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维管束数目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维管束,叶鞘,一次枝梗,粳稻品种
维管束数目比论文文献综述
黄璜[1](1983)在《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许多高产地区把争取大穗作为高产的重要栽培途径,把选育大穗作为育种方向。近年来我国推广的杂交水稻,具有穗大粒多的特点,每穗粒数显着多于常规稻,大田生产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夺取高产。在日本近年来也有人对多穗型栽培途径提出反对意见,主张以增加粒数(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83年02期)
黄璜[2](1983)在《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I. 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后采用籼、粳稻各种穗型品种共45个材料进行4季试验,研究穗及茎秆维管束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大穗形成的关系。1.无论籼稻、粳稻,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呈正相关。用10个粳稻品种进行分析,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颖花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2、0.8671,二十个籼稻品种为0.7235、0.7575。用二十个品种单独分析,每一品种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颖花数均呈正相关。2.籼稻与粳稻,其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的比值显着不同。粳稻品种的比值,其变动范围为1.02-1.19,籼稻的为1.64-2.27。3.粳稻多数第一次枝梗中有一个大维管束,少数一次枝梗中有两个大维管束,而籼稻少数一次枝梗中有一个大维管束,多数有两个或叁个大维管束。4.稻地上部各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以穗颈节间最少,第二节间(自上往下数) 最多,以下各节间大维管束数依次减少。(本文来源于《湖南农学院学报》期刊1983年01期)
维管束数目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后采用籼、粳稻各种穗型品种共45个材料进行4季试验,研究穗及茎秆维管束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大穗形成的关系。1.无论籼稻、粳稻,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呈正相关。用10个粳稻品种进行分析,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颖花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2、0.8671,二十个籼稻品种为0.7235、0.7575。用二十个品种单独分析,每一品种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颖花数均呈正相关。2.籼稻与粳稻,其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第一次枝梗数的比值显着不同。粳稻品种的比值,其变动范围为1.02-1.19,籼稻的为1.64-2.27。3.粳稻多数第一次枝梗中有一个大维管束,少数一次枝梗中有两个大维管束,而籼稻少数一次枝梗中有一个大维管束,多数有两个或叁个大维管束。4.稻地上部各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以穗颈节间最少,第二节间(自上往下数) 最多,以下各节间大维管束数依次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管束数目比论文参考文献
[1].黄璜.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J].湖南农业科学.1983
[2].黄璜.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I.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