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变棘轮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弹性NiTi合金,多轴,率相关,相变棘轮
相变棘轮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邱博,阚前华,康国政[1](2018)在《超弹性NiTi合金多轴率相关全寿命相变棘轮行为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弹性NiTi合金的全寿命相变棘轮行为受到加载方式、加载速率等因素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超弹性劣化行为,进而影响智能结构器件服役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对于拉扭加载次序及加载速率对该合金的全寿命相变棘轮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在应力控制加载下对超弹性NiTi合金微管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比例和非比例的多轴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相变棘轮应变均逐渐减小;在非比例加载路径下,先加载方向的相变棘轮应变较高,且演化较快;在比例加载路径下,轴向和扭向的相变棘轮应变近似呈比例增长。(2)非比例加载路径下材料的耗散能密度水平较比例加载时高,且在不同加载路径下,耗散能随加载速率呈现非单调的变化。(3)循环稳定后,温升幅值及其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差距均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4)先扭后拉非比例路径和拉扭比例加载路径下的疲劳寿命随加载速率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而先拉后扭非比例加载路径下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单调升高。材料的疲劳寿命由大到小依次为:先扭后拉非比例加载、拉扭比例加载和先拉后扭非比例加载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描述全寿命相变棘轮行为的多轴循环本构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谢曦,阚前华,邱博,卢福聪,李建[2](2015)在《超弹性镍钛合金热力耦合相变棘轮行为的原位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接触数字图像相关(DIC)和红外热像仪(IR)方法原位测定了超弹性镍钛合金板在拉伸-卸载循环过程的应变场和温度场,讨论峰值应力水平对热力耦合相变棘轮行为的影响.结合马氏体相变潜热、相变耗散和相变棘轮行为的交互作用,揭示了马氏体相变带的演化过程以及相变诱发塑性对逆相变的抑制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阚前华,康国政[3](2009)在《超弹性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的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超弹性NiTi合金在应力控制下进行了拉伸-卸载的循环变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材料的相变起始应力和耗散能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下降;峰值应变和卸载残余应变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下降,且均在一定的循环周次后达到稳定。由于上述实验现象与应力诱发马氏(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8-24)
阚前华,康国政,钱林茂,刘宇杰,王海林[4](2008)在《超弹性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弹性NiTi合金在应力控制循环载荷下会产生峰值应变和谷值应变的循环累积——相变棘轮行为.室温实验表明,峰值应变和谷值应变的演化规律与加载应力水平和加载波形密切相关;同时,在循环加载过程中,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奥氏体名义弹性模量减小,马氏体名义弹性模量增大,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名义开始应力下降,耗散能降低,并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下趋于一个稳定值.研究得到了一些有助于后续建立超弹性循环本构模型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相变棘轮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非接触数字图像相关(DIC)和红外热像仪(IR)方法原位测定了超弹性镍钛合金板在拉伸-卸载循环过程的应变场和温度场,讨论峰值应力水平对热力耦合相变棘轮行为的影响.结合马氏体相变潜热、相变耗散和相变棘轮行为的交互作用,揭示了马氏体相变带的演化过程以及相变诱发塑性对逆相变的抑制作用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变棘轮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邱博,阚前华,康国政.超弹性NiTi合金多轴率相关全寿命相变棘轮行为实验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2].谢曦,阚前华,邱博,卢福聪,李建.超弹性镍钛合金热力耦合相变棘轮行为的原位观测[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3].阚前华,康国政.超弹性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的本构模型研究[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2009
[4].阚前华,康国政,钱林茂,刘宇杰,王海林.超弹性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J].金属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