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论文-姜守明

英国革命论文-姜守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国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国,革命与妥协,光荣革命,暴力革命

英国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姜守明[1](2019)在《革命与妥协的悖论:是“光荣革命”还是宫廷政变?——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1659年护国摄政体制瓦解后,议会军为了掩饰军人专断的本质,恢复了被克伦威尔强行解散的残缺议会。但是议会不买军队账,不仅没有表现出感恩、顺从的意愿,反而以煽动请愿为借口,解除了兰伯特少将和其他几个军官的职务,试图夺取失控状态下国家的主导权。军官们都想由自己来填补后克伦威尔时代的权力真空,他们彼此间的争斗也进一步加剧。值此之机,苏格兰驻军司令乔治·蒙克将军以保卫残缺议会为借口,率领6000名军人南下,收拾伦敦(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刘成,李琳莉[2](2019)在《“非暴力革命”更易实现革命目标——对英国革命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主题,现代主要国家大多爆发过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平息难以调和的社会冲突,克服限制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营造有利于国家进步的社会形态。英国现代国家的塑造是通过渐进改革模式完成的,但也未能避免革命。暴力革命是因和平方式无效而被迫采取的极端手段。英国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专制问题,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国家的改造。完成这些转变的是"光荣革命"和其后一系列社会改革,即英国的非暴力变革最终完成了社会形态的改造。革命不仅是战胜旧制度的短暂决战,更是创建新制度的长久变革。革命具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形式。革命的本质是对社会形态的改造,改革如实现了社会的根本进步,则它就是一场"革命"。(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4期)

姜守明[3](2019)在《革命与独裁的悖论:以革命之名行专制之实——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内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后,在独立派的操纵下,长期议会以合法的形式——"残缺议会"行使着国家统治权。根据下院决议,由于人民是上帝之下一切权力之源,下院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代表人民。理论上,这个决议解决了英国革命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即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其实不然。1649年2月,残缺议会废除了合法的君主制,取消了只剩下16名贵族的上院。5月19日,仅保留下院的残缺议会还宣布建(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9年04期)

孙小娇[4](2019)在《英国革命期间的土地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7世纪英国爆发了革命,这是英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发生变化,英国走向宪政之路。在英国革命中,大量王室地产、教会地产与王党地产被没收和出售。在革命尚未结束之时,大部分地产又复归原主或流向其他土地持有人手中,进一步巩固了地产主阶层的实力。土地流动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姜守明[5](2019)在《革命与暴政的悖论:暴君挑起革命、革命抛弃暴君——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本意为革故鼎新,通常指是由下层群众发动的、反抗上层统治者政治压迫的暴力运动。暴政,顾名思义,特指统治阶段的残暴施政。17世纪的英国革命,包括17世纪中叶的革命和1688年的宫廷政变,不是由英国广大的普通民众自下而上发起,而是由斯图亚特专制君主以武力形式挑动内战、自上而下开始的。也就是说,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发生,并没有依循常规,而斯图亚特专制君主的暴政是引发革命的直接(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9年03期)

汤智惠,夏军[6](2018)在《在历史细节中获得智慧——以《英国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钱乘旦教授说:"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1]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将英国革命中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纠结的历史抉择在40分钟的课堂上生动呈现出来?何以从跌宕起伏的历史中和思维碰撞中获得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做了下面的设计和尝试。一、从长时段和大空间中定格英国革命的发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引导学生回顾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嬗变,进一步明确世界近代史以文(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8年12期)

梁发芾[7](2018)在《英国革命期间消费税的引进和施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凯力深刻揭示了消费税的累退特点,而累退性是消费税的本质缺陷,它恰恰是很不公平的。这个发现极具洞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可惜,当时流行的观点是不论贫富人人都应纳税,认识不到消费税对穷人不利这样的道理。由于英国的国王和议会无法就征税权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9-18)

梁发芾[8](2018)在《英国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征税权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詹姆斯一世来自政治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的苏格兰,对英国的法律和议会缺乏常识,还极度的傲慢自大,非常迷恋君权神授的理论,他与议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6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这位被称为童贞女王的国王,一生未嫁,没有子嗣,因此,英国的王冠落(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9-04)

梁发芾[9](2018)在《英国革命导火索之一的船舶税纠纷》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税抗议运动成为引发英国革命的导火索之一,是英国政治史上重大的转折性事件。英格兰的船舶税是在国王亨利七世时期确立的一项君主特权,它规定国王有权在王国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征用私人船只或者缴纳相应的费用。此后,这一特权逐渐演化为一项税收,在需要时被(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8-21)

段坤坤[10](2018)在《从《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看基佐的史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佐是19世纪法国着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在七月王朝期间,他曾担任首相长达八年之久,因而其史学着作更加侧重于分析政治结构以及及社会文明。从他所着的《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当中,可以看出他对史学的资政功用的重视,以及他所持的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9期)

英国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主题,现代主要国家大多爆发过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平息难以调和的社会冲突,克服限制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营造有利于国家进步的社会形态。英国现代国家的塑造是通过渐进改革模式完成的,但也未能避免革命。暴力革命是因和平方式无效而被迫采取的极端手段。英国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专制问题,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国家的改造。完成这些转变的是"光荣革命"和其后一系列社会改革,即英国的非暴力变革最终完成了社会形态的改造。革命不仅是战胜旧制度的短暂决战,更是创建新制度的长久变革。革命具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形式。革命的本质是对社会形态的改造,改革如实现了社会的根本进步,则它就是一场"革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国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姜守明.革命与妥协的悖论:是“光荣革命”还是宫廷政变?——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叁[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

[2].刘成,李琳莉.“非暴力革命”更易实现革命目标——对英国革命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9

[3].姜守明.革命与独裁的悖论:以革命之名行专制之实——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二[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

[4].孙小娇.英国革命期间的土地流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姜守明.革命与暴政的悖论:暴君挑起革命、革命抛弃暴君——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叁重悖论之一[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

[6].汤智惠,夏军.在历史细节中获得智慧——以《英国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

[7].梁发芾.英国革命期间消费税的引进和施行[N].深圳特区报.2018

[8].梁发芾.英国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征税权之争[N].深圳特区报.2018

[9].梁发芾.英国革命导火索之一的船舶税纠纷[N].深圳特区报.2018

[10].段坤坤.从《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看基佐的史学思想[J].长江丛刊.2018

标签:;  ;  ;  ;  

英国革命论文-姜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