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何振华[1](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国省道提质升级和瓶颈路段建设的要求,考虑节约经济投入、减小施工周期和提高公路交通量承载能力等客观要求,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举措。根据高速公路以往的拓宽经验,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新填筑的路基将与老路基产生相互作用,在施工期与工后运营阶段产生差异沉降,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预测和处治方法的优化是高速公路拓宽问题的工程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的沉降标准,提出本工程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基本控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新老路基施工期和后期运营阶段的路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在施工阶段,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新路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旧路基侧面因受到新路基的荷载作用而向内侧产生位移,但工期沉降总体较小。在工后运营期,由于新老地基的固结度不同,老地基固结沉降小,新地基沉降大,新老路基产生一定的差异沉降,在工后运营15年后路基固结基本完成。(2)研究拓宽路基拼接带常用处治措施适应能力大小,对开挖台阶尺寸与暴露时间、加筋处治技术的筋材铺设层位、铺设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尺寸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沉降变大,而暴露时间则会影响开挖台阶的回弹量,从而影响路基的最终沉降。单层加筋时路表或路基底部加筋的处治效果优于中部加筋,加筋的铺设层位越多,沉降量越小,但全层加筋比地表和路表上下两层加筋的处治效果并未提升太多。(3)研究不同软土条件下的公路拓宽工程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软弱土类型、软弱土层厚度、新旧路基土质差异等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影响变化。得到三种软弱土的固结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液限土、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加,地基的沉降均增大,对于厚度大于6m的深厚软基,单一的开挖台阶或路基加筋处治并不足以消除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到安全水平,还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研究。(4)研究复合地基的处治桩类型、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因素对拓宽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处治深度的差异,并基于两种桩在本工程中的最大软土处治厚度计算提出了复合地基桩长和桩间距优化设计参数。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的处治深度高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12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3m、桩长16m,水泥搅拌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9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2.5m、桩长21m,其它小于最大软土处治厚度的工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对桩参数进行放宽。
胡宏坤[2](2021)在《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西荔玉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第四标段高液限土弃方改良为工程背景,研究符合路基填筑规范要求的高液限土改良方式。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弃方土的工程分类、隧道洞渣的力学性质以及不同改良方式试件的压实度和加州承载比(CBR)等指标。根据经济性和现场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适宜于广西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改良的分层填筑施工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结合路基沉降稳定时间和施工进度确定了现场路基分层填筑施工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物理、化学方式改良高液限土的室内试验研究。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弃方土属中等压缩性高液限黏土。高液限土的击实曲线与加州承载比(CBR)曲线峰值并不重合,两者峰值对应含水率相差5.89%,表明高液限土具有水稳定性。同时,在高含水率时,增加击实功并不能提高高液限土压实度。低掺量的隧道洞渣并不会对改良试件的加州承载比(CBR)产生影响。仅当洞渣掺量高于65%时,改良试件的CBR值会发生显着性改变。因此,随着隧道洞渣掺量的增加,改良试件的CBR值呈指数形式上升。采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良时,高液限土会发生“团聚”现象,造成试件强度增长缓慢且不便于现场施工。(2)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分层填筑沉降规律。基于蠕变理论,对不同层填料分别采用粘塑性和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了隧道洞渣层数、位置对路基填筑过程及工后长期沉降变形的影响。此外,由于高液限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考虑了基于渗流作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根据路基施工进度以及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确定现场施工分层厚度为隧道洞渣层0.5 m,高液限土层1.0 m。(3)提出分层填筑高液限土路基施工工艺参数与施工流程。根据路基压实度、孔隙率、弯沉值等指标,确定了不同分层路基施工参数和压实机具组合。基于现场试验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路基沉降的模拟曲线以及现场断面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的差异性。考虑渗流作用的蠕变沉降量高于仅考虑蠕变作用和现场监测路基沉降量,结果表明对于高液限土路基,考虑渗流作用的影响是必要的。改良后的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优良,可以满足6 m以下路基的填筑要求。
李成龙[3](2020)在《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殊土,高液限土对工程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随着山区高速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路基修筑过程中越来越可能遇到高液限土导致的病害。此外,高液限土具有区域性,在不同地区其工程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对高液限土进行研究和改良是有必要的,可以为相关地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广西荔玉高速公路工程沿线高液限土分布广泛,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特点。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沿线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开展了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的路用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化学组成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研究其物理性质。通过击实试验、剪切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回弹模量试验,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根据文献查阅和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法:掺隧道洞渣改良。(2)在高液限土中掺不同比例的隧道洞渣,控制不同的压实度进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对改良后高液限土相关的工程性质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洞渣掺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土掺隧道洞渣比例为15%左右时,可使其各项性能达到相对最佳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3)通过GeoStudio2018软件对掺15%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基于极限平衡法对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改良土路基的安全系数大于1,说明采用掺隧道洞渣改良后的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好,满足规范要求。再基于摩尔—库伦准则与有效应力法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改良后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变形主要在施工期和固结期,使用期间路基变形量较小;在使用期间改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小,符合设计要求。(4)通过现场试验对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段高液限土路基碾压工艺的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碾压次数,解决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难压实的问题;通过对试验路段断面的沉降观测,分析改良土路基沉降现状,进行沉降预测和指导后续施工。最后就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提出几点合适的建议。
夏浩祥[4](2020)在《内马铁路火山渣路基混合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马铁路沿线横穿东非大裂谷,以路基为主。沿线地区分布大量低液限粉质粘土和多孔、轻质的天然火山渣。符合规范规定的路基填料稀少,开展火山渣材料在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为该区域的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东非肯尼亚境内“内罗毕-马拉巴”铁路科研项目,采取室内试验的方法,对火山渣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改良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火山渣的化学特性、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及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发现天然火山渣属于B组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Fe2O3、Al2O3、MgO以及CaO,化学稳定性好,单颗粒强度低,易破碎,击实后的火山渣具有较高的强度。(2)将天然火山渣和粉质粘土根据不同的比例进行掺配,并对不同掺配比的混合料进行了击实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发现与100%粉质黏土相比,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可以减少路基填筑施工中的水消耗量,依据现有标准,本文进行试验的各个掺配比例的火山渣混合料,均初步符合我国级铁路基床底层对路基填料的要求,而50%火山渣掺配50%粉质粘土、40%火山渣掺配60%粉质粘土以及30%火山渣掺配70%粉质粘土的三种掺配比例较优。(3)开展火山渣与粉质粘土混合料在不同掺配比、不同压实度下进行大型直剪试验,得出其抗剪强度。发现火山渣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包线呈线性形式,符合莫尔库伦准则。(4)对三种不同掺配比的火山渣混合料在不同频率下进行动力测试,并对试验前后混合料的颗粒进行筛分。试验结果表明:火山渣混合料颗粒破碎主要发生在制样击实的过程中间,粉质粘土的掺入对抑制火山渣颗粒的破碎具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30%天然火山渣掺配70%粉质粘土的掺配比最佳。
龙安发[5](2020)在《荷载作用下红粘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研制及强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相关规范采用CBR值和压实度作为公路路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土基回弹模量作为路面设计体系的计算参数,因此土基的CBR值和回弹模量是重要强度指标。现行的《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室内测定CBR和回弹模量的试验方法分别为强度仪法和承载板法。本文以贵阳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行规范试验方法的改进,提出了一套符合现场实际状况的上覆荷载干湿循环试验方案,即:将规范中的上部浸水方式改进为三向浸水方式;将规范中试样浸泡时的固定上覆荷载50 N改进为根据路基填料实际填筑层位所受的上覆荷载;将规范规定的浸泡四昼夜改进为对试样进行5次干湿循环后再测定强度。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得到了红粘土的基本物理指标、原状土的压缩曲线以及原状土的抗剪强度;(2)得到了基于规范法下红粘土的CBR值、回弹模量值以及与压实度、含水率的关系。红粘土的CBR值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CBR在最优含水率处到达峰值。红粘土的回弹模量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3)得到了不同浸水方式、不同上覆荷载、不同浸水时间对红粘土CBR值的影响。三向浸水下试样的含水率最大,含水率分布较为均匀;增大上覆荷载可以提高试样的CBR值;浸水四昼夜后红粘土CBR值、膨胀率和含水率逐渐趋于稳定状态;(4)开发了一套上覆荷载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含水率。且利用本装置控制含水率的精度在2%以内,能较好的控制干湿循环幅度;(5)通过进行浸水方式为三向浸水的5次上覆荷载干湿循环下的红粘土CBR试验,得到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红粘土CBR值、膨胀率的衰减规律,提出了红粘土能用作路基填料的应用范围和填筑方式,适当提高路基填料压实度和在最优含水及其湿侧施工能够满足部分路基层位CBR要求;(6)通过进行浸水方式为三向浸水的5次上覆荷载干湿循环下的红粘土回弹模量试验,得到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红粘土回弹模量、膨胀率的衰减规律;根据路基顶面所受的上覆荷载进行5次干湿循环下的回弹模量试验,得到了上路床填料的回弹模量为35~40 MPa。研究成果为红粘土地区路基设计规范提供参考,提出了适用于红粘土地区路基填料CBR试验方法,为正确评价路基填料强度提供了有效方案;研究成果同时合理确定了实际工况下的红粘土路基回弹模量,为路面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欧青明[6](2020)在《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文中认为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容易受到工期以及成本的限制,所以很多施工企业在开展路基施工时往往会选择就近取材,应用施工场地或者临近区域的土石材料作为路基填料。红粘土是高速公路施工时很容易遇到的一种土质,该土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处理难度较大。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详尽地探索并介绍了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以及具体的优化措施。
周志清[7](2020)在《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荆州市城北快速路建设为依托,针对该路建设过程中房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道路沿线分布的膨胀土综合利用开展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并根据路基湿度条件及荆州地区气象资料,对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的合理结构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推荐出适宜荆州地区的路基合理结构。通过研究,有效解决了该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优质填料缺乏、建筑垃圾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强度试验、胀缩试验分析探讨不同建筑垃圾掺比、不同级配设计下试样力学特性、胀缩特性,得到在采用级配组合Ⅰ、掺比40%时,建筑垃圾膨胀土具有更好的强度特性及胀缩特性且满足规范要求。(2)在最佳组合、掺比情况下按照94%压实度制样,并与相同压实度的3%、5%、7%水泥改良土进行强度、胀缩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未浸水时,建筑垃圾改良土强度较高,浸水后强度降低幅度大于水泥改良土,膨胀量高于水泥改良土,但较素土显着降低。(3)进行16组试样压缩固结试验,分析建筑垃圾掺比、级配对于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比的升高,建筑垃圾混合土可压缩性减小,建筑垃圾掺比在30%~40%属于过渡区间,建筑垃圾掺比低于30%时,对压缩特性影响较小,高于40%时,压缩特性明显改变。4种粒级组合中粒级组合Ⅰ在相同掺比情况下,可压缩性最小。(4)选取最优粒级组合Ⅰ、40%掺比,94%压实度试样与相同压实度素土以及3%、5%、7%水泥改良土进行压缩特性对比,试验表明建筑垃圾改良土可压缩性显着降低,试样初始孔隙比更低。(5)对建筑垃圾膨胀土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压实度与含水率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改良土较相同压实度素土、水泥改良土渗透性更强;干湿循环作用会使建筑垃圾改良土压实度与强度降低;压实度与含水率对建筑垃圾改良土强度均有影响,但对比素土影响程度较低。(6)根据路基湿度条件及荆州地区气象资料,结合干湿循环试验与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包边粘土、碎石土垫层厚度、土工布封层等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50cm厚度级配较差砾石垫层可以起到完全阻隔地下水的作用,建筑垃圾改良土由于其渗透系数较大,如不采取路床顶部铺设防渗土工布及包边粘土的措施在连续降雨的条件下将会产生较大变形,并且路基内部湿度变化较大,对于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材料极为不利。当采取路床顶部铺设防渗土工布及2m厚度包边粘土、加上砾石垫层的路基结构时,在较为不利的降雨情况下路基内部湿度变化仍很小,可以有效保持路基内部湿度稳定。
李笛[8](2020)在《严寒积雪融水区粉质粘土路基填料改良与断面形式研究》文中指出粉质粘土属于工程不良土质,本身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冻融敏感的特点,将其用作季冻区的路基填料时,路基在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病害产生。因此在粉质粘土区筑路时,常挖除粉质粘土而采用具有所需工程特性的材料换填,但由于远距离运土、换填的不经济性,在工程沿线没有合格路基填料的情况下,就常需要对不良土质改良后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在新疆省高速公路施工中常遇粉质粘土的工程条件下,为了找出一种经济的路基填筑技术,本文依托伊犁地区S315线蜂场至尼勒克段粉质粘土路基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过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对粉质粘土的路基填筑情况和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掺配砂砾和掺配碱激发材料两种改良方法对粉质粘土进行处治,对比分析了改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冻融稳定性,最后在满足工程规范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提出了路基填筑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原有道路的路面状况、路面强度以及弯沉值进行了评价,发现道路病害严重路段的路基填土为粉质粘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冻融特性,发现其回弹模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冻融稳定性受降温速率、含水率影响程度大,在冻融循环5次后达到稳定。(2)采用掺配砂砾的方法改良粉质粘土,并对掺配30%、40%、50%砂砾改良土的力学特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砂砾掺量达到40%时,能起到明显的骨架作用;砂砾改良粉质粘土的承载比、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均显着提升,且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入30%砂砾后,渗透系数变大,但随着掺量的增加又相对减小;砂砾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粉质粘土的冻融稳定性,但当土体中存在足够的水分时,也会发生明显的冻胀融沉现象。(3)采用掺配碱激发材料的方法改良粉质粘土,并对掺配3%、5%、8%碱激发材料改良土的力学性质和冻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粉质粘土在加入碱激发材料后,其承载比、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均有显着提升,且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渗透性显着降低,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冻融稳定性好,当掺量达到5%后,基本不发生冻胀融沉现象。(4)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提出了以40%砂砾改良土作为主要路基填料、5%碱激发材料改良土铺筑路基包边的路基填筑方案,并通过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了包边土宽度与填土高度、坡比的关系,得到了包边土宽度临界值。使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了积雪融水入渗下不同包边土铺筑宽度路基边坡渗流特征,得到了不同填土高度下包边土的铺筑宽度和路基断面形式。当路基填筑高度h≤4m时,铺筑宽度为1m的包边土;当路基填筑高度4m≤h<6m时,铺筑宽度为1.5m的包边土;当路基填筑高度为6m≤h<8m时,铺筑宽度为2m的包边土。
罗良繁[9](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傅立磊[10](2019)在《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交通量也急剧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出行压力,路网系统不得不往地下空间发展,隧道工程的工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然而,隧道选线时为了方便人流出行并兼顾城市规划发展,同时受限于城市地形,常常需要跨越浅埋甚至超浅埋的软弱围岩地段。超浅埋隧道施工中,除保证自身施工稳定性外,在下穿既有城市道路、高速铁路、高楼大厦等构(建)筑物时,也需要严格控制路基和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且由于超浅埋条件下隧道与既有构筑物的距离较近,因此造成地面构筑物与地下隧道施工相互影响显着,对其影响机理急需更为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亟需对超浅埋软岩大断面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地表变形机理、下穿过程中洞室自身稳定性以及相关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本文以厦门某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工程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以及现场数据测试等手段,对新建超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路基施工过程的路基与洞室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标准,并在类似工程中得以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下穿路基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对路基变形敏感性,得出不同围岩参数下的路基及洞室的变形规律;(2)基于围岩压力计算原理,推算出软岩大断面隧道的超浅埋界定条件,分析了不同埋深下的路基以及洞室开挖的稳定性,并对相关路面沉降公式进行修正,得出符合工程条件的沉降计算公式;(3)分析了不同下穿角度、不同开挖工法下的路基以及洞室的变形规律,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4)在分析超前预加固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类似工程的施工优化建议以及变形控制标准。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所得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不同围岩参数下的路基与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发现地层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对路基以及隧道周边变形的影响较大,敏感性较强,而粘聚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分析了不同埋深下的路基以及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发现超浅埋条件下,隧道开挖稳定性与埋深成正比,埋深越大,隧道开挖对地面的影响越小,但对支护的要求越高;因此,在超浅埋隧道施工设计时应尽量选择深埋,同时在路基下部拱顶以及拱脚处要注意及时施作初支。(3)考虑到埋深对地面路基的影响较大,对经典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添加埋深影响因子,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路基沉降计算修正公式。(4)分析下穿角度与路基变形的关系,得出下穿角度对路基变形影响关键性因素为开挖隧道的竖向投影面积,投影面积越大,隧道开挖对路基的影响越大。(5)分析了全面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条件下路基以及隧道围岩变形,认为超浅埋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上部存在既有路基时,采用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上部路基沉降较小且比较稳定,而全断面开挖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围岩条件比较差的浅埋隧道施工中,不建议采用全断面进行施工,推荐采用分部开挖并加设临时支撑的CRD法、双侧壁导坑法。(6)分析了超前预加固前、后路基以及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发现在未采用超前预加固的施工条件下,围岩与路基变形接近于施作超前预加固施工的1.5倍~2倍,均产生严重的路基与洞室变形,不利于施工稳定性。(7)统计类似工程沉降值与控制标准,在考虑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条件下,超浅埋隧道下穿城市重要道路路基时,变形标准应控制于30mm以内。(8)将构建的超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路基变形优化建议用于厦门莲岳隧道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工程,在采用深埋、超前预加固、分部开挖、地面沉降预测等控制方法下,有效地控制了路基与隧道变形,说明本文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但由于选线限制,下穿路基与隧道平行,因此造成厦门莲岳隧道的路基变形量较研究区偏大。
二、粘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2.2 道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1.2.4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技术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2.2.1 岩土本构模型 |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 拓宽路基沉降特性分析 |
2.3.1 沉降变化特性 |
2.3.2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
2.4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新老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
3.1 路基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
3.1.1 不同台阶尺寸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1.2 单次台阶开挖暴露时间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2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研究 |
3.2.1 土工格栅的分类 |
3.2.2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软土条件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影响研究 |
4.1 软土的特性 |
4.2 软土对拓宽路基的工程危害 |
4.3 软土条件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 |
5.1 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应用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类型桩的处治效果与适用范围分析 |
5.2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影响因素 |
5.2.1 不同桩间距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2.2 不同桩长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液限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液限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高液限土改良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高液限土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高液限土路用性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高液限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1 土的工程分类 |
2.1.2 高液限土的击实特性试验 |
2.1.3 高液限土的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
2.1.4 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
2.1.5 高液限土的固结蠕变试验 |
2.1.6 高液限土的渗透特性试验 |
2.2 隧道洞渣的物理力学性质 |
2.2.1 隧道洞渣吸水率试验 |
2.2.2 隧道洞渣饱水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2.3 隧道洞渣压碎值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改良方法对高液限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
3.1 高液限土的改良方案设计 |
3.2 分层填筑方式高液限土的强度分析 |
3.3 混合填筑方式高液限土的强度分析 |
3.4 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强度分析 |
3.5 改良效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固结与流变理论的分层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
4.1 土的固结与流变理论 |
4.2 数值模拟 |
4.2.1 有限差分原理 |
4.2.2 模型分析与选择 |
4.3 分层填筑路基沉降模拟分析 |
4.3.1 考虑自重作用的高液限土路基蠕变沉降分析 |
4.3.2 流固耦合作用下高液限土路基蠕变沉降分析 |
4.3.3 两种模拟方式沉降结果分析 |
4.4 分层填筑过程路基沉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液限土路基分层填筑现场试验 |
5.1 路基施工准备 |
5.2 路基分层填筑施工工艺 |
5.2.1 分层摊铺工艺 |
5.2.2 碾压施工工艺 |
5.3 分层填筑路基质量检查 |
5.3.1 分层填筑路基质量检查内容 |
5.3.2 路基沉降监测点布设与监测 |
5.4 分层填筑路基沉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
(3)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
1.2.2 高液限土改良处置方法 |
1.2.3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和运营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2 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高液限土的分类及规范对路基的要求 |
2.2 高液限土物理特性试验 |
2.2.1 颗粒分析试验 |
2.2.2 化学组成分析试验 |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 高液限土力学特性试验 |
2.3.1 击实试验 |
2.3.2 剪切试验 |
2.3.3 承载比试验 |
2.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5 静回弹模量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液限土掺隧道洞渣改良技术研究 |
3.1 高液限土改良 |
3.1.1 改良材料选择 |
3.1.2 隧道洞渣特性 |
3.1.3 改良原理 |
3.1.4 试验方案 |
3.2 改良土工程特性研究 |
3.2.1 击实试验 |
3.2.2 剪切试验 |
3.2.3 承载比试验 |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 改良土水稳定性研究 |
3.3.1 吸水量和脱水量 |
3.3.2 膨胀率 |
3.4 本章小结 |
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
4.1 Geo Sudio2018 软件介绍 |
4.2 常见的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1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2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分析方法 |
4.3 路基模拟方案 |
4.3.1 路基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2 路基填筑加载过程 |
4.3.3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
4.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效果分析 |
4.5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路基沉降效果分析 |
4.5.1 路基填土内部土应力的变化情况 |
4.5.2 路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 |
5.1 试验路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5.1.1 施工准备工作 |
5.1.2 施工工艺流程 |
5.1.3 施工技术要求 |
5.2 试验路段碾压效果检测 |
5.2.1 压实度检测 |
5.2.2 回弹弯沉值检测 |
5.3 现场沉降观测 |
5.3.1 测试元件的埋设及观测 |
5.3.2 沉降观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5.4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及成果 |
(4)内马铁路火山渣路基混合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山渣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粗粒土路基填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火山渣及其掺配料的基本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天然火山渣化学特性 |
2.3 天然火山渣物理特性 |
2.3.1 天然火山渣颗粒级配分析 |
2.3.2 天然火山渣颗粒密度 |
2.3.3 天然火山渣击实特性 |
2.3.4 天然火山渣累计击实特性 |
2.4 天然火山渣强度特性 |
2.4.1 单颗粒破碎试验原理 |
2.4.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2.5 细粒土基本特性 |
2.5.1 颗粒分析试验 |
2.5.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6 火山渣掺配料颗粒分析 |
2.7 火山渣掺配料击实特性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山渣混合料剪切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
3.3.1 试验仪器 |
3.3.2 试验材料 |
3.3.3 试验方法 |
3.3.4 试验注意事项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剪切面破坏观察 |
3.4.2 颗粒级配分析 |
3.4.3 颗粒破碎分析 |
3.4.4 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分析 |
3.4.5 剪切位移与竖向位移关系曲线分析 |
3.4.6 抗剪强度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渣混合料的累积变形特性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动力作用下混合料的累计变形 |
4.3.2 动力作用下累积应变计算模型 |
4.3.3 动力作用下混合料的颗粒破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荷载作用下红粘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研制及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粘土基本物理性质 |
2.1 样品准备 |
2.2 天然含水率 |
2.3 天然密度 |
2.4 颗粒分析 |
2.5 液塑限 |
2.6 比重 |
2.7 击实 |
2.8 原状红粘土固结 |
2.9 原状红粘土直剪 |
2.10 基本物理指标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粘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红粘土CBR试验 |
3.3 红粘土回弹模量试验 |
3.4 浸水方式对红粘土CBR的影响 |
3.5 上覆荷载红粘土CBR试验研究 |
3.6 浸水时间对CBR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覆荷载干湿循环试验装置的研制 |
4.1 上覆荷载干湿循环装置设计 |
4.2 浸泡期间含水率标定 |
4.3 干燥期间含水率标定 |
4.4 造成含水率误差的其他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覆荷载干湿循环耦合下红粘土CBR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干湿循环幅度 |
5.3 干湿循环次数对CBR的影响 |
5.4 红粘土用作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覆荷载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粘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干湿循环次数对红粘土回弹模量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
(6)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红粘土的特点 |
3 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
3.1 红粘土施工 |
3.2 红粘土路基的包边 |
4 红粘土改良技术及措施 |
4.1 置换改良法 |
4.2 石灰土良法 |
4.3 碎石土改良法 |
5 结束语 |
(7)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2 建筑垃圾研究现状 |
1.2.3 路基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2.1 土样基本物理特性 |
2.1.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3 颗粒分析试验 |
2.1.4 比重试验 |
2.1.5 击实试验 |
2.2 土的胀缩特性试验 |
2.2.1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2.2 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3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4 膨胀力试验 |
2.2.5 收缩试验 |
2.2.6 标准吸湿含水率试验 |
2.2.7 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级 |
2.3 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 |
2.3.1 强度试验 |
2.3.2 固结试验 |
2.4 建筑垃圾材料 |
2.4.1 材料的加工及组成 |
2.4.2 再生料密度及吸水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机理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方案 |
3.5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6 试样制备 |
3.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1 4种建筑垃圾粒级组合改良土基本物理性质及分析 |
3.7.2 膨胀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3 CBR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5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土特性及分析 |
3.7.6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特性与水泥改良特性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压缩特性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2.3 试验方案 |
4.2.4 试验原理 |
4.2.5 试验结果分析 |
4.2.6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与水泥改良压缩特性对比 |
4.3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水稳定性 |
4.3.1 建筑垃圾改良土渗透特性 |
4.3.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干湿循环特性 |
4.3.3 压实度、含水率对建筑垃圾改良土回弹模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路基湿度预估模型 |
5.2.1 基于路基土液塑限的含水率预估模型 |
5.2.2 综合气候区划的预估方法 |
5.2.3 基于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路基湿度数值计算 |
5.3 建筑垃圾改良土路基结构研究 |
5.3.1 垫层级配、厚度选取 |
5.3.2 包边粘土、土工布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严寒积雪融水区粉质粘土路基填料改良与断面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质粘土研究现状 |
1.2.2 粉质粘土改良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碱激发材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粉质粘土工程特性 |
2.1 粉质粘土路基填筑现场调研 |
2.1.1 原有道路病害评价 |
2.1.2 粉质粘土填筑路基情况 |
2.2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 冻胀融沉试验设计 |
2.3.1 冻胀融沉机理 |
2.3.2 试验边界条件确定 |
2.3.3 试验装置 |
2.3.4 试验方法 |
2.4 粉质粘土冻融特性影响因素 |
2.4.1 温度场、水分场变化情况 |
2.4.2 降温速率、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2.4.3 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配砂砾路基填料工程特性 |
3.1 砂砾改良机理 |
3.2 砂砾掺配方案 |
3.3 砂砾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质 |
3.4 砂砾改良土冻融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配碱激发材料路基填料工程特性 |
4.1 碱激发材料改良机理 |
4.2 碱激发材料掺配方案 |
4.3 碱激发材料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质 |
4.4 碱激发材料改良土冻融特性 |
4.5 水化产物分析 |
4.5.1 XRD分析 |
4.5.2 FT-IR分析 |
4.5.3 SEM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基断面形式研究 |
5.1 路基包边处治原理 |
5.2 路基横断面设计 |
5.2.1 路基填筑材料 |
5.2.2 包边土宽度计算 |
5.3 路基边坡渗流特征 |
5.3.1 路基边坡模型 |
5.3.2 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 |
5.3.3 包边土对路基边坡渗流特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
2.1 软土的定义 |
2.2 软土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3.1 路基设计原则 |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
3.2.1 清表 |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
3.3 路基填筑设计 |
3.3.1 路基填料控制 |
3.3.2 路基填筑厚度 |
3.3.3 路基边坡 |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
4.2.1 适用范围 |
4.2.2 一般规定 |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
4.3.1 反压护道 |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
4.3.3 深层软基处理 |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 |
1.2.2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稳定性分析 |
1.2.3 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变形控制标准 |
1.2.4 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交通施工控制措施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2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路基施工的围岩参数敏感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隧道下穿路基的施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隧道下穿既有路基变形规律分析 |
2.2.2 隧道下穿施工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2.3 研究工程概况 |
2.3.1 气象条件 |
2.3.2 地质条件 |
2.3.3 土工试验测试 |
2.4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2.4.1 本构关系 |
2.4.2 边界条件 |
2.4.3 收敛准则 |
2.4.4 既有公路交通荷载确定 |
2.4.5 土体材料及支护材料选取 |
2.4.6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
2.4.7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2.5 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路基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
2.5.1 弹性模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2.5.2 内摩擦角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2.5.3 粘聚力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2.6 隧道下穿施工对洞室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
2.6.1 弹性模量对洞室变形的影响 |
2.6.2 内摩擦角对洞室变形的影响 |
2.6.3 粘聚力对洞室变形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合理埋深研究 |
3.1 概述 |
3.2 埋深对大断面软岩隧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3.2.1 软岩大断面隧道深浅埋界定 |
3.2.2 埋深对超浅埋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
3.3 浅埋大断面隧道合理埋深数值计算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数据分析 |
3.4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3.4.1 超浅埋大断面开挖试验模型系统构建 |
3.4.2 不同埋深下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开挖试验 |
3.4.3 数据分析 |
3.5 基于合理埋深的路基地表沉降公式修正 |
3.5.1 经典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
3.5.2 隧道轴线处路基地表沉降值S_(max,s)的修正 |
3.5.3 不同埋深时修正系数ɑ取值的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下穿路基角度下的超浅埋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不同下穿角度下的路基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结果分析 |
4.3 不同下穿角度下的路基稳定性模型试验 |
4.3.1 模型试验简介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浅埋隧道下穿既有路基条件下的施工工法优化 |
5.1 概述 |
5.2 常用施工方法 |
5.2.1 无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 |
5.2.2 需施加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 |
5.3 不同工法下穿既有路基变形模拟研究 |
5.3.1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2 模型参数及工况 |
5.3.3 围岩及结构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5.4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不同工法下穿路基模型试验 |
5.4.1 试验过程 |
5.4.2 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路基变形控制措施分析 |
6.1 概述 |
6.2 设计与施工优化 |
6.3 超前预加固必要性分析 |
6.3.1 常见超前预加固方法 |
6.3.2 地层超前预加固必要性分析 |
6.4 超浅埋隧道下穿既有路基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
6.4.1 基于类似工程经验的既有交通路基沉降变形标准 |
6.4.2 基于路面平整性基础上的沉降控制标准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案例 |
7.1 概述 |
7.2 工程概况 |
7.2.1 工程简介 |
7.2.2 岩土地层分布 |
7.2.3 水文地质条件 |
7.2.4 工程特点和难点 |
7.3 路基沉降预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措施 |
7.3.1 隧道埋深的确定 |
7.3.2 隧道施工工法 |
7.3.3 隧道辅助工法 |
7.4 隧道下穿既有路基地表稳定性分析 |
7.4.1 监测方法与测点布置 |
7.4.2 隧道地表沉降时空效应分析 |
7.4.3 隧道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分析 |
7.5 隧道下穿既有路基洞室稳定性分析 |
7.5.1 监测方法与测点布置 |
7.5.2 拱顶沉降与围岩收敛规律分析 |
7.5.3 拱顶沉降与地表沉降的关系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粘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何振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D]. 胡宏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D]. 李成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内马铁路火山渣路基混合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夏浩祥.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7)
- [5]荷载作用下红粘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研制及强度特性研究[D]. 龙安发. 贵州大学, 2020(04)
- [6]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J]. 欧青明. 建材与装饰, 2020(15)
- [7]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D]. 周志清. 长安大学, 2020(06)
- [8]严寒积雪融水区粉质粘土路基填料改良与断面形式研究[D]. 李笛. 长安大学, 2020(06)
- [9]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10]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交通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傅立磊.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