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元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入世元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一、入世第一年 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轩慧芳[1](2014)在《基于BVAR模型的我国股票价格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文中认为很多因素都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而在这些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处在该市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影响。因此本文分别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三个方面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分析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选取指标一致指数、CPI、进口值、出口值、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财政政策方面选取了证券交易印花税,货币政策方面选取了M2增长速度、M1/M2、一年期存款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通过对这些指标分别与1999年1月--2013年12月的上证综合指数建立贝叶斯V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所选用的贝叶斯VAR模型不仅具有VAR模型的优势,能克服其过度参数的缺点,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股票市场的运行基本与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相一致,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大约6期的滞后性,且其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方向不太明确;证券交易印花税在长期中对股票价格没有影响。

赵海云[2](2008)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 ——基于中国特殊经济条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近40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普遍“滞胀”;还是80年代后西方的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注重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其理论依据都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而进行的探索,这些理论受到各国政府青睐,并得到了较好地实施贯彻。货币政策体系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它既决定着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基本行为,又决定着货币政策执行中的目标传导和运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者称货币当局),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框架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通过操作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基本架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对一般货币政策体系框架进行界定,论述货币政策体系的普遍性。第二章以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史结合的方式论证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第三章分析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第四章详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货币政策实践和我国特殊的经济条件。第五章构建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第一章从货币政策体系的普遍性看,货币政策体系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规则等。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稳定货币、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等,一般性的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消费信贷款控制、证券市场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规定存贷最高利率限制、信贷配额、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等,而各国中央银行使用较多的间接信用控制是“窗口指导”等。中介指标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有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等,多数国家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其中有重视利率的泰勒规则、重视基础货币——名义GDP的麦克勒姆规则,还有把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并公之于众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第二章,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学派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的分析,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理论的创立和应用。发现每一个经济学派的创立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经济条件,经济学家们往往是为了解决政府所面临的经济难题,通过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完善并创立新的经济理论。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应该根据我国经济条件的特点,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难题,探讨适合中国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第三章,从国外货币政策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最大,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从而中介指标的选择也不同,在经济繁荣时期,实行自由经济政策,而出现经济危机时,义无反顾地采取计划经济的政策挽救市场萧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本经济依赖对外贸易,极易受国外经济环境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也以对外贸易为主,依赖国外经济环境。欧洲中央银行注重经济信息对货币政策制定的贡献,经济条件变化时,货币政策转变。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适应实业部门的发展变化,较多使用信贷最高限额和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第四章,通过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我们看到中国货币政策的明显特征,货币政策多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多样性和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的特殊性。货币政策特殊性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国民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多目标,评价政策目标的效果就不可能与评价单一目标的效果相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经济发展、就业、货币稳定、国际收支等方面来综合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是必然选择,并取得了显着效果。经济条件决定了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的选择。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不同于国外货币政策的原因,不仅在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而且主要在于我国的特殊经济条件;中国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为主导,金融体系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我国将在较长时期内交错并存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且互为因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呈现多元化和易变性。第五章,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的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结构协调是发展经济的保证,保证就业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根本,国际收支平衡是保持我国内外均衡的重要条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利率是中央银行直接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人民银行逐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形成基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指标具备中介指标的要求,仍然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货币信贷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可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具有综合性特征,从我国实际条件和政策实践看,我国是以名义GDP为经济发展目标,以利率为直接调控手段,货币供应量为间接调节手段,通货膨胀目标也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计划之内,如果超过计划目标,则采取行动制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所以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学派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的分析,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理论的创立和应用。发现每一个经济学派的创立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经济条件,往往是为了解决政府所面临的经济难题,经济学家们通过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完善并创立了新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经济理论更加贴近我国经济实际。在利用国外经济理论中,我们如果关注经济理论所处的环境,适用条件,就可以减少政策上的失误。2.通过回顾我国货币政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的实践过程,中国货币政策特殊性的主要根源是中国的经济环境,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地区差异较大等因素制约着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由于国有企业的双重职能,即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因此宏观调控的政策就是多重的,这决定了货币政策目标必然具有多重性,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3.通过对美国和日本、欧洲等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分析,看到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体系内容都不同,每个国家都实行着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体系。4.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经济特征的反映。从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实践看,国民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地区差异大,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这一格局。中国复杂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同样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多渠道和多中介指标,因此货币政策工具也与外国货币政策工具有别。货币政策规则也是综合各规则的优势,选取适合中国实际的相应规则。5.以西方货币理论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显示出我国货币政策弱效,紧缩是力度过大,扩张是力度不够,时滞性强。但是货币政策效果的强弱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取决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的条件。因此,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一方面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适合中国实际货币政策体系框架。6.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适应实业部门的发展变化,较多使用信贷最高限额和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7.经济条件决定了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长远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结构协调是发展经济的保证,扩大就业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根本,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利率是中央银行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形成基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指标具备中介指标的要求,仍然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货币信贷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未来可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

陈集立[3](2007)在《我国关税政策宏观效应分析与关税征管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税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宏观调控手段,与宏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关税收与整个国民经济相协调,可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我国关税政策宏观效应、运用计量方法进行经济贸易指标间的实证分析、评价中国海关税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探讨关税征管制度创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关税理论分析及评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关税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关系;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冲击响应函数,对海关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外汇汇率和进出口贸易额进行建模与分析,给出了中国海关关税收入、进出口贸易额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关系,揭示了海关税收和进出口贸易与各项指标间的内在经济规律;总结评析了海关税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贡献;结合实证分析进行我国关税征收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提出了我国关税政策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了具体建议,为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检查贸易管理措施执行的效应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黄建忠,王俊霖[4](2007)在《我国工业部门关税保护的动因结构、效应和优化——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经验分析》文中指出在关税减让方面,我国已经从2001年14.77%的平均水平降到了2005年底的9.9%①,实际上超前完成了入世承诺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入世过渡期工业部门关税从水平向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关税变动的复杂利益驱动结构效应的研究及其经验研究,厘清了关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并对进一步的关税结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周红梅[5](2007)在《网络组织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配置,而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水平或垂直联系的企业所构成的网络组织中进行。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产业集群这些新的网络组织正逐步改变着制造业传统的以企业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从网络组织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网络组织对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价值对于探求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将网络组织的有关理论引入产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分析网络组织的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分别以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以及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四种典型模式,对这四类网络组织的价值,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规避进行了研究,最后,以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首先对网络组织进行理论研究,包括组织结构的演进,通过从科层组织到网络组织的演进分析了科层组织的弊端以及网络组织的优点,然后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资源观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等解释了网络组织形成的机理,为后面几章的研究作了理论铺垫。其次,对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为网络组织理论与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结合作了理论铺垫。第三,论文选取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以及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典型模式,分别讨论了它们的组织特征和组织价值,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探讨它们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对四类网络组织的风险以及风险规避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四,论文对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的风险规避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建立了战略联盟和供应链联盟的风险规避博弈模型。最后,论文以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卢向前,王立敏[6](2007)在《变化·调整·适应——石油市场探寻新的平衡——“2007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促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世界经济显示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的活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在变,世界能源秩序在变,世界石油市场也在变。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并拉动各种自然资源消费加速增长。在高油价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发展和能源(石油)消费增长依然强劲,这使得有限的资源承受着更大的供应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于2006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京举办了“2007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20多位各方面知名专家与100多位业内外代表,采用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专题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此,我们采撷会议的精华观点,奉献给读者。

陈兴华[7](2006)在《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伊始,国际油价飙升,绿色浪潮迭起,主权冲突加剧,国际利益格局变异,这一切仿佛预示着第四次石油危机即将到来。如何保障以石油安全为代表的能源安全成为各国亟须解决的难题。从上世纪发展至今,石油安全已经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渗透到了经济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石油安全问题的应对是一个综合的战略体系。其中,法律的地位不可或缺。然而,受政治、经济体制等各种因素制约,中国的石油、能源立法长期缺位。面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安全形势,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套法律体系来保障石油安全。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相关理论及石油体制的改革与加入WTO等国际影响因素分别为构建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给养与实践规程。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并重的原则分别是构建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目的性和工具性原则。各国通行的石油法律框架及其制度变迁规律为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架构和制度安排提供了选择,特别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石油市场,只要认真总结提炼石油矿业法到石油供给法制度变迁的规律及石油消费法的理念与规则,实现这两个法律时序的跨越,就能在法律制度体系上保证石油安全。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由纵向法律体系与横向法律结构共同构筑:以石油矿业法、石油业法及石油消费法为主体涵盖石油上下游及消费形成了石油安全的纵向法律体系;这些法律的制度安排与期货、税收、价格、金融、环境等法律的契合形成了石油安全的横向法律结构。石油矿业法关系到石油能源的生产,在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石油矿业法的通行制度包括石油矿业产权制度、石油矿业行政管理制度、石油矿业环境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制度。我国现有立法中石油矿业法相对较为成熟,因此,构建重点在于对现有法律制度的修正和完善。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石油矿业监管制度;通过更加灵活的国际石油合作合同制度吸引外资;向民营石油企业开放国内的石油矿业权;实现与国际通行石油矿业税费制度的接轨;采取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自营勘探和难动用储量的开发;规定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建立地方生态补偿机制。

伦爱新[8](2005)在《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农业大国,加入WTO会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加入WTO之前,很多农业经济学家对于WTO即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入世后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情况作了一些估计。然而从入世后2002和2003这两年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与原来的估计不尽相同。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并没有像普遍估计的那样受到巨大冲击。而刚刚过去的2003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又与2002年有很大不同,进口大量增加,出口减少,仿佛入世的冲击刚刚来临。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过渡期后正面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也有重大的意义。 形成这种差异有入世前的预测性研究存在不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入世后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首先对入世前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出普遍结论;然后以2002和2003年为研究对象,对于入世后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者存在差异的结论;接下来从以前研究方法的不足和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两方面入手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在考虑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时主要从机遇性事件和政府行为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入世过渡期后我国正式应对WTO的挑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入世前进行的普遍估计存在差异有以前研究方法不足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入世后出现的许多新情况。通过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入世之初我国农产品贸易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具有一定偶然性,中国农业要正式应对WTO的挑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李萌[9](2005)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讲,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历来学术界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刚刚改革之后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2004、2005年的一号文件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成为一个随时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随时需要确定和调整应对策略的重要领域。经济转轨的时代背景以及WTO的国际环境把粮食安全问题推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的国际趋势不断强化的今天,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更要突破多年来就粮食安全论粮食安全的狭隘思路,要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安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有效利用、粮食特征及其变化、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景,以及粮食安全及成本的统一等方面来整合研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本研究就是立足这一现实,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角度重新诠释中国粮食安全,力求研究结论对指导我国粮食生产、贸易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 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七章,沿着“背景回顾→供需预测→因素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导言介绍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二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粮食供需;第三章对未来中长期粮食供给及需求波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四、五章分别论述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变迁和技术变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构建了粮食宏观调控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揽子”政策选择。 关于粮食安全相关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一方面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但同时又使研究较难突破传统研究范式而有所创新。本论文试图从内容体系及方法论两个角度突破这一范式,主要的创新之处体现于: 第一,根据数据来源及特点区别运用不同数理模型对我国从“十一五”到中长期的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及消费需求进行了全面预测和分析。预测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短期预测与长期预测因其分别具有不同的现实政策意义和战略决策意义而有所区别,本论文综合运用包括灰色系统、多元回归等在内的多种计量及统计

范爱军[10](2005)在《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主题是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与风险,研究的目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与风险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研究的意义。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国不断出台各种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这类政策措施今后我国还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推出并实施,以使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全面接轨,使中国经济全面投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然而,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开放的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他在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一国经济带来各种风险,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风险?会产生哪些负面作用?这是值得我们保持警觉的问题。我们不能等风险发生后再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应提前做好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深入地研究此问题,既要从理论上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机理,也要从政策上设置好预防和抑制风险的对策及措施。经济全球化问题之所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热点”之一,是因为它给当代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多新特点,同时在产生着各种“发展机遇”和“发展风险”,如果研究它,了解并掌握它的规律,就能利用这种“趋势”的推力加快经济发展;反之,漠视它,不熟悉它,就会受到惩罚和威胁。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只有认真研究和归纳经济全球化的现象与规律,才能为经贸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不仅研究经济全球化自身的规律和对经济的影响,最重要的还在于研究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具体的对策性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经贸策略和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决策参考作用。 论文共分为10部分。论文的主要观点是: (1)经济全球化不仅能为国家带来利益,也能带来风险。其利益只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之中,不会自动发生和获得,这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去争取利益:但是,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在开放的国家中却会自动发生,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风险防范。 (2)经济全球化风险有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己使我国有了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入世”则会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外向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各种风险在我国发生的可能胜相当大,这必须引起洲门的警觉。 (3)经济全球化风险能循着各种传导机制在国家之间转移。风险在各个开放的国家之间传导主要是循着以下机制和渠道进行的:产业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汇率与外贸的传导机制:国际负债与投资的传导机制:游资与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等。 (4)经济全球化风险是可以防治的。通过研究这类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在国际间传导的规律,并借鉴发达国家防治风险的各种做法,提出在我国防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具体对策。探讨并提出风险的预警系统,力争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风险之所以能在各国之间传导、发生并对经济起破坏作用,除了经济开放的原因之外,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家的体制、政策、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若干缺陷和漏洞,如果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弥补和完善的对策,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行将会小得多,其破坏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 一(5)我国应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实施适度保护政策。面对经济全球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我国应对经济进行适度保护。WTO要求各成员国经济应全面开放,但也并不排斥发展中国家可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进行适度保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若干的行业和部门仍缺乏竞争力,因此,我国应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实施适度保护政策,以减弱经济全球化风险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 本文循着以下思路展开研究和探讨:(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系统探讨经济全球化对一个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会产生哪些利益?对金融、贸易、投资及各类产业会带来何种风险。(2)当一国发生风险后,是怎样传入另一国的?这种风险是循着什么渠道和传导机制在各国之间传导的。(3)在研究各国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风险可能在中国发生的特殊性。(4)针对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我国在经济全球不匕进程中应采取适度保护政策。中国一直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着,中国的市场将会对世界各国更加开放。在这个新时期中,中国已不可能继续实施以往的保护色彩较重的贸易政策,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但中国也不应立即推行自由度很高的贸易政策,因这是中国的 民族产业所难以承受的。这个新时期中我们应该实施何种贸易政策呢?本文认为,我们应 该实施符合中国国清的开放型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调查研究、数理统计与实证分析法。本研究课题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大量、系统地调查和搜集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然后对所搜集到 的资料进行微机处理和进行数理统计,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对策,对经济全球化风 险进行预测和治理。(2)微观分?

二、入世第一年 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第一年 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VAR模型的我国股票价格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总体内容和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与股票市场
    2.2 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
    2.3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
3 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股价波动的理论分析
    3.1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1.1 经济周期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1.2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1.3 国际贸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1.4 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描述
    3.2 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
        3.2.1 财政支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2.2 税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2.3 我国财政政策状况分析
    3.3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
        3.3.1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3.2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3.3 汇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3.4 我国货币政策描述统计分析
4 VAR 和 BVAR 模型介绍
    4.1 VAR 模型
    4.2 贝叶斯 VAR(BVAR)模型
5 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和相关检验的介绍
        5.1.1 指标的选择和解释
        5.1.2 相关检验介绍
    5.2 基 BVAR 模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2.1 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和滞后阶数的选择
        5.2.2 协整检验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4 BVAR 模型的建立
        5.2.5 实证结果
    5.3 基于 BVAR 的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平稳性检验和滞后阶数的选择
        5.3.2 协整检验
        5.3.3 BVAR 模型的建立
        5.3.4 实证结果
    5.4 基于 BVAR 模型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5.4.1 平稳性检验和滞后阶数的选择
        5.4.2 协整检验
        5.4.3 BVAR 模型的建立
        5.4.4 实证结果
    5.5 实证结论与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制度建设
        6.2.2 强化股票市场运行监管
        6.2.3 保护和培育投资者
        6.2.4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6.3 本文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2)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 ——基于中国特殊经济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2.1 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0.2.2 货币政策中的一些指标内涵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0.5 主要结论
第一章 货币政策体系的一般框架
    1.1 货币政策体系
    1.2 货币政策目标
        1.2.1 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调控
        1.2.2 稳定币值与通货膨胀
        1.2.3 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增长
        1.2.4 充分就业
        1.2.5 国际收支平衡
    1.3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1.3.1 法定存款准备金
        1.3.2 再贴现业务
        1.3.3 公开市场业务
    1.4 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
        1.4.1 一般利率传导机制
        1.4.2 一般信贷传导机制
        1.4.3 一般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1.4.4 一般财富传导机制
        1.4.5 一般汇率传导机制
        1.4.6 一般预期传导机制
        1.4.7 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的联系
    1.5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一般选择
        1.5.1 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经济环境
        1.5.2 选择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经济环境
        1.5.3 选择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的条件
        1.5.4 中介指标的选择和经济条件
    1.6 操作指标
    1.7 货币政策一般规则和框架
        1.7.1 货币数量规则
        1.7.2 利率规则
        1.7.3 麦克勒姆规则
        1.7.4 通货膨胀目标框架
    1.8 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评价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货币政策理论与经济环境
    2.1 剑桥学派的货币理论
    2.2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
        2.2.1 理论背景
        2.2.2 货币和货币政策理论
    2.3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2.3.1 新剑桥学派形成时的历史环境
        2.3.2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理论
    2.4 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
        2.4.1 货币学派的经济环境
        2.4.2 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
        2.4.3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2.5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2.5.1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应理论
        2.5.2 新古典综合派关于滞胀问题的货币理论
        2.5.3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府干预货币政策
    2.6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2.6.1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形成的经济条件
        2.6.2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经济理论
        2.6.3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政策
        2.6.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金融约束论
    2.7 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2.7.1 预期理论与合理预期理论
        2.7.2 合理预期条件下的货币中性和利率
        2.7.3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
    2.8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
        2.8.1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增长
        2.8.2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2.8.3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金融与经济增长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货币政策实践和经济条件
    3.1 美国战后货币政策实践和经济条件
        3.1.1 80 年代重新调整、摆脱“滞胀”的货币政策实践
        3.1.2 90 年代到现在,“新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实践
    3.2 日本战后货币政策实践
        3.2.1 日本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3.2.2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3.2.3 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3.2.4 2000 年后日本的货币政策
    3.3 西欧经济与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3.3.1 西欧战后经济发展和货币政
        3.3.2 欧洲中央银行建立后的货币政策
    3.4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
        3.4.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3.4.2 短期货币政策——经济稳定
        3.4.3 长期货币政策——经济发展
        3.4.4 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与货币稳定的矛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经济条件
    4.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
    4.2 中国货币政策特征
        4.2.1 中国货币政策多目标
        4.2.2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多样性
        4.2.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
        4.2.4 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为准则
        4.2.5 中国货币政策效果
    4.3 中国特殊的货币经济条件
        4.3.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体制
        4.3.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安排
    5.1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5.1.1 经济增长
        5.1.2 稳定货币
        5.1.3 经济结构协调
        5.1.4 保证就业
        5.1.5 国际收支平衡
    5.2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5.2.1 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5.2.2 “窗口指导”
        5.2.3 存款准备金
        5.2.4 公开市场业务
        5.2.5 再贴现
        5.2.6 其他直接调控工具
    5.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选择
        5.3.1 中国的利率传导机制
        5.3.2 中国的银行信贷传导机制
        5.3.3 中国的财富传导机制
        5.3.4 中国的汇率传导机制
    5.4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和框架的选择
        5.4.1 制定货币政策规则的目的
        5.4.2 我国备选规则的比较
        5.4.3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
    5.5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基准利率
        5.5.1 基准利率的特征
        5.5.2 基准利率的选取标准
        5.5.3 基准利率选取的国际经验
        5.5.4 我国备选基准利率的比较
        5.5.5 发挥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作用
    5.6 中国特殊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果预期
    5.7 构建中国特殊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3)我国关税政策宏观效应分析与关税征管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我国关税政策的回顾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关税理论分析及评述
    第一节 关税宏观效应分析及评述
    第二节 关税有效保护理论及其评述
    第三节 幼稚产业保护论及评述
    第四节 最优关税理论及其评述
    第五节 关税理论在实证中的应用
第三章 我国关税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关税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关系
    第二节 关税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关税政策对财政政策影响
    第四节 关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五节 关税与宏观经济的分析综述
第四章 关税收入和宏观经济指标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关税政策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关税和宏观经济指标的描述统计
    第三节 关税收入和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第四节 海关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相关分析
    第五节 海关收入和税收收入、外汇汇率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自主降低关税政策下进出口贸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税收政策与进出口政策
    第二节 降低关税政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和宏观经济指标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现代海关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
    第一节 关税征收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创新海关税收征管制度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第三节 完善税收征管作业模式
    第四节 创新关税技术实现征管技术现代化
    第五节 建立健全税收质量管理体系
第七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关税政策改革的总体目标
    第三节 我国关税征管制度的具体性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4)我国工业部门关税保护的动因结构、效应和优化——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与本文问题的提出
二、近年来我国工业部门关税水平和结构的变化
    1. 关税总体水平的变化
    2. 关税结构的变动
三、过渡期工业部门关税调整动因及其效果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1. 实证回归模型的选择
    2. 变量的选取
    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
    4.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四、过渡期工业部门关税调整的政策建议
    1. 纵向结构调整:关税升级精细化
    2. 横向结构调整:根据各产业国际竞争力设计关税

(5)网络组织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4 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网络组织的理论研究
    2.1 网络组织兴起的背景分析
        2.1.1 网络组织兴起的环境
        2.1.2 组织结构的演进
    2.2 网络组织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2.2.1 网络组织的定义
        2.2.2 网络组织的分类
        2.2.3 网络组织的特征
    2.3 网络组织产生的理论解释
        2.3.1 交易成本理论
        2.3.2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2.3.3 资源观理论
        2.3.4 学习理论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3.1 产业竞争力内涵
        3.1.1 产业竞争力的定义
        3.1.2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
        3.1.3 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
    3.2 产业竞争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3.2.1 比较优势理论
        3.2.2 新贸易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
        3.2.3 竞争优势理论
    3.3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3.4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状
        3.4.1 中国制造业基本情况
        3.4.2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状
        3.4.3 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战略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4.1 战略联盟的内涵
        4.1.1 战略联盟的含义
        4.1.2 战略联盟的特征
        4.1.3 战略联盟的类型
    4.2 战略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4.2.1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知识溢出
        4.2.2 生产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4.2.3 市场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4.2.4 知识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4.3 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规避
        4.4.1 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
        4.4.2 关系风险的分类
        4.4.3 关系风险规避的基本途径
        4.4.4 关系风险规避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应链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5.1 供应链联盟的内涵
        5.1.1 供应链联盟的含义
        5.1.2 供应链联盟的特征
        5.1.3 供应链联盟与战略联盟的比较
        5.1.4 供应链联盟的类型
    5.2 供应链联盟的组织价值分析
        5.2.1 规模经济
        5.2.2 范围经济
        5.2.3 联结经济
    5.3 供应链联盟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5.3.1 对生产要素条件的影响
        5.3.2 对需求条件的影响
        5.3.3 对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影响
        5.3.4 对企业经营战略与竞争的影响
    5.4 供应链联盟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机制
        5.4.1 供应链联盟的生命周期
        5.4.2 基于“牛鞭效应”的绩效风险
        5.4.3 合作中的竞争风险
        5.4.4 风险规避机制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动态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6.1 动态联盟的内涵
        6.1.1 动态联盟的含义
        6.1.2 动态联盟的特征
        6.1.3 动态联盟与供应链联盟的比较
        6.1.4 动态联盟的类型
    6.2 动态联盟的组织价值分析
        6.2.1 速度经济
        6.2.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6.2.3 网络经济
    6.3 动态盟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6.4 动态盟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规避
        6.4.1 动态联盟的主要风险
        6.4.2 动态联盟的风险规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7.1 产业集群的内涵
        7.1.1 产业集群的含义
        7.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7.1.3 产业集群与其它网络组织的比较
        7.1.4 产业集群的类型
    7.2 产业集群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7.2.1 产业集群的组织价值
        7.2.2 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7.3 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风险因素及规避机制
        7.3.1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7.3.2 结构性风险
        7.3.3 周期性风险
        7.3.4 网络性风险
        7.3.5 产业集群风险特征—相互增强机制
        7.3.6 产业集群的风险规避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实证分析
    8.1 案例一: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8.2 案例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6)变化·调整·适应——石油市场探寻新的平衡——“2007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篇:变化中的世界石油市场
    国际能源秩序和国际关系酝酿调整
        1.国际能源秩序正在变化:双下降、三上升, 游戏规则重新调整
        2.大国关系加速调整:乱世出英雄
        (1) 俄罗斯:借助能源谋求恢复昔日荣耀
        (2) 印度:很有希望的发展中大国
        (3) 中国:在和平发展中崛起的大国
        (4) 伊朗:核问题困扰中东和世界能源安全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1.世界经济增长强劲, 但格局生变
        2.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多, 但风险上升
        3.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前景乐观
        4.中国经济带动亚洲经济整体崛起
    世界石油工业在调整中发展
        1.上游领域:投资增加, 成本增高, 投资效果大打折扣
        (1) 上游领域投资现状及前景
        (2) 2001-2005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状况和效果评价
        2.炼油领域:风险增多, 竞争增强, 升级换代加速
    世界石油市场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平衡
        1.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变化
        2.影响未来石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 石油需求增长
        (2) 欧佩克的原油产量和剩余产能
        (3) 非欧佩克的原油产量
        (4) 是否还存在炼油瓶颈?
        3.关于Peak Oil (石油峰值) 理论的争论
    未来油价走势预测
        1.油价能否被准确预测
        2.油价走势预测
国内篇:中国石油市场运行与政策取向
    中国的石油市场运行
        1.中国经济形势良好, 工业和民用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上升
        2.成品油和燃料油消费引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增长
        3.石油需求增幅变化较大, 库存因素影响不可忽视
        4.对未来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测
    中国的石油政策环境
        1.不断完善的价格政策
        2.亟待改进的市场监管政策
        3.渐进式开放的进出口政策
        4.对未来石油政策走向的看法
    节能与石油替代
        1.汽车领域的节能潜力巨大
        2.替代能源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竞争力、资源可获得性、技术和环保竞争力
    中国石油市场应变对策与思考

(7)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论文题目的选择
    0.2 论文选题的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0.4 论文主要内容
    0.5 论文研究方法
1 石油安全及其相关问题
    1.1 石油安全问题的由来及演变
        1.1.1 石油及其特性
        1.1.2 石油安全问题溯源
        1.1.3 石油安全问题的演变
    1.2 石油安全概念的界定
        1.2.1 传统石油安全概念及其弊端
        1.2.2 环境资源法视角下石油安全概念之重塑
    1.3 石油安全问题的应对
        1.3.1 世界主要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
        1.3.2 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1.3.3 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2 法律与石油安全的保障
    2.1 法律保障石油安全之可能性
        2.1.1 法律能够将石油安全纳入调整范围
        2.1.2 法律通过促进效率和秩序保障石油的经济安全
        2.1.3 法律通过维护公平和正义保障石油的资源和环境安全
    2.2 法律保障石油安全之必要性
        2.2.1 石油安全法律之必要性
        2.2.2 石油安全法律体系之必要性
    2.3 中国应建立完整的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2.3.1 我国石油安全立法现状
        2.3.2 国外石油安全立法及其评析
        2.3.3 我国应建立完整的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3 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市场经济理论
        3.1.3 国家干预理论
    3.2 构建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现实基础
        3.2.1 我国石油体制的改革和变迁
        3.2.2 石油安全法律的国际影响因素
    3.3 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3.3.1 目的性原则——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3.3.2 工具性原则——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并重原则
    3.4 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3.4.1 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特征
        3.4.2 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实质
        3.4.3 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框架
4 石油矿业法
    4.1 石油矿业法与石油安全的保障
    4.2 石油矿业法主要制度
        4.2.1 石油矿业产权制度
        4.2.2 石油矿业行政管理制度
        4.2.3 石油矿业环境制度
        4.2.4 石油矿业法律责任制度
    4.3 中国石油矿业法的制度完善
        4.3.1 国家石油公司的定位
        4.3.2 石油矿业监管制度的重塑
        4.3.3 石油矿业税费制度的改革
        4.3.4 石油自营勘探和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制度创新
        4.3.5 地方石油环境立法的强化
5 石油业法
    5.1 石油业法与石油安全的保障
    5.2 石油紧急供应及中国的制度选择
        5.2.1 石油紧急供应制度的一般内容
        5.2.2 我国石油紧急供应的制度选择
    5.3 石油市场供应及中国的制度变革
        5.3.1 我国成品油批发零售市场现状及现行制度
        5.3.2 市场化方向的石油市场供应制度变革
    5.4 石油进出口贸易及中国的制度取向
        5.4.1 石油进出口贸易制度的一般内容
        5.4.2 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及制度取向
    5.5 石油炼制、储运及中国的制度应对
        5.5.1 石油炼制、储运业的特点及其制度规范
        5.5.2 我国石油炼制、储运业的特殊问题以及制度应对
6 石油消费法
    6.1 石油消费法与石油安全的保障
    6.2 石油消费法主要制度
        6.2.1 石油消费限制制度
        6.2.2 石油消费节约制度
        6.2.3 石油消费替代制度
    6.3 中国石油消费法的构建
        6.3.1 我国石油终端消费状况及其特点
        6.3.2 燃油税制度的推行
        6.3.3 燃油能效制度的建立
        6.3.4 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促进制度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第二章 入世前关于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影响的研究综述
    2.1 关于中国农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我国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的研究综述
    2.3 入世对农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
        2.3.1 关税减让
        2.3.2 进口关税配额
        2.3.3 逐步削减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
        2.3.4 削减出口补贴
        2.3.5 应对国外的非贸易壁垒
    2.4 小结
第三章 入世两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分析
    3.1 农产品进出口状况总体性分析
    3.2 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变动分析
    3.3 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变动分析
第四章 入世两年来农产品贸易变化的原因分析
    4.1 以前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
        4.1.1 研究品种的细化度
        4.1.2 研究的动态性
        4.1.3 入世前压力的提前释放问题
    4.2 入世后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
        4.2.1 产量与价格的变化
        4.2.2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4.2.3 卫生检疫等绿色壁垒的作用
        4.2.4 突发事件的影响——“非典与禽流感
        4.2.5 我国转基因政策的调整
        4.2.6 运输政策的调整——取消铁路建设基金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安排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二章 中国粮食供需短期趋势的实证分析:对“十一五”的预测
    一、灰色预测理论模型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供给预测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需求预测
    四、灰色关联分析
    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供需均衡与粮食安全
第三章 中国粮食供需的中长期趋势分析
    一、我国粮食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二、我国粮食供给的中长期预测
    三、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均衡分析
第四章 宏观经济与粮食安全:基于通货膨胀与粮价的分析
    一、关于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观点综述
    二、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与检验
    三、新一轮粮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四、评述与小结
第五章 制度、技术与粮食安全
    一、粮食波动与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二、制度变迁与粮食安全
    三、技术变革与粮食安全
第六章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揽子”政策选择
    一、宏观调控与粮食安全的国际经验比较
    二、粮食安全与粮食市场调控的目标体系
    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揽子”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1 导言
    1.1 研究的主题及意义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经济全球化主要标志辨析
    2.1 生产要素的全球化
    2.2 产品市场的全球化
    2.3 产业结构的全球化
    2.4 经营理念的全球化
    2.5 经贸规则的全球化
3 经济全球化:利益与风险并存
    3.1 经济全球化的一般利益
    3.2 经济全球化的一般风险
    3.3 从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深度看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4 资本全球化利益论
    4.1 资本全球化发展态势
    4.2 货币资本移动利益论
    4.3 跨国投资的内部化优势与内部化利益论
    4.4 兼顾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比较优势论
    4.5 实证分析:从小岛清的国际投资理论看日本汽车厂商的对华经贸政策
5 技术全球化利益论
    5.1 全球性技术转移的渠道与利益
    5.2 技术周期性跨国转移的规律与效益
    5.3 实证分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韩国经济快速崛起
6 贸易全球化利益论
    6.1 相互需求动因下的比较利益
    6.2 用比较成本和机会成本阐释的比较利益
    6.3 实证分析:从中韩贸易纠纷看世贸组织的保障条款与贸易利益的保障
7 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危机风险
    7.1 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国际传导速度加快、破坏性后果加重
    7.2 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传导机制
    7.3 防范被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策略分析
    7.4 实证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8 经济全球化中的债务危机风险
    8.1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负债经营的发展
    8.2 从负债经营到债务危机
    8.3 债务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探析
    8.4 实证分析:中国负债经营中潜伏的危机与问题
9 实证分析: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民族产业风险
    9.1 中国传统农业的危机与对策思考
    9.2 中国工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选择
    9.3 中国服务业的风险与发展策略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一:自由贸易在理论上经久不衰而实践中困难重重
    10.2 研究结论二:保护贸易在理论上效应明显而实践中缺陷亦明显
    10.3 政策建议: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选择:开放型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与本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四、入世第一年 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VAR模型的我国股票价格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D]. 轩慧芳. 暨南大学, 2014(03)
  • [2]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 ——基于中国特殊经济条件[D]. 赵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8)
  • [3]我国关税政策宏观效应分析与关税征管制度创新研究[D]. 陈集立. 吉林大学, 2007(05)
  • [4]我国工业部门关税保护的动因结构、效应和优化——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经验分析[J]. 黄建忠,王俊霖. 南开经济研究, 2007(03)
  • [5]网络组织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D]. 周红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6]变化·调整·适应——石油市场探寻新的平衡——“2007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J]. 卢向前,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 2007(01)
  • [7]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研究[D]. 陈兴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8]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D]. 伦爱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李萌.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10]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D]. 范爱军. 山东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入世元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