《英格兰,英格兰》中模拟了一个民族的构建过程。主题公园英格兰,英格兰的出现,对原有的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提出了挑战。此外,女主人翁玛莎·科克伦小时被父亲抛弃的经历,使她对人类的历史和记忆产生了怀疑。巴恩斯试图利用这两点来引发读者对于何为真正的英国性的思考。第叁章主要分析巴恩斯小说中对英国性的混杂性的探究。在移民潮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这就引发人们对中间存在者个人及民族身份的探讨。传统意义上的英国性已不能定义当代个人及民族身份。因此,巴恩斯基于历史真实文献,对乔治案进行文学创作,探讨当代英国性的一大特点—混杂性。在此基础上,巴恩斯再一次对英国性进行构建,建构一个更加包容的英国性。总之,英国性处于变化中,个人和集体在不断的对其进行构建。巴恩斯不是在解构或抛弃原来的英国性,而是以与时俱进的视角,依托文学作品不断构建英国性,让英国性焕发的活力,增强民族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婧璇,胡强[7](2019)在《朱利安·巴恩斯《10■章世界史》中历史记忆的伦理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记忆问题是朱利安·巴恩斯《10■章世界史》的关注焦点。小说中小人物的历史记忆凸显了对底层大众的深切关怀,对人类过往苦难和暴行的历史记忆书写彰显了铭记本身作为一种伦理责任和义务的思想,而对人类作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的记忆则体现了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珊[8](2019)在《从《终结的感觉》看朱利安·巴恩斯创作中个体记忆与历史的同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中,朱利安·巴恩斯在表现记忆和历史时采取了一种相互关照的视角,将个体记忆和历史纳入同一视野之内进行思考,对个体记忆和历史采取了一种类比的写法。在巴恩斯的笔下,个体记忆与历史呈现出一系列的共同特征——碎片化、主观性、多面性、真实框架下的虚构细节和原始真貌的不可重获。为了彰显个体记忆和历史之间的这种同一性,巴恩斯在叙述中采取了一种双重结构,即表层叙述的记忆与深层叙述(或潜在叙述)的历史结合互见的手法,而在叙事方式上则采取了第一人称限制性叙事,同时采用多角度叙事模式,即一种多重式内聚焦。巴恩斯对这种叙事方式的选择蕴有哲学和社会学的深刻含义,契合并彰显着记忆和历史的本质特征——一方面个体记忆与历史相互渗透并相互构建,个体记忆的构建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框架;另一方面记忆和历史都是立足于当下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共享当下性和重建性两种特征。(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2期)

黄莉莉[9](2019)在《对历史的叩问和重写——朱利安·巴恩斯历史小说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他游刃于各类文体写作,颇具成就。其小说创作往往于主题和形式上刻意求新,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被视为后现代主义之代表。巴恩斯偏爱采用历史题材,譬如其代表作《10~(1/2)章的世界历史》《刺猬》《亚瑟与乔治》《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等,均可归于哈琴所谓"新历史主义小说"之列。在巴恩斯的此类创作中,可以看到一种独具魅力的历史书写,它既是后现代的代言,又与传统心心相惜,从而构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文本世界。在这个文本系统中,"历史"一再出场,不断自我彰显,同时又不断自我质疑,表达着作者对此问题的独特思考。(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黄莉莉[10](2018)在《自传中的死亡书写与自我确立——评朱利安·巴恩斯《无可畏惧》》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的《无可畏惧》是一部交融着死亡书写与自我确立的自传作品。作品表面看来很像一部散文随笔,但其中呈现出异常鲜明的自我讲述冲动,文本不仅涉及作者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更重要的是,它表现出完整的自我确立过程,又因作者对死亡的敏感,这一过程与死亡书写紧密融合,从而形成这一独具特色的自传文本。(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记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朱利安巴恩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中借助主人公的回忆与叙述,质疑了记忆与历史的真实性,表达了对叙事在自我认知与身份建构中的中介作用之关注。同时,流露出对后现代语境下人类生存困境的关切,并通过主人公回忆、审视与反思的心路历程探讨了现代人在真实与确定性消解的时代中的救赎之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朱利安巴恩斯论文参考文献

[1].赵胜杰,任娜.朱利安·巴恩斯短篇小说的历史叙事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2].王乐.记忆与历史困局中的西西弗斯式救赎——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J].运城学院学报.2019

[3].黄莉莉.历史写作中的真实与虚构——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观[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宋校.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解读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D].沈阳师范大学.2019

[5].李华华.朱利安·巴恩斯《福楼拜的鹦鹉》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6].张冬梅.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英国性的持续建构[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7].李婧璇,胡强.朱利安·巴恩斯《10■章世界史》中历史记忆的伦理关怀[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张珊.从《终结的感觉》看朱利安·巴恩斯创作中个体记忆与历史的同一性[J].理论界.2019

[9].黄莉莉.对历史的叩问和重写——朱利安·巴恩斯历史小说评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黄莉莉.自传中的死亡书写与自我确立——评朱利安·巴恩斯《无可畏惧》[J].现代传记研究.2018

标签:;  ;  ;  ;  ;  

朱利安巴恩斯论文-赵胜杰,任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