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周边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张萌[2](2021)在《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性能的方法确定重大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向,而面向一般建筑的基于(倒塌)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也将是未来地震区划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基于性能或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可以有效的保证所设计的建筑结构在未来一定年限内具备预期的风险或性能。然而,目前关于基于风险或性能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却十分匮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当前我国地震区划图单概率水准的地震危险性表达方式严重阻碍了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方法的应用。为了简便的表达全概率的地震危险性,给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系数k的地震危险性函数。首次提出“全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编制了我国大陆地区不同反应谱周期(PGA、0.2s和1s)的危险性特征系数k区划图。另外,研究认为具有较低k值的场点处于周边环境中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的位置,而具有较高k值的场点处于周边环境中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的位置。目前,我国现行的地震区划图仍是以一致危险性地震动为指标,对不同地区量大面广的一般建筑倒塌风险的一致性考虑不足。介绍了ATC3-06中地震风险积分的概念和ASCE 43-05推荐的设计因子法的原理,并对影响一致风险地震动的三个关键参数(易损性函数标准差、目标倒塌风险和设计地震动对应的倒塌概率)的取值进行了讨论,使用设计因子法得到了我国大陆地区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设计地震动图,分析了不同的参数取值对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结果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我国大陆地区不同反应谱周期(PGA、0.2s和1s)下基于50年倒塌风险0.5%的地震动区划图,提出了匹配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倒塌风险一致地震动参数确定的DF-AR经验函数方法。另外,以田湾核电厂为例对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重大工程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性能的地震动确定方法在重大工程的适用性。结合“五代图”的地震危险性资料,使用RG1.208中给出的基于性能的地震动确定方法得到了田湾厂址特定SL-2级地震动反应谱(GMRS)。当前的基于风险确定地震动的方法大都建立在泊松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和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评价方法。基于特征地震的BPT复发间隔模型和考虑断层破裂尺度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给出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使用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评价方法对鲜水河断裂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几种不同方案下该断裂带附近地区未来50年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分布情况(又称风险防治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极低超越概率的合理计算对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地震风险评价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极低超越概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极低超越概率计算方法。应用NGA-West2数据库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记录和Campbell-Bozorgnia给出的GMPE得到了15493个地震动残差并分析了残差的尾部形状,结果表明与对数正态模型相比,GPD能够更好地描述地震动残差在尾部的分布。使用峰值过阈(Peak-over-threshold,POT)法分别拟合了所有残差和三个不同震级范围的残差,分别与对数正态模型组合建立了总体GPD复合模型的和分组GPD复合模型来表征地震动的随机不确定性。PSHA的结果表明低超越概率的计算结果主要受地震动残差模型尾部的控制,四种地震动预测模型(不截断的对数正态模型、3倍标准差截断的对数正态模型、总体GPD复合模型和分组GPD复合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曲线在低于10-5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王斌[3](2021)在《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该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该区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因素及深大断裂活动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区、地震活动性、岩石圈动力学背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成功获得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近7 km深度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分析了松辽盆地深部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并依据松辽盆地及邻区纵向地壳结构特征、横向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NSYS通用模拟软件,以松科二井深部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开展了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松辽盆地及邻区在现今地球动力学背景下水平主应力大小、方位等,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带对应力场特征的影响,以及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利用ASR(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对松科二井深部岩芯进行地应力测试,获得了松辽盆地深部(6~7 km)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在沉积盖层火石岭组6296 m~633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为正断层应力环境,与沉积盖层内利用地震反射剖面观测到的许多高角度正断层的发育相吻合。在基底6645 m~6846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倾角均小于40°,为走滑兼逆冲的应力环境,与钻孔附近区域浅源地震(7~15 km)的震源机制解应力状态一致,即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和基底存在显着的应力状态差异,沉积盖层的伸展应力状态可能说明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沉积盖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有限的,保留了原来断陷期的正断应力环境,基底现今应力状态则显示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现今构造运动具有较密切的成生联系。2、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0~35 km地壳深度范围内,松辽盆地及邻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7.20~1027.0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3.00~994.00 MPa,垂向应力大小为7.83~1130.00 MPa。3个主应力在0~35 km深度范围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在0~7km深度范围内为σv>σH>σh,属于正断型应力状态,与实测得到的应力状态一致;7~35 km深度范围内为σH>σv>σh,表现为走滑兼逆冲应力状态,与松辽盆地内部的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反演的应力状态一致。松辽盆地及邻区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应力方位在地壳深部和浅部差异不大,除华北地块北缘及兴安地块部分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为NWW向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分区域现今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受各次级地块内地壳物性参数差异性以及断裂带的影响,松辽盆地及邻区各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差异性,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趋于稳定。3、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作为动力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地应力特征与深大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在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上,其剪切分量和正向挤压分量引起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和逆冲活动,因此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的挤压作用下,并被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右旋走滑所影响。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4](2021)在《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指出回顾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历程,重点从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和地震研究等方面,介绍了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从地震预测研究、基础研究、GPS台网监测布局和GPS解算精度与时效4个方面,对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朱成林[5](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谢卓娟[6](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程佳[7](2017)在《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在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我国大陆是全球板内地震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等多次发生8级强震的地震活动区带。这些地震带频繁活动,在历史上发生了诸如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等特大灾害型地震,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近年来发生的2008年汶川8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地震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亟需在中国大陆建立合理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资料、大地测量形变数据等相关资料来建立科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是目前建立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时的突出问题。在地震断层成因提出后,地震预测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震预测也从特征地震模型等早期确定性预报到后期的概率性地震预测模拟,并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均可以分为震源区划分、地震-频度关系和分布特征、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场地地震危险性等四个步骤,并可分为时间相依和时间独立的两种概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在全球陆续展开,并成为目前全球地震灾害防御中最为倚重的结果,而近年来包括汶川地震和日本Tohoku地震等特大灾难性地震的发生却超出了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结果,也让地震空区理论和准周期模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低速率断裂发生强震(如2008年汶川8级地震),以及区域发生超过历史震级的强震等问题需要在新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得到重视。2016年我国发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也在各个环节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其中包括了地震目录主要以面波震级MS为标度,而与断层破裂尺度联系更为紧密的矩震级MW未有使用;同样在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需要使用MW震级,断层破裂长度与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是否合理也未在其出版的宣贯教材中进行表述;地震发生率的计算上,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将震源区分为地震统计区、背景源和构造源。对于中、强地震的分配上侧重于主要断裂的地震发生率,即详细的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性较高;而对于其它背景源地震发生率的分配上则以经验为主,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分配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时,多采用历史最大地震作为约束,并使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否会对地震矩释放率产生影响,以及未来是否会发生超过断层破裂段长度或者历史地震最大震级的地震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使用一个更为科学且合理的计算步骤来进行中国大陆地震危险性预测,而非对每个环节经验性处理后进行叠加,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为后续进一步修改该模型和对区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基于上述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的诸多问题,本论文在中国大陆最新出版的构造断裂图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目录、历史地震破裂等资料;并以川滇地区为例,将使用全球地震模型(Global Earthquake Model,GEM)提供的开源软件Open Quake及其主要工具箱HMTK,包括了目录分析、地质数据材料处理、构造应变率分析等对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进行分层建构和计算结果分析。一、编译中国大陆统一的MW震级目录我国拥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地震记录,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需要与断层破裂更为直观的矩震级MW目录。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以面波震级MS为震级尺度的地震目录编译成一个统一的矩震级MW目录对于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至关重要。结合中国MS地震目录与全球MW目录(包括了全球质心矩目录:Global CMT目录,和国际地震中心-全球地震模型目录:ISC-GEM目录)中的相同事件,本文提出了约束型正交回归法分三个时间段(1900-1965、1966-1975和1976-2015)和震级大、小两部分(MS≥7.0和MS<7.0)来推导MS-MW之间的统计关系,将无MW震级值转化为MW值,并将目录中未有的但却出现在其它目录中的地震,加入到本文最终给出的新MW目录中。最终统一的MW目录含有约15,700个4.0级以上地震,较中国MS目录中增加了4,000余个地震,并远多于全球MW目录的1,400次地震事件。为了进一步分析目录的完整程度,将中国大陆分为东、西部(以105°E为界)进行统计分析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认为中国大陆东部的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明显早于大陆西部,这与我国东部人口聚集程度以及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有关。从根据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计算的震级-频度关系看,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部,而中国大陆东部0.88的b值较西部0.96的b值小。最终给出的MW目录以及这一完整性震级内的地震和震级-频度关系将被用于本论文中国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二、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尺度的统计关系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地震动模拟时,需要根据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断层破裂参数;而根据全球地震数据得到的统计关系是否适合于板内地震构造环境下的中国大陆需要进行统计检验。目前基于中国大陆破裂参数给出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关系主要集中在地表破裂的参数与MS震级上,需要建立适合于中国大陆的矩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以便用于后续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本文使用了正交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90次中、强震的破裂参数,给出了中国大陆东、西部(以105°E为界)各自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统计关系。本文的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震级与破裂长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存在着显着不同。对于中国大陆西部的地震,本文的回归结果与全球数据的回归结果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中国大陆东部地区走滑型地震占绝大多数,本文给出的中国大陆东部走滑型地震的回归直线斜率明显较西部小。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西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低应力降的弥散板块边界,而中国东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高应力降的板内构造环境中。从给出的破裂面积与MW之间的统计关系看,中国大陆西部走滑型地震MW≤6.70的MW与RA间统计关系同样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三、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在对川滇地区的地震灾害模型建立过程中,根据区域构造特征、断裂活动习性和地震分布以及震源机制解特征,将川滇地区及其周边大致分为了11个主要震源分区,即缅甸俯冲带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川滇震源分区、东南沿海震源分区、华南震源分区、龙门山震源分区、喜马拉雅震源分区、巴颜喀拉震源分区、羌塘震源分区、西秦岭震源分区、汾渭震源分区。在对地震目录除余震后得到各震源分区的G-R关系,并根据应变率模型计算出各震源分区衰减型G-R关系中的拐角震级mc。结果显示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和龙门山震源分区的b值分别为0.76、0.87和0.83,显示各震源分区的地震活动性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这些G-R关系中的参数,可将每个震源分区的应变率积累量根据衰减型G-R关系转换为各震级档积累频次;并与断层滑动速率根据截断型G-R关系转换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调节震源分区发震层深度与耦合系数乘积,以及断裂滑动速率进行分析,从而对区域应变率所对应的各震级档地震频次进行总量控制;区域应变率给出的G-R关系与震源分区内所有断裂滑动速率给出的G-R关系的差值即为震源分区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并根据地震活动性平滑分析结果分配到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这一方法与其它模型相比,不仅可以合理地将地震分配到断层活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还允许震源分区内发生超过历史最大地震的特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而这些特大地震需要被分配到较长地断层上,因此在本文断层模型中仍然保留了大型断裂或其主要部分,没有对断层进行详细分段。四、OpenQuak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基于所建立的震源模型,利用逻辑树模型中的多个地震动预测方程和OpenQuake计算引擎,并结合了泊松分布的条件概率分布特征,计算了川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所引起的PGA分布特征,其中包括了断层运动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和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断层引起的PGA预测分布显示高值主要集中在大型高速断裂带上,如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其周边的PGA值一般均大于0.4 g。这些大型高速断裂带并没有进行详细分段,震源区内的特大强震被分配到这些断裂上,因此这些断裂周边的PGA值较大。断层给出的结果主要反映了长期构造应力加载下,区域主要强震发生的概率,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特大地震的年发生率可能仅为万年一遇或者更低,如龙门山震源区给出的MW 8.0地震的发生率仅为6×10-5,即1.7万年1次,而与汶川MW 7.9同级别地震则约为5000年一遇。通过平滑分析地震活动性所得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主要是对历史地震目录的一个反映,也基本上与小区域的复杂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结果看,在川滇地区其结果也基本与断层引起的PGA分布相似,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红河断裂带北端附近、滇西南的盈江地区等附近存在高值区,显示地震的弥散分布和小区域的构造复杂性;而在鲜水河断裂带这样的大型走滑断裂带附近,由于断裂单一且清晰,该地区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值则一般较小。综合两者引起的预测重现期为475年的总PGA分布特征,其结果与背景地震发生率引起的PGA分布相似,预测高值区也基本位于断裂附近,如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等。这一结果与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比较,本文结果在断裂带附近明显高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给出的结果,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着眼于地震模型中对于特大强震的预测,本论文没有利用较小的断层间的分段标志来将断裂划分为多个断层段,而是根据TGR关系和区域应变率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可能地震以及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率来分配,并将这些地震分配到大型断裂上。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根据断层分段并根据经验统计关系来给出最大震级,或者依据历史地震最大震级来给出相应值;本论文预测的最大震级、断层破裂长度所能承载的最大震级均较大,因此计算结果明显较大,所引起了断层周边预测PGA值也较大。从地震频次看,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在强震发生率上也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高,而龙门山震源分区则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低,因此在川滇震源分区和滇西南震源分区,本文结果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的PGA预测高值更为明显。另外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在分析潜在震源区地震空间分布时,采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将降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总的地震矩释放量;尤其是在大震级档时;本文以0.1为震级档,相应地模拟出的地震矩释放率更接近现实情况。从PGA预测值的形状看,本文的结果基于断裂错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的叠加而得到,这样其形状在很多地区并不与小区域内主要断层呈现较高的吻合;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主要基于潜在震源区展开,几乎所有的强震都被分配到潜在震源区内,因此其结果与断层的吻合程度更高。与全球地震灾害评估项目(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GSHAP)结果相比,本文结果与GSHAP给出的结果相似程度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GSHAP过度强调了高速滑动断裂及其强震活动性的影响,而对于一些低速或者次要活动断裂带的作用有所弱化,如龙门山断裂带、红河断裂带、马边断裂带、虎牙断裂带等地区。由于同样采用了潜在震源区的方式,GSHAP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一样,与断裂带的吻合程度较本文结果要高。从上述结果看,本文结合断层滑动速率以及背景地震发生率来研究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方法,既考虑到断裂的滑动在区域地震中的支配作用,也照顾到板内地震发生的弥散性,区域块体内部断裂的复杂性等特点,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的结果,与实际的地震分布符合程度更高。综合上述结果,本论文给出的结果较前面的模型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误差。本结果在前期资料准备、地震灾害模拟的标准化处理和科学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与现有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全球地震灾害图的对比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也为后期逐渐改善现有的模型提供了基础。
李斯颖[8](2016)在《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数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空间分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在空间数据的处理上有着很大的优势。空间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地震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尝试使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地震数据的空间分布,利用空间分析模型解决地震相关问题。但是传统的空间方法在地震数据的处理上还有不尽全面之处,如空间尺度的选择问题,或是传统程式化的空间模型不足以解决复杂的地震问题。本文对空间统计分布中的Anselin Local Moran’s I算法进行研究,指出其在空间检索距离上存在的问题,尝试使用Ripley’s K函数来确定该算法的空间检索距离。另外,除了传统模型之外,本文尝试结合空间模型与地震数据,建立地震学科专有的应用模型。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中国大陆1991年来五级以上地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布参数和Global Moran’s I指数,研究数据的分布与聚集程度,以Anselin Local Moran’s I算法为工具,将中国大陆近年来地震数据分为三个类型,探索类型的集群特征;收集1991年来中国大陆的地震烈度分布图,根据烈度区的位置及形状选择相应的地图投影进行数字化,绘制地震综合等震线图。2.将1900年以来中国周边海域的地震数据划分为南海,东海,黄、渤海三个数据集,分析每个数据集的分布与聚集程度,寻找数据在震级上的聚类与异常值;在1900年以来中国周边海域的五级以上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缓冲模型,通过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得到地震的烈度分布图,最后应用叠置模型,得到中国周边海域地震综合等震线图。3.结合空间模型与影响烈度,基于1900年以来的地震数据,根据地震数据的数量与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钓鱼岛、黄岩岛作为目标点,建立起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果,推测未来50年内目标点可能遭受到的影响烈度。
常利军[9](2014)在《基于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研究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特征》文中提出中国大陆及邻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四个重要的板块强烈交互作用,东部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西部受到印度板块的碰撞作用,形成了诸多俯冲带、造山带及数千公里的大陆离散变形带。因此,中国大陆及邻区是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提高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变形特征认识对理解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动力学含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通过联合地表变形场和地幔变形场来分析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岩石圈壳幔耦合程度和软流圈的地幔流特征。本研究收集了位于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共1800个台)记录的)CKS (SKS, SKKS, PKS)波形资料,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和叠加分析方法测量了每个台站的各向异性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并利用他人在区域内993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得到的横波分裂参数,一起组成表征地幔变形场的数据集;并利用发表的~3600个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测量数据,采用连续样条函数方法求取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表连续变形场(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根据应变率分布和岩石圈构造特征,按照高应变率和厚岩石圈区域采取岩石圈变形模式分析,定量求取和确定每个测点的岩石圈变形类型(左旋简单剪切、右旋简单剪切和纯剪切变形),通过预测的横波分裂参数与实测参数的对比来确定岩石圈壳幔力学耦合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符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属于壳幔耦合特征,如青藏高原、天山造山带、阿尔泰造山带、台湾造山带、琉球岛弧等构造单元,但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带—喜马拉雅碰撞带、日本和稳定的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区域,可能由于板块的俯冲导致的复杂构造变形或一种古老的“化石”各向异性并不符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在低应变率和薄岩石圈区域采用简单软流圈变形模式分析,假设各向异性是由于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圈之间的运动速度差异引起的。基于预测的地幔流和地表速度场模拟的快波方向与XKS波分裂快波方向之间的比较,通过迭代反演确定了最佳地幔流。研究结果显示,长白山火山活动区将中国东部下面软流圈地幔流分成两部分,北部顺时针旋转的地幔流向东运动,指向东方向太平洋俯冲带,而南部顺时针旋转的地幔流自北向南由向南运动到向西南运动的变化,指向西南的缅甸俯冲带和巽达俯冲带。长白山火山活动区下的热地幔上涌使得中国东部软流圈地幔流分成流动方向相反的两部分,北部的顺时针旋转的地幔流向东运动,而南部的顺时针旋转的地幔流自北向南,由向南运动到向西南运动。而在蒙古地区拟合的最佳软流圈地幔流为顺时针旋转的地幔涡流,其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回转,以及巨厚岩石圈的西伯利亚克拉通的几何形态相关。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板片、巽达板片和缅甸板片的俯冲作用和后撤/回转作用导致了中国大陆及邻区顺时针旋转的软流圈地幔流,使得与岩石圈底部产生了一个水平差异运动,在软流圈中产生一个与简单剪切一致的变形结构,进而形成了研究区所观测各向异性。
刘艳琼[10](2013)在《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的汶川地震、集集地震、昆仑山口地震、土尔其伊兹米特地震等都引起了大规模的地表破裂,其可能对道路、桥梁、隧道、大坝、输油(气)管网、通讯电缆等大型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巨大资产损失。因此,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已经成为岩土地震工程中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地表永久位移的分布特征研究对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剖析了地震发生的机理和发生过程。认为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可以描述为断层及其分割的地块组成的不稳定系统在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局部失稳过程或界面材料破坏的过程,并从数学、力学等理论角度作了描述。构造应力与强震活动具有密切联系。文中综述了GPS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成果,介绍了我国大陆及周边动力学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及其分割的活动地块为研究对象,应用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了研究区域内最近三次破坏性地震—昆仑山口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前后的断层—活动地块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应力、应变、位移状态与地震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初步推断研究区域内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为鲜水河断裂带西北段、映秀-北川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某区域内活动构造发生地震有一定的规律性。文中比较分析了现今常用地震发生模型的方法及其适宜性。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指定活动断层的地震发生模型选定的方法和步骤。联合历史地震和探槽确定的古地震增补的地震序列,给出了几条断裂的特征地震,即:鲜水河断裂带上M≥7.0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41年,特征地震震级为712;小江断裂带上M≥7.0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58年,特征地震震级为712。联合构造应力作用下地壳运动动力学的模拟结果和断层的特征地震发生模型,可以估计断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评估方法分近断层场地和远离断层场地两部分来处理,近断层场地采用了基于Cornell地震动框架的地表永久位移的概率分析方法和设定地震分析方法,其中考虑了震级—破裂尺度关系、永久位移分布模式和位移衰减模型。统计了汶川地震中沿断裂的永久位移分布,论证了永久位移分布模式的适用性。应用上述方法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上的最大永久位移,得到其近场的最大永久位移估值。对于远离断层场地,提出了基于Mindlin解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方法,并以鲜水河断裂为例,对活动断层有限范围内的地表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震中距为26km处的场址处,位移分布已比较均匀,且相对平缓,三个方向相距100m的相对位移分别为1、1和2cm。总之,本文剖析了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对断层附近的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应力、GPS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估计了发震的敏感部位;依据历史地震、现代地震和古地震的统计关系,确定地震发生模型,估计了断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进而评估了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以大岗山水坝工程为应用背景进行了实例验证,提出了一套应用于工程地震的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的评估体系。
二、我国周边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周边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震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现状 |
1.1.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方法 |
1.1.3 地震风险评估 |
1.1.4 极低超越概率地震风险评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危险性函数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地震危险性曲线表达方法 |
2.2.1 分段直线拟合 |
2.2.2 幂函数拟合 |
2.3 地震危险性特征系数表达法 |
2.4 实例分析 |
2.5 特征系数k与地震环境关系分析 |
2.6 全概率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技术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计算方法 |
3.2.1 风险积分方法 |
3.2.2 设计因子法 |
3.3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输入参数分析 |
3.3.1 易损性函数的标准差β |
3.3.2 目标倒塌风险P_F |
3.3.3 设计地震动对应的倒塌概率p |
3.4 基于倒塌风险的地震动确定 |
3.4.1 我国大陆地区基于风险的PGA |
3.4.2 DF-AR曲线拟合 |
3.5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 |
3.5.1 基于风险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方法 |
3.5.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性能的设计地震动确定 |
4.1 基于性能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 |
4.2 田湾厂址设计因子DF的确定 |
4.3 厂址特定SL-2 级地震动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分析 |
5.1 引言 |
5.2 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
5.2.1 特征地震的震级模型 |
5.2.2 特征地震的复发间隔模型 |
5.2.3 地震动衰减关系 |
5.2.4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 |
5.3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分析 |
5.3.1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
5.3.2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
5.4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地震风险分析 |
5.5 考虑地震易损性时变特性的地震风险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低超越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极值理论与GPD |
6.3 数据和结果 |
6.4 不同震级GPD拟合 |
6.5 对PSHA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2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
1.2.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2.4 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 概述 |
2.2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活动分区 |
2.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2.4 松辽盆地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
2.4.1 研究区地壳厚度分布特征 |
2.4.2 研究区深部波速结构特征 |
2.4.3 研究区地壳泊松比特征 |
2.5 地壳形变特征 |
2.6 小结 |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
3.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背景 |
3.1.1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
3.1.2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方向 |
3.2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地应力测量研究 |
3.2.1 大陆科学钻探与地壳深部地应力测量 |
3.2.2 松科二井简介 |
3.2.3 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概述 |
3.2.4 松科二井ASR实验设备及测试样品 |
3.2.5 ASR古地磁定向方法 |
3.2.6 松科二井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4.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
4.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4.1.2 三维地质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构建 |
4.1.3 材料介质参数选取与计算 |
4.1.4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 |
4.1.5 主要活动断裂 |
4.2 模拟结果合理性检验 |
4.3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应力值分布特征 |
4.3.2 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松辽盆地应力场成因机制探讨 |
5.1 深大断裂对该区不同深度应力场特征的影响 |
5.1.1 敦化-密山断裂 |
5.1.2 依兰-伊通断裂 |
5.1.3 嫩江断裂 |
5.2 深大断裂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松辽盆地应力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PS观测台网 |
1.1 早期观测 |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1.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
1.4 GPS数据资源共享与发展 |
2 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2.1 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 |
2.1.1 GPS数据处理软件 |
2.1.2 GPS坐标时间序列 |
2.1.3 GPS基线时间序列 |
2.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 |
2.2.1 水平速度场 |
2.2.2 垂向速度场 |
2.2.3 应变率场 |
2.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 |
2.4 地震研究 |
2.4.1 同震形变场 |
2.4.2 高频GPS应用 |
2.4.3 GPS震后形变监测 |
2.5 广泛的影响 |
3 面临的问题 |
3.1 地震监测预报难题尚未解决 |
3.2 基础研究缺乏突破 |
3.3 站点密度有待提高 |
3.4 GPS解算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
4 发展方向 |
4.1 强化地震预测研究目标导向 |
(1)强化中长期地震预测,完善GPS在发震地点和震级预测的方法和应用。 |
(2)加强GPS用于短临预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
(3)强化断层滑动行为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地震危险性。 |
(4)提高断层滑动瞬态变化过程的监测能力。 |
(5)GPS分析研究要从地表到地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转换。 |
(6)加强GPS与InSAR、地震波等多元数据、多学科融合应用。 |
4.2 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
4.3 统筹数据资源,优化GPS监测布局 |
(1)充分利用连续站资源,适当减少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 |
(2)加强西部地区观测密度。 |
(3)构建活动块体边界带的综合观测体系。 |
(4)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细部观测,获取精细变形特征。 |
(5)在“十四五”期间,推进GPS台站加密建设。 |
4.4 重视基础工作,加强GPS解算精度和时效 |
5 结语 |
(5)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
2.1.1 沂沭断裂带 |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
2.2 区域构造单元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主要构造单元 |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
3.1.1 GPS观测概况 |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简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
选题依据 0.2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1 |
全球地震危险性预测历史 1.2 |
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模型(PSHA) 1.3 |
震级-频度关系 1.4 |
概率预测模型 1.5 |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 1.6 |
中国大陆现今地震灾害模型中有待解决问题 1.7 |
全球地震模型(GEM)及其地震灾害模拟软件OpenQuake 1.8 |
本论文主要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 |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1 |
地震目录的选取 2.2 |
震级关系的回归分析 2.3 |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4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中国大陆地区震级与破裂参数的统计关系 3.1 |
现有的震级-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2 |
中国大陆现有的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3 |
建立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统计关系 3.4 |
讨论与结论 3.5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 4.1 |
震源模型的构建流程 4.2 |
川滇地区构造背景 4.3 |
地震发生率的分配 4.4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与讨论 5.1 |
强地面运动预测方程 5.2 |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计算与结果 5.3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
主要研究工作 6.2 |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6.3 |
论文存在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Brief |
introduction |
to |
the |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8)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章节安排及主要思路 第二章 空间分析方法体系 |
2.1 空间数据 |
2.2 空间位置 |
2.3 空间分布 |
2.3.1 空间分布参数 |
2.3.2 Moran's I分析 |
2.4 空间模型 |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近年地震数据的研究 |
3.1 地震数据及位置 |
3.2 空间分布统计 |
3.2.1 大陆地震的空间分布参数 |
3.2.2 大陆地震的Moran's I分析 |
3.3 中国大陆地震综合等震线的绘制 |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周边海域地震数据的研究 |
4.1 地震数据及位置 |
4.2 中国周边海域地震的空间分布 |
4.2.1 南海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
4.2.2 东海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
4.2.3 黄海及渤海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
4.3 中国周边海域综合等震线的编制 |
4.4 小结 第五章 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模型分析 |
5.1 模型准备 |
5.1.1 问题分解 |
5.1.2 模型编辑 |
5.2 模型应用 |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附录1 本文所使用到地震烈度图目录 附录2 钓鱼岛周边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目录 附录3 黄岩岛周边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基于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研究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结构 第二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深部地球物理和壳幔变形研究进展 |
2.1 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 |
2.1.1 地壳厚度 |
2.1.2 岩石圈厚度 |
2.1.3 中国大陆周缘俯冲带形态特征 |
2.1.4 地震活动特征 |
2.1.5 构造应力场 |
2.2 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 |
2.3 中国大陆及邻区壳幔各向异性研究现状 |
2.3.1 地壳各向异性 |
2.3.2 上地幔各向异性 第三章 理论和方法 |
3.1 理论知识 |
3.1.1 表征地幔变形场的横波分裂各向异性参数分析 |
3.1.2 用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联合分析地表变形场 |
3.1.3 岩石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分析 |
3.1.4 简单软流圈变形模式分析 |
3.2 具体方法 |
3.2.1 各向异性参数的测量 |
3.2.2 地表变形场的测量 |
3.2.3 壳幔耦合程度的约束 |
3.2.4 软流圈地幔流测量 第四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
4.1 宽频带地震台站和远震横波分裂资料 |
4.2 XKS波分裂测量分析和地震各向异性参数集 |
4.2.1 地震计波形记录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
4.2.2 XKS波分裂测量分析 |
4.2.3 地震各向异性参数集 |
4.2.4 追踪双层各向异性 |
4.3 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
4.3.1 快波偏正方向Φ的分布 |
4.3.1.1 中国大陆西部 |
4.3.1.2 中国大陆东部 |
4.3.1.3 中国大陆邻区 |
4.3.2 各向异性强度(快、慢波时间延迟δt)分布 |
4.4 中国大陆及邻区各向异性层位置 |
4.4.1 由时间延迟估算各向异性层厚度 |
4.4.2 地壳各向异性的约束 |
4.4.3 各向异性层位置 |
4.5 各向异性成因探讨 第五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和软流圈动力学特征分析 |
5.1 地球物理数据 |
5.2 由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确定地表连续变形场 |
5.2.1 地表连续速度场特征 |
5.2.2 地表连续应变率场特征 |
5.2.3 不同变形模式分析的研究区域划分 |
5.3 岩石圈变形模式特征分析 |
5.3.1 联合分析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测量数据 |
5.3.2 计算结果分析和讨论 |
5.3.2.1 青藏高原 |
5.3.2.2 天山造山带及邻区 |
5.3.2.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 |
5.3.2.4 台湾造山带 |
5.3.2.5 日本和琉球岛弧 |
5.3.2.6 贝加尔裂谷带及其以北区域 |
5.4 简单软流圈变形模式特征分析 |
5.4.1 联合分析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测量数据 |
5.4.2 模拟结果分析和讨论 |
5.4.2.1 绝对板块驱动的软流圈地幔流 |
5.4.2.2 存在小尺度的软流圈地幔对流 |
5.4.2.3 软流圈变形模式讨论 |
5.5 小结 第六章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岩石圈变形特征分析一——个岩石圈变形异常剧烈的典型例子 |
6.1 横波分裂测量数据和分析 |
6.1.1 数据 |
6.1.2 方法 |
6.1.3 横波分裂结果和分析 |
6.1.4 各向异性层的分布和厚度 |
6.2 联合分析横波分裂和地表变形场数据 |
6.3 讨论和结论 第七章 总结 |
7.1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幔变形场特征 |
7.2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表变形场特征 |
7.3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变形特征 |
7.4 中国大陆及邻区软流圈变形特征 |
7.5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10)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
1.2.2 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
1.2.3 断层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
1.2.4 地震地表永久位移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震发生物理过程的剖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失稳过程描述地震的发生 |
2.2.1 体系的平衡 |
2.2.2 总体描述解的唯一性丧失 |
2.2.3 局部描述解的唯一性丧失 |
2.3 界面材料破坏过程描述地震发生 |
2.3.1 界面位移间断条件 |
2.3.2 界面本构关系 |
2.4 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
2.4.1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进展 |
2.4.2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 |
2.4.3 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
2.5 GPS 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断层活动特征的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 |
3.1 引言 |
3.2 中国大陆及周边动力学环境 |
3.3 川青地块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
3.4 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特征 |
3.4.1 鲜水河断裂带 |
3.4.2 龙门山断裂带 |
3.4.3 东昆仑断裂带 |
3.5 主要断裂上的历史地震统计 |
3.5.1 区域历史地震记录 |
3.5.2 区域地震震中分布特征 |
3.6 川青地块运动动力学模拟 |
3.6.1 模型的建立 |
3.6.2 参数确定 |
3.6.3 计算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动断层的地震发生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发生模型的分类 |
4.2.1 泊松随机模式 |
4.2.2 丛集模式 |
4.2.3 准周期模式 |
4.2.4 各类地震发生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4.3 断层地震发生模型的选择 |
4.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模型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几何分段特征 |
4.4.3 地震活动性的分析 |
4.4.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特征地震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断层场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 |
5.1 引言 |
5.2 方法介绍 |
5.2.1 永久位移概率评估方法 |
5.2.2 应用特征地震模型的永久位移概率估计 |
5.2.3 设定地震的确定 |
5.2.4 断层模型参数 |
5.2.5 永久位移衰减模型 |
5.3 适宜性分析 |
5.4 算例分析 |
5.4.1 设定地震的确定 |
5.4.2 断层基础信息 |
5.4.3 计算模型的参数确定及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远离断层场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 |
6.1 引言 |
6.2 方法介绍 |
6.3 实例计算 |
6.3.1 设定地震 |
6.3.2 有限震源模型参数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四、我国周边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D]. 张萌.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D]. 王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4]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 地震研究, 2021(02)
- [5]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D]. 程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8]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的研究[D]. 李斯颖.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4)
- [9]基于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研究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特征[D]. 常利军.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10]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D]. 刘艳琼.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