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说”的有效环境

在语言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说”的有效环境

王莉

(中牟县百花路幼儿园河南中牟451450)

【摘要】3-6岁的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从语言机制上说,随着大脑的迅速发展,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也相应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但由于幼儿时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幼儿阶段,老师在语言活动中能有意识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注重适宜语言教材的选择,引导幼儿积极、健康、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两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说”的有效环境:(1)创设语言活动的显性环境,在和环境材料的互动中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2)注重隐性的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大胆说的支持环境。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言教学环境;肢体语言

3-6岁的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从语言机制上说,随着大脑的迅速发展,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也相应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但由于幼儿时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幼儿阶段,老师在语言活动中能有意识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注重适宜语言教材的选择,引导幼儿积极、健康、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创设语言活动的显性环境,在和环境材料的互动中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这是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及教师积极地相互作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的、小组的和个别的。如,大班的看图讲述《粉红色的雨靴》,导入活动后,让幼儿每两人一组看一份小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运用语言进行讲述的机会。在集中讨论时,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暂不做回答,而是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讨论,鼓励幼儿自己找出答案。因为提问的幼儿有一个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应答的幼儿有一个倾听——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每一个幼儿都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想象,阐述观点或看法。这样,真正体现出了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使孩子们从“学会”到“会学”。

针对几种不同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讲述活动和文学欣赏活动的内容取材是非常方便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谁的脑子里没有很多的故事、儿歌、童话,再说这种东西随处可见,翻开任何一本学前教育类书籍和杂志,就能够找到好多很好的文学作品。

运用多角度观察的方法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讲述活动往往从幼儿对图片的观察或对讲述对象的操作开始,再引导幼儿理解对象,最后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

对于讲述活动和早期阅读,我们主要运用多角度观察的方法,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案例:早期阅读《大卫不可以》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绘本,讲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主人公的形象很接近孩子,看到大卫做的事情孩子们都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中间的内容都是平行,没有时间顺序,通过一课多研,最后,我们采用了一次性投放多幅图片,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进行观察理解并讲述“图中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从哪里看到并肯定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不仅提高了,讲述的过程中对同伴也是个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又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在引导幼儿用图中景物向妈妈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时,我说:“孩子,老师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景色,试着说一说你对妈妈与众不同的爱。”孩子们聚精会神的观察,连最不起眼的小草、小蘑菇、远处的小路、小溪……都说出了自己对妈妈那份特殊的爱。

运用图解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的内容,激发幼儿“说”的兴趣;文学欣赏活动往往开始于教师出示的作品,重在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欣赏文学作品之美,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往往就能讲出来。从这种活动的过程来看,教学过程容易组织,因此,整个活动过程不会发生太大的意外,控制不了的情况比较少。

对于文学活动,主要采用图解的方法进行。在语言活动中,图解的方法其实就像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图谱一样。例如教学案例:文学活动《一对蝈蝈吹牛皮》教师借助两只蝈蝈的图片,把儿歌的结构展示出来,帮助孩子理解记忆,这样降低了活动的难度,激发了孩子“说”的兴趣。

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丰富语言教育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肢体语言,也叫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表情和眼神等来表情达意。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得体地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早期阅读《好饿的小蛇》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理解图书画面内容是,做了几个吞咽的夸张动作,有了老师第一次的引导,当孩子再看到老师做这个动作时就会大声说“啊呜,咕咚!吃到了肚子里”。同样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全过程围绕一个问题“兔妈妈与小兔的爱,谁的更多一些?”于是,我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还不时借助肢体语言引导孩子模仿、比对、猜测、理解;相同的还有在早期阅读《獾的美餐》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一起表演“扑、抓”动作,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阅读内容,还激发孩子边表演边说,这是一种体现幼儿和教师双主体的活动,是老师轻松孩子快乐的有效教学策略。

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帮助幼儿的学习理解;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语汇。从幼儿的认知过程来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词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个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一般采用依教学挂图进行,挂图画面单一,缺乏变化,想真正达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组织教学很费劲;而运用多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习词汇“模糊”和“清晰”这一对反义词,为使幼儿更容易感知、理解,老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将画面慢慢地演示由模糊到清晰的转变过程,让幼儿观察。通过直观的感知、比较,幼儿印象比较深刻,达到了掌握语汇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情境,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诗歌、散文以其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美育功能,如何使幼儿在学习诗歌中感受其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单靠简单呆板的挂图,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难以让他们展开“浮想联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录像、录音、电脑动画、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态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理解、接受特点,成为实现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过程和手段。如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汉字》,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出淡色素雅的中国水墨画,然后隐约显出古色古韵的象形字,并配以古筝伴奏。先给幼儿带来了韵味十足的视觉、听觉冲击,进而通过让孩子找字、认字,一步步揭示出中国文字的由来和从绘画到符号的演化进程。整个活动始终体现“美”的情感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中国文字的美融入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能用他们的眼睛、耳朵充分地去感受祖国文化的韵味,发现其中的奥秘,也激发他们对文字的兴趣。

又如大班欣赏诗《春天的秘密》,诗歌意境优美,朗朗上口,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老师播放有关春天景色的录像片,以其多彩绚丽的画面,强烈地吸引住了幼儿的眼球,并配有诗歌录音,融声、色、图为一体,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幼儿引入了一个洋溢着春天气息的优美情境中: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流着,柔软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荡,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捉害虫……幼儿仿佛置入大自然的怀抱,真切地感受到——春天来了,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产生了美的愉悦感,激发了幼儿喜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取得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师利用语言游戏,有目的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兴趣、能力发展;语言游戏,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如某教师在开展的“说广告”游戏中,孩子们用积木搭成电视机,然后身临其境地边编边演,解说产品的性能,有时他们还学着电视广告中大人的样子,两人或三人合作编说广告词?与借鉴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方法,让孩子有节奏的开展听说游戏,如《谁偷了桌子上的曲奇饼》、《王婆婆烧茶》“……”语言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语言表演的才能。

又如:在上过小班语言《会动的鸟窝》后的自由活动中,让进行故事表演。首先让幼儿听录音再次欣赏这个故事,教师问幼儿:"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段?让大家说说这个故事中精彩的地方,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话,用其他学过的好听的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来进行故事表演。起初他们为范例所拘束,表演中常常照搬原句。教师便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小朋友听。如对小麻雀、小小鹿的某些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改动。孩子们豁然开朗,兴趣大增,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想法去改编故事中动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给这个故事赋予了新的语言、新的内容,新的表演。在这些有趣的表演活动,幼儿积极性非常高,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力。

开展亲子日记活动,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发展孩子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亲子日记”是我园中、大都开展的一个幼儿、家庭、老师齐参与的全园性活动。我们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各年龄班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班主要是让幼儿把在园学的儿歌、故事复述给家长,家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大班主要是让幼儿把看到的感兴趣的事描述下来,家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记录的结果老师把它们张贴在“我的日记”主题墙上,并通过班级集体活动“巧嘴说说说”提供了再次“说”的机会,向大家展示。正是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亲子日记”活动,不断强化幼儿“说”的技能。

2.注重隐性的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大胆说的支持环境

平等交谈,接受孩子的言语方式;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正确或准确,对待孩子用词不当的现象老师应给予理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保护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幼儿在谈论“为什么同样的鸽子会分肉鸽与信鸽”时,他们认为“聪明的就是信鸽,笨的就是肉鸽。”看到菊花谢了,树叶落了,他们会说“菊花死了,大树死了”尽管如此,老师应该明白,孩子正尝试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他们能用语言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比正确地使用语言更为重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耐心等待,满足孩子言语交往的需要;耐心等待,意味着老师不能代替、包揽孩子应做的一切,同时也是意味着对语言发应较慢的孩子,老师要耐心等。例如:有时孩子在说话时没有整理好,这时老师应设法引导幼儿“不着急,慢慢说”。要是遇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增加引导时间,老师可蹲下来,送给孩子一丝微笑,摸摸孩子的头,给他充分的信心,等待孩子开口说话。

在集体语言活动中,耐心等待意味着教师应感悟幼儿的思维水平思维方法的差异,勿以三四个孩子的想法、说法左右全体幼儿的思路。如在语言《活动最好吃的蛋糕》中,我问幼儿:“兔奶奶为什么说这是一块最好吃的蛋糕?”袁满小朋友说:“因为那块蛋糕是兔哥哥和兔弟弟亲手做出来的。”我没有及时肯定袁满小朋友的回答,如果我当时肯定并表扬他的话,会令其他小朋友造成袁满的回答是唯一答案的印象,考虑到其他小朋友言语发展水平,我换了种说法“是这样吗?”教师这种评价会让孩子的谈话可以继续下去,满足其他孩子言语交往的需要,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有机会思考表达。直到活动结束,我才肯定了袁满小朋友的回答,“兔奶奶为什么说这是一块最好吃的蛋糕呢?对,就向袁满小朋友说的那样,那块蛋糕是兔哥哥和兔弟弟亲手做出来的,兔奶奶当然开心,当然喜欢了,所以兔奶奶说这是一块最好吃的蛋糕。”

所以,面对孩子在语言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的耐心等待是一份宽容,是我们教育者应给孩子的尊重,教师的耐心、巧妙地评价,会让我们的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同时又给自己留有教育的余地。

淡化竞争,减轻孩子言语发展的压力;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不知不觉中这股浪潮也袭进幼儿生活中。教师原想竞争来刺激孩子的发展,但有时却让我们的孩子连“不知道”三个字都不敢说,过早地有一种“怕输”“输不起”的心态。

在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要求发言的时候,有些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总让一些语言能力较好的幼儿回答,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如果这些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优美,让每个孩子说说哪怕是不正确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争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来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自然他们也就得到了语言表述、运用的机会。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做老师的也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学习速率是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重视差异。

幼儿的语言活动,应淡化竞争,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应改变一些活动形式,减轻孩子们说的压力。例如,可视孩子言语水平采取集体、分组、个别的活动形式;集体中可采取“接龙”的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说话,幼儿更容易接受。在指导个体发展中,应更提倡的是“自我竞争”,而不是“赶超别人”,例如,我用小鸟等不同图章分别代表着“说完整”“会说了”“说得好”等不同含义,让孩子自己收集图章作出评价,一个阶段后统计,孩子会看到自己语言方面的长处及其不足。几次反复后,孩子们的语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出于“教育”的目的,经常打断孩子的话而要求他“说完整”、“说对”等等,实际效果是,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一经打断后,往往就说不下去了。这是因为,幼儿的表述的愿望就在这样的“打断”过程中受到了挫伤,觉得老师认为他说的不好。有研究表明儿童没有表述的愿望倾向就没有表述行为的产生,也就谈不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因此,我们的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暂时说得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语言的表述、运用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正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孩子出错的。

教学有没有成效,不一定是指教师是不是负责,而是要看幼儿的在活动中是否有收获,是否积极参与,获得有益的发展。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标签:;  ;  ;  

在语言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说”的有效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