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英(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建德311600)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苦碟子组、银杏达莫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碟子40ml,银杏达莫30ml,银杏达莫30ml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30天时评定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P<0.05)和苦碟子组(P<0.01),且其心绞痛发作次数、血脂水平较苦碟子组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银杏达莫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银杏达莫苦碟子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014-01
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危险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出现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心肌梗死、心性猝死。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或难治疗心力衰竭的发生率[1]。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基础的复合制剂,已用于治疗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及外周循环障碍性疾病[2]。阿托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而抑制TC的合成,增加LDL-C受体的表达,降低LDL,提高HDL-C水平,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同时还可有效预防其复发。本实验观察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药学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标准[3]。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62.3±11.3)岁;银杏达莫组50例,男26例,女24例,(61.5±12.4)岁;苦碟子组50例,男27例,女23例,(61.7±11.8)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诊断、合并症、危险因素发病天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EF值等基线指标进行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3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药物使用包括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在此础上,苦碟子组给予苦碟子40ml,银杏达莫组给予银杏达莫30ml,联合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30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共14d。联合治疗组每晚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4d后停用输液治疗,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治疗后3d、7d,1个月,3个月、1年评定疗效。
1.3疗效判定有效:治疗后劳力型心绞痛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即一般日常活动基本不出现心绞痛),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好转:治疗后劳力型心绞痛症状减轻,基本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半,心电图降低的ST段回升大于或等于0.05mv,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动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恶化:1年内出现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住院)。总有效为有效加好转。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AS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样本率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早期均能有效地控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但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苦碟子组(66.67%)(P<0.01)与银杏达莫组(80.95%)(P<0.05);银杏达莫组与苦碟子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远期效果看,联合治疗组发展成复合性心血管事件者的比率明显低于苦碟子组与银杏达莫组(P<0.05),无效的例数也低于苦碟子组与银杏达莫组。见表1:
表1治疗前后3组疗效比较[例(%)]
*与联合治疗组比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p<0.01
2.2血脂水平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银杏达莫组与苦碟子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则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银杏达莫组与苦碟子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3组血脂水平变化
与银杏达莫组和苦碟子组比较*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一起被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4]。此类患者往往由于脂质代谢紊乱而存在高脂血症、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呈现高黏、高凝状态。他汀类药物又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限速酶,而他汀类降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该酶的作用,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清除增加,具有降低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作用,并有降甘油三酯(TG)作用。联合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和银杏达莫治疗后HDL-C明显升高,TC、LDL-C、TG下降,而银杏达莫组与苦碟子组不明显,说明阿托伐他汀有明确降血脂作用。
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苷、萜类(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和双嘧达莫,其中活性成分是标准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与双嘧达莫,有调节血流动力学,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源性衍生因子,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改善心脑肾微循环等作用[5-6],从而控制了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的发作。他汀类药物可明显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并降低病变处的炎症反应而增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的稳定性,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7]。本实验结果表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联合治疗组与银杏达莫组、苦碟子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1.8%、65.5%及61.8%。同苦碟子组与银杏达莫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说明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而降低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减少心肌梗死的复发几率。二者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银杏达莫或苦碟子,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明中,胡大一,马长生,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干预策略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5(11):1001-1004
[2]刘志军,范生尧.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261-262.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9(6):8-11.
[4]MerliniPA,BauerKA,OltronaL,etal.Persistentactivationofcoagulationmechanisminunstableanginaandmyocardial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4,90:61
[5]KleijnenJ,KnipschildP.Ginkgobiloba[J].Lancet,1992,340;1136-1143
[6]胡大一.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在冠心病抗凝中的应用[].临床荟萃,2004,19(7):403-404
[7]张慧敏,孙丽颖,张密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内皮功能障碍[J]。临床荟萃,2006,21(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