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客运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
现代客运站论文文献综述
张琛昊,马少康[1](2019)在《论现代综合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以徐闻港客运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港口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符号,是区域交通和建筑美学融合的产物。本文以琼州海峡徐闻港客运站的建筑设计为例,通过解读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港口功能空间的集约、人因、环境等对港口建筑设计的影响,从建设学和美学等方面为现代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建筑设计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尹从峰[2](2017)在《从平面到立体——合肥两个现代汽车客运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汽车客运站是一个集长途、轨道交通、出租、公交、社会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在功能布局上,追求快捷高效,强调交通工具间的无缝衔接;在建筑设计上,强调重塑文化及现代交通建筑的特征;在绿色节能上,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7年26期)
杨建国,柴春明,刘以文,王建[3](2015)在《现代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建设综合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州新客(南)站工程为实例,重点介绍了现代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从设计理念转变为现实的工程建设管理及综合施工技术。(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5年S2期)
杨忠华[4](2014)在《现代客运站=模式多样化+服务网络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客运站应根据市场需要去定位模式,从方便旅客需求的角度去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网络,按照一站多用的创新理念去拓宽市场和开展服务。当前,汽车客运站作为道路运输的门户,其功能模式和营销理念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思维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现代客运站应根据市场需要去定位模式,从方便旅客需求的角度去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网络,按照一站(本文来源于《运输经理世界》期刊2014年07期)
白雪[5](2013)在《现代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铁路交通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客流量快速增长,旧的铁路客运站已经无法满足乘客的多种需求,全国各地开始对旧的铁路客运站进行更新改造以适应新的需求,城市铁路客运站作为交通枢纽中转站起着城市窗口与城市名片的作用,但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各大城市的趋同性导致城市的地域特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地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本着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设计具有地域性景观特色的铁路客运站不仅有利于凸显城市特色传承文化,也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识别性和旅客的归属感。目前国内的铁路客站站前广场普遍存在地域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规划逐渐成熟,高速铁路客站站前广场的建设也已经全面展开。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较为薄弱,亟待新的设计理论作为实践工程的支持。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论文以地域性,场所精神,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符号学及其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武汉市的叁个铁路枢纽客运站:武昌站、汉口站、高铁武汉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的深入研究,探索新旧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上的差异,得出新的站前广场在凸显地域性特色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总结出新的站前广场地域性景观设计设计的策略与原则,希望本论文能为今后铁路客站地域性的景观设计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雷体洪,郑伟,张洋[6](2013)在《探索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昭君客运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求在发展建筑的同时保留中华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需要相互融合。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不一,通过分析、思考和验证探索一套最适宜融合两者的方式和方法,并用实例介绍。主要包括引精神文化为魂、以传统元素塑形、用现代空间成躯叁个部分,以求在现代建筑中更好地融合传统文化。(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3年05期)
李伟浩[7](2012)在《现代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客运站是众多公共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出行活动较之以往具备了更多的含义,使得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和功能也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然而,在当前城市扩张和人口急剧增长的的形势下,面对交通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运站的设计更多的是注重于组织交通,而往往忽略内部的空间品质。在对铁路客运站的研究中,偏重物质层面的较多,考虑精神层面的较少。本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将物质和精神层面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具有更高品质的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手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阴阳互动”、“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入人心。“灰空间”这个名词的出现加深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空间设计中的渗透,赋予了早就存在的传统建筑构件新的内涵。“灰空间”在铁路客运站中的设计就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入了解出行旅客的实际需要,设计出高品质的出行空间,呈现出新型铁路客运站的崭新面貌。全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翻阅相关文献和浏览网页信息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具体介绍铁路客运站和“灰空间”两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铁路运输事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总结出其发展趋势,认识到铁路运输业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对“灰空间”的来源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明确其设计中的一重要作用和般手法。然后通过实地调研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旅客在铁路客运站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并总结出这些因素对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的影响。在对理论和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具体分析后,第叁部分针对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站房、站场叁个组成部分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比对,分析归纳了“灰空间”在现代铁路客运站中的具体营造方式。总结提出“灰空间”在铁路客运站中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以期对现代铁路客运站的空间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2-11-01)
胡丰[8](2012)在《现代铁路客运站静态标识系统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建扩建的铁路客运站逐步投入运营,文章主要在此背景下分析静态标识系统对铁路客运站在缩短旅客停留时间、行走路径,提高铁路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浅析现代铁路客运站内静态标识系统设计的特点和要点。(本文来源于《科学之友》期刊2012年04期)
钟诚,陈凌[9](2011)在《现代国际港口客运站设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邮轮旅游都是跨境游,与之配套的国际港口客运站除了要具备国内客运站应有的基本功能外,还涉及到旅客的出入境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探究通关设施的流线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为建筑师提供一个把手,规划、设计出更高效、实用、便捷、经济的现代国际港口客运站。(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1年S1期)
曹波宁[10](2009)在《现代高速轻轨客运站新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以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规划似乎正成为破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最佳选择。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并结合工程项目实例,运用城市规划的一般原理方法,分析阐述了武广铁路新衡山站的规划背景及规划理念与构思,并从其总体空间结构布置、景观规划、城市设计、道路交通规划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规划设计要点,从而诠释其"生态宜居,建筑唯美"的规划建设总体特点和要求,以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期刊2009-12-01)
现代客运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汽车客运站是一个集长途、轨道交通、出租、公交、社会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在功能布局上,追求快捷高效,强调交通工具间的无缝衔接;在建筑设计上,强调重塑文化及现代交通建筑的特征;在绿色节能上,实现建筑的可持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客运站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琛昊,马少康.论现代综合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以徐闻港客运站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9
[2].尹从峰.从平面到立体——合肥两个现代汽车客运站设计[J].城市建筑.2017
[3].杨建国,柴春明,刘以文,王建.现代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建设综合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5
[4].杨忠华.现代客运站=模式多样化+服务网络化[J].运输经理世界.2014
[5].白雪.现代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湖北工业大学.2013
[6].雷体洪,郑伟,张洋.探索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昭君客运站为例[J].华中建筑.2013
[7].李伟浩.现代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8].胡丰.现代铁路客运站静态标识系统浅析[J].科学之友.2012
[9].钟诚,陈凌.现代国际港口客运站设计探究[J].水运工程.2011
[10].曹波宁.现代高速轻轨客运站新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以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为例[C].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